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知肚明——甲午战前,慈禧、李鸿章为何更倾向于“议和”?

  • 小编 发布于 2019-12-10 01:58:46
  • 栏目:历史
  • 来源:回眸满清
  • 6776 人围观

历史总有些许相似的地方,就像每一个国家的崛起都离不开一次影响深远的改革一样,英国推行的“工业革命”、日本贯彻的明治维新,皆为如此。

后满清时代是我国历史上最为阴暗、也最为耻辱的一个时期,“内忧外患”的加剧,几乎将国家推到“万劫不复”的边缘地带。但不能否认,在面临“亡国”的风险时,作为大清帝国掌舵人的慈禧也作出了相应的调整,来适应国内和国际环境的变化,以期延缓大清灭亡的步伐,“洋务运动”就是最具代表性的一个例子

心知肚明——甲午战前,慈禧、李鸿章为何更倾向于“议和”?

“洋务运动”究竟是什么时候开始的?最严谨的说法是从“总理衙门”建立就开始形成。1861年1月20日,咸丰帝批准成立总理衙门。总理衙门成立的初衷就是为了妥善处理与西方国家的关系,应对来自西方的挑战和威胁。那“洋务运动”又是什么时候开始截止的呢?也许从开始那一刻起,直到大清灭亡,“洋务运动”就没有停歇,只不过,1895年的甲午战争揭去了“洋务运动”的虚伪面纱,让人们开始重新审视它,并在讨论中遗忘它!甲午战争就像一次对“洋务运动”的考核,可惜,根本不及格

那么问题来了,“工业革命”可以让英国强大,“明治维新”也可以让日本崛起,为什么轰轰烈烈、而且富有成效的“洋务运动”却没能挽救大清呢?其实,如果将后满清时代的“洋务运动”分解一下的话,就能看出其中的端倪。

洋务运动可以分为两个时期:奕䜣时期和李鸿章时期

奕䜣时期

奕䜣是“洋务运动”的主要倡导者、缔造者,而奕䜣时期不但是“洋务运动”的萌芽期,也是“洋务运动”的发展期

心知肚明——甲午战前,慈禧、李鸿章为何更倾向于“议和”?

和“工业革命”、“明治维新”一样,“洋务运动”的兴起也并非一帆风顺,就拿总理衙门的建立来说,第一次奏请就并没有得到批准,当然,咸丰皇帝也没有明确反对,被搁置下来。第二次,奕䜣、桂良、文祥等人又联名请奏,才获得批准。这种开局,可能也就预示了“洋务运动”以后的坎坷之路

“洋务运动”初期,上有恭亲王奕䜣把持,地方又有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等实权人物的支持,一大批新式工业应运而生,出现了我们所谓的“同治中兴”,让人从迷雾中看到一丝希望。然而,很遗憾,随着奕䜣的没落,“洋务运动”开始进入低谷,李鸿章虽然接棒,但是,却完全没有了当年的那种朝气蓬勃

李鸿章时期

李鸿章初期所受的阻力比较小,一切都在按照奕䜣当年规划好的方案进行,但是,后来却因为守旧派的坚决反对,李鸿章的很多建议都被废止,“洋务运动”持续低迷。

心知肚明——甲午战前,慈禧、李鸿章为何更倾向于“议和”?

1885年是“洋务运动”回光返照的一个时期,因为这一年大清国终于决定要兴建“北洋水师”了,这是按照李鸿章的意思办理的。李鸿章也以为迎来了“洋务”的第二春,自己可以大展宏图了,可后来证明他想多了。

1885年10月,清政府设立海军衙门,看看当时的任命就知道李鸿章有多尴尬:醇亲王奕譞为总理海军衙门大臣,庆郡王奕劻为督办,李鸿章为会办,善庆和曾纪泽为帮办。这说明,海军衙门的大权并没有掌握在“洋务派”李鸿章手里,而是在奕譞为首的那些保守派的王公贵族手里。

奕譞是光绪的亲爹,人家都是“母以子贵”,而他凭空得到一个“准太上皇”的头衔,对慈禧只有俯首帖耳、毕恭毕敬。有人评价他一生的三大功绩分别是:

1,增加八旗饷银。给的理由是“稳固满清根本”;

2,大肆兴建园林。为的是取悦那位“老佛爷”;

3,大力兴办海军;

第三点看着尤为“刺眼”,因为从海军衙门建立到甲午战争爆发,海军衙门被挪用到修建颐和园的军费达到860万两;在修复中海、南海、北海的工程上,又挪用了436万两。这是什么概念?当时世界上最全先进的英国、德国军舰也无非只有50万两银子,被挪用的1300万两能购置多少先进军舰呢?从这一点来看的话,甲午战败和奕譞还是有不可推卸的责任的

都说李鸿章是“洋务”后期的代表人物,可是他在这么一群人的手下办事,处境和困境可想而知。野史中记载,李鸿章购置军舰、添加炮台的奏折屡屡被压,为了让慈禧获悉和批准,李鸿章给大太监李莲英的“好处费”一次就是10万。第一次看到,想骂李鸿章,可后来却真心察觉出他的不易

心知肚明——甲午战前,慈禧、李鸿章为何更倾向于“议和”?

由此可见,从总理衙门建立到庚子年之间30余年,“洋务”之路都是跌跌撞撞的,那么压力都来自谁呢?再看三个事件就明白:

一:同文馆招考失败

1866年,奕䜣在同曾国藩、李鸿章等人商讨后,建议在同文馆增设天文算学馆,聘洋人任教,从科考中选拔人才进行学习。在当时看来,这是有前瞻性的,因为西方无论是火器、还是制造业,都是从天文算学中推证二来,天文算学的重要性可见一斑。买,固然可以解一时之需,但毕竟没有从根源上解决问题

可是恭亲王1866年12月第一次上奏,1867年1月底第二次上奏,却都未能得到批准。他根本想不到,一股反对的力量正在集结

1867年3月,山东道监察御史张盛藻第一个跳出来反对,无论职位还是个人影响力,他都属于“无名之辈”,所以,没有泛起大的浪花。可是紧随其后出来反对的倭仁却截然不同,他不但是大学士的身份,还是“言官们”的首领人物,他一出场,就引起“保守派”和“洋务派”的激烈争端。一场关于“孔孟之道”和“洋务运动”的争辩就此拉开帷幕。也正是在这场争辩中,奕䜣被扣上“卖国求荣”、“卖国贼”的名号,“鬼子六”也是因此而来。

虽然最终勉强得到慈禧的批准,但是,却无人报名,因为和“西洋”拉上关系,“往往会被同乡、同列所不齿”,奕䜣的努力以失败告终

二:海防之争

这就多少牵扯到左宗棠,因为左宗棠和李鸿章在“海防”和“疆防”上向来是有争议的,就像新疆,李鸿章的意见就是放弃,将重点放在“海防”上。如今看这个问题觉得李鸿章“目光短浅”:若没有左宗棠的努力,新疆可能就不会成为我国版图的一部分!可在当时,李鸿章还是有他的考虑的,他充分意识到,19世纪70年代开始,日本就成为满清的最大隐患。尤其是1874年日本侵略台湾,中国不敌,最终签约赔款,这让李鸿章耿耿于怀,因此,他屡次谏言希望加强“海防”,为的就是防范日本

心知肚明——甲午战前,慈禧、李鸿章为何更倾向于“议和”?

1874年的这场战败也给了保守派一个攻击“洋务”的借口,因为当时“洋务”也已经开展了十余年,没成想却败给了日本。反对派继而将话题引深到“学习西方能不能救国”的讨论中,最终,洋务派的代表机构——总理衙门不得不出面做出澄清和反思,才平息了这一事端

三:近代工业之争

是否要在中国建造铁路?中国是否要架设电线、发展电报?这也是洋务派和保守派争议的焦点

兴建铁路、架设电线带来的便捷无需多夸,但是,由于这些都源自西方,这自然又受到反对派的猛烈抨击:

1872年,大学士宋晋要求福州船政局停办,李鸿章、左宗棠、沈葆桢等人竭力辩解才度过险关;

1874年,沈葆桢奏请架设电线,遭到众多官员的反对;

同样是1874年,李鸿章提议修建铁路,又被反对派骂的“狗血淋头”;

......

在反对派的激烈反对中,直到1887年,从唐山到胥各庄的第一条长约11公里的铁路才在我国问世。在反对派的压力下,“洋务派”几乎举步寸艰,中国近代工业的发展十分迟缓,严重落后于世界,在那样的情况下谈“革新”,实在是无稽之谈

心知肚明——甲午战前,慈禧、李鸿章为何更倾向于“议和”?

那“反对派”为什么会抵制“洋务运动”的正常发展呢?一方面,由于西方文化带来的冲击和朝廷上下对西方的推崇,撼动延绵数千年之久的“孔孟之道”,尤其是人们正在对列强入侵产生愤慨情绪的时候,保守势力就希望用这种带有民族色彩的舆论压力,抵制西方文化的向内传播。就像奕譞,他甚至还希望鼓动民间的“反洋情绪”,发动民众来对付洋人;另一方面,在保守势力的背后,依然是慈禧的影子

可能大家对慈禧有些成见,但是,“洋务”之初,慈禧还是比较支持的,只不过,在太平天国平息之后,这个观点发生了改变。19世纪70年代,在“洋务派”人士的努力下,江南制造局、轮船招商局、天津机器局、开平矿务局、乃至武备学堂等新生事物如雨后春笋般遍地开花,这让对权力有着近乎疯狂迷恋的慈禧感到一种危机。因为在太平天国之后,地方势力就开始抬头,制约和左右着朝廷的每一个重大决策,如果再无休止地发展这些近代工业的话,地方势力将获得更大的利益,到那时,“中央集权”恐怕就形同虚设了。

可是,国家的发展又离不开“洋务派”,于是,慈禧又玩起了那套“制衡”的把戏,让由御史、大夫、学士、翰林组成的“清流派”来掣肘洋务运动。奕譞制约的是奕䜣,“清流派”与“洋务派”又是天敌,而她会不失时机地为“清流”指明方向,奕䜣、曾国藩、左宗棠等人的黯然退场难道不都是慈禧授意的?这么一来,最终决策权还是掌控在慈禧手里。

心知肚明——甲午战前,慈禧、李鸿章为何更倾向于“议和”?

尾话

作为“专权统治者”,慈禧是成功的;但是作为“国家统治者”,她的私心又让她将本可能挽救大清的“洋务运动”带进了一条死胡同。如果回头看一下甲午战争的话,战前慈禧、李鸿章等人为什么坚持“议和”也就不难理解了,因为她(他)们比谁都清楚“洋务”的真实成果,用李鸿章自己的话来说,就是:

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何尝能实在放手办理?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不揭破犹可敷衍一时。如一间破屋,由裱糊匠东拼西凑,居然成一静室,虽明知为纸片裱糊,却无法断定里面究竟是何材料,即有小小风雨,打几个窟窿,随时修补,亦可支吾应对。天长日久,自然真相败露,不可收拾,裱糊匠又如何能负其责?

(摘自《庚子西狩丛谈》)

这也是李鸿章自诩为“裱糊匠”的由来!其根源,更多是对“洋务运动”失败的一种总结

由此可见,“洋务运动”的口号虽然喊了30余年,表面上也轰轰烈烈地落实了30余年,然而,朝廷非但未让“洋务派”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发展洋务,还处处给予掣肘和约束,这样的改革,注定不会有什么本质上的转变。

虽然一路蹒跚、并最终以失败结束,但“洋务运动”也确实推动了中国和世界的接轨,并为近代工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其积极意义还是值得肯定的

转载请说明出处:五号时光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