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清末翰林,在陕西当知县,公开受贿赂,却被老百姓大加赞赏

  • 小编 发布于 2019-12-02 12:53:52
  • 栏目:历史
  • 来源:陇史荟王文元
  • 5603 人围观


甘肃清末翰林,

在陕西当知县,公开受贿赂,

却被老百姓大加赞赏


“齐家治国平天下”是文人的传统理想,也是建功立业的三个阶段或步骤!然而,齐家容易,治国难,平天下就更难了。尤其在乱世之中,一个文人要恪守自己的理想,为老百姓做点实事,自然就非常难。


1.考中了举人,却无钱考进士


清末,甘肃甘谷,出了一位文人。他由举人而进士,由进士而翰林。最后,有外放为一人地方官,成为七品芝麻官,当了陕西一个知县。县官,虽然权不大,但只要为老百姓着想,总能干出不少实事。这位甘肃才子,就是王海涵。

王海涵,甘肃甘谷县人,生于1858年,字镜潭,号南坡。1890年考中进士,1899年王海涵外放陕西高陵知县。在知县任上,办案遇到富豪时,必大肆索贿。然而,他却是贪赃不枉法,虽收礼了,却仍旧以理断案。当地人称“硬赃官”。


甘肃清末翰林,在陕西当知县,公开受贿赂,却被老百姓大加赞赏



清末,陕甘各地战乱不断,民不聊生。大批民众流离失所。尽管,经过左宗棠等人大力经营,但陕甘各地元气,恢复的非常慢。王海涵家境非常贫穷,家里连房子都没有。他父亲在通渭榜罗镇做小买卖,母亲在家为富家小姐织裹脚布为生。寒门出英才,他读书非常用功,先到县上宿儒王端明门下求学。后来,他又到天水的陇南书院任其昌门下就读。可惜的是,后因父亲去世而中断学业。

不过,有才华的人无论在哪里都无法被阻挡。他在考秀才时,就受到了当时陕甘学政吴大徵的赏识。吴大徵是著名的金石学家,也是著名书画家吴湖帆的爷爷。1888年,王海涵考中举人。这时,他家境依然不好,连进京赶考的费用都没有。

天水到北京数千里路,没有钱怎么去?就在他发愁的时候,武山的武举人康国栋帮助了他。康国栋是光绪十五年(1889年)乙丑科武举人,为人豪爽,热情资助了王海涵进京赶考。王海涵考中光绪十六年(1890年)庚寅恩科进士,为二甲第109名,选为翰林院庶吉士。


2.十年京官,要求降级外放


翰林院是明清两代一个比较特殊的机构,是为国家储备人才的地方,素有“非翰林不得为相”的说法。从翰林院出来后,王海涵任刑部山东司主事,品秩为正六品。此后,他在京城差不多待了十年。

实际上这是苦熬的十年。翰林出身做京官本来是科甲出身的人梦寐以求的路,因为有机会接近皇帝,能与朝廷重臣朝夕相处,且主考、学政、御史,也多从翰林里考选,应该说前途是很广阔的,但这需要“熬”和“忍”。


甘肃清末翰林,在陕西当知县,公开受贿赂,却被老百姓大加赞赏


“京城居大不易”,房价高,物价贵,还要维持体面的生活。更不堪忍受的是,当时官场充斥着两大派系之争,一个是清流派与洋务派的党争倾轧;另一个是以籍贯、裙带结为帮派的相互援引。这都让他深感失望,也对京官的前途失去了耐心和兴趣。在北京苦熬十年后,终于熬不住了,主动申请外放。

光绪二十五年也就是1899年,王海涵外放为陕西高陵知县。尽管品级由原来的正六品变成了正七品,但陕西高陵距离长安不远,在西北也算是比较好的县,他还是比较满意的。谁知,到高陵任职没有多长时间,一个空前的考验就摆在了他面前。


3.招待慈禧,题字换来招待费


啥难题?要接待西行的慈禧太后。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史称“庚子事变”。看着“八国联军”逼近北京,慈禧太后匆忙带着光绪皇帝,逃出京城。一路忍饥挨饿,辗转西行,最后直奔西安。这些“难民”浩浩荡荡路过高陵,如何招待呢?

接待需要大笔钱的。钱从哪儿出呢?多年战乱,才安定不久,老百姓真无能为力,肯定是指望不上了。咋办,只有找大户人家想办法了。

好歹,王海涵在北京当过京官。如何运作,还是有些想法。这不,他想出一个办法,找当地的土豪们,发动他们向慈禧太后报效,以获得慈禧太后的墨宝赏赐。其中有一个叫安武氏的年轻寡妇,家资巨万,拿出了大量白银用于接待“两宫”,使得这次接待得以顺利敷衍过去。安武氏也被慈禧太后认作了“干女儿”。


甘肃清末翰林,在陕西当知县,公开受贿赂,却被老百姓大加赞赏


实话实话,这次接待也是王海涵飞黄腾达的一个好机会。只要他给太监王公们送钱,再在慈禧面前多露脸,完全可以把接待转换成生产力,让自己加官进爵。但他却拿不出钱,也不愿意去行贿太监、王公们,尽管付出了很大礼器,只能算是“及格”。好歹没有遭贬。而当时的陕西巡抚岑春煊,却因为接驾有功,很快被提升为一方大吏。

甘肃省甘谷县人,高级经济师诗词家甘肃省楹联学会副会长廖海洋对王翰林的事迹进行了长时间的搜罗整理。到现在,基本上能勾勒出个大概了。

王海涵想尽办法,招待慈禧一行,度过了外放的第一道难题,也在高陵扎下了根。

不过,当县官主政一方,可不容易,虽然掌管着县内财政人事司法等多项大权,但国家任命的官员,就那么几个人,大量的行政事务要靠胥吏来完成。这些人,往往是盘剥老百姓的主力。他们最喜欢老百姓打官司,不论输赢,他们都能乘机敲诈钱财。这就是县令的难题了,既要依靠胥吏来维持县衙运行,又要减轻民众负担,同时还要为贫苦老百姓说话。县官就要在三者之间找一个平衡点。

出身贫寒的王海涵,想为穷苦老百姓做点事。可是,没有钱,怎么办呢?思前想后,他想了一个办法。凡是富豪来打官司,必定大索其银两。这样一来,豪绅以为县官要为他们说话。可是,王海涵却是以理断案,绝不枉法。有的豪绅,准备状告王海涵,最后也不了了之。因为,王海涵收来的钱,并没有据为私有,而是一部分用来增加胥吏收入,以免他们盘剥百姓,一部分用来县里公益事业,比如修桥,救灾,修文庙,旌表节烈等等。这下,豪绅们有苦难言。

王海涵在高陵县担任了两届知县,前后长达十年之久。其间,高陵县的户籍、财政考核多次获得全陕第一。《高陵县志》记载他被高陵民间称为“硬赃官”。“硬赃官”是对王翰林的最大褒奖,也是那个吏治混乱腐败年代中,在现实和理想之间找到的一条妥协之路,也算是一种生存智慧吧。


4.隐居故里,成一介布衣



宣统二年,也就是1910年5月,王海涵调任泾阳知县,刚上任三个月,他母亲在甘谷老家去世,他辞官回家守孝。离职时,高陵、泾阳两县百姓自发送行,分别赠送一千两纹银,王海涵对此非常感激,但谢绝了百姓的好意。高陵县还专门为他立碑以纪念其政绩。

不久,武昌起义爆发,次年清帝退位。他从此隐居故里,成为一介布衣,与甘肃名流刘尔炘、张世英、任承允、哈锐等人过从甚密。

王海涵虽然当过知县,但过的依旧清贫。“我不办年货,也不会把我留在年这边。”这句甘谷民间俗语,说的正是甘谷清末翰林王海涵。

王海涵家中很穷,没钱置办年货,就用自嘲和旷达的口气说出了这句话。一百多年来,每当年前置办年货时,父老乡亲们总不由自主地说起这句话,也是对这位先贤的纪念。

以前,甘谷县城东关街上有一个很气派的院落,人们俗称“王家厅”。这就是王翰林家当年的宅院和祠堂。大门非常气派,砖雕精美,还悬挂着刘尔炘题写的对联,带着厚重的人文气韵。这是个有钱人家啊!怎么说,王翰林还有置办不起年货的时候?



5.守护桑梓,乱世文人的担当


民国年间,甘肃都督赵维熙是与他同榜的进士,礼聘他重新出山到省垣兰州做事,他婉言谢绝。在甘谷他以保境安民、造福桑梓为己任,担任了县内乡民自治机构的县总绅士,调解纠纷,应付兵匪。还在甘谷成立了城防局,他任总办,主持整修城墙。甘谷的第一所小学“伏羌县高等小学校”也是王海涵捐资成立的,他担任校董,聘任本县举人李蔚起为首任校长。

民国十一年(1922年)王海涵在甘谷家中病逝,享年64岁。

作为翰林,王海涵的文才自是一流的。只是他们那一代读书人,总是秉承一个思想,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视书画为小道,安邦济世才是他们的目标和大道。王海涵的书画文章多不留底稿。经过近百年的水火兵匪,他的作品已经非常少见了。


甘肃清末翰林,在陕西当知县,公开受贿赂,却被老百姓大加赞赏


他在甘谷大象山太昊宫留有一副对联:绍荒开泰运,厥后有石子访道,伯约怀忠,问化育根源,发蒙在炎黄颛喾而上;望古动幽情,其下则烟火成邻,桑榆布荫,幸邃初风景,复睹于金戈瓦砾之余。他送给某医生的对联:“守虎蟠龙传苏董;出蛇走獭尊华王。”从这些仅存的作品,依然能够很清晰地看到他的翰林才情。

在科举时代,陇上走出过多位翰林。比如兰州的刘尔炘,他以主持修建五泉山而闻名陇上,也早已为人们所熟悉。但也有一些翰林,不为人所知,渐渐地被岁月的尘埃所遮挡,留下一个个或熟悉,或陌生的名字,令人怀念。



王文元原创作品

请关注 请转发

版权已保护,转载微我, 以免误伤,盗用必究!

资料图片来自网络

转载请说明出处:五号时光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