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抵制日货200天:KTV不放日本歌,优衣库不敢公开买,有韩国人偷偷买日货,国内不敢买,就去日本买

  • 小编 发布于 2019-11-30 13:50:50
  • 栏目:国内
  • 来源:凤凰WEEKLY
  • 7236 人围观

作者|孟祥涛 编辑|王毕强

韩日贸易争端即将迎来200天节点,其间两国政府多次磋商均无果而终,贸易纠纷短期内看不到落幕的可能。在韩国民间,抵制日货的浪潮也出现长期化的迹象,而且抵制主体和形式也产生了新的变化。

韩国首尔日本大使馆门前,在里里外外几层围观者的注视之下,一名身着灰色上衣的韩国中年男性爬上自己的雷克萨斯,砰、砰、砰,手上的钢管一下又一下,有节奏地砸着车顶。该男子在发现自己的努力取得了成果,即车顶塌了架后,将下一个破坏的对象瞄准了后视镜和车窗,很快现场便布满了玻璃碎片。

砸车事件的主人公事后接受韩国媒体采访时表示,“为自己开日本车感到羞愧,作为国家的一分子感到丢人”。砸车表演所在的文化街,有百余家商户参与了抵制日货的行动,KTV也已不再播放日本歌曲。

韩日间的贸易争端即将迎来200天节点,其间双方政治人物的多次磋商均无果而终,而在12月底,新一轮的日韩领导人会谈又将举行。这场挤牙膏式的谈判,短期内看不到落幕的可能。

就在这200天里,韩国民间抵制日货的情绪一浪高过一浪,如开头一般的极端行动更是屡见不鲜。除了不购买日本产品,韩国网友还号召不去日本旅游消费,并呼吁其他国也对日本实施贸易制裁。

抵制行动引发的效果也是显著和直接的。日本财务省11月20日发布的10月贸易统计(速报值)显示,日本对韩国的出口同比减少23.1%,连续12个月负增长。同时,据日本国家旅游局统计,9月韩国访日游客人数同比减少58.1%,降至20.12万人,10月进一步降至19.73万人,同比下降65.5%。

抵制,误伤与过火

韩国某论坛上出现题为“一同参与抵制日货行动”的帖子,并附有“抵制日货清单”,数百名网友留言,表示支援发帖者的行动。该名单旨在敦促使用者加入抵制。名单包括迪桑特(Descente)、优衣库(Uniqlo)、大创(Daiso)、麒麟(KIRIN)和松下(Panasonic)等日本品牌。

还有一名网友在其个人网站上传了详细的“抵制日货清单”。清单分为6大类,包括:“战犯企业”、电子、相机、汽车、摩托车和自行车。被拉黑的品牌多达数十个,如尼康、尼桑、松下、索尼、佳能、丰田、本田、夏普、斯巴达等。

引爆韩国民众情绪的导火索其实很有些场外因素的意味。7月14日,日本将双方贸易代表的谈判地点设置在经济产业省一处办公室的仓库之中,该场所堆满垃圾并摆放了大量闲置桌椅,在随行记者将画面传回韩国国内后引起轩然大波。据韩媒报道,多数韩国人认为此事已经不单单是贸易问题,更是如同羞辱。

在一触即发的火山口上,一点点风吹草动都可能引起剧烈的反弹。在发布了上市25周年的摇粒绒(Fleece)系列的全球广告之后,优衣库成为这场抵制活动的显著标靶。广告内容是一名13岁少女询问一名98岁的女性,“在我这么大的时候,你都怎么穿搭?”那位老年女性回答:“过去的事情,已经忘记了。”该广告面向全球播放,但在韩版中加入了一行“天啊!80年前的事我哪记得住啊?”的字幕。

因为80年前的韩国还处于日据时代,由于特意增加了台词中所没有的“80年”,有批评者认为,此举是在讽刺韩国方面要求日本道歉和就“慰安妇”的悲惨遭遇索赔。

据《日经新闻》报道,也有20岁左右的韩国青年觉得“与慰安妇问题联系起来是过度解读”。但这类看法在韩国舆论场上并没能获得认同。

在互联网上,模仿优衣库广告的视频被大量转发,韩国大学生和日军强制征用的女性受害者现身表示,“那么深重的痛苦永远难以忘记!”优衣库的韩国法人10月19日停播了该广告。

为了避免被误伤,许多公司纷纷站出来“自证清白”。电子商务零售商Coupang发布声明,解释自己不是日本公司,而是一家“自豪的韩国公司”。“我们99%的业务在韩国开展,还雇用了2.5万名雇员,支付大约1万亿韩元的工资,给韩国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而有些日料店和居酒屋更是挂上横幅,表明自己是全韩资。

一名在优衣库打短工的韩国人表示,他曾为这份工作感到自豪,但如今却有些不自在。《韩国先驱报》报道称,当这名年轻人说自己在优衣库工作时,人们会认为是在做错事,他为此感到很不舒服,“我希望一切都能尽快恢复正常。韩国与日本的争端最终应该由政府来解决。”


韩国抵制日货200天:KTV不放日本歌,优衣库不敢公开买,有韩国人偷偷买日货,国内不敢买,就去日本买

2019年10月22日,韩国首尔,一名大学生在优衣库门店前抗议。标牌上写着:80年前的殖民统治-我们记得!


被韩国民众抵制的日资企业普遍拥有大量韩国雇员,单以优衣库为例,它在韩国的200家门店里雇用了超过5000名员工,一旦抵制运动旷日持久,这些员工都会面临失业的风险。也有观点认为,如果抵制范围被无限扩大,很多与日本企业有密切往来的韩国公司同样会受到严重损失。

日韩间的经济依存度很高,而且存在不对等的情况,即日本出口的产品韩国很难找到替代方案,而韩国出口到日本的产品正好相反。

韩国《每日经济》近日援引韩国开发研究院的报告称,2018年韩国经济增长率为2.7%,若扣除半导体增长因素则经济增长率为1.4%,是2009年(0.8%)全球金融危机以来的最低增长值。近两三年半导体产业的景气,是拉动韩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

从韩国人饮食习惯上也可以看出几分端倪。鸡爪和猪蹄是韩国人夜宵的保留选项,其缘由是,上世纪六十年代日本重回发达国家行列,对韩国进行了规模仅次于美国的援助,并将一些下游产业迁至韩国,其中就包括生猪和肉鸡的屠宰。在将处理完的猪肉和鸡肉输送到日本后,猪蹄、下水以及鸡爪,就成为当时尚且贫困的韩国人宝贵的蛋白质来源,久而久之就作为习惯保留下来。

“我们希望国民能将安倍政权和日本区分开来,不要进行‘一概而论’的反日运动。日益高涨的民族主义情绪可能会动摇韩国社会的稳定,侵害本国劳动者的基本权益。”韩国国立外交院的金汉权教授在此前接受本刊采访时表示。

日常的抵制与抵制的日常

“身土不二”,即“在这片生我养我的土地上出产的东西才是最适合我的”。作为韩国人大力提倡的一种观念,它在其日常生活中出现的频率相当高,不管是商超还是卖场,就连小商贩的手推车上都能看到。既是出于对本土产业的保护,同时也是出于韩国民众长期以来存在的“受害者”思想,多数情况下,韩国民众抵制的对象都是日本。

围绕着与日本争议领土“竹岛”(韩国称“独岛”)的归属,韩国曾在2005年和2013年发生过两次规模较大的抵制日货的行动,2005年甚至还出现日系车经销商被纵火的恶性事件。2008年的美国牛肉风波更是闹得满城风雨,针对时任总统李明博的抗议持续数月。据外媒报道,当时有130名冲击警车和与警察发生冲突的韩国民众遭到逮捕。

无论是否确切,在韩国,国产农副产品被视为高级货,外国蔬菜或肉类要么被认为是低档,要么被认为是不卫生的。韩国地狭人稠,朝鲜李朝所谓三千里锦绣山河韩国也只占一半,出产有限,国产农副产品价格高昂。

在中文互联网上一个关于韩国的固有偏见是,韩国人吃不起肉。事实上,虽然本土的牛肉价格高于进口牛肉七成以上,但美国牛肉相对就很便宜,用不着替别人操心。

这种偏见倒也不是空穴来风,韩国的影视作品无一例外都会渲染角色在吃到韩牛后的夸张表现,某种意义上,这既是政治正确,同样也是雷区。曾经有艺人在综艺节目中无意说出自己买了美国牛肉,就遭到舆论的口诛笔伐。

1998年,为了抗议金大中政府向美国做出让步,决定将电影配额制中的每年国产片放映146日压缩为92日,韩国电影人发起了大规模示威游行,不少男性电影人甚至剃光头、戴黑纱、捧遗照在汉城国厅、光华门等地静坐抗议。

这一著名的“光头运动”迫使韩国政府放弃之前的决定,恢复146日的配额制令。“光头运动”领导人之一、韩国老牌导演林权泽在接受《南方都市报》采访时表示,“在韩国,剃光头是相当严重的事,在程度上只比自焚差一些。为了电影我们甚至可以去死,我们不是在开玩笑。”

近日,有韩媒报道,导演郑智泳等韩国电影人在首尔举行紧急发布会,抗议正在全球热映的美国动画电影《冰雪奇缘2》对韩国影院银幕的垄断。韩国反垄断电影委员会指出:“某些特定电影过分地占有银幕数量,侵犯了希望观看多种电影的观众的选择权,妨碍了韩国电影的多样性,这是不正确的做法。”

如果说以上的种种抵制行为或是出于正当理由,或是基于现实考虑,还在可以理解的范围之内,而有些韩国人的抵制行为就显得有些滑稽。

2018年世界杯,韩国首战负于瑞典,由于自觉裁判不公,韩国网民涌入韩国总统府网站的青瓦台留言板,据《朝鲜日报》报道,除了个别诸如“请向瑞典宣战”“判处前锋死刑”的极端言论外,瑞典公司宜家也受到了池鱼之殃,“撤销宜家门店经营许可”的言论大量出现。

“害羞”的购买者和抵制的“新常态”

抵制日货行动本身也不是铁板一块,许多韩国人仍十分青睐日本产品的款式与性能,偷偷购买。当地媒体将这个群体称为“害羞的日货购买者”,即秘密购买日本产品或服务的人。

有些韩国年轻人为了不被别人发现,只好偷偷溜进优衣库门店,迅速结账,还要遮掩住包装袋上的品牌logo。更有甚者,会为了买一件衣服专门飞一次日本。据《南华早报》报道,一位名叫金成镇(音译)的办公室白领,在抵制活动发生后,每个月至少飞东京一次,单纯为了购物,“现在在韩国购买日货不被舆论所接受,在家乡购物不是那么容易的事。”


韩国抵制日货200天:KTV不放日本歌,优衣库不敢公开买,有韩国人偷偷买日货,国内不敢买,就去日本买


而更多“害羞”的日货购买者,既缺乏勇气走入门店,也缺乏财力频繁往返国外,只好选择网上购买,还要小心那些不愿配送日货的快递员。虽然优衣库门店销售额在这场抵制运动中遭受重创,但线上部分的成绩却相当喜人。

抵制运动本身其实是两败俱伤的选择。无论是2001年因反对日本篡改教科书,或是因领土争端而骤起的2005年和2013年两次抵制行动,实际持续时间都不长,最后也都是草草收场。

但眼下这一抵制日货的浪潮却有陷入长期化的迹象,短期看不到缓和的可能,而且从抵制主体和形式来说也产生了新的变化。

韩国的数字营销企业Mforce利用门户网站搜索关键词和社交网络的数据进行分析,得出的报告颇有意思,此次抵制运动由20-30多岁的年轻阶层主导,动机已从当初的“对日本的愤怒”,转向了看得见抵制运动效果的“有趣”。

Mforce的报告分析称,“实际感受到抵制运动效果的年轻人开始体验到犹如游戏的乐趣,已进入持久战”。

据《日经新闻》报道,在社交网络上,“抵制运动”这个词的出现频度以7月下旬为顶峰,呈现下降趋势。社会的关注也逐渐减弱,如果这样下去,抵制运动也将降温。再次使抵制运动的火势加强的是“薪柴”这个词。有人积极收集刺激韩国国民感情的日本名人发言和企业的失败案例,在社交网络上扩散。像优衣库的广告风波成为给抵制之火添加的绝佳薪柴。

“去中心化”和“自发性”成为本轮抵制活动的关键词。

2013年的抵制日货运动未能扩大,是因为由自营业者和市民团体等组织主导。当时的抵制活动以街头集会为中心,参与者的年龄层较高,年轻人的关注度较低。

但现在,社交网络成为抵制运动中人与人、事件与事件的纽带,这种模式客观上确实可以发动尽可能多的人参与进来,但由于不存在真正意义上且具有权威性的领导层,没有人有能力按下休止符,很容易出现暴走或极端化的风险。而当年轻一代逐渐将抵制日货内化为一种生活习惯后,弥合抵制活动带来伤害的时间也会无比漫长。

*本文由树木计划作者【凤凰WEEKLY】创作,独家发布在今日头条,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转载请说明出处:五号时光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