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历者讲述真实抗美援朝 历史不容污蔑

  • 小编 发布于 2019-12-05 19:18:14
  • 栏目:历史
  • 来源:国防参考
  • 7229 人围观

抗美援朝战争的光荣历史岂容污蔑

85岁志愿军老兵就一些媒体刊载歪曲抗美援朝历史、抹黑中国人民志愿军形象的文章表示强烈愤慨

王玉将军近照

今年85岁高龄的中国人民志愿军老战士、原乌鲁木齐军区政治部副主任、新疆军区纪委原专职委员(正军职)王玉将军,就今年二月《特别文摘》杂志刊登的摘自《读书》杂志2013年第9期,署名罗尘的《朝鲜战争中的众生相》文章,肆意歪曲抗美援朝历史、抹黑志愿军形象表示强烈愤慨,呼吁有关部门加强报刊管理,维护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神圣形象。

王玉于1945年3月参加八路军,在冀中军区回民支队服役。1951年6月,他随中国人民志愿军68军赴朝作战,1954年停战后随部队回国,期间任志愿军68军204师610团3营教导员。

王玉认为,文章作者表面上打着"公正客观"的幌子,实则是假借采访志愿军老兵之口,以虚伪的"客观采访"歪曲抗美援朝战争的光荣历史,文章题目用"众生相"吸引眼球,实则是无中生有的捏造、杜撰,以抹黑、颠覆志愿军在人民群众心中的英雄形象,并以此误导广大读者和当代青年。

作为这场战争的亲历者,王玉目睹了志愿军战士在战场上浴血奋战的全过程,对这篇文章中的消极、错误言论和观点感到十分愤慨。


全国各地工商界踊跃捐献款项,支援志愿军。

歪曲志愿军兵源来历

【原文摘要】:除了分得田地的贫苦农民出于对共产党的感激之情参军外,还有一部分是由国民党军校所接管的学生,以及敲锣打鼓不断去往家中动员而参军的年轻人。也有在小卖部卖东西的小年轻,被经过的部队吸引,一句"小鬼,跟我们一起当兵去",便就此离家,去往了朝鲜战场。

王玉:说起中国人民志愿军的由来,就不得不说说抗美援朝战争的起因。1950年6月25日,朝鲜内战爆发,美国随即宣布参战。6月27日,美国杜鲁门政府命令第7舰队侵入我国台湾海峡,并派遣其空军部队进驻台湾基地。从1950年8月27日开始,美国飞机不断轰炸中国东北地区的边境城市和重要目标,公然把战火烧到了中国的领土。

对于成立只有9个多月的新中国政府和人民来说,在家园被侵犯、友邻朝鲜人民遭受美帝入侵的情况下,全国上下群情激愤。当时,我所在的68军的战士们一听说要奔赴朝鲜和美国鬼子打仗,都争着、抢着请愿参加志愿军,部队上下士气非常高昂。很多战士写了请愿血书没被组织批准,仍然态度坚决、多次以各种方式表达自己自愿上战场的决心。抗美援朝期间,志愿军先后参战达290多万人,志愿军官兵那种同仇敌忾的豪情和一往无前的锐气与该文所述的情况是截然相反的。

众所周知,我党的军队尤其重视政治思想工作,但文中"刻意"想去展现的却是志愿军兵员选拔和兵员成分具有随意性和复杂性。真实的情况是,当时能去朝鲜参战的志愿军官兵都是各部队挑选出的思想最过硬、体能最优秀、技能最拔尖的战士,其中大部分都是经历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老战士,干部中还有很多老红军。虽然有一小部分新兵在抗美援朝后期也参战了,但也是出于锻炼目的,从事运输物资、卫勤保障等工作。可以说,志愿军的兵员成分是纯洁的、战斗力是过硬的。该文作者故意忽略志愿军选拔过程中的优良传统和科学做法,污蔑志愿军是些零零散散的、没经过训练的、毫无作战经验的新战士和从国民党手里接管的学生兵,这与真实情况是不符的、是完全站不住脚的。



朝鲜战争中,志愿军在冲锋

编造志愿军遗弃在战争中负伤、牺牲战友的谣言

【原文摘要】:我们采访到的一位士兵因双脚冻伤不得不和其他6位战友在雪地中爬行了一个星期,无法跟上部队,四处寻找可支援他们的朝鲜老百姓。

"上去之前,把家乡地址、名字啊、血型啊什么的都绣在衣服上,领导要求的嘛,其实就是准备去死了,但不准说,好收尸。那都没用,上去炸没了,没有完整的,你咋收?"

王玉:志愿军战士负伤了、牺牲了,或者战斗后队伍中如果少了一个人,我们都会派出大批战士细致搜索、寻找。咋会出现志愿军战士腿冻伤了在雪地里爬一个礼拜没人管的现象。战友之间,连炮弹飞过来都会把对方压在身下。战士们在几天喝不到一口水的情况下,一个苹果在前线战壕内传一圈竟没人咬一口。志愿军官兵在战火与硝烟的洗礼中建立起生死与共的战友情,怎会在战友腿冻伤时,就丢下他们不管呢?连朝鲜老百姓受伤、生病了,志愿军都会伸出援助之手,何况并肩作战的战友呢?

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朝鲜战场上英勇战斗,坚决抗击侵略者。

捏造志愿军畏战、怯战、厌战的不实言论

【原文摘要】:还有怯战者,厌战者。"一位姓车的连长,上级命令他带部队上上甘岭,按惯例他带着警卫员先去勘察地形,但看来看去,他觉得这是一场无法打赢的战役,他带上去的士兵可能会全部牺牲。"这位连长趁人不备,掏枪在自己的手上打了一枪,后来被医生查出是自伤。

有装疯的,有装肚子痛的,有连逃两次都被抓回来的,我乐意听见这样的故事,这些故事让我相信他们是真实的人。

王玉:志愿军中的带兵人,大部分都是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身经百战的老兵,打了那么多仗都没怕,难道说到了朝鲜战场就害怕了?畏惧了?如果志愿军指挥员都是怯战的,我们能打赢这场战争吗?战场上会涌现出黄继光、邱少云等一大批战斗英雄吗?志愿军能守住一个又一个被美军炮火狂轰滥炸的高地吗?能打退敌人一波又一波疯狂的进攻吗?志愿军的英勇顽强绝对是不容置疑的,有太多至今仍广为流传的战地通讯、纪实报道可以证明。


此外,但凡有些军事常识的人都知道,像上甘岭战役如此规模的战斗,志愿军打不打、守不守?是由志愿军指挥部经过认真研究、严密论证、充分准备后下定的决心。文中所述的那个连长勘察战场地形后就断定此战必败,这种观点显然是作者道听途说、极端荒谬的无稽之谈。

客观地说,残酷的战场环境中,个别新战士因个人性格、作战经验欠缺等因素,或许会临战紧张,但在抗美援朝战场上,每当冲锋号响起,志愿军战士就如同"潮水"一般掀起排山倒海的攻势。很多受领防守任务的部队,任凭敌军狂轰滥炸、疯狂进攻,如"钉子"楔入阵地、誓死不退。此文作者试图搜集志愿军的"负面"信息,未加论证就公之于众,到底是何居心?

志愿军战俘营中的联军战俘

污蔑志愿军乱杀战俘

【原文摘要】:我还想让大家在脑海中复盘这样一个故事:两个身高不到一米七的中国士兵,押送6个美国俘虏去后方,其中有

白人有黑人,走了两个小时,美国士兵因疲惫而拒绝再走,其中一位中国士兵警告无果后,两枪击中其中两位俘虏胸口,另外4人连忙起身赶路。未开枪的那位中国士兵从那两位死亡的俘虏身上搜出两张照片,他看了看,那个全家福的合影,那个原本在遥远的美利坚土地上与自己一生都不可能产生交集的人,他注视了一会儿,扔下照片,起身赶路。照片落在那两具尸体旁,它们一起停留在了那里,没有结局。

王玉:抗美援朝中的志愿军都是经过多年战争考验的解放军战士,对人民军队的俘虏政策以及优待俘虏的重要意义,都是非常清楚的。即使是在极端困难的情况下,依然能够自觉地执行战俘政策。

战场上志愿军饿着肚子,弄到一口吃的还会给俘虏分半口。志愿军纪律严明,从不搜战俘的口袋,不拿他们的东西,他们伙食比志愿军战士都要好。

志愿军尊重战俘的人格、信仰、宗教习俗。甚至衣服都是按照战俘们的身材裁剪的,因为西方人的身材高大,需要为他们量体裁衣。志愿军还按照战士的标准给战俘们发放津贴,用以购买毛巾、牙刷、袜子等生活用品。正因为志愿军的仁义和纪律,使得战

俘被释放时,对管理员非常感恩,很多战俘痛哭流涕。而作者说志愿军枪杀战俘绝对是不可想象的,连打骂侮辱的情况都不可能出现。

中国各界群众举行声讨美国侵略罪行、支持抗美援朝的示威游行。

居心叵测地拿抗美援朝战争中美军使用的"细菌弹"和苏联援助志愿军的"喀秋莎"相比

【原文摘要】:美国人在朝鲜战场上使用了细菌弹,而中国人则使用了苏联人给的"喀秋莎"。很多士兵坦言:"如果不是'喀秋莎',我们很难在那场战役中获胜。"

还有一些至今都无法解释的谜。有士兵回忆:"战场上发的维生素,他们说是维生素,是斯大林给的,一百粒一小瓶,一次只能吃一粒,吃两粒就拉稀,吃完就不困,打几天仗都不困,不知道那是什么东西。"

王玉:细菌弹是《战争法》中明确禁止使用的惨无人道的武器之一。作者用它跟苏联援助志愿军的"喀秋莎"火箭炮放在一起比较,用意险恶。

抗美援朝战争中,美军把带有细菌、病毒的炸弹投到我方阵地上,这种炸弹落地裂开后,蛇、老鼠、青蛙等携带致命传染病菌的动物就成群成堆的蹦出来,四处乱窜,钻进树林、草地,给我军安全带来隐患。我们组织战士捕杀、消毒、清理现场,还帮朝鲜老百姓消毒。

而"喀秋莎"是苏联制造的一种多管火箭炮,《战争法》没有规定不能使用。志愿军能取得胜利的关键因素不是使用了苏联援助的"喀秋莎",而是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团结一致、英勇作战、不怕牺牲,以及中朝人民和各界正义者的全力支持。

战争中后方补给困难,战士们吃不上蔬菜,缺乏维生素。部队开赴朝鲜时,医院就给大家配发了维生素药片,怎么服用也讲得很清楚。但我们从没见过"斯大林给的药片",吃一粒还能连续作战几天都不困。我想反问此文作者,你的证据在哪里?你将未加

证实的、发布后必然引发争议的信息写进文章公开发表,是何用意?

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朝鲜战场上英勇战斗,坚决抗击侵略者。

王玉呼吁:

综上所述,此文传播的是一种是非不分、混淆视听的"负能量",是一种社会毒瘤,是对党和人民军队的诬陷、诋毁和抹黑。尤其是在当前全国军民奋力实现中国梦、强军梦的大背景下,我们应当清醒地认识到,此类文章的险恶用心和不可告人的目的。同时,《读书》《特别文摘》刊登、转载此文,也证明这些刊物在价值观念和把关环节存在着偏差和疏漏。呼吁有关部门立即查封此文,消除恶劣影响,维护好中国人民志愿军在全国、全世界人民心中的伟大形象。

转载请说明出处:五号时光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