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谅山战役,解放军紧跟着炮弹炸点冲锋,距离不到100米

  • 小编 发布于 2019-10-31 08:14:18
  • 栏目:历史
  • 来源:南疆烽烟正十年
  • 7077 人围观

1979年2月27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广州军区前指指挥所属部队,开始进行对越自卫还击第二阶段作战。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攻占谅山省的省会谅山市,歼灭在这一地区组织防御的越军第3师。谅山市位于我国广西友谊关东南18公里处,是通往越南首都河内的北大门,四面环山、交通发达,历来就是越南北部的战略要地。

而拿下谅山的关键,在于迅速攻克谅山城西北5公里处的扣马山。扣马山海拔800米,是谅山地区的主要制高点,能瞰制同登、谅山地区。这里山高坡陡、草深林密、地势险要,是控制同谅公路、铁路的咽喉要点和谅山市的门户。越军自诩为谅山的"天然屏障",是"不可逾越的障碍"。

越军在丢失同登地区之后,为了确保谅山,以3师2团1营和327师42团3营在扣马山地区组织防御。十几个大小高地上,越军都构筑有3至5条坑道(每条长15至20米)、1至2条环形堑壕,以交通壕相连接,各高地之间能以火力互相支援。在交通要道和便于坦克、步兵行动的地段上布设有防坦克、防步兵地雷。

奉命在谅山地区进攻战斗中担任主攻的55军163师以487团配属2个坦克连、1个喷火排执行攻占扣马山的任务。487团决心成两个梯队,集中主要兵力兵器向扣马山主峰实施突击,另以一部兵力沿那派、郭注向楠流攻击,牵制越军,保障主力攻击。

为了尽快攻占扣马山,打开谅山的北面屏障,163师集中了强大的炮兵力量,以8个师属以上炮兵营共102门大口径火炮编成2个炮兵群,在隘口、关前隘、弄尧、402高地一线占领发射阵地,随时准备以猛烈炮火支援487团战斗。

2月27日8时,在进行了10分钟的炮火准备之后,越军前沿各要点和扣马山、417高地观察所、指挥所、炮兵阵地被成功压制或摧毁。步兵和坦克乘势发起冲击,进展顺利。于15时之前,清扫了扣马山周围越军各个支撑点,成功逼近了主峰。

163师决心一鼓作气,在黄昏之前攻占扣马山。15时15分,487团奉命调整攻击部署。2营以一部兵力沿水溪向楠流攻击,主力从扣马山东侧山腿,3营沿扣马山西北山腿,1营从东北侧山腿投入战斗,同时向主峰发起冲击。

为了充分发扬火力,确保顺利拿下主峰,163师决定集中两个炮兵群的全部火力支援487团战斗。当步兵发起冲击之后,以1个152加榴炮营对主峰实施压制射击,以另外7个炮兵营以递加200米在步兵战斗队形前逐次延伸火力,支援步兵攻击。1个85加农炮连在那派和409高地之间公路两侧展开,以打击越军反击的坦克。炮兵群随时准备向扣马山主峰派出观察所。

15时55分,163师8个炮兵营对扣马山主峰炮火准备5分钟。16时,步兵向扣马山主峰发起冲击。根据上级首长的决心和地形特点,为了及时有效地支援步兵进攻,炮兵在步兵的2条进攻轴线上,计划了数层火力,采取护送射击的办法,除了以1个152加榴炮营继续压制主峰越军之外,7个炮兵营进行徐进弹幕射击,由下而上,每次距离递加200米,方向适时修正,逐次向前延伸火力,护送步兵攻击。

步兵利用炮火压制的效果,逐段攻击前进。本来按照步炮协同教范的规定,步兵在冲击过程中,战斗队形应该位于炮弹炸点200米之外,以确保自身安全。但是经过10天激烈战斗的考验和锻炼,战士们已经有了相当丰富的作战经验,知道不必拘泥于200米安全界的规定。特别是往山头冲锋,有树木的遮挡,再加上山坡本身的坡度,可以大胆接近炮弹弹着点进攻,距离哪怕只有100米甚至几十米,都没关系。

用老兵的话说,跟着炮弹冲,比迎着越南人的枪口安全多了。就这样,我们英勇无畏的战士在100米距离之内,紧跟着炮弹的炸点向扣马山主峰冲击。常常是炮弹前脚落地,炸起一片泥土和碎石,硝烟尚未完全散去,士兵们的脚步就越过了越军的堑壕和工事。

越军在如此猛烈的炮兵火力打击之下,面对这样锐利的步兵冲击,根本没有还手之力。

16时45分,距离发起冲击不到一个小时,从三个方向突击扣马山的3连、7连、8连就同时攻占了主峰,一举摧毁了越军炮兵166团设置的观察所。如此一来,越军的远程火炮就变成了瞎子,从而有效地减少了部队的伤亡,加了快进攻的速度。激战方酣之际,指战员们从扣马山主峰放眼望去,整个谅山市就在眼前,这处越南北部的战略要地已成囊中之物,指日可下!

纵观整个现代战争史,能够在不到100米的距离上,紧随着大口径炮弹落点攻击前进的步兵,屈指可数!步炮协同能够达到如此水平的军队,同样是凤毛麟角!

(责任编辑:费琪 CN001)

转载请说明出处:五号时光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