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光鲜亮丽的背后:纽约时报首席时尚评论家 Vanessa Friedman

  • 小编 发布于 2019-12-01 05:58:11
  • 栏目:健康
  • 来源:FASHIONOMY时尚界
  • 8424 人围观


揭秘光鲜亮丽的背后:纽约时报首席时尚评论家 Vanessa Friedman


在时尚行业中,有这么一群人,他们运用自己丰富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对美学的感知,将晦涩的设计符号转换成易懂的文字语言,帮助大家从更深刻的角度解读时尚,成为时装设计师与大众之间沟通的桥梁。

这个角色就是时尚评论家(Fashion Critics),今天我们要给大家介绍的是当今时尚新闻领域最有影响力的时尚评论家之一—— Vanessa Friedman。

她是谁?

揭秘光鲜亮丽的背后:纽约时报首席时尚评论家 Vanessa Friedman

图片来源:Fashionista

最初,Vanessa Friedman 在普林斯顿大学(Princeton University)主修历史,同时选修创意写作和欧洲文化研究。「我从没系统地学过时装,但我在《Vogue》、《Mademoiselle》等杂志的陪伴下长大,小时候我就喜欢衣服,但我并没有特别关注它,所以我从没想过我会进入时尚界。」Vanessa在《Hudson Valley》的采访中说。

大学毕业后,Vanessa 因为对文字的热爱而选择进入媒体行业,然而,她最开始关注的是艺术和文化方面的内容,进入时尚领域纯属偶然。

当时《金融时报》的编辑 Lucia van der Post 看到 Vanessa 在《Vogue》工作,就以为她是时尚编辑,并希望她写一篇关于靴子的报道。「如果有人付钱让我写关于货车轮胎的报道,我也会写。」Vanessa 在回忆起这段往事时开玩笑说。

2003年,Vanessa Friedman 正式入职《金融时报》,成为了他们的首位时尚编辑。「当时《金融时报》的人认为他们拥有一位时尚编辑是个愚蠢的想法。」Vanessa 在 Fashionista 的采访中说道。

揭秘光鲜亮丽的背后:纽约时报首席时尚评论家 Vanessa Friedman

图片来源:Parsons

但 Vanessa 心无旁骛地坚持着自己对时尚评论的写作,在《金融时报》的11年间,她负责撰写每周专栏并为报纸打造了一年一度的「Business Of Luxury」专题。

后来的故事想必大家也猜到了,《纽约时报》将 Vanessa 挖走,直到现在。

如今,Vanessa Friedman 不仅在《纽约时报》担任时尚总监和首席时尚评论家(之前担任这个职位的是知名时尚评论人 Suzy Menkes 和 Cathy Horyn),还是奢侈品牌 Emillio Pucci 的出版作家,也是格拉斯哥卡利多尼亚大学的名誉教授。

我们为什么需要时尚评论家?

前面已经提到过,时尚评论人就是时装设计师和大众消费者之间沟通的桥梁,帮助我们理解设计师的作品背后那些更深刻的寓意。

Vannesa 称,「时尚实际上是一个非常有用和丰富的菱镜,能折射出我所观察的所有问题,比如身份认同、政治、社会变化和多样性等。当我真正意识时尚的丰富多彩之处时,我觉得自己太幸运了,即使我花了比别人更长的时间去意识到这一点。」


揭秘光鲜亮丽的背后:纽约时报首席时尚评论家 Vanessa Friedman

图片来源:nytimes

在 Vannesa 撰写的《我们为什么要报道高级定制时装》一文中也曾写道:「当人们问我为什么喜欢报道时尚时,我的答案之一总会是:服装是少数几个具有普世性的主题之一,所有人都必须考虑食物、住所,以及他们往自己身上穿什么。甚至裸体主义者都会考虑穿着——他们拒绝穿任何东西。」

拥抱新媒体

互联网的诞生在某些程度上改变了传统时尚评论家的工作,尤其是在与读者沟通和获取反馈的方面。

「我觉得社交媒体一个很好的与读者交谈的方式,也是最令人兴奋的事情。现在你能听到源源不断的声音,无论是喜欢或不喜欢它的人,还有一些对你写的东西进行了认真思考和补充的人。比如我近期写的关于打底裤的文章,我很喜欢那些读者的评论,它们是经验丰富的信息来源,对我很有教育意义。」

此外,社交媒体也让时尚开始变得更民主化。Vanessa 认为,时尚民主化让社会不同阶层的人都能接触时尚,从这方面来说这是很伟大的事情。过去,只有上流社会和贵族才能享有的奢侈品牌,如今也成为了大众可以触手可及的日常事物;连时装周秀场都能通过网络即时传播到全世界,看秀不再是少数时尚编辑和买手的特权。

时尚博主和时尚评论家有很大的不同

揭秘光鲜亮丽的背后:纽约时报首席时尚评论家 Vanessa Friedman

但在 Vanessa 看来,时尚博主和传统的时尚评论家存在很大的差别,她在采访中说道:「博主(Blogger)这个词有点愚蠢,事实上我不知道怎么称呼他们,可能称作新媒体平台之类会更好。他们的评论更多的是个人化和内心的直接反应。」

对于 Vanessa 来说,她会在工作中会尽量保持客观,试着去理解设计师想要表达什么,以及背后的设计理念,并在了解清楚之后再对作品作出评论。

但这并不代表 Vanessa 对新兴博主有抵制情绪,相反,她认为世界上本就需要多元化的声音:「有很多人在讨论博客和社交媒体的崛起,使得人人都有成为评论家的可能,导致传统评论家的影响力下降,但我认为,大家始终会发现,各种不同的意见都有其存在的意义,无论是深度的评论或是较浅显易懂的评论,都有各自的读者需求。」

她还分享了一个发生在 The Met(大都会博物馆)的故事。大都会博物馆时装学院的前策展人 Harold Koda 曾告诉她,在参观时装展览时,观众的分贝是明显高于博物馆的其它展览的。这是因为每个人都觉得自己有权对时装发表意见。但如果是看康定斯基或雷诺阿的作品,观众就会相对沉默一些。

时尚评论最大的挑战是?

「要跟上这个变幻莫测的世界的步伐,这是很困难的。作为评论家或记者,重要的是要有足够的时间,从更广阔的背景中获得视觉和观点。这就是作为评论家和记者的附加价值所在——将事情置于特定背景下的能力。

即使 Vanessa 以能够对时尚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给出精辟的社会政治评论而为人熟知,但对她来说,提出负面评价时是最难的。「时尚评论最难的是要达到『准确』和『公平』,尤其是在给出负面评价的时候,因为每个设计师都在背后付出了很多心血,才最终完成一系列作品,当有人对他们作出『这些概念其实很糟糕』的评价时,确实很伤人。」

Vanessa 也透露,不少设计师(她在《Paper》的采访中表示包括 Armani 和 Apple 两个品牌)会在她写了批判性的内容后找她谈话,希望得到合理的解释,「我认为这是我欠他们的,如果你要批评别人,解释你的想法并与他们谈论你的观点是必须的,即使会令人不舒服。」

这些犀利的评论,其中就包括去年针对 Dolce & Gabbana 辱华事件撰写的文章《Dolce & Gabbana 的溃败》,Vanessa 在文中称这是多米诺骨牌效应,品牌自作自受的结果;她还在今年八月发表的《亲爱的VMA:请让「坏品味」复燃》一文中,对今年 VMA 红毯的名人造型进行了点评,认为他们在打安全牌,缺乏大胆创新的精神,希望 VMA 能够重现往日红毯的光彩。

Vanessa Friedman 别具一格的批判性评论也体现了报纸媒体与杂志媒体最不同的地方。相比起一般时尚杂志考虑的商业化及大众喜好,她更愿意从内在去研究设计理念和行业现象。「杂志是这个行业更强大的捍卫者,他们的职责是对权利说真话和表示支持。但这是很公平的,在某种程度上,读者本身也有责任通过自己的判断力去看待和正确解释它们。」

并非只有光鲜亮丽的一面


揭秘光鲜亮丽的背后:纽约时报首席时尚评论家 Vanessa Friedman

图片来源:The Cut

在大众眼里,时尚评论家跟时尚编辑们一样,是时装周秀场上坐在前排最光鲜亮丽的观众,飞去不同国家看秀,跟不同的名人谈笑风生就是他们的工作,但事实上这只是他们工作中的冰山一角,更多的时候他们会在电脑前埋头苦干地写作。

「大家都认为我们的工作很吸引人,但真的不是。虽然没什么值得抱怨的,但当你连续15天,每晚10点回到家中又在电脑前工作到凌晨,一边吃完饭一边写评论,其他人却以为你在巴黎到处闲逛,和名人们喝香槟的时候,我就会很奔溃。」

关注跟时尚无关的事才是关键

「跟所有的领域一样,你必须学习你的专业,做一些研究和采访。然后培养一种人们能够回应、信任和想要交谈的声音,就像你耳边响起的声音一样。」

由于时尚是一个与时代紧密联系的领域,因此要把这个职业做好,光学习时尚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当你对各个方面了解得越多,就越能看到不同的事物之间是如何互相影响的,这样你输出的内容就会更加丰富。」


揭秘光鲜亮丽的背后:纽约时报首席时尚评论家 Vanessa Friedman


这就意味着,时尚评论人要对世界抱有好奇心,无论是历史、科学、艺术、文学或是政治、地理等等,时尚可以从各种领域中汲取灵感,因此对其它领域的了解也能加深你对时尚的理解。

Vanessa 也奉劝新人们不要过于追逐名利,「去那个你能学习到最多的地方,而不是一个让你变有名的地方。虽然这句话已经是陈词滥调,但绝对是真理。当年我离开《The New Yorker(纽约客)》时,人们都表示难以置信,但我很清楚,如果我真的想学习写作,我需要去别处。」

正所谓熟能生巧,当你下定决心做一件事的时候,就继续多做,这是 Vanessa 给所有希望进入这个行业的人的建议。「不管『1万个小时定律』是不是真的,你做得越多,事情就变得越容易。」



撰文:Linzy Lam

(FASHIONOMY 时装编辑)

专注于时尚文化与艺术、

产业分析等领域的研究。

邮箱:[email protected]

转载请说明出处:五号时光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