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战德军心中的噩梦,二战日军胆寒的梦魇,来自温彻斯特的霰弹枪

  • 小编 发布于 2020-07-07 20:34:05
  • 栏目:历史
  • 来源:历史皇太后
  • 5655 人围观

在二战中,无数日军端着刺刀,嘴里哇哇大叫,然后如同潮水一样涌向美军。这一幕往往是太平洋战场上,美国海军陆战队的日常。而面对这种日常生活,美军的应对策略就是拿出一支由温彻斯特生产的霰弹枪,来应对这些发了疯的日本人。这种扬名于一战的武器,曾经成为德国人的噩梦,也是二战中日军的梦魇。那么这种武器到底有什么神奇之处呢?

一、温彻斯特的霰弹枪

温彻斯特M1897是一枝由著名的美国枪械设计师约翰·勃朗宁,设计的泵动式霰弹枪。

所谓泵动式,是指通过一根与外裹护木相连的传动杆连接由射击者直接驱动枪机前后运动,从而完成射击循环的运作方式。

在使用泵动式枪时,应先扣下扳机。待枪发射后,用力向扳机方向将护木拉到底。看到弹壳抛出并听到“咔嚓”一声后。再用力将护木向枪口方向推到底,即可完成上膛而再次准备发射。

最初的M1897霰弹枪是温彻斯特公司诸多霰弹枪中,最为经典的一款。当然,如果和温彻斯特M1887这种杠杆式霰弹枪比起来,帅气程度还是不足的(毕竟《终结者2》里,州长那个甩枪动作太过经典)。

不过这种温彻斯特M1987杠杆式霰弹枪也有它的问题,那就是远不如泵动式来的可靠,且结构过大,导致枪身不够紧凑。

所以温彻斯特公司就聘请了约翰·勃朗宁制造了M1897泵动式霰弹枪。

与温彻斯特1887相比,温彻斯特M1897是一枝没有扳机切断装置的外置式击锤型霰弹枪,使它能够快速连射。这意味着使用者只要在保持扣着扳机以下反复不断地拉动前护木,霰弹枪就会在前护木和枪机都回到前端闭锁的一瞬间发射。

可以想象,温彻斯特M1887拍马也赶不上温彻斯特M1897,所以在温彻斯特M1897面世之后,温彻斯特M1887就立刻停产了事。而温彻斯特M1897几乎在一夜之间就风靡美国,甚至远销海外,成为了所有好猎手都必备的猎枪。

不过如果是这样,显然温彻斯特M1897并不会就此扬名,霰弹枪也不会。

真正让温彻斯特M1897扬名的是若干年后爆发的第一次世界大战,正是这场战争的爆发,让霰弹枪成为了德军的梦魇。

二、堑壕清扫器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在一种,非常单调,毫无技巧的模式下进行的。

双方都挖掘堑壕,铺设铁丝网——有些还是通了电的,埋设地雷,一层一层的堑壕被交通壕链接,形成了延绵百余里的宽大阵地。然后大家都架好机枪大炮,等着对方冲锋,或是己方先冲锋。

进攻的一方和拿破仑时代没有任何区别,端着上了刺刀的步枪,带着钢盔,挺起胸膛向敌方的阵地走去,最多就是有炮兵的掩护发动攻击。可以想象,在一战的时候,以这种进攻方式去进攻敌人的阵地,显然会死得惨。

但就算侥幸冲进去之后,你也一样不会有什么好果子吃,

因为堑壕的特殊性,在堑壕的战斗往往会变成惨烈的白刃战。这个时候能笨重的步枪就显得毫无意义,手枪,匕首,工兵铲,甚至是砖头才有意义。

完全拼的就是谁人多,谁能打。所以堑壕里的此起彼伏的白刃战也不是那么好打的,进攻方和防守方都要付出较为惨痛的代价,当然进攻方更惨。

但是美国的加入则完全改变了这个情况,因为美国人不是举着刺刀进来的,美国兵是举着霰弹枪跳进战壕的。

观察了战争三年的美国人意识到了堑壕战的残酷性,尤其是在一个战壕里战斗时需要多么大的大量的近距离火力变得清晰。

而M1897战壕型就是这种思想的一种演变形,先前存在的温彻斯特M1897亦进行了修改。美国军队使用了短管版的M1897霰弹枪,并且把它称为“战斗霰弹枪”、“战壕霰弹枪”或“防暴枪”。

这种温彻斯特M1897的衍生型,被称为M1912霰弹枪。

温彻斯特M1912是有史以来第一种真正成功地大量生产的内置式击锤泵动式霰弹枪。

它的管式弹仓是通过枪的底部以进行装填,空的霰弹药筒会从机匣右方长约62毫米(2.44英寸)的抛壳口排出。

管状弹仓可以装填5发234英寸12铅径霰弹药筒(将膛室之内的1发都计算在内的话就是6发)。

当管状弹仓装上一个特殊的木质零件,管状弹仓就可以增加2发、3发、4发霰弹药筒。

战争期间,这种霰弹枪被大量发给了美军士兵,这就让美军士兵有了在堑壕战时,有了相当强大的火力。这种方便活动的短枪管和强大火力,就是让这个型号成为堑壕战的理想选择的原因。

而德军士兵则惊恐地发现,他们的对手无比强大,瞬间能将一个人置于死地,几个举着霰弹枪的美军士兵,可以轻松地杀死整条堑壕里的德军士兵。

惊恐万分的德军,将这种温彻斯特M1912霰弹枪起了个绰号,叫做“堑壕清扫器”,也称之为“铁扫帚”,因为它们确实可以将堑壕里的德军全部清扫干净,就和扫垃圾一样。于是德国政府在1918年9月14日对美国发出外交文件进行抗议,

宣称“按照战争法,霰弹枪是被禁止的……特别禁止采用任何会造成不必要的痛苦的武器、弹药或推算出的材料。”并表示,德军将处决任何抓到的,携带有霰弹枪的美军士兵。

不过美国对他们的霰弹枪的使用解释,与德国有所不同。

陆军军法将军兼时任国务卿罗伯特·蓝辛(英语:Robert Lansing)认真地审议和审查所适用的法律,并且及时地反驳了德国的抗议。同时美军司令部表示,如果德军敢处决美军战俘,他们就揪出一个德军战俘处决。

无奈之下,德军只能悻悻地收回了抗议和威胁。

但作为对霰弹枪的回应,德军也很快拿出了自己的“堑壕铁扫帚”——MP18冲锋枪。可不管怎么说,经过一战战火的洗礼,温彻斯特公司的霰弹枪算是扬名立万了。

三、太平洋上的铁扫帚

一战结束后,美国经历了跨越式的发展,也遇到了断崖式的大萧条,好不容易通过罗斯福新政恢复过来之后,就赶上了二战。原本美国人还打算好好赚钱,不管这些破事,但不开眼的日本人非要偷袭珍珠港,直接把美国人打了个晕头转向。美国人挨了揍之后,立刻清醒了过来,决定对日宣战,狠狠教训日本人。

然而话是这么说,但是美军士兵内部还是恐惧日军的。

他们纷纷传说,日军各个都善于白刃战,十分凶残,能在白刃战里拼死几十个美军还不带喘气的。

这种匪夷所思的传言,放到今天当然是没人信的,但在当时当然是让美军十分恐惧。美军士兵普遍认为,日本人凶残的和大猩猩一样,每个都是体能超群的超人。

面对军队内部流言四起,士兵未战先怯的情况,美军高层决定,全军苦练白刃战,好在战场上砍死这群日本人。

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美国大兵们放下步枪,抄起大刀叮当当地练了一段时间后,美军高层发现自家士兵的白刃战水准始终上不来。

这群有着浓厚的个人英雄主义的美军大兵,对于近战的配合十分不到位。真上了战场拼起刺刀之后,反倒是美军经常会被日军用刺刀撵着跑。

很明显,美军不擅于拼刺刀。而且他们练起砍刀时的场面实在过于欢乐,如同一群脱了缰的哈士奇,美军高层实在是觉得惨不忍睹了,所以果断停止了这种不靠谱的训练。

但是日本人还是要对付的,总不能老是自家士兵被日本人用刺刀追着跑吧?

何况就算火器充足,狡猾的日本人也总是能趁着夜色过来偷袭他们。

真要是说把日本人围在岛上,饿得走不动道了,那也不是个事。

为了如何收拾这群日本人,美军高层想破了头,最后他们把目光放在了仓库里一直吃灰的温彻斯特M1912霰弹枪身上。

毫无疑问,这种霰弹枪可谓近战利器。发射.45ACP的汤姆逊冲锋枪有时候都不一定能立刻打死日本人的时候,

你只需要抄起你的霰弹枪对准迎面而来的日本人喷上一枪,日本人就会当场被你物理超度,魂归西天,去富士山服侍他们的天照大神去了。于是美国海军陆战队二话不说将仓库里所有库存的M1912霰弹枪全部翻了出来,稍作维护就发给了部队。

可以想象,日本人在战场上遇到了什么尴尬的情况。当他们成群结队举着刺刀发动刺刀冲锋时,美军纷纷举起了自己手上的半自动步枪和冲锋枪形成了火网,无数的日军死于枪弹之下。

但就算日军好不容易冲过了火网,他们也要迎接来自美国陆战队员的问候,以及来自美国的近战方式——霰弹枪轰击。

猝不及防的日军士兵还不等把刺刀捅进美国大兵的身体,就被霰弹枪所发射的铅弹糊了一脸,然后就成了筛子。个别运气不好的日本兵,可能还因为距离过近,结果被霰弹枪轰烂了四肢。

这群日本土包子们,根本不知道美国温彻斯特霰弹枪在欧洲的威名,纷纷惊恐于这种强大的武器带来的强大杀伤力。一旦遇到霰弹枪的完蛋攒射,日军就只能疯狂逃窜。

幸存的日军纷纷向战友讲述美军装备了一种强大的,能发射小型榴霰弹的“手炮”,能够将他们打的粉碎。

震惊于霰弹枪威力的日军,只能一边躲着美军霰弹枪手走,一边咒骂美军没有武士精神,没有军人的荣誉。但对于美国人来说,能打死这群日本人的,就是好东西了。何况,这可是“堑壕清扫器”、“铁扫帚”——温彻斯特M1912霰弹枪呢?

结语

二战后,这些温彻斯特M1912霰弹枪依旧在美军内服役,参加了后续的许多战争,移植到了越战时期都还有使用。可是由于过于频繁的使用,以及该枪的最终停产,导致美军只能将其替换。

而温彻斯特公司虽然从1963年后到2006年间生产了特别纪念版本,最终随着在2006年美国连发武器公司破产,而结束了长达95年的生产。不过作为一款经典的霰弹枪,人们现在仍旧可以在各种影视作品里看到它的身影,M1912霰弹枪本身就成为霰弹枪的一个符号。

转载请说明出处:五号时光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