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阿里做内容运营:不追热点,不写文章,不改标题

  • 小编 发布于 2019-11-03 08:54:43
  • 栏目:科技
  • 来源:PO营业中
  • 7901 人围观

艾瑞巴蒂!我是你们的PO学姐莫小漠,这次学姐来和大家说说平台型内容运营


看到学姐取的这个标题,肯定有很多人说是不切实际的标题党,哪有身为内容运营但不写内容不追热点的?但根据学姐在阿里内容平台工作3年多的亲身经历来看,这的确是阿里大部分内容运营的工作特点,是不是和自媒体编辑类的内容运营的工作很不一样呢?是什么造成了这么大的差异?

我在阿里做内容运营:不追热点,不写文章,不改标题

其实呀,这主要是因为这些内容平台的用户量很大,为了满足不同用户的阅读需求,得产生非常大量的不同领域的内容,这往往是一两个负责平台内容运营的员工所做不到的。

这时候,平台型的内容运营就会引入一些第三方内容生产者,比如自媒体、编辑、博主等,让他们入驻到自己的内容平台上生产内容。

平台型内容运营的工作重心,就自然转化成“如何能提高第三方内容生产者的内容生产力”

针对这个工作重心,有以下2个关键点是需要重点去做的。

我在阿里做内容运营:不追热点,不写文章,不改标题

提高内容生产者的内容生产效率

所谓内容生产效率,就是如何能让内容生产者生产出一篇符合平台要求的内容

这里面可以做得很多,按照内容生产者生产内容的流程,可以运用以下一些手段:

我在阿里做内容运营:不追热点,不写文章,不改标题

最重要的还是需要告诉内容生产者平台需要什么样的内容,这样可以避免创作浪费。

学姐拿手机淘宝上的【有好货】这一内容产品来举例。

我在阿里做内容运营:不追热点,不写文章,不改标题

有好货产品入口和产品界面

有好货产品本来就依附于手机淘宝存在,所以它所服务的人群就是手机淘宝的购物人群,它所满足的是用户挑不到小众好商品的痛点,而它所需要的内容,就是围绕商品进行种草的内容。

这样的内容有什么特点呢?

第一,它需要生产者挑一些小众的消费者不易发现的商品。

第二,内容生产者需要描述这些单品的与众不同之处。

第三,内容生产者需要展示这些单品美美的图片。

我在阿里做内容运营:不追热点,不写文章,不改标题

有好货内容要求举例

有好货的内容运营同学把这三点的详细标准和一些案例列举出来,形成一份有好货内容要求文档,并把这个文档共享给所有的内容生产者,就可以很好得告知内容生产者有好货需要什么样子的内容。

提高内容创作的数量和质量

内容生产者通过产品内容要求文档知道了平台所需要的内容之后,平台内容运营还需要创作出一些“胡萝卜”和“大棒”,激励鞭策内容生产者生产出足量保质的内容。

“胡萝卜”就是激励手段,“大棒”就是惩罚手段。

我在阿里做内容运营:不追热点,不写文章,不改标题

我们会对内容生产者在一定时间内生产的内容总量和满足某个质量标准的内容数量设定一个阈值,低于这个阈值,我们就要把内容生产者的生产权限给取消掉,而高于这个阈值,我们会适当给与一些奖励。

还是拿有好货举例。

如果在一个月内,内容生产者生产的内容数量小于10篇,那么内容生产者就要被收回生产权限。

而只要内容生产者生产的内容可以通过审核,就能够获取有好货给与的流量;更进一步,如果有消费者通过内容生产者的内容产生了购买,内容生产者还会获取占商品购买价格一定比例的佣金;再进一步,如果内容生产者生产的内容得到了广大用户的追捧,追捧的表现在阅读量、点赞量、转发量、收藏量、购买量都有一个比较好的表现,平台还会给内容生产者发放一定的平台奖励。

就是这样的一些基础的奖惩措施,就能大大加强内容生产者的生产内容的动力了。

到了后期,当产品的内容生产者越来越多,内容也越来越多的时候,我们为了提高产品的整体内容质量,我们还可以使用用户运营的分层运营方式,把这些内容生产者按照活跃度、内容数量和内容优质度划分为若干层级,每个层级从审核时效、流量分配、变现手段上给与其不同的激励,就和下面这个三角形所展示的一样:

我在阿里做内容运营:不追热点,不写文章,不改标题

内容生产者分层简单示意

而这些“胡萝卜”和“大棒”的组合,就会成为我们推动第三方内容生产者产生10w+爆文的有力推动器。


最后总结一下,平台型的内容运营和自媒体型的内容运营相比,对于内容背后潜在规律的把握和对内容生产者的一些管理要思考和应用更加深入一些,需要有更强的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和宏观的逻辑思维能力,如果你想做一个思考大于写作的内容运营,不妨考虑一下平台型内容运营这个岗位。


都看到这里啦,不点个赞吗?

跟着8年互联网运营老学姐学运营,月薪破万不是梦哦。

关注我后给我私信还可以获得【运营简历模板】和【运营岗位思维导图】噢~

转载请说明出处:五号时光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