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不住的养马宝地:明代收复河套平原为何如此之艰难?

  • 小编 发布于 2019-11-13 21:28:37
  • 栏目:历史
  • 来源:深度读历史
  • 7347 人围观

我国西北内蒙古与宁夏境内的河套平原,地处黄河“几”字弯流域一带,因其水草丰茂,土地肥沃,所以故有“塞外江南”的美誉,与干旱缺水、土地贫瘠的西北绝大地方有着鲜明的反差。

但是,这不是最重要的

最重要的是,河套平原对于汉民族政权来说,是一个绝佳的养马宝地,河套地区的地理纬度与气候条件,不仅仅可以养马,更可以盛产几乎可媲美中亚的高质量战马。

守不住的养马宝地:明代收复河套平原为何如此之艰难?

鄂尔多斯草原马群

面对来去如风的游牧民族,骑兵,是农耕民族军事反击最为重要的利器,没有优质的战马,就无法维持一支优秀的骑兵部队,因此对于缺少大规模养马之地的汉民族,河套是一个尤为重要的战略要地。

然而问题出现了,自土木堡之变后,蒙古人逐渐占据了河套地区,明代也曾经组织过多次军事出击,为何总是无功而返?如果最后一个积极主张收复河套的边关大臣曾铣,没有被嘉靖皇帝冤杀,又是否真能为明朝带回一个完整的河套平原?

一、首辅、总督为何被斩?一封奏疏惹的祸

故事从公元1546年说起,嘉靖二十五年(1546年),时年37岁的兵部侍郎曾铣,接到朝廷命令远赴陕西,总督陕西榆林的定边、安边、靖边的军政事务,从名字可以看的出来,这三个地方就是处于国家边境防务第一线。

守不住的养马宝地:明代收复河套平原为何如此之艰难?

河套地区与三边位置图

可是曾铣为什么突然奔赴陕西呢?

因为蒙古俺答汗崛起了,土默特部的俺答汗,统一了蒙古右翼各部,又狠狠的打击了西边的瓦刺,然后挥师南下,不仅仅占据着河套平原,连青海地区也基本全部被俺答汗控制,一时间饮马黄河,成为当时实力最强大的蒙古首领。

为什么派曾铣去对抗俺答汗?

守不住的养马宝地:明代收复河套平原为何如此之艰难?

影视剧中的曾铣

曾铣在担任山东巡抚期间,曾经一度受命巡抚山西,并且在山西与俺答汗有过几次交手,取得了不错的效果,朝廷发现曾铣善于用兵,因此将其上调到兵部担任兵部侍郎。

此时俺答汗率十万蒙古骑兵,盘踞河套平原,经常纵马南下陕西、山西一带掠夺抢劫,对明代西北边境构成了极大的威胁,朝廷急调曾铣出任三边总督,试图遏制俺答汗南犯。

曾铣赴任三边总督之后,发现事情极为棘手,因为俺答汗占据了水草丰茂的河套平原,有着丰富的补给,待兵强马壮之际,时不时就会来一次大规模的偷袭行动,而明军固守边关,总是处于被动挨打的局面,如果想改变这一被动局面,化被动为主动,那么从根本上的解决办法就是把俺答汗驱逐出河套平原。

“贼据河套侵扰边鄙将百年......出套则寇宣大三关,以震畿辅;入套则寇延、宁、甘、固,以扰关中......臣请以锐卒六万,益以山东枪手两千,每当春夏交,携五十日饷,水路交近,直捣其巢。”

守不住的养马宝地:明代收复河套平原为何如此之艰难?

影视剧中的嘉靖皇帝

曾铣收复河套的战略方针,得到了嘉靖皇帝极大的信任,要钱给钱,要人给人,不仅拨付了二十万两白银军费,要知道当时明代太仓户部银库一年的岁入也不过二百余万两,等于一次动用了户部银库年岁的10%,而且把反对收复行动的延绥、陕西、宁夏巡抚通通罢免,嘉靖皇帝为曾铣排除所有阻碍,全力支持收复河套平原。

世宗诏答:“今铣倡恢复议甚壮,其令铣与诸镇臣悉心上方略,予修边费二十万。”

然而,这次收复河套行动却搞砸了

嘉靖二十六年(1547)踌躇满志,准备充分的曾铣指挥各路大军向盘踞河套平原的俺答汗发动全面军事围歼行动,在这次交锋中,明军取得了良好的开局,迫使俺答汗退出河套平原,西渡黄河撤退,但是由于西面的甘肃总兵仇鸾,贻误了战机,没能及时围堵俺答汗的撤退路线,导致俺答汗得以全身而退,围歼行动宣告失败,等到明朝大军撤回边关之后,俺答汗又重新占据了河套平原。

守不住的养马宝地:明代收复河套平原为何如此之艰难?

被嘉靖皇帝寄予厚望的河套收复行动,耗费了巨大的人力物力,得到的却是如此一个暗淡的结果,让皇帝感到十分失望。

但是曾铣不甘心啊,在当时内阁首辅夏言的支持下,在八月份又上奏嘉靖皇帝《请复河套疏》,要求组织第二次收套行动,围歼俺答汗部落。

于第一次收套行动不同的是,经历过一次无功而返,嘉靖皇帝信心动摇了,如此耗费国力的军事行动,是否真的能够成功实现歼灭俺答汗实力的目标,而对于收套行动从第一次开始,朝廷中的反对异议就很大,现在又要来一次?

世宗诏谕“今逐套贼,师果有名否?兵食果有余?成功可必否?一铣何足言,如先民荼毒何?”

嘉靖皇帝动摇的心理被当时的内阁次辅严嵩把握住,严嵩坚决的表达了不同意再次发动劳民伤财的收套行动,而且质疑了首辅夏言与总督曾铣主张收套行动的动机,冠上了内臣与边将内外勾结的大罪名,又指使当初贻误战机被曾铣弹劾被罢的甘肃总兵仇鸾,诬陷曾铣克扣军饷,隐瞒败绩,糊弄皇帝。

嘉靖皇帝很快采信了这些指控,嘉靖二十七年(1548年)一月,夏言、曾铣纷纷入狱,经过三司会审之后,同年六月被斩首示众,曾铣的收套行动划上句号。

夏言、曾铣被杀事件,不仅仅导致收复河套平原的计划失败,而且也宣告了整个明代收复河套的行动终结,此后再无没有收套的计划了。

“廷臣议罪,凡与议复套者,夺其俸,并罚其言官,廷杖有差。于是复套事宜悉为停止。”

二、收复河套阻力如此之大的前因

早在曾铣第一次提议收复河套的时候,朝廷就存在不少异议,不仅仅的是被罢免的延绥、陕西、宁夏巡抚,兵部也曾经提出反对声称,曾铣试图用区区几万人马,携五十日口粮,就深入到险远坚阻的地方,想把占据河套几十年的蒙古人驱逐出去,哪有这么容易啊。

难道反对收复河套的都是保守畏战之辈?

我们再仔细深入分析,会发现事情并不是如此简单的非黑即白,自古有句话言战者未必勇,言和者未必怯,对当时反对收复河套的官员并不能以懦弱无能一言概之,其中也有正当的考虑因素所在。

守不住的养马宝地:明代收复河套平原为何如此之艰难?

影视剧中的明宪宗

下面我们把时间追溯到明宪宗年间,早在明宪宗时期,蒙古人盘踞河套平原就已成气势,为了消除蒙古人带来的巨大边境威胁,当时启动了一项战略,叫做“搜套行动”,这项行动的基本方针就是一旦蒙古人在河套聚集成势,就组织大军前去扫荡一回,直至把蒙古人彻底驱逐出河套地区。

成化年间蒙古鞑靼部阿罗出盘踞河套,屡屡引兵到陕西、宁夏掠夺作乱,因此成化六年与成化八年(1472年),在明宪宗的强力支持下,明朝进行了两次大规模的搜套行动,规模比曾铣的河套收复计划还要大,每次出兵都是八万上以上。

而成化年间负责搜套行动的贤臣名将可谓星光璀璨,从兵部尚书白圭、陕西巡抚马文升再到军务总督王越,这些都是明代赫赫有名以善于用兵的贤臣名将,无论从兵力投入还是指挥团队搭配,成化年间的搜套行动是远远高于嘉靖年间的收复河套计划的。

守不住的养马宝地:明代收复河套平原为何如此之艰难?

可是在如此高标准的配置下,两次搜套行动的成果依旧以惨淡告终,到不是打不过,而是打不着,每次大军一开拔,蒙古人就脚上抹油一样,跑了,等搜套大军班师回营之后,他又来了。

这样一来二去,搜套行动变成了猫捉老鼠游戏,结果不等蒙古人服软,明朝自己先扛不住了,每次搜套行动耗费了巨大的国家财政,却又不能有效的歼灭蒙古部落的实力,反而让提供后勤保障的陕西、山西、河南几省弄的叫苦不迭

王越上疏道:“寇知我军大集,移营近河,潜谋北渡,殆不战自屈。但山、陕荒旱,刍粮缺供,边地早寒,冻馁相继。以时度之,攻取实难,请从防守之策,臣等亦暂还朝。”

搜套行动最终在强烈的反对声中停止,主动出击转为固守边关防御姿态,开始以修筑长城代替搜套。

上曰:“修筑边墙,乃经久之策,可速令处治。虏酋如不来入贡,亦不必遣人招之。”

三、河套地区为什么得而复失偏偏守不住

河套地区守不住的最根本原因在于河套地区在明代已经开始呈现了严重的沙漠化倾向,根据韩昭庆《明代毛乌素沙漠沙地变迁及其周边地区垦殖的关系》中的论述,明代中后期毛乌素沙地不仅已经推进到了榆林长城,还曾经一度掩埋了长城,万历三十七年明军还组织了大规模的清沙行动。

守不住的养马宝地:明代收复河套平原为何如此之艰难?

这直接导致了明王朝移民屯垦的基本政策无法实现,由于无法在河套地区建立一套高效了农耕体系,必然无法维持保障一支大规模的军队长期驻守河套,在后期运输不便的古代,从南方供应粮草是不现实的,因此就近供应成为了唯一的选择,所以每次搜套行动都得依靠增加周边等地的赋税来提供后勤支持。

而这些地区土地贫瘠、自然灾害多发,原本就处于财政匮乏的状态,频繁用兵不堪重负导致引发一系列的社会问题,给西北地区的民众带来沉重的负担,因此为什么当初反对曾铣收复河套最坚决的就是延绥、陕西、宁夏巡抚,就很容易理解了。

总督军务项忠奏:“陕西一省之民,供四镇之军,赋繁役重,食少人多。故每岁有收,用犹不足,不免于内帑取给也。”

陕西粮饷督办谷琰奏:“近年以来,岁歉兵兴,转输不已。陕西之民,尤为疲惫。盖自毛孩里、满四相继寇乱,岁复饥馑,供亿之费,虑数百万计,民已不胜其苦矣。”

四、再论曾铣收复河套平原的计划

因此由于后期供应困难的缘故,明军每次将蒙古人驱逐出河套,获得短暂的军事胜利之后,不得不离开河套,而大军一旦离开,蒙古人又重新回来盘踞河套地区,这使得河套问题一直得不到根本性的解决。

从成化年间搜套行动到嘉靖年间的复套行动,综合分析可以发现,明代将蒙古人驱逐出河套并非难事,并且也已经有过几次的具体实现,但是明代西北地区的财政状况与河套生态恶化导致无法屯垦的情况,才是制约明代彻底解决河套问题最根本的原因

所以即使嘉靖皇帝批准了曾铣第二次的复套行动,曾铣也可以如愿把俺答汗驱逐出河套地区,可是同样会面对成化年间后期补给的老问题,大军还是无法长期驻守河套不得不撤回,而蒙古人也会重新又占据河套地区,复套行动对消除蒙古势力的威胁起不到真正有效的作用。

转载请说明出处:五号时光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