基金微访谈|申万菱信俞诚:创业板创逾四年新高,该如何上车?

  • 小编 发布于 2020-06-22 17:38:35
  • 栏目:财经
  • 来源:头条基金
  • 9711 人围观

6月22日,申万菱信基金量化投资部基金经理俞诚做客今日头条基金频道线上访谈栏目《基金微访谈》,详解量化基金投资机会。#对话俞诚#@俞诚申万菱信基金

嘉宾简介:俞诚,经济学学士,金融风险管理师(FRM);2009年8月加入申万菱信基金,历任产品与金融工程总部金融工程师,数量研究员,现任量化投资部基金经理。

基金微访谈|申万菱信俞诚:创业板创逾四年新高,该如何上车?

问:欢迎申万菱信基金量化投资部基金经理俞诚老师做客今日头条基金频道线上访谈栏目《基金微访谈》,能否简单介绍下创业板指数目前的情况,和其他指数相比有何特点?目前该指数处于何种估值水平?

俞诚:创业板综指是一个集合了创业板中所有股票的指数,目前包含成分股超过800只。该指数行业覆盖完备且专注于高成长的医药及科技板块,行业权重前三的医药生物、计算机、电子累计占比接近50%。从创业板综指成立以来的表现来看,我们发现它的长期业绩显著优于沪深300、中证500等宽基指数,在上一轮2014整个牛市期间,其累计涨幅高达198.5%,是市场上涨或反弹的利器。此外,该指数的研发支出占比近几年均达到了5%,且具有上升趋势,反应了其成分股科技含量高,基本面长期增长潜力大的特点。从估值角度来分析该指数的投资价值,近一年来创板综指的估值水平呈现修复趋势,但离15年高点还有很大的距离。创业板综指的最新PE(TTM)为42.9倍,处于自2010年以来约40%分位数,该指数2015年高点曾超过120倍。

问:从创业板指数的历史表现看,流动性是助推科技创新等成长股的重要因素之一,你如何判断流动性的趋势,以及对创业板指数的影响?

俞诚:我们看到,流动性也是支撑估值的重要基础,而科技成长本身就是流动性宽松的高弹性资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影响下,宏观流动性环境稳健偏宽松是恢复经济增长工作全面铺开的必要条件。受益于无风险利率下行,创业板综指相对收益将继续走高。

最后,从资金面看,2020年是公募基金发行的大年,股票市场增量博弈,公募基金规模扩张是重要渠道。公募基金扩张伴随着创业板持股市值比例以及配置系数上升。自2019Q2以来,普通股票型、偏股混合型、灵活配置型基金对创业板的持仓市值占股票投资市值的比例一路提升,目前已经高达20.1%,且相比2015年末仍有很大空间。2020年以来,截至4月29日,陆股通北上资金净流入A股共计220亿元,其中创业板净流入412亿元,其他板块净流出192亿元,体现科技成长景气展望相对乐观的情况下,外资对于创业板出现了比较明显的偏好。分行业来看,医药生物,计算机等是2020年以来陆股通行业增持增多的行业,且这些科技类相关行业均是创业板综指权重较大的行业。

问:如何理解量化方法在投资中的作用?在贵司的量化产品中,量化方法是属于基本面量化还是其他量化方法?

俞诚:量化多因子模型一般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基本面量化,这种方法比较像主动权益投资,需要把基本面选股的方法刻画下来,以逻辑出发,进行个股选择;从这种方法崇尚投资理念的作用,找出符合逻辑的方法和因子,然后再对这些因子进行回溯。如果逻辑和历史数据都很完美,就可以重配;如果只有逻辑,没有历史,只会轻配;如果没有逻辑,但历史回溯很好,我们一般不会配置。

还有一种方法市场上用的比较多,叫作数据挖掘,这种方法通过不断回溯历史数据,找出历史上有效的因子进行选股。这种方法对历史过于依赖,而且投资理念在其中作用不大,我们不太会用这个方法。

问:量化策略是主要用于选股吗?在你的量化模型中,阿尔法和贝塔因子各自的考虑是怎样的?

俞诚:量化策略在我们的选股中用的比较多,在择时、行业轮动中,用得较少。这一方面和公募每天开放申赎,对交易扰动性较大有关,另外也和胜率、赔率有关。选股模型是胜率高、赔率一般的模型,而择时模型、行业轮动模型是胜率不高,赔率高的模型,对基金持有人的要求较高,要求客户有较高的耐性以及对于投资波动性的容忍。如果出现波动,持有人的投资体验往往不好。

在我们的模型中,是以阿尔法因子为主和贝塔因子为辅,最终是要找出阿尔法因子。阿尔法因子能够保证长期稳定收益,是每个公司有自己的研发成果与核心技术。而贝塔因子是赚风险补偿的钱,贝塔因子风口来的时候,可能获得超额收益,但如果不在风口,波动会比较大,收益的弹性比较大。

问:你管理的量化基金今年刚刚获得七年期金牛基金奖,你们的量化基金的产品线是怎样的?量化团队的配置是怎样的?

俞诚:我们公司量化产品线主要分为三类:指数增强、主动量化以及量化对冲。

从市场上2004年出现第一只量化基金产品后,一直到2011年都没有推出新基金产品。2011年,申万菱信以及市场上的几家公司都开始布局主动量化产品,市场上量化产品急剧增加,可谓量化产品的元年。

2011年到今年已经将近10年了,各类量化产品均得到了较大发展。尤其是指数增强产品,这类因为主要是锚定一个指数做超额收益,深受机构客户的喜欢,这两年整体规模上升很快。

此外,量化对冲产品方面,在经历了几年停档期后刚开放后,我司就开始布局。公司量化团队成员共6人,包括两个基金经理,四个研究员,和管理同等规模的基金公司相比,较为精简,且从业年限较长。我本人在量化领域拥有10年研究管理经验,5年投资经验。

问:2004年,国内就有了第一只量化基金,但是直到现在,大众对于量化基金的认识都还一知半解,接受度也比较有限。你怎么看待这个行业现象?量化投资怎么加快走向投资者的步伐?你们的量化产品希望打造怎样的行业形象?

俞诚:目前普通投资者对量化的接受度还不及主动权益产品高。但随着近两年市场上量化产品发行量越发越多,投教工作越来越细致,投资者对量化产品的投资理念、产品模型细节也了解得越来越多。

去年起,我们已经发现类似产品如量化对冲出现很多爆款,短期规模增长近百亿,这是因为随着市场利率得下行以及理财、信托产品刚兑的打破,理财市场缺少绝对收益类的产品,量化对冲产品能起到很好的承接作用。

我司在量化领域深耕很久,目前布局较为完整,未来在这个品类里布局面将越来越广。我们在2016年布局量化增强产品的时候,就看到机构需求的大趋势,目前深耕3年后,我司在同等体量公司中,量化增强类产品管理规模较大。

而且我司和同等体量公司相比,在量化产品线前端研发上投入较大,在数据采集、数据库建设、模型开发等方面均占据优势。能否找到核心的阿尔法因子,一个是来自数据,一个是模型。这些都是量化投资的有利武器。

问:为什么在当下选择创业板量化的产品设计?对于注册制改革后的创业板有怎样的预期?

俞诚:之所以目前布局创业板量化产品,是因为我们发现创业板的基本面从2019年起已经进入上升通道。有两个较为明显的指标,第一,创业板基本面中有一个很重要的观察指标,就是外延式增长,创业板并购重组的指标在 2018年触底后,已经逐步恢复,这能够很好的帮助预判创业板外延增长。从历史上来看,上一轮创业板并购重组高峰期是13-15年,此后创业板出现了一轮较大的牛市。另外再融资政策18年前在收紧,但2020年开始,政策持续回暖,起到作用很大。对指数占比较高的医药、科技等行业的创新有很大的支撑作用。

问:投资者投资创业板量化产品,在风险和收益上,和直接参与股票投资有何区别?

俞诚:从注册制的角度来看,创业板未来好公司越来越多,但普通投资者搜寻好股票的难度也会加大,未来好公司与差公司的定价分化会越来越严重。以前上市的企业有壳价值,但是随着未来退市制度的不断完善,交易额不足一定规模时,就会出现磁吸效应,差公司会变得无人问津;从市场定价方面,好公司会越来越贵,差公司便宜,投资者容错成本上升。

这对于量化基金来说都是有利因素:因为量化具有高效数据处理能力,2000家和200家公司选好公司难度一样的。而且,对于量化基金来说,每个公司配都比较少,即使踩雷,单只股票波动对组合影响不大。量化投资能够很好的解决容错成本高以及搜寻难度高的问题。

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以上为嘉宾访谈问答实录,仅代表被访者个人看法,不代表今日头条观点。

转载请说明出处:五号时光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