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骨文为何在商代晚期突然出现?它其实是源自“楔形文字”?

  • 小编 发布于 2019-11-25 09:46:05
  • 栏目:历史
  • 来源:阿中说文史
  • 9142 人围观

早在13世纪,欧洲就出现一种奇怪的观点:汉字与拉丁文非常相似,因此,汉字源于拉丁文。

17世纪,一位传教士在中国发现一块刻有中文与叙利亚文的石碑,顿时如获至宝——在他看来,这块石碑就是汉字起源于西亚的铁证。

20世纪初,殷商甲骨文的出现促使西方更新了版本:4000年前,一部分印欧人自西亚迁徙到东方,最终,把楔形文字、青铜技术及马车传到了中国。

甲骨文为何在商代晚期突然出现?它其实是源自“楔形文字”?

总而言之,对于部分外国学者而言,世界上的同类型文字都源于同一祖先,表音字来自迦南,表意字源自苏美尔。

为何甲骨文的出现,无法说服所有人呢?

最根本的原因在于:甲骨文的诞生时间太晚了,至少比西亚的楔形文字晚了2000年

一、甲骨文探源的困境

甲骨文是已知的中国最早文字,然而,迄今为止,所有发现的甲骨文最早只能追溯到商代中晚期,商以前,甚至包括商代早期(郑州商城遗址)出土的所有文物,均未出现文字,只有零星一些形似文字的“刻划符”,而在刻划符与甲骨文之间,我们找不到任何过渡

甲骨文为何在商代晚期突然出现?它其实是源自“楔形文字”?

陶寺遗址刻划符

就好像一个从来没上过学、认过字的孩童,有一天突然识文断字、出口成章——这如何不叫人怀疑甲骨文的真实来历?

就拿甲骨文之后的汉字演化来说,从甲骨文、金文、篆文、隶书、楷书,直到现在的简体字,每一步都是循序渐进,承上启下,有迹可循,然而,即使是换汤不换药的演变,它们相互间的间隔最少也有数百年之久。

优化都如此之难,更何况凭空而造呢?

但是,如果不是自创,而是借鉴呢?是不是就相对简单多了?

的确如此,西夏文和契丹文就是典型的案例,这两种文字出现前,党项族和契丹族是没有自己的文字的,后来由于政治需求,两个民族的统治阶层纷纷采用“拿来主义”,把汉字重新排列组合后,搞出了一套自己的文字,所用时间非常短,不过数十年。

甲骨文为何在商代晚期突然出现?它其实是源自“楔形文字”?

西夏文

按照这个逻辑推理,甲骨文越看越有可能是依据某套象形文改造的了,比如西方学术界鼓吹的“楔形文”。

如果真如一些学者猜测的那样,甲骨文是从楔形文借鉴而来,那么,两种文字中必能找到很多相似之处。

还是先拿契丹文和西夏文举例,对于一名普通中国人而言,就算不懂古文字学,只要看到这两种文字,第一个反应也会是:“这是什么?每一个字都不认识,但看上去挺眼熟的,感觉就是些写错了笔画的繁体字。”

甲骨文为何在商代晚期突然出现?它其实是源自“楔形文字”?

契丹文铜镜

对,你会觉得“眼熟”!

为何如此?很简单,这些改造版的文字无论再怎么变,其基本框架、逻辑思维与结构外形,始终万变不离其宗,甚至是书写顺序,也和古代汉字的一致——从上到下,从右到左。

毕竟,脱胎于母体的孩子,身上总归会带着母亲的基因。

二、甲骨文VS楔形文

当我们去比较甲骨文与楔形文时,会发现,两者之间,除了同属表意不表音的象形文以外,几乎找不到共同点!

首先,字形与风格:

甲骨文又被称为图画字,主要由点、曲线、折线和直线条构成;楔形文在公元前2400年,已经发展得较为成熟,此时的楔形文主要由横线、竖线及三角形组成,看上去就像一个个几何图形。

甲骨文为何在商代晚期突然出现?它其实是源自“楔形文字”?

楔形文的风格如同数学,规整、抽象、严谨,且有固定的格式;而商朝的甲骨文呢?笔画章法稍显稚嫩,却十分生动,字形也大小不一却富于变化,充满韵律感,毫不夸张地讲,中国的书法艺术在此时已初现曙光。

其次,书写工具与文字载体:

甲骨文,自不必说,就是在龟甲与兽骨上刻写出的文字,写字工具一般为硬度较大的玉制或青铜制刻刀;

甲骨文为何在商代晚期突然出现?它其实是源自“楔形文字”?

楔形文字呢?是写在泥板上的,苏美尔人先用削尖的芦苇笔在潮湿的黏土板上写字,完成后再对泥板进行烘烤、晾晒,最后形成如今我们看到的泥板“画”,也正因为在潮湿的泥板使下笔时不好着力,很难画出完整的圆形、曲线,故而,楔形与直线才成为其笔画中的主流。

最后,再来看书写顺序:

早期的甲骨文在书写次序上几乎是“放飞自我”,毫无规律可言,从下到上,从上到下,自左至右,自右至左,无所不有;

楔形文呢?最开始是自上至下的竖着写,到后期则变成从左到右,无论如何,也未出现同一时期,两种顺序混合使用的现象。

总之,无论从哪一个角度看,在两种文字身上我们几乎找不到血脉相承的基因,把两者生拉硬扯在一起,实在是荒谬。

三、关于甲骨文起源的一点猜想

尽管我们可以找出无数的证据证明甲骨文与楔形文,或者任何一种早期的文字都没有关联,但是,正如前面所提到的,关于“甲骨文为何突然出现于商代晚期”这一关键性的问题,始终找到满意的答案。

我虽不才,对这个问题,也有一些想法,现在提出来,供大家参考。

长期以来,人们持有这样的观念:文字应该是在生产过程中,由劳动人民逐渐创造出来的,从最开始的结绳记事与刻划符,再到连符成词句,积少成多之后,符号终于演变成了约定俗成的文字。

甲骨文为何在商代晚期突然出现?它其实是源自“楔形文字”?

甲骨文为何在商代晚期突然出现?它其实是源自“楔形文字”?

鲁迅也提出过:

“仓颉不止一个,有的在刀柄上刻一点图,有的在门户上画一些画,心心相印,口耳相传,文字就多了起来,史家一采集,便可以敷衍记事了。”

这样的一个造字过程看上去是不是非常符合逻辑,合情合理?

但,大家忽视了一个问题!那就是,这所谓的逻辑和情理,是以现代人的思维角度出发的,我们的社会与教育告诉我们,智慧产生于劳动,灵感来自于平凡,创意来源于生活。

可别忘了一件事,史前时期的先民,他们的生活状态与我们是天差地别。

甲骨文为何在商代晚期突然出现?它其实是源自“楔形文字”?

在原始社会,普通人最关心的只有温饱问题,除此没有太多需求,人与人之间的交流非常少,每个部落基本能自给自足,即使在交换货物或者协同狩猎等集体活动中,需要沟通交流,一些简单的音节与肢体语言也可以解决所有问题

退一万步讲,即使到了文明时代,比如汉唐时期,除了汉族,中原王朝周边的大多数民族也是没有自己的文字的,文字只是记录语言的工具,在语言能解决一切实际问题的前提下,没有谁愿意花心思去搞一套复杂的文字出来。

就算在汉文化圈中,从商朝到民国,除了士族以上的阶级,底层老百姓又有几人识字?

可以说,在过去数千年中,文字对于绝大多数普通人而言并非必需品,离了它一样能活,既然没有需求和动力,远古时期的普通百姓又怎么可能去创造文字?

甲骨文为何在商代晚期突然出现?它其实是源自“楔形文字”?

我们再来看甲骨文都出现在哪——不是在宫殿区内,就是在王族墓地中;

这些文字都是谁来书写,又为何而写呢?根据卜辞内容可知,这些字是由商王或者大巫刻写上去的,目的是为了记录占卜的结果。

宫殿、商王、大巫、占卜,所有这些都明确告诉我们,甲骨文是为了商朝的统治阶级服务的,和普通百姓关系不大。顺着这个思路继续梳理,我们可以尝试性地做出以下推测:

一、甲骨文诞生的最大推手是商朝特权阶级。

甲骨文为何在商代晚期突然出现?它其实是源自“楔形文字”?

随着商朝的建立与强盛,为了满足越来越复杂的政治与宗教需求,商王族急需建立一种能够较为清晰、完整,并且相对固定地描述一个事物或表达某种意思的系统。

于是,服务于商王的巫祝、智囊团或者官员,开始有目的地去思考文字创作的问题,相对于普通人,他们有大量的时间与精力,也有能力调动一切资源去完成这个任务。

二、无中生有肯定非常难,但幸运的是,商人还是有参照物的。

甲骨文为何在商代晚期突然出现?它其实是源自“楔形文字”?

在商以前的数千年,中国各文化圈已创造出了一些简单的记事符号——据统计,自7000年前的贾湖文化到商朝之前,具有一定指事意义的刻画符已发现691种,共1446个,如果再加上考古人员未发现,或者被破坏的潜在刻划符,其数量一定非常可观。

在此基础上,商朝的官员们,花上数百年的时间,集中精力只干一件事情,无论如何也能创造出一套文字系统了吧?

同时,这也可以解释,为何商朝早期不见甲骨文,到了晚期却突然出现。

甲骨文为何在商代晚期突然出现?它其实是源自“楔形文字”?

很简单,商朝初期的商王们可能已经开始着手安排造字事宜了,但造字毕竟是一件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其难度可能更胜于新中国自主研发两弹一星,所以,花了两三百年的时间,到了武丁时期,第一批甲骨文才诞生。

这时的甲骨卜辞,篇幅短小,不讲文法,书写顺序也天是马行空,因为一切都是新的,新生事物总是显得笨拙、稚嫩——如果是通过借鉴别人而改造出来的文字体系就不会有这种状况了。

总之,甲骨文是我们100%的原创作品,是中国古人伟大的创造。

在后世看来,它的出现似乎很突然,可是对上古先民而言,它的背后蕴含着数千年的中国智慧,它的诞生不是偶然,而是厚积薄发后的必然,出现于商朝晚期,只是恰好天时、地利、人和

转载请说明出处:五号时光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