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移动超2亿元存储集采:为何偏爱软硬一体机?

  • 小编 发布于 2019-12-07 21:56:50
  • 栏目:科技
  • 来源:海峰看科技
  • 6092 人围观

​文/黄海峰

近期,中国移动集团公布了2019年分布式块存储集采候选人名单,至此中国移动集团史上第一次分布式块存储集采,历时大半年终于落下帷幕。此次集采结果也在存储和IT界引起了轰动。

因为中国移动此次集采规模大,影响大。最关键的是,中国移动倾向软硬件一体的分布式存储产品,而不是软硬分离的存储。要知道,现在软硬分离的方案被炒的火热。中国移动为何有这样的选择?

热议:中国移动集采倾向“它”

自2017年以来,中国移动已经组织了两次分布式文件存储集采,本次集采是电信运营商行业的首次分布式块存储大规模集采,因为整体规模巨大,价值2亿多元,吸引了众多十多家厂商参与投标。

中国移动超2亿元存储集采:为何偏爱软硬一体机?

最终,浪潮、华为、中兴通讯、中移(苏州)软件技术有限公司、上海天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5家厂商一起分享了这3个标段存储集采“蛋糕”。这次集采影响非常大。

首先,因为中国移动此次集采分布式存储的整体规模很大,证明分布式存储已成为运营商(至少是中国移动)的主流选择。这给整个分布式存储产业打了一针兴奋剂。

其次,中国移动采购倾向软硬件一体的分布式存储,一定程度在业界树立了标杆,说明软硬件一体的采购,逐步战胜软硬件解耦的模式,获得全球领先运营商的认可。

回顾可知,中国移动早些年还大量购买分布式存储软件,搭配集采的通用服务器使用。近两年,中国移动的集采方向发生了巨大变化:不管是分布式文件的集采,还是本次的分布式块集采,都已经转向软硬一体模式。

最后,除了上榜的5家厂商外,还有众多分布式存储厂商没能走到最后,可谓几家欢喜几家愁。可以看出,中标企业都是在存储领域有实力的厂家,并没有选择很小的厂家。而小的厂家以及创业企业,大多数推崇软硬件解耦,主推开源软件,因为这些领域投入的人才和资金少。但软硬件一体化恰恰相反。

需求:软硬件一体助中移动5G成功

以上集采结果说明,中国移动在要进行规模商用的存储项目中,非常关注能提供可靠、高性能、服务可持续等优势的方案。因为,中国移动正在发力的业务,驱动着存储系统的建设路线。

中国移动超2亿元存储集采:为何偏爱软硬一体机?

众所周知,当前中国移动在全力发展5G,希望借助5G拓展视频、政企、云服务、物联网等业务。要发展5G,运营商需要怎样的分布式存储系统?笔者认为有三点。

第一,更复杂的IT系统呼唤更高性能的存储。回顾可知,在3G到4G时代,运营商流量业务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三大运营商陆续都推出了流量不限量套餐,极大促进移动互联网业务发展。要知道,用户每次连接移动互联网,就会产生记录。多样化的业务和多种套餐模式,让运营商经营、计费等系统复杂度成指数级增加,也存在不少数据迁移需求。运营商希望有性能更高、时延更低的存储系统支撑,保证业务数据迁移没有中断风险。

第二,工业互联低时延的实现要求低时延的存储系统。5G将带来万物互联,正在改变社会,尤其是对工业的影响巨大。工业生产的通信连接系统,对可靠性要求更高,要求确定性的低时延。5G SA网络可以带来确定性的低时延,但是工厂互联系统不只有连接部分的时延,还包括数据处理、存储等多个时延。要发挥5G低时延特性,就必须要存储系统也跟得上。

第三,海量数据存储和学习需要更低成本大容量存储。5G时代,企业要存储和处理的数据量十分庞大。运营商需要人工智能驱动,对海量数据进行学习和建模,从而实现系统运行的智能化和自动化。运营商也会将原本价值不大的数据丢掉,现在则需要保存起来。这就会增加数据存储、管理、学习的成本。所以,运营商发展5G需要低成本(减低TCO)、大容量的存储系统。

解决如上需求,运营商可选的存储方案有多个,是集中式还是分布式,是软硬一体还是软硬分离。不同的运营商有不同的理解。但是中国移动显然更认可软硬一体的分布式存储方案。对比看,软硬一体比软硬分离模式的部署周期(包括需求讨论、上线验收、招标采购、按需验证)更优化,是通向敏捷IT的理想选择。

据悉,存储硬件会限制软硬分离模式部署的成功。硬件如果临时考虑,而非提前规划,最终导致整个系统无法达到承诺的SLA和KPI。软硬分离模式的成功标准,如成本、稳定性、IOPS等KPI,很少由IT部门和业务部门打成共识后定义。软硬分离模式部署,通常需要冗长的内部采购流程和复杂的跨部门协作,IT部门还需要进行验证和集成。

在运维方面,软硬分离存储使用十分复杂。在成本方面,软硬分离产品让企业在前期DIY时很灵活,但因为产品不是工业规模化生产,所以成本不占优势。软硬分离产品为了软件的通用性,牺牲了针对硬件的优化,难以发挥硬件最大价值。在供应商可选方面,软硬分离让硬件通用,但同样会导致软件商锁定了企业。在硬件最核心的芯片层面,恐怕也会是少数芯片企业走向垄断。

整体看,软硬一体的存储系统,完全可以帮助运营商发展5G业务,在整个使用生命周期内满足业务对存储系统的大容量、更高效、更低成本、更可靠的需求。

中国移动超2亿元存储集采:为何偏爱软硬一体机?

趋势:软硬件一体重获大企业认可

在服务器、基站、存储等不少ICT领域,软硬一体和软硬解耦的建设模式,是在并行发展的、一直被热议的两条线。在存储领域,前十年互联网企业还热衷于软硬解耦的模式,但这些年软硬解耦已经开始被遗弃。

以前由于互联网企业具备较强技术储备,有能力根据自身需求开发分布式存储软件,因此单纯采购服务器即可,因此软硬件分离在互联网大行其道。但我们现在看,情况正发生巨大变化——互联网已经开始拥抱软硬一体的路线,因为他们发现即使能自研软件,也需要与之配套的定制高端存储硬件。

所以我们看到,Google、Amazon等互联网巨头都在发力硬件,通过自研或收购的方式,进入存储硬件领域,通过软硬件结合深度优化来构筑差异化竞争力。AWS收购了以色列公司E8,便是看上了其自研端到端NOF架构所能提供的极低时延。阿里在云栖大会上推出了名为貔貅的高密存储硬件和泰山全闪存硬件。为提高通用服务器的利用率和交付效率,腾讯开展天蝎计划对服务器进行了定制化改造。百度云盘也采用定制的ARM硬件带来可靠性和可维护性的提升。

互联网企业因为有技术能力,所以还尝试应用了软硬件分离模式。但放眼政企用户,具备存储系统软硬件分离能力的聊聊无几,更何况如果不是海量的需求,企业开发和维护边际成本会非常高。前几年国内某知名金融企业投入了数百号人基于Ceph开发自己的分布式存储,后来也放弃了。

经过多年的实践,软硬一体的阵营也越来越强大,除了互联网公司,EMC ScaleIO/Isilon、VMware EVO:rail、华为OceanStor分布式系列、HDS HCP、XSKY Xscaler Express等一系列软硬一体分布式存储,已经在市场份额、客户体验方面占据绝对上风。

所以我们说,无论软件还是硬件,都不是政企客户所需要的。政企客户真正需要的,是一个安心的数据存储解决方案,让其在海量数据的挑战面前,处变不惊、从容应对。这也就是为何此次中国移动在存储集采中,倾向软硬件一体的原因了。

转载请说明出处:五号时光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