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以合作人文纪录电影《上海方舟》:以色列街头的那间屋,和外婆家的一模一样

  • 小编 发布于 2019-12-07 22:13:10
  • 栏目:国际
  • 来源:新民网
  • 6404 人围观

“我小时候就生长在提篮桥,我今年90岁的外公当年和犹太人一起合租房子,一起合作修车。”导演孙祺舜说,“前两年,我有机会去到以色列,我走近一间普通的民宿,这和外婆家的老房子简直一模一样,楼下的老人也和提篮桥的老人一样慈祥。不过,现在40岁以下的以色列人,对当年那段历史的记忆已经有些模糊了。”日前,在中以创新周上,孙祺舜和以色列导演Yaniv Berman(亚尼夫·伯曼)公布中以即将创新合作拍摄一部人文纪录电影《上海方舟》,不仅记录那些互相帮助的岁月,也记录着今年的两国年轻人的合作与交流。

中以合作人文纪录电影《上海方舟》:以色列街头的那间屋,和外婆家的一模一样

图说:《上海方舟》海报 官方图

2013年,受上海国际电影节的邀请,亚尼夫·伯曼带着他的以色列记录片《战争日记》来到上海展映,曾在以色列国防军预备役部队服役多年,影片主要由导演本人在服兵役中的经历与拍摄素材所构成。呈现了一种非常真实的巴以冲突,以及冲突中每一个普通作战单位的个体状态,导演期望大家能通过镜头,反思这苦难的一切。展映结束的当晚,孙祺舜就邀请亚尼夫·伯曼到新天地同饮一杯酒,畅聊电影艺术,相见恨晚。

再见面,轮到是孙祺舜带着他的中国人文纪录片《征途为岳》前往以色列,将传统的人文纪录片拓展出一种全新的表达形式,呈现金庸、五岳与这背后的中华文化。俩人惺惺相惜,相约一定要合作一部影片,从大的方面讲为以色列和中国的友情,从小的方面讲也为他俩的情谊。“

“前不久,我去参加美国最大电影交易会AFM,当时参加交易会的还有很多国内的大片。不过,好多好莱坞的著名制作人,包括史泰龙电影的制作人,也有斯皮尔伯格的联合制作人,他们都对我说的这部中以合作的纪录片非常感兴趣,有一家公司当场就要和我们签合同,但是限于当时只是一个创作意向,所以这合同我们没敢签。”孙祺舜说。但那一次的交易会,给了孙祺舜和亚尼夫·伯曼创作的信心。

于是,这次借着“中以创新周.中以创新人文交流对话”,两位导演决定正是启动《上海方舟》这个项目。据悉,影片中将有一个年老的以色列人来到上海寻访,她的父母曾经在二战期间来到过上海,在上海坚强的生存着。还有一个年轻的上海人,她的祖辈曾经居住在虹口提篮桥,机缘巧合她学习了希伯来语,远赴耶路撒冷学习犹太文化。还有一位年轻的出生于以色列的犹太人,90后左右,祖辈也曾生活于提篮桥,那个犹太人曾经的“远东方舟”,如今他来到这里创业,寻找着自己未来的“方舟”。另一位年轻的中国人,同样来到以色列创业。他们用贸易、服务与两个国度各自的高科技与技术串联起两个国度与两种不同文化的交融。

亚尼夫·伯曼认为对于他来说,每一次创作电影都是新的学习和探索的历程。最终如果观众也能通过影片体会到惊喜,发现属于自己的世界,可以说这就是成功的影片,“上海曾是犹太人过去的‘远东方舟’,也将是未来的‘创业方舟’。我们想用纪录片的形态把历史中的上海与当下的上海,过去的以色列与当下的以色列用影像做一次光影串联,希望通过中以两国电影人不同的跨文化视角,去讲述在中以间彼此寻找价值,寻找记忆,寻找未来的故事。”(新民晚报记者 吴翔)

转载请说明出处:五号时光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