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年轻人,只用3年,便葬送了清朝276年的江山

  • 小编 发布于 2020-06-27 11:08:06
  • 栏目:历史
  • 来源:搜狐
  • 5121 人围观

原标题:这个年轻人,只用3年,便葬送了清朝276年的江山

1883年2月12日,载沣出生。父亲是道光皇帝的七儿子,母亲是慈禧太后的亲妹妹,哥哥是光绪皇帝。1891年(8岁),父亲去世,他承袭了醇亲王的王位。

1900年(17岁),义和团运动爆发,八国联军攻入北京,清政府签订了《辛丑条约》。条约要求,清政府必须为死去的德国公使克林德建牌坊,并要派亲王去德国谢罪。

载沣是光绪皇帝的弟弟,因此被指定为“谢罪人”。1901年,载沣从北京启程,到了德国。他见德国国力强盛,皇室的权力也很大,就向德皇的弟弟亨利亲王请教。亲王告诉他,想使皇室强盛,必须要控制兵权。他牢记于心。

回国后,慈禧太后对他另眼相看,多次接见。1902年,慈禧太后为他指婚,妻子是慈禧的心腹荣禄的女儿。1906年(23岁),她给载沣生下一个儿子,名叫溥仪。

此后,慈禧太后对他更加器重。这时,庆亲王奕劻和袁世凯大兴改革,几乎包办了朝廷事务。为了牵制他们,1908年(25岁),慈禧太后任命载沣为军机大臣。

1908年11月14日,光绪皇帝去世。慈禧太后指定溥仪继承皇位,由侄女隆裕太后垂帘听政,载沣为监国摄政王。第二天,慈禧也去世。年仅25岁的载沣,开始总揽朝政。

执政后,载沣面临的第一个问题,是如何处理权倾朝野的袁世凯。因为袁世凯被认为是陷害光绪皇帝的罪魁祸首,载沣一度想处死他。但国丧期间不可杀重臣,载沣也担心新军造反,最终决定免袁世凯一死。

载沣打算学习德国,把兵权集中在皇族手上。1908年12月,他成立了禁卫军,自任统帅,全部由满人组成,配备最精良的武器,守卫皇宫禁地。他又把北京周围各省的新军,全都划归中央直辖。并在陆军中,设立贵胄学堂,只招收满人,专门培养军事人才。

1909年1月2日,他以“足疾”为由,解除了袁世凯的一切职务。

7月,他宣布皇帝为海陆军大元帅,由摄政王代理;其他主要的军事职务,也都由皇族担任。于是,一个以他为首的皇族权贵集团形成了。

同时,载沣继续推动预备立宪政策,在各地成立咨议局,在中央成立资政院。1911年5月8日,他主持成立了中国的第一个责任内阁。虽然内阁中皇族人士占据多数,被称为“皇族内阁”,但实实在在迈出了一大步!

不料,1911年10月10日(28岁),武昌起义爆发,载沣派新军前去镇压。由于新军大多是袁世凯的旧部,根本不听指挥。列强也认为只有袁世凯才能收拾局面,不断施压。载沣只好重新启用了袁世凯。

翻身后的袁世凯,趁机提出各种条件,要求完全掌握军权、重建责任内阁等等。眼见局势越来越危急,载沣只得同意,下“罪己诏”,解散了“皇族内阁”,把军政大权交给了袁世凯。

袁世凯又与革命党人秘密协商,并不断对隆裕太后施压。12月6日,太后下诏,免去载沣“监国摄政王”头衔,从此无权过问朝政。

谁知袁世凯得寸进尺,1912年2月12日(29岁),又逼迫清政府颁布《清室退位诏书》。历经276年的清朝,没想到交到载沣手里,居然只有3年,就灭亡了。

已经“靠边站”的载沣,只能唉声叹气,无可奈何。巧合的是,这天正是他的生日。

随后,袁世凯颁布了《优待条例》,同意清朝皇室可以紫禁城内,继续维持帝王生活。载沣对政治生活已厌倦,唯有声色犬马,聊以度日。

10多年后,1924年11月(41岁),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将溥仪赶出紫禁城,载沣也被迫搬回到醇王府。

1928年(45岁),载沣搬到天津英租界,和溥仪一起居住。“九一八”事变后,溥仪去了东北,后来就任“满洲国”皇帝。载沣没有同去,但家中的开支却由溥仪承担。此时的载沣,不涉政治,只是一个普通的老人。

1939年(56岁),天津发生大水,载沣搬回北京醇王府。1951年2月3日,载沣病逝,终年68岁。

转载请说明出处:五号时光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