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铎王朝和莫卧儿帝国,资本主义在印度和英国发展的两极分化

  • 小编 发布于 2019-12-10 23:53:38
  • 栏目:历史
  • 来源:国际猫
  • 5461 人围观

资本主义发展在两国的际遇,是两国命运的最终注脚。一个变为殖民者,一个沦为殖民地。


都铎王朝和莫卧儿帝国,资本主义在印度和英国发展的两极分化

英属印度邦


导语:印度,和中国一样同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着世界第八大国土面积。15世纪,印度和英国一样经历了封建王权的高度集权,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为何最后落后于英国?

打开印度的历史,我们会发现这是一部外族不断入侵的画卷。从希腊人、塞人、大月氏人、阿拉伯人、突厥人都先后入主印度,他们在印度这片古老的土地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15世纪,突厥人建立的莫卧儿帝国统治期间,印度的政治版图达到全盛,整个南亚和包括阿富汗地区在都包含在内,整体经济水平在全球范围内并没有落下同时期的英国太远。

同一时期的英国,处在都铎王朝的统治之下。都铎王朝尽管历时只有118年,却是英国历史上的非常有特色一个时期。一方面是君主专制的顶峰,另一方面资本主义萌芽开始后,封建的君主专制与新兴的资本主义又产生了融合,最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君主宪政体制的雏形,皇帝与议会并存。皇帝在划定范围内大权在握,议会支持王权的合法性,皇权受到议会的制度限制,二者各得其所,相得益彰。这使得英国快速从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转变,最终走在了世界的前列。

英国和印度,同样的时间,同样的资本主义开始萌芽,却随着莫卧儿帝国的没落,印度一步一步地滑向殖民地的深渊,直至1858年成为英国的海外邦,彻底沦为殖民地,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

今天,不同于以往从政治、经济、军事三驾马车的标准去分析,我主要从处在各自封建王朝统治下的印度、英国所呈现出来的社会形态差异来进行分析。即英国社会的开放性与印度的封闭性、英国政权的统一性与印度政权的分裂性、英国人口分布的流动性与印度的人口固定三个方面进行阐述和分析。


都铎王朝和莫卧儿帝国,资本主义在印度和英国发展的两极分化

英国国旗



01.开放与封闭:开放的社会带来更多的活力,封闭的社会犹如一潭死水

①英国:开放的社会激发了人们向上的欲望,社会充满活力

随着英国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圈地运动在某种程度上,让英国的传统农业受到了巨大的冲击。这对于封建社会的农业型社会是致命一击,然而对于如饥似渴的资本主义来说,则不亚于一剂强心针。传统农民的破产,从土地上流利失所,最终来到城市走进工厂,完成到工人的转变。他们组成了英国社会中的城市劳动者,也就是社会的下层阶级,从此,不再靠土地吃饭,靠工资过活。

随着英国下层阶级的涌入,城市进一步进行开放式的扩大。在这种城市开放式的进程中,原有的城镇居民因为天时地利,会比新来的下层阶级拥有更多的机会,他们中一部分人在这次城市开放进程中,变成中产阶级,有知识有能力的人将有机会从商、从政、从军等精英职业,而普通的城市居民抓住机遇,也能靠事先拥有的资源成为店主、工厂主,他们构成了这一时期英国国内的中坚力量。

再来看圈地运动的获益者土地贵族,也具有很强的开放性。在英国,贵族的称号是可以购买的,也就是说中产阶级一旦资本积累到一定的程度上,是可以合法购买你想拥有的东西,所有你看的到东西,几乎都可以用金钱来衡量,土地、各种荣誉称号(绅士、骑士、爵士),并且受法律保护。

以当我们去翻看英国在这一时段的社会阶层的时候,最明显的特征就是开放性。农民可以转化成工人、居民可以转化成中产,中产的资本足够就可以转化为贵族,也许转化的过程中不会像这么轻描淡写,但它客观存在。也正是因为这种开放的特性,促进了英国早期的资本流动,所有的封建社会传统下的结构被打破,人们主动或被迫的接受新兴的产业,而新兴的产业往往是高效的代名词,推动了英国社会更快的向前迈进。

而同一时期的印度,却因为封建桎梏,社会阶层被牢牢锁死,呈现出暮气沉沉的气象。


都铎王朝和莫卧儿帝国,资本主义在印度和英国发展的两极分化

都铎玫瑰

②印度:种姓制度像无形的枷锁,整个社会丧失活力

很多人都知道印度的种姓制度,简单的认为是根据姓氏划分的,其实并不是这么简单,在印度民众中牢不可破,即使到了21世纪的今天,仍然被认为是束缚印度发展的一大根源。

什么是种姓制度?它是将印度人按照宗教信仰、姓氏、区域、工种进行排列组合,划分为5等,每一等划分好各自的职业和享受的福利,从出生的那一刻起,种姓就决定了你的一生。

  • 1等=婆罗门,僧侣贵族,管理宗教、教育、祭祀,信徒主要是等级2的刹帝利,其他的没资格;
  • 2等=刹帝利,政军贵族,管理行政和军队,是等级1的信徒,维护婆罗门阶层的统治;
  • 3等=吠舍,普通人,从商,自己没有特权,负责纳税供养前2个等级;
  • 4等=首陀罗,土著居民,从事低贱的各种职业,人口最多的种姓;
  • 5等=达利特(贱民),四大种姓之外,从事最下等的职业。

在印度长达3000年的时间里,这种金字塔形的阶层关系,将印度的上层、中层、底层完全固定了下来。最直观的表现形式就是职业是世袭的,而且不同种姓之间的职业是不能跨越的。这一点印度的上层阶级婆罗门以宗教解释的形式,以《摩奴法典》明确规定了,种姓之间的职业互相不可逾越,尤其对于低种姓的人如果试图从事高种姓的职业,则面临着财产被没收,自己被放逐的悲惨命运。

因此,印度形成了和英国完全相反的两种局面,尽管英国的阶层开放性存在被动的形态,但至少流动是放开的,只要达到条件是可以实现阶层跨越的。而印度则恰恰相反,宗教和种姓制度的捆绑,导致社会组织完全僵化,在长期的阶层固化过程中,整个社会丧失了活力。两相对比之下,英国的趋势向上,而印度则止步不前,这是印度落后于英国的第一步。


都铎王朝和莫卧儿帝国,资本主义在印度和英国发展的两极分化

圈地运动


02.都铎王朝下的英国逐步走向集权,莫卧儿帝国下的印度逐渐走向分裂

①英国:都铎王朝强化王权,国家的统一集权促进了经济的繁荣与发展

从1485到1603的100多年间,是都铎王朝确立君主专制,强化君主王权的时期。在这一阶段,英国进行了一系列的教会和经济改革。

教会改革的初衷,是都铎王朝为了获得教会的支持,实现王权与教会的捆绑。其典型的特征就是确定了英国的新教为国教。那么与之相反的天主教,则面临了沉重的打压,包括没收天主教会财产等极端措施,这些措施的得益者属于王权,同时贵族和新兴的资产阶级也从中获利,因为新教本身所代表的就是新兴资产阶级。

经济方面,都铎王朝推行重商主义,其显著特征就是鼓励航海贸易,积极发展航海事业。在这种形式下,英国的贸易发展和航海实力得到了进一步的增强,这一切复合了当时英国国情的发展需要,得到了社会各个阶层,从大地主和大资产阶级,到新兴资产阶级小工厂主、小资本家都踊跃支持一系列的经济改革,主张实行保护关税,适当降低土地税等政策。

都铎王朝为了实现王权的高度统一,谋求宗教合法化,所进行的系列改革,都推动英国向着强化集权,国家高度统一的局面。政治形势的日趋稳定,又会反过来促进经济的同步发展。


都铎王朝和莫卧儿帝国,资本主义在印度和英国发展的两极分化

英国贵族

②印度:莫卧儿帝国长时间的四分五裂,严重阻碍了社会和经济的发展

莫卧儿帝国,只有短短的几十年处于形式上的统一,而在其余的100多年中都处在四分五裂的战争中。

印度在莫卧儿帝国统治期间,在著名的阿克巴大帝在位的43年间,取得了统一,印度的版图也扩大到了空前的面积。在这种形式下,中央集权得到了巩固,印度的封建王权随之得到了强化,达到了顶峰。

政治稳定是经济繁荣的垫脚石,阿克巴大帝统治下的印度,随着国内战事的平复,同时采取宽容的民族政策,国内的阶级矛盾得到了缓和,紧接着这一连锁反应马上就在经济上体现了出来。疆域的辽阔,政治的统一,造就了这一时期印度的政治、经济、文化各个方面得以繁荣昌盛,具体的体现是这是时期,印度在国际经济上处于顺差,欧洲大量的海外财富流入国内。

任何一个封建王朝的统治者,都无法保证他们的继承者具有保持优秀的能力,印度也不例外。经历了短暂的繁荣之后,莫卧儿帝的生命力也逐渐在财富的侵蚀下凋零。从阿克巴之后的第二任皇帝奥朗则布开始,印度的统治阶层开始沉迷于太平盛世下的繁荣,奢靡之风盛行。经济发展的成果是大量金银流入国内,但是印度并没有及时把这些财富投入到经济的再发展中,而是被浪费在各种奢侈浪费中。最为突出的是,作为资本主义萌芽代表的手工业、商业没有得到促进和发展,处于停滞状态。在莫卧儿帝国的后期,政权开始动荡,内部纷争导致王权的崩塌,最终回到了四分五裂的格局。

在我看来,英国和印度的封建王权在这一时期都得到了强化,强化的王权带来稳固的政治基础,两国的经济都取得了不菲的发展。不同的是,英国在整个都铎王朝阶段,尽管也出现了政权的跌宕起伏,但整体上政权非常的稳定,所以经济发展能够呈现一种良性循环的状态。而反观印度,莫卧儿王朝的空前强大非常短暂,统治阶层开始沉迷享乐,大量的财富被浪费在经济发展之外。

这是印度开始落后英国的第二步,分裂的政治与王权的衰落,莫卧儿帝国的经济开始日落西山。


都铎王朝和莫卧儿帝国,资本主义在印度和英国发展的两极分化

莫卧儿帝国

03.英国的圈地运动带动经济需求,印度的农村公社限制了人员流动经济没有活力

①圈地运动虽然“血腥”,但形成了新的市场需求,激发了经济活力

英国的这场圈地运动,在今天看来是封建社会的残酷,造成大量无辜的百姓流利失所,孤苦无依。事务都是有两面性的,今天我们暂且撇开感情色彩,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分析圈地运动的积极作用。

在我看来,圈地运动对于资本主义发展的促进至少有3点的促进作用。

  • 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劳力;
  • 人员流动冲击了原有阶级的划分;
  • 大量的社会流动形成了新的国内市场;

首先,第一点是大家最容易理解的,圈地运动让百姓没有了依靠,赖以生存的土地被剥夺之后,只能背井离乡,从农村流动到城市。而新鲜的劳力,刚好又填补了资本主义初期继续的人员缺口。这一点随着传统以家庭手工为单位的经济模式,被逐渐发展的机械制造所替代之后,表现的也更为显著。大量的新建工厂需要源源不断的劳工从事相应的工作,雇佣关系的形成进一步壮大了资本主义的实力。

其次,随着资本主义的蓬勃发展,新兴的小资产阶级如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当他们的经济得到了积累,根据马斯洛的需求理论,会从最原始的生理需求往上传递,落在上层的社交、尊重、自我实现的需求上。而不同于印度的阶级固化,在英国阶层的流动是开放的,不仅是大家所熟知的绅士、爵士的称号是可以通过资本的方式来实现,以前王室、贵族商品并不限制下层使用,这也极大地刺激了市场消费。所以整个资本主义萌芽初期,人员的流动性将英国原本就呈现开放状态的阶层流动,冲击地更加彻底。

再次,人员流动性伴随着阶层的跨越,加上英国统治阶层并不严格划定界限,使得经济上得到发展的资产阶级民众,有意愿追求之前他们无法追求的物质消费。这表现在以前王室、贵族享受的高级纺织品、皮草制品、以及风靡大英帝国的茶叶,都迅速的平民化,这间接促成了一个新兴的国内市场。面对庞大的用户需求,又极大地刺激了英国的资本家们更多的投入生产,这是一种良性循环。因为当需求量更高的时候,资本家们会发现效率问题已非人力所能解决,继而对机器加工产生了更多的诉求,也有了改进的动力。

可以看出,英国的圈地运动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劳力,形成了新的市场,促进了消费以及促使资本主义向机器生产过渡,这些都是资本主义蓬勃发展的催化剂。而反观印度,则是完全相反的景象。


都铎王朝和莫卧儿帝国,资本主义在印度和英国发展的两极分化

英国王室

②印度:村社制度的蔽塞,切断了人员流动,也制约了市场的发展。

与英国圈地运动之前相似,印度也是农业经济社会,村社是构成印度最下层的社会组织。英国的圈地运动打破了传统的农耕社会的组织结构,而印度却在几千年的积弊下,把村社制度固定地如磐石一般不可动摇。

在印度的社会演变过程中,村社确实也呈现一种发展的态势,但这种态势是趋向于一种闭环。我们来看一下村社制度到底是怎么与民众生活结合在一起的。

  • 基本职业齐全,陶工、木工、铁匠、牧羊人、教师、祭司一应俱全。
  • 每个村社有固定的市场,足以应对村社的基本生活需求。
  • 村社用于向统治阶级供奉,生活水平停滞不前。

首先,在谈到印度的村社制度时,我们无法避开种姓制度,因为种姓制度可以简单的理解为给人划分终身职业。所以在村社内的职业,一定也是有划分的,这种职业的划分能够保证村社内的居民,能够满足最低生活水平所需,不需要进行人员的流动。比如,锅碗瓢盆有陶工制造,搭建房子有木工,打造农耕工具有铁匠,畜牧有牧羊人,教育有老师,拜神祭祖有祭祀。可以看出来,这就是一个小型的社会,一个印度人从出生到死亡,在村舍内就足够应付自己的一生,人员流动没有任何的必要。当然这种人员流动的限制,在我看来更像是统治阶级为了维稳,特意营造的这种闭塞的小型社会组织。

其次,村社内存在市场,但是这种市场同样只是对内的,村社与村社之间基本出于老死不相往来的状态。这是对资本主义形成重大制约,因为没有新的需求出现,人们的生活被限制在满足千百年来形成的固定消费模式,甚至处于以物换物的状态。

最后,由于村社的存在是统治阶层所期望的,能够稳定向他们提供给养的下层阶级,他们会用尽全力对社会底层进行传播,导致财富最终流动到最上层。而处于村社的底层民众,只能疲于应付这种残酷的剥削,他们的心思只停留在马斯洛需求的最底层,也就是生理需求,没有消费欲望,自然也就没有发展的动力。

所以,在我看来英国的圈地运动导致的人员流动性,与印度的村社制度下民众被固定在土地上不得流动相比,很明显是英国的发展更容易滋养资本主义的快速发展。


都铎王朝和莫卧儿帝国,资本主义在印度和英国发展的两极分化

印度贫民窟

结语:

15世纪,处于都铎王朝统治下的英国和处于莫卧儿帝国统治下的印度,都经历了封建王权的空前加强,政权的统一和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出现了萌芽。

然而,随着整个社会形态所呈现的三种相反的差异性,最终导致了英国和印度,一个在资本主义发展道路上一日千里,一个在短暂的繁荣过后一落千丈,最终英国技高一筹,成为殖民者,而印度则沦为殖民地,退出历史舞台。

转载请说明出处:五号时光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