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涛:国际收支“净误差与遗漏”净值太大,换个统计口径试试?

  • 小编 发布于 2019-11-04 13:37:56
  • 栏目:财经
  • 来源:凭栏观涛
  • 7673 人围观

(武汉大学经济学博导、董辅礽讲座教授 管涛)

最新国际收支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头两个季度,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的"净误差与遗漏"净值分别为-637亿和-675亿美元,这是自2013年第二季度以来连续25个季度"净误差与遗漏"为负值。今年上半年,"净误差与遗漏"合计达-1312亿美元,远高于上年同期-498亿美元的水平。

该数据一经公布,即引起了市场关注。果不其然,在日前举行的前三季度外汇收支数据情况发布会上,有记者提问:"国际收支平衡表数据显示,2019年上半年的净误差与遗漏项目的规模比较大,请问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有哪些?是否意味着资本外流增多?"。

关于"净误差与遗漏"为负值这个问题,我多次做过研究,最近一次是在2017年8月份《中国外汇》杂志发表的"跳出'资本外逃'之争看净误差与遗漏"一文。文中指出,不论"净误差与遗漏"是不是"资本外逃",都不影响我们对国际收支形势的总体判断;争议"资本外逃"最多只是价值判断,而于实际工作缺乏指导意义,因为监管不可能针对那些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更重要的工作应该是降低"净误差与遗漏"的占比,提高国际收支统计质量。

管涛:国际收支“净误差与遗漏”净值太大,换个统计口径试试?

迄今为止,看来大家对于"净误差与遗漏"为负的问题依然穷追不舍、不能释怀。有朋友翻出了我2017年的这篇旧文,问我对此有没有新的看法。在此,我想补充两点意见。

第一点意见是,大家应该改变对国际收支"双顺差"的执念。

也就是不要以为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都是顺差才是好事情,而资本项目出现逆差就是坏事情。在央行基本退出外汇市场常态干预的情况下,经常项目差额与资本项目差额就是镜像关系,一个项目顺差、另一个项目就必须是逆差。否则,国际收支无法自主平衡,外汇市场无法自我出清。正是因为今年上半年经常项目收支状况大幅改善,由上年同期逆差288亿美元转为顺差952亿美元,才导致在储备资产(含外汇储备资产)仅增加24亿美元(上年同期为增加501亿美元)的情况下,资本项下的净流出大幅增加。

经常项目顺差越大,跨境资本净流出就越多,这是经济规律,与统计无关。即便加强和改进统计工作,最终结果也无非是缩小经常项目顺差,和/或扩大资本项目逆差。与目前的基准情形相比,不一定就是好事情,更能让市场感到舒适或安心。

前期人民币汇率破"7",增加了汇率弹性,汇率市场化改革进一步深化。未来,中国经常项目与资本项目差额相互抵补将成为新常态,倒是国际收支"双顺差"或者"双逆差",会成为个别时候的例外。无论政府还是市场,都应该以平常心看待经常项目顺差情况下的资本外流。而且,在汇率市场化的情况下,资本流出不等于人民币汇率必然贬值。正如美国的国际收支结构是经常项目逆差、资本项目顺差,但不会有人简单地用经常项目赤字解释或预测美元的贬值,以资本流入解释或预测美元的升值。

第二点意见是,提高国际收支统计工作质量任重道远。

诚然,美国国际收支平衡表中,季度"净误差与遗漏"净值波动较大,会频繁出现"净误差与遗漏"净值相对于国际收支口径的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占比(以下简称"净误差与遗漏"净值占比)偏高的情况。但由于美国的"净误差与遗漏"大都呈现统计特征的随机分布,净值时而为正时而为负,故年化的"净误差与遗漏"净值(往前四个季度的累计)占比通常较低(见图1)。1960年第一季度至2019年第二季度,美国各季"净误差与遗漏"净值占比超过±5%的季度数占到42.0%,但年化"净误差与遗漏"净值占比超过±5%的季度数仅占到26.1%,远低于前者。

图1:1960年第一季度至2019年第二季度美国"净误差与遗漏"净值占比

管涛:国际收支“净误差与遗漏”净值太大,换个统计口径试试?

数据来源:美国经济分析局;WIND

注:(1)季度占比=季度"净误差与遗漏"净值/季度国际收支口径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 (2)年化季度占比=年化季度"净误差与遗漏"净值/年化季度国际收支口径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3)年化季度值为往前4个季度滚动合计。

中国的情形则通常是,"净误差与遗漏"一旦出现正值或者负值,一般会连续出现,这导致"净误差与遗漏"净值会同方向不断累积,其相当于国际收支口径的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占比会越来越高(见图2)。如2009年第一季度至2019年第二季度(即本轮"净误差与遗漏"净值持续为负期间),中国各季"净误差与遗漏"净值占比超过-5%的季度数占到31.0%(这远低于美国的可比口径占比,表明中国"净误差与遗漏"净值的波动性低于美国),年化"净误差与遗漏"净值占比超过-5%的季度数也占到28.6%,二者基本接近。

图2:2009年第一季度至2019年第二季度中国"净误差与遗漏"净值占比

管涛:国际收支“净误差与遗漏”净值太大,换个统计口径试试?

数据来源:国家外汇管理局;WIND

注:(1)季度占比=季度"净误差与遗漏"净值/季度国际收支口径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 (2)年化季度占比=年化季度"净误差与遗漏"净值/年化季度国际收支口径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3)年化季度值为往前4个季度滚动合计。

这可能会干扰国际收支分析。如今年上半年,中国经常项目顺差882亿美元,非储备性质的资本项目顺差(不含"净误差与遗漏")454亿美元,二者合计国际收支总顺差1336亿美元。但国际收支平衡表中记录的储备资产(含外汇储备资产)仅增加了24亿美元,与国际收支总顺差规模相去甚远。况且,如果采信了国际收支总顺差的数据,其相当于同期GDP的比重达到 2.01%,这似乎于我金融外交工作也不利。

国家外汇管理局新闻发言人在回答前述"净误差与遗漏"问题时,一方面澄清,"净误差与遗漏"是国际收支平衡表的轧差项,不能等同于相关的跨境资本流动。另一方面坦言,对于涉外经济大国来说,跨境交易的规模非常大、交易频繁,给相关统计带来巨大挑战。尤其是中国国际收支申报涉及的机构主体数量达到了百万家,申报笔数接近了5000万笔,这么高的分散度在世界上还是比较少见的。外汇局对此问题高度重视,一直致力于研究采用更科学的统计方法,力求以更低的社会成本和更可靠的方式,来确保国际收支统计的全面性、及时性和准确性,降低"净误差与遗漏"对形势判断的"噪音"。

加强跨境资本流动监测预警,是在扩大开放过程中防范化解涉外经济风险的重要基础工作。因此,国际收支统计是提供社会公共产品。当然,这不只是外汇局一家的事情,而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关心、理解和支持,包括普及国际收支统计申报理念,提高全社会的国际收支申报意识;吸收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研究完善国际收支统计申报制度和方法;以及加强部门间的数据共享与统计合作,等等。

转载请说明出处:五号时光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