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人才流向互联网科技公司,真的存在这种趋势吗?你怎么看待?

  • 小编 发布于 2019-12-13 05:32:17
  • 栏目:科技
  • 来源:Python之眼
  • 6785 人围观

思考:

第一:对于毕业生会首选什么?是互联网还是金融业,两个行业都很平均薪酬都很高,国外名校毕业生中出现的这种趋势是否有背后很好的支撑。

第二:现在互联网金融火热得很,比如P2P,网络理财等等,感觉机会和成长点很多。但是银行业务,很多都是非常传统的业务,整个金融行业都依赖着政策壁垒在获取高利润。适合年轻人久待么?是否是在银行待几年,熟悉业务后,趁着互联网金融大风,跳到更具有活力和潜力的互联网金融企业?

金融人才流向互联网科技公司,真的存在这种趋势吗?你怎么看待?

问题解答

1:存在。只不过需要澄清的是,大部分金融专业或者金融行业的人转向科技产业,是因为科技产业已经成熟到一定程度,互联网公司为首的科技公司已经转型为复合型的企业而不是单纯以某一类单向服务撑起的公司,于是公司的管理团队开始扩大,商业人才和熟悉融资方面的人才在团队中的地位开始提高,而不是单纯以往纯工程师主导的团队。
2:也有科技行业的转向金融的,但是就个人观察的数量级来看,年轻人一代还是转向科技行业的更多。至少说,即使老派精英家庭出身,对于科技行业的普遍观点是看高的。其次,学校中开始选择计算机专业课程作为辅修的人也越来越多。

金融人才流向互联网科技公司,真的存在这种趋势吗?你怎么看待?

3:硅谷普遍起薪比花街高不少,尤其是初期职位方面的筛选力度不如花街,花街的初级职位筛选排除target school和乱七八糟的简历审核以外,金融初级职位的工作实在没有多大意思,而且工作时间和工作压力普遍更高而且报酬一般。花街的个人职场的成长性似乎高于硅谷,但是从整体成长性而言,科技行业未必差,毕竟目前科技也start up受资本市场关注度很大。而且最重要的是,科技行业整体估值较高,企业对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的需求是很大的,企业很愿意花大钱招人,而且科技行业的筛选门槛比金融业友善很多,大量层次的人才都可以进入这个行业。

金融人才流向互联网科技公司,真的存在这种趋势吗?你怎么看待?

4:不仅仅是硅谷和西雅图,哪怕是纽约本地,达拉斯,凤凰城等地的新兴科技产业地区,企业文化和风格,以及节奏都很接近于大学的节奏,团队分工+扁平管理+时间和工作地点自由。而相对于垂直管理或者环状管理的花街企业而言,显然是更适合年轻人的风格。
5:金融业现在被压制得很惨,无论在民众还是左翼政客心中,整个行业就成了完全不创造任何东西的蛀虫行业,调控政策频繁,财税压力往金融行业上面加,整个行业是陷入了中质态。而且,目前的趋势是会继续向金融业开刀,而且媒体业喜欢拿金融业炒题材,去迎合中产阶级+底层对于所谓“99:1”的战争。

金融人才流向互联网科技公司,真的存在这种趋势吗?你怎么看待?

6:人际关系系统也差很多,在花街工作几乎要系统掌握一系列人际关系学和交往过程中的大量注意事项和规则,尤其是在工作场合中,大量的言语行为是受限制并且要考虑到在这个特殊场合可能发生的作用,于是有大量的规则你需要去遵守,比如说,表达某些倾向也是需要避免的行为。所以花街的人际关系就是“生活政治化”,尤其还处在纽约这个大环境中。科技行业,显然是要好很多的,人际关系和大学生差不多。

金融人才流向互联网科技公司,真的存在这种趋势吗?你怎么看待?

7:技术实现是相对更有成就感的事情,因为科技产品从研发到商业运作都是小团队在各线集中处理,每个人在团队中有一定“归宿感”,对于整个项目也有成就感,这和分工链条庞大的金融业不一样,公司的盈利有你一份,但是你感受不到你做了什么东西出来。

结尾

最后多说一句,小编是一名python开发工程师,这里有我自己整理了一套最新的python系统学习教程,包括从基础的python脚本到web开发、爬虫、数据分析、数据可视化、机器学习等。想要这些资料的可以关注小编,并在后台私信小编:“01”即可领取。

转载请说明出处:五号时光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