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与岳飞齐名,十二岁写出千古名句,挽救国家于危难却被冤杀

  • 小编 发布于 2019-11-06 00:45:21
  • 栏目:历史
  • 来源:风月古今一
  • 6701 人围观

在童年时期,课本上有这么一首诗: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此诗朴实平直,言如白话,但读来却铿锵有力,一种震撼人心的力量,随着诗句的每个字词,充满全身。一首如此简单的诗,却蕴含了儒家“舍生取义”的崇高精神,很难想象,这首诗是一个十二岁的孩子写出来的。

它的作者,叫做于谦,这是他十二岁时观看工人制作石灰时写的《石灰吟》。

此人与岳飞齐名,十二岁写出千古名句,挽救国家于危难却被冤杀

于谦画像

众所周知,岳飞是中国伟大的民族英雄,他为了收复“靖康之耻”丢失的半壁江山,舍生忘死,精忠报国,但在即将成功的时刻,被一个“莫须有”的罪名构陷至死。于谦同样是一位名垂千古的民族英雄,他和张煌言、岳飞并称为“西湖三杰”,曾挽救国家于危难之际。

历史总在重演,于谦的命运,和岳飞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

明英宗朱祁镇是一个非常不靠谱的皇帝,宠幸太监王振不说,还带领二十万大军御驾出征。在明英宗和王振的“英明指挥”下,二十万大军全军覆没,他自己也被困在土木堡,最后被瓦剌大军给俘获,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土木堡之变”。

此人与岳飞齐名,十二岁写出千古名句,挽救国家于危难却被冤杀

土木堡之变(剧照)

对于蒙古瓦剌来说,这是无疑天赐良机:明朝的精锐大军,兵不血刃就被覆灭,一国之君也被他们擒住,此时的明朝都城,外无精兵强将镇守,内无君主决策军政,全城笼罩着一股亡国之气,人心惶惶。

瓦剌大军兵临城下,如果一个应对不慎,就将重演“靖康之耻”的悲剧,朝廷上一片混乱,许多大臣认为,与其被瓦剌大军俘获洗劫,还不如趁早开溜,迁都南京城,积蓄力量,重整旗鼓再夺回北京城。

在一片撤退声中,一个清朗有力的声音在人群中响起:“言南迁者,可斩也。京师天下根本,一动则大事去矣,独不见宋南渡事乎!”说这句话的人,便是一身正气的于谦。

于谦出自书香世家,进士出身,通经史、知兵事,土木堡之变时,他担任兵部侍郎。群龙无首的百官,听到于谦铿锵有力的声音,仿佛吃了一颗定心丸,临时监国的朱祁钰也请于谦主持防御之事。

此人与岳飞齐名,十二岁写出千古名句,挽救国家于危难却被冤杀

明英宗朱祁镇(剧照)


​正式确认了主战,于谦便放开手脚干了,首先他联合其他官员诛杀了王振的党羽,安定了内部;之后百官又拥朱祁钰为皇帝,毕竟国不可一日无君,只要确定了朱祁钰的帝位,那么被俘虏的朱祁镇也就不能威胁到明朝。

当时其他将领都建议收缩城中的老弱残兵,固守待援。但是于谦不这么认为,他决定在城外列阵迎敌,并且亲自督战,在他的鼓舞和调遣之下,将士们奋勇杀敌,有死无生,而也先的瓦剌大军,只是抱着劫掠的目的,没有必死之心,士气远不如明军。再加上于谦善用谋略,最后出奇制胜。

也先率领大军远道而来,本想趁着明朝大乱捞上一笔,可这个愿望不但落空,还被于谦率领大军追到了居庸关,可谓狼狈之极。就这样,于谦用自己的智慧和勇气守卫了国家的半壁江山(因为一旦南迁,北方将会暴露在瓦剌大军的铁蹄之下),经此一战,于谦声望大涨,被明代宗委以重任。

此人与岳飞齐名,十二岁写出千古名句,挽救国家于危难却被冤杀

也先(剧照)

一年之后,于谦建议明代宗朱祁钰将朱祁镇迎回来,朱祁钰虽然不情愿,但还是听从于谦的,不过他对朱祁镇防备很足,几乎不让他和外人接触。但是朱祁镇不知道有什么魅力,还是说服了一帮人,成功帮他复辟。

明英宗朱祁镇复辟以后,在石亨、徐有贞等人的建议下,下令处死于谦。其实最初明英宗还是不忍心杀于谦的,毕竟他在危难之际拯救了国家,自己也是于谦主张迎回来的,可是不杀于谦,他复辟就师出无名,等同谋逆,不得已,只好杀死了于谦。

于谦死后,朝廷派锦衣卫去抄他的家,然而于谦家中,一贫如洗,只有一些衣物和书籍,联想到于谦生前保卫京师的伟岸身影,以及之后他鞠躬尽瘁操劳国事,抄家的军士,动容不已,眼眶湿润。

此人与岳飞齐名,十二岁写出千古名句,挽救国家于危难却被冤杀

朱祁钰、朱祁镇(剧照)

据传于谦死的那天,阴云密布,全国百姓都认为他是冤枉的,一些大字不识的将士,哭着将酒洒在于谦的坟前,即便是被上司鞭打,也不管不顾。这一幕,和岳飞死的那年雪夜极其相似,两个朝代的忠臣英雄,一文一武,他们用性命去守卫这个国家,但是最后却被执政者无情的牺牲。

固然,他们死的极其冤屈,但正如于谦那首诗写的一样“浑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他们的民族精神和爱国情怀,永远激励着我们的国家和人民奋勇前行。

转载请说明出处:五号时光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