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秦汉唐宋明清为时间节点,看冷兵器时代盔甲与兵刃的对抗与发展

  • 小编 发布于 2019-11-29 03:43:32
  • 栏目:历史
  • 来源:半壶老酒半支烟
  • 8325 人围观

我们上学的时候学过矛和盾的故事,吃瓜群众一句“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难倒了兵器贩子,韩非子最后的结论是“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我们纵观三千年战争史,就会发现,盔甲和兵刃之间还真是互有胜负,我们根据四个时间节点来看,盔甲三负一胜,以失败开始,以失败告终,最后输得改头换面,成了一种心里安慰。

以秦汉唐宋明清为时间节点,看冷兵器时代盔甲与兵刃的对抗与发展

​以嬴政一统六合第一个节点,盔甲完全处于下风,甚至成了累赘

我们知道,嬴政一统六合,打遍天下无敌手的秦军,用的还是吕不韦监造的青铜箭镞,其他六国基本已经普及了铁制兵器,但就是青铜箭镞形成金属风暴,让六国军队望风披靡,所有的防护装置,都成了窗户纸——当时还没有窗户纸,秦军厮杀之前先把自己剥光,就是盔甲和军装耽误事。

于是史书留下了这样的记录:“山东之士被甲胄以会战,秦人捐甲徒裼以趋敌。”

光脚的不怕穿鞋的,顶盔掼甲的打不过光膀子的,除了秦军太过勇悍之外,当时的盔甲防护能力极差,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我们看秦始皇兵马俑和相关史料,就会发现当时世界上最精锐的战士,都是没有头盔的,所谓战甲,牛皮就算好的,犀牛皮是简直就是一种传说。

以秦汉唐宋明清为时间节点,看冷兵器时代盔甲与兵刃的对抗与发展

​吕不韦验收弓弩,是要把三层到七层铠甲叠在一起,从一百步到二百步之外进行射击,如果毁伤能力不达标,制造弓弩的工匠,是要人头落地的,吕不韦还会振振有词:“每件兵器上都有我的名字(相邦吕不韦),你这玩儿,却不是丢我的脸吗?”

所以我们可以看出,在秦朝之前,盔甲在强弓劲弩和戈矛面前,也就是代表个身份地位的装饰品,现在很多电视剧演的,让人睁不开眼睛:秦军和六国军队个个盔明甲亮刀光映日,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唐朝军队穿越过去了了呢。

秦朝以前的盔甲,虽然不是不堪一击,但是在戈矛突刺和弓弩劲射面前,基本是没有太大作用的,其原因就是金属的稀缺的和冶炼技术还不够成熟——冷锻甲实际是北宋时期的西夏人发明的,冷锻甲出现之前,也只有唐朝的明光铠能在一定程度上保护战士的生命安全。

以秦汉唐宋明清为时间节点,看冷兵器时代盔甲与兵刃的对抗与发展

以汉唐为第二个节点:双方互有胜负,勉强能算打成平手

很多人以为明光铠是唐军的专利,但事实上至少在三国时期,这种高富帅的装备就已经出现了。孙权在妹夫刘备的军事压力下,向曹丕俯首称臣,曹丕一高兴,就送了他明光铠:“文帝报使,致鼲子裘(灰鼠皮大衣)、明光铠、騑马(古代驾车的马,在中间的叫服,在两旁的叫騑)。”

曹丕赐给孙权明光铠,可能是受了他老爹曹操赐给曹植明光铠的启发,因为曹植在自己《先帝赐臣铠表》中满怀感激又不无炫耀地说:“先帝赐臣铠,黑光、明光各一领,两当铠一领,赤炼铠一领,马铠一领。”

后汉三国时期,盔甲的防护能力已经相当不错了,头盔甚至能救武将一命,其中关羽关云长就是最大的受益者,要是没有头盔的保护,他就被庞德一箭射死了,自然也轮不到孙权把荆州抢到手,也不会有刘备孙权郎舅二人反目成仇的悲剧了。

《三国志·卷十八》记载,庞德“亲与羽交战,射羽中额。”脑门中了一箭,没有受伤,也没有脑震荡,最后还能擒于禁斩庞德,这里面也有头盔的功劳。

但在后汉三国时期,盔甲也不是万能的,关羽脑门中箭没事儿,胳膊上中箭的后果却很严重,最后只能刮骨疗毒。

以秦汉唐宋明清为时间节点,看冷兵器时代盔甲与兵刃的对抗与发展

​比关羽还倒霉的是庞统庞士元:“进围雒县,统率众攻城,为流矢所中,卒,时年三十六。”

同样被流矢要了性命的还有张郃张儁乂,他被射中膝盖后就挂了:“郃督诸将西至略阳,亮还保祁山,郃追至木门,与亮军交战,飞矢中郃右膝,薨。”

由此可见,在后汉三国时期,明光铠还是没有完全普及,所以除了颜良那个倒霉蛋,多数阵亡的大将都是被流矢射死的。

到了唐朝,明光铠甚至已经装备到了精锐部队普通一兵,特别是李世民的玄甲军,更是以明光铠为标配。但是这玩意儿费时费工费钱,一般人根本就玩不起:外挂铁片,内衬牛皮,一个工匠一年只能制造一套,十万大军要是都装备上明光铠,三万个工匠得忙乎三年。

明光铠防护能力最强的,是胸前的“圆护”,这个像炒菜锅一样的东西,刀砍箭射统统没用。单雄信在两军阵前即将斩杀李世民,旁边尉迟敬德突然杀出,一马槊刺中单雄信胸口。巨大的冲击力把单雄信直接撞下马去,但是单雄信毫发无伤,爬起来跑掉了。

以秦汉唐宋明清为时间节点,看冷兵器时代盔甲与兵刃的对抗与发展

​结合新旧两唐书的记载,我们知道单雄信肯定也是装备了明光铠,而且尉迟敬德那一槊,肯定是捅在了圆护上。

同样被马槊刺击,程咬金就没那么幸运了,人家没捅他胸口,刺的是腰背:“为世充骑所逐,刺槊洞过,知节回身捩折其槊,兼斩获追者。”

作为瓦岗军内马军四统领之一(秦琼也是),程咬金是有资格装备明光铠的(明光铠已经大量装备隋军,秦琼曾任大隋六品建节尉,程咬金当过县民团司令,还娶了县令女儿),但是明光铠并不能保证他不受伤害。

在绝对里的力量和隋唐时期的百炼精钢马槊面前,明光铠的防护能力也是有限的,我们可以成汉唐时期盔甲与兵刃打成了平手,起决定性作用的,还是盔甲兵刃拥有者。

以秦汉唐宋明清为时间节点,看冷兵器时代盔甲与兵刃的对抗与发展

以宋朝为第三个节点:冷锻甲终于扬眉吐气,但却是昙花一现

在古代冷兵器战争史上,只有一种盔甲几乎是无解的,那就是西夏人发明的冷锻甲,这种冷锻技术,被宋国和金国偷走了专利,完颜宗弼,也就是我们熟知的金兀朮,还用它打造了当时世界上最强悍的重甲骑兵部队——铁浮屠。

冷锻甲的特点,就是工艺简单实用性强,沈括在《梦溪笔谈·器用》中这样记载:凡锻甲之法,其始甚厚,不用火,冷锻之,比原厚三分减二乃成。其未留头许不锻,隐然如瘊子。欲以验未锻时厚薄。如浚河留土筍也。谓之“瘊子甲”。

金和西夏比较钟爱冷锻甲,宋军则更喜欢热锻回火铁甲——因为他们有钱有资源。

从1127年到1240年,金兀朮带领铁浮屠十四次南侵,宋军望风披靡。直到岳飞用麻扎刀传看马腿,用人命换马蹄子,这才有过两次胜利记录——金兀朮之败,不是铁浮屠盔甲不好,而是败给了岳家军的牺牲精神。

以秦汉唐宋明清为时间节点,看冷兵器时代盔甲与兵刃的对抗与发展

​冷锻甲盛极一时,让盔甲在兵刃面前难得地扬眉吐气了一回。但是世界上就没有无敌的装备,宋军骑马不行,但是制造弓弩很在行——砍不过你,我就射死你。

于是宋军装备了强悍到近乎变态的弓弩,这种弓弩,不许需要射穿铠甲,撞也能把敌人撞死:“三弓床弩,前二弓,后一弓,世亦名八牛弩。张时,凡百许人,法皆如双弓弩,箭用铁羽,世谓之一枪三剑箭。其次者用五七十人,箭则或铁或翎为羽。《武经总要》”

史料记载三弓床弩的箭矢,粗大得就像房屋的椽子,懂物理学常识的读者都知道,这样的家伙撞到人身上,人就飞出去了,在落地之前,可能已经断气了。

之所以说冷锻甲昙花一现,是因为从宋朝开始,就已经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冷兵器作战了:火药武器已经开始出现,宋军甚至连火焰喷射器和毒气弹都有了。

宋军装备火焰喷射器和毒气弹,同样记载在宋朝兵书《武经总要》之中。其中猛火油柜是“以熟铜为柜,下施四足,上列四卷筒,卷筒上横施一巨筒,皆与柜中相通……柜傍开一窍,卷筒为口,口有盖,为注油处……以力蹙之,油自火楼中出,皆成烈焰。”

毒气弹在宋朝叫毒药烟球:“球重五斤,用硫黄一十五两,草乌头五两(详细配方就别说了)……若其气熏人,则口鼻血出。二物并以炮放之,害攻城者。”

这就是说,从宋朝开始,军事科研人员的目光,就不再集中于如何破甲上了:刀砍不动,箭射不穿,我用火烧总可以了吧?

以秦汉唐宋明清为时间节点,看冷兵器时代盔甲与兵刃的对抗与发展

​以明清为第四个节点:火药武器普及,盔甲彻底退出战场

很多人看明军图片,总是会感到大惑不解:这不是八旗兵的棉甲吗?

有这种看法并不奇怪,因为八旗兵本身就是明军建州卫扩编而来,所谓的清太祖努尔哈赤十三副遗甲起兵,靠的也就是十三套明军军装。

大明已经有坚船利炮——郑和的远洋舰队可以轻松灭掉任何一个小国而不伤一兵一卒,只要在海上用大炮轰就行了。

明朝武器研发人员的拿来主义玩儿得炉火纯青,他们抢来佛郎机,并不是简单地仿造,而是不断魔改,甚至弄出了“百出佛郎机”,这简直就是连发大炮。

除了数十种火炮,明朝还发明了世界上最早的“转轮步枪”——赵士桢研发的“迅雷铳”,有五根枪管,十分类似后来的加特林。

以秦汉唐宋明清为时间节点,看冷兵器时代盔甲与兵刃的对抗与发展

​有了这样的枪炮,盔甲就彻底失去了防护能力,它们只好改头换面变成了防弹衣:明朝的棉甲,就是两层棉布之间夹一些小铁片,头盔也跟后来的英式钢盔差不多。

在火药武器大规模出现之后,盔甲就成了不太注重防护能力的军装,比如世界上最早实现步坦协同作战的戚家军,穿的是大红军装,没有盔也没有甲,因为战场形势已经十分明了:在枪炮面前,再厚的盔甲也没用。

戚继光在《练兵纪实·鸟铳解》中说得很明白:“此器此与各色火器不同,利能洞甲,射能命中,弓矢弗及也。”

至于现在的防弹衣,可能也只是安慰作用大一些,即使是装了陶瓷片,在大口径不抢的近距离射击下,也难逃一死:即使不被子弹射穿,也会被冲击力打断肋骨刺伤内脏。

盔甲和兵刃三千多年的争斗,其实也是一个轮回,就像韩非子所说的那样:“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只要有战争,就会有防护与攻击,“最好的进攻是防守”,“最好的防守是进攻”,通过盔甲与兵刃的三千年对决,我们就会发现:再精良的装备也要看谁在使用,再好的防守也有被击穿的一天,要想不挨揍,那就必须先把拳头打出去,正所谓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

参考史料:《资治通鉴》《三国志》《新唐书》《武经总要》《纪效新书》

转载请说明出处:五号时光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