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给全球经济带来哪些影响?

  • 小编 发布于 2020-06-24 18:27:45
  • 栏目:财经
  • 来源:图灵资管
  • 9006 人围观


新冠疫情给全球经济带来哪些影响?


2020年,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改变了世界。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警告称,这场疫情是二战以来世界面临的最大挑战,也是自1918年暴发的“西班牙流感”造成数千万人死亡以来,全球遭遇的一场“百年未有之大疫情”。


虽然现在要看清新冠疫情的所有影响为时尚早,但可以肯定的是,新冠疫情的全球大流行是改变时代发展轨迹的大事件,正如两次世界大战、柏林墙的倒塌和911恐怖袭击一样。


A


疫情对世界经济正造成冲击


1、全球经济大减速,陷入大萧条以来最严重衰退


美国终结了历史上持续时间最长的经济扩张期,今年一季度GDP收缩4.8%,中国一季度GDP为改革开放以来最低值,收缩6.8%。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4月发布的《全球金融稳定报告》认为,世界经济已陷入“大封锁”,预计今年全球经济萎缩3%,其中发达经济体萎缩6.1%,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萎缩1%,衰退程度远超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时期。


联合国5月发布的《2020年世界经济形势与展望年中报告》预测,今年全球经济将萎缩3.2%,为大萧条以来最严重衰退。IMF首席经济学家戈皮纳特预测,2020年和2021年全球经济损失累计可达9万亿美元,超过世界第三、第四大经济体日本和德国经济总和。

2、贸易端成本抬升且前景不容乐观


IMF认为进出口的国际贸易成本囿于疫情影响可能抬高25%,这种影响几乎适用于所有商品和服务。


从贸易前景看, WTO认为2020年世界商品贸易将暴跌13%至32%的范围,下降幅度可能会超过2008-09年全球金融危机带来的贸易下滑。在以复杂的价值链链接为特征的行业中,贸易可能会急剧下降,特别是在电子产品和汽车产品方面。


此外,WTO发现,除了对医疗产品的限制外,对某些食品的贸易限制措施也开始出现,尽管食品供给目前看很充足(例如:本年度谷物库存将达到有记录以来的第三高水平,小麦,玉米,大米,大豆足以满足预期需求)。


出口受全球疫情影响也成为了中国国内经济增长的最大不确定来源。欧美是中国的主要贸易伙伴,欧美地区需求依然占据中国出口的34%左右。从各省2019年出口金额看,广东,江苏,浙江,上海和山东排名前五位,其中广东超过6000亿美元,山东超过1500亿美元,这些地区可能会受到较大的冲击。我国外贸领域相关就业人数接近2亿,也将受到相应冲击。


3、金融市场“过山车”式震荡,风险因素快速聚积


随着疫情在全球蔓延,恐慌情绪也在各国投资者中间不断扩散。美国股市10天内发生4次熔断,而美股自1987年熔断机制建立以来共发生过5次熔断,上一次还要追溯到1997年。美三大股市市值一度缩水20万亿美元,相当于美国GDP总量,道琼斯指数自2017年以来首次跌破2万点。


欧洲和新兴市场股市也经历多次熔断,英国、德国、法国等国股指累计下跌一度超过40%,进入技术性熊市。


全球市场避险情绪大幅上升,信贷市场信用风险增大。衡量市场恐慌情绪的VIX指数一度升至历史最高位的82.69,超过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时的峰值。投资者纷纷抢购美国国债等高流动性避险资产,美元受益于国际资本回流成为阶段性避险货币。


4、“失业潮”袭来,失业总人数可能破亿


早在一个多月前,国际劳工组织预计疫情将在2020年第二季度导致全球6.7%的工作时间消失,相当于波及1.95亿全职员工。目前,在全球33亿劳动力中,超过五分之四(约81%)的人受到了全部或部分工作场所关闭的影响,面临失业风险最大的行业包括住宿、餐饮服务、制造业、零售业等。


4月份美国失业率环比飙升10.3个百分点至14.7%,为上世纪30年代经济大萧条以来最高值;临时失业人数环比上涨了10倍,达到1810万人;永久性失业人数增加54.4万人,达到200万人。


在欧洲,德国就业形势4月也呈现明显恶化,失业人数为263.9万人,环比增加37.3万人,当月失业率为5.8%,明显高于3月份的5.0%。英国4月申请失业救济人数增加69%,创历史最高增幅。


IMF预计,美国、欧元区、日本、巴西、南非今年平均失业率将分别高达12.4%、10.4%、3%、14.7%和35.3%。

5、政经交织,国际产业链、供应链遭受双重冲击


全球主要国家深陷疫情,将从生产资料供应、资本要素供给和消费终端市场多方面对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造成严重冲击。


据不完全统计,《财富》杂志1000强企业中94%经历了供应链中断。与此同时,一些国家出于地缘竞争和产业安全有意降低对外依赖,政治安全因素对产业政策的影响增大。美国商务部长罗斯、白宫国家经济委员会主任库德洛等多次呼吁本国制造业回流。日本政府公布的经济刺激计划提出,将提供2200亿日元资助日企将生产线从中国回迁。

6、全球大宗商品价格持续大跌


疫情造成的经济衰退和闭关、“封国”使大宗商品价格创纪录下跌。美国西得克萨斯中质原油(WTI)结算价一度收于每桶-37.63美元,跌幅超过300%,被称为“史诗级崩盘”。


世界银行4月发布报告认为,今年能源类和金属类大宗商品整体价格将分别下跌40%和13%。预计全年原油需求同比下降930万桶/日,创近25年新低。受需求严重不足影响,铜、铝、铁矿石等大宗商品价格跌幅一度超过20%。


相对股期市场展现出对投资者的冲击,大宗商品价格滑坡对实体经济影响或波及范围更广。


7、多国面临债务困境,可能引发新一轮债务危机


全球债务规模在疫情暴发之前已达历史新高,近期多国为保经济实施“大水漫灌”式刺激政策,进一步放大全球债务风险。


考虑到目前各国政府因疫情导致财政收入较低,而应对疫情却需要远高于往常的医疗和社会支出,预计2020年和2021年将极有可能是全球经济停滞的两年,且公共债务水平料将大幅上升。


对于大多数财政状况良好的主权国家而言,更多公共债务带来的压力,并不会在短期内对其造成困扰,但各国政府终将不得不面对堆积如山的公共债务。


国际金融协会(IIF)报告显示,2019年全球债务总和同GDP总和之比已增至322%。目前,全球为应对疫情财政刺激总额已超过8万亿美元,全球债务总规模突破250万亿美元。


大多数发达国家,尤其是那些能够以本币借款并拥有深厚国内资本市场的国家,将不会面临主权债务危机。但另一些发达国家在未来中期内,或将处于主权债务危机的边缘。


B


每次危机都蕴育机遇


在中文里,“危机”一词含有更多层次的含义:“危”表示危险,“机”表示机遇。这句话已经变成无数励志演讲的老生常谈:把问题变为前进的动力。新冠疫情带来的各种危机却恰恰对此有所印证。


那么,新冠危机会带来什么样的机遇?


首先,当危机结束时,世界需要加速重启经济增长。各国领导人需要找到推动经济复苏的方案,而受疫情影响的国际贸易恰恰是推动各国经济复苏不可或缺的一环。经济大萧条时期采取的保护主义政策造成的灾难性后果时刻警醒人们不要重蹈覆辙。自由贸易无法被完全颠覆。


其次,即便制造业或将出现国产化的趋势,当一切尘埃落定,人们仍然会意识到全球各大经济体相互深度依存的好处。以汽车产业为例,美国最大的汽车出口商是宝马,而所有美国汽车制造商在中国销售的汽车数量远超在美国的销售量。从成本方面考虑,制造业的国产化既不可行也不受欢迎,无论是全部国产化或部分国产化。


再次,新冠疫情带来的经济动荡提醒我们,在疫情发生之前,发达国家实际上就已经陷入了长达十年的经济停滞。很多欧洲国家没能实施有效的改革来促进经济增长。因此,我们可能会看到发达国家实施新一轮的经济自由化、放松监管、减税等措施,不仅是为了应对疫情对经济造成的打击,也是为了重振从2009年以来就陷入停滞的经济增长势头。


此外,疫情期间,企业在各个层面都展现出了前所未有的灵活度,迅速进行业务调整,适应疫情期间的新需求。汽车制造厂在短短数周内改造为口罩、防护服和呼吸机工厂,这样的经验为其适应未来可能需要的快速转型奠定了基础。


最后疫情成为数字化的催化剂,进而推动经济增长。一段时间以来,数字化和人工智能已经成为最热门的话题,但距离从根本上改变企业运营和人们日常生活的技术还很遥远。然而,作为疫情防控的主要措施,保持社交距离可能加速更多数字化与人工智能应用场景的落地。我们将会见证数字化和人工智能实实在在地推动生产力提升,而医疗健康领域或将最先受益。


经济前景面临大量不确定性,尽管如此,IMF预测中国经济仍能保持正增长并带动全球部分经济复苏,主要原因是我国疫情高峰期持续时间相对较短,当前经济已进入修复过程,且出现疫情第二波的风险较低。同时,在城镇化、区域经济、新基建等领域还都有较大发展空间,过去两年宏观去杠杆措施等也保证了较为充裕的政策宽松空间。


针对IMF对中国经济的预测,中国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毛盛勇也表示,2020年和2021年平均起来,未来两年中国平均增长还应该是在5%以上,中国也是全球主要经济体里少数预计为正增长的国家之一。

转载请说明出处:五号时光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