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皇位交接的关键时刻,能断大事的寇准为何总是被迫出局?

  • 小编 发布于 2019-11-22 02:34:10
  • 栏目:历史
  • 来源:金僧喜
  • 9321 人围观

1

寇准也算是生在新时代,长在大宋朝。在赵匡胤黄袍加身的第二年,他出生。在宋太宗赵光义执政的第五年,他十九岁,参加科举。

这一届科举,是宋朝出名的龙虎榜,李沆、王旦、向敏中、宋湜、苏易简、张咏,全是大名鼎鼎的人物,而当时年龄最小的、后来名气最大的,则是寇准。

在皇位交接的关键时刻,能断大事的寇准为何总是被迫出局?

十九岁的寇准从县级干部起步,凭借过人的才干、果敢的风格,一路开挂,到二十七岁时,调入汴京,成为中央财政系统的一名要员。

宋朝的情况是这样的,到洛阳才知道钱少,到汴京才知道官小。作为一名厅级干部,在首都只能算刚刚起步。

是金子总会发光,何况寇准这块超白金。他参与朝廷议事,见识不凡而且言辞犀利,很快引起宋太宗的注意。

宋太宗称他为本朝之魏征,必须破格提拔,予以重用。

三十一岁他当上了枢密副使,这就算进入了大宋常委,三十三岁当上了副宰相。

快!太快了!这是以火箭的速度升官。

2

非常之时,当然以非常的方式用人。

可是,当时的宋朝并没有重大事务。与辽国的战争暂告一段落,四川的起义也基本平定。那宋太宗为什么要迅速提拔寇准呢?

当时的宋朝,当务之急就是确立皇储。宋太宗年事已高,他选择的继承人或病或死,如今必须尽快确立太子。

原来的宰辅吕蒙正、张齐贤他们,政治派系太复杂,不是辅佐新太子的合适人选,而能力强、年纪轻、政治根基浅的寇准,无疑是非常合适的人选。

在皇位交接的关键时刻,能断大事的寇准为何总是被迫出局?

寇准有一次与大臣在朝堂之上争吵,宋太宗把他贬到地方,但是很快又调他回京。寇准一进京,宋太宗就召他入宫。

宋太宗问:“朕那几个儿子,谁能够继承皇位?”

寇准当然不能指名道姓地推荐,说:“确立皇储是天下大事,天下大事不能与妇人、太监、近臣商议,唯有陛下圣心独断。”

宋太宗沉思多时,屏退左右,说:“立襄王怎么样?”

寇准说:“知子莫若父,陛下既然认定,那就及早确立太子。”

于是,襄王赵恒被立为太子。

3

寇准深得宋太宗的信赖,而且他一贯敢说敢做,虽然是副宰相,但是风头已经盖过宰相吕端。

此时,不少大臣弹劾他如何跋扈、如何擅权。宋太宗在朝堂之上批评寇准,寇准不服,要求当堂对质,而且言辞咄咄。

在皇上面前尚且如此,在大臣面前还不知道有多嚣张。寇准的表现更印证了大臣对他的弹劾。

宋太宗觉得寇准太强势了,“怏怏非少主之臣”,自己都镇不住他,以后太子登基,还不得任由寇准摆布。

于是,寇准出局,被贬往邓州。而宋太宗心目中扶持太子的大臣,选定了吕端。

宋太宗当初想让吕端当宰相,征求了吕蒙正的意见,吕蒙正认为吕端糊涂。这不是无端中伤,吕端确实做事不够精明强干,经常被下属糊弄。

不过宋太宗说:“吕端小事糊涂,大事不糊涂。”

在皇位交接的关键时刻,能断大事的寇准为何总是被迫出局?

在寇准离朝的第二年,宋太宗就病危。大太监王继恩联合几名重臣,说服了李皇后,要拥立太宗长子赵元佐继位。

眼看着宋太宗就要咽气,吕端与王继恩同时开始行动。

吕端在笏板上写下“大渐”两个字,让心腹急送到太子赵恒那里。而王继恩则召集同党大臣,并入宫请李皇后主持新天子人选问题。

王继恩亲自去请吕端。一贯老实的吕端却变成了老狐狸,他让王继恩在书房稍等,他且去更衣。一出去他就把房门反锁,并严令手下看守。

吕端火速去见李皇后,果断否决了立皇长子赵元佐的提议,十分强硬地说:“先帝已经立下太子,正为今日。先帝刚刚去世,岂可违命?”

李皇后没有了王继恩当主心骨,只好点头同意。

此时,太子赵恒已经进宫,吕端又召集大臣入宫。在大臣参拜新君登基之前,已经六十三岁的吕端担心自己老眼昏花,闹出差错。他径直走到赵恒面前,确认无误,这才带领群臣参拜。

就这样,一场宫廷政变被吕端消弭于无形,宋真宗赵恒就顺顺利利登上了皇位。

4

宋真宗登基后,吕端功成身退,回家养老。朝廷形成以新宰相李沆为首的中枢,此时还没有寇准的位置。

但是,辽国频频在边境出兵,大战在所难免,朝廷又进入非常时期。而此时,被宋真宗倚重的宰相李沆病逝,寇准临危受命拜相。

寇准踏入了人生最波澜壮阔的岁月,他将主宰国运,他将力挽狂澜。

在皇位交接的关键时刻,能断大事的寇准为何总是被迫出局?

七月李沆病逝,八月寇准拜相,闰九月辽国大举南下,朝廷大臣纷纷劝说宋真宗南下以避辽国兵锋。

寇准坚定地认为,一旦皇上南下,则军心崩溃,到时辽国大军挺进,宋朝江山不保。他鼓动宋真宗御驾亲征,以此提升士气,必能击败辽兵。

宋真宗被寇准说动,果然亲征。到了黄河北岸,寇准又劝说宋真宗渡过黄河。

但是这个建议遭到多数大臣的反对,宋真宗也不敢过河,过了河一旦战事不利,想逃跑都来不及。

寇准坚持己见,认为皇上亲征就是要鼓舞士气,震慑敌人。如果不过黄河,不到前线,不但不能提升士气,还容易让士兵心生疑虑。

寇准用半恳求半强迫的方式,逼着宋真宗登上车辇,渡过了黄河。

当皇上的车辇和大旗出现在黄河北岸时,宋朝大军踊跃不已,欢呼万岁,声闻几十里,辽国士兵也为之震惊。

寇准全权负责前线的军事调度,连续打退了辽国的进攻。

宋朝军心大振,但是宋真宗的圣心还是惴惴不安。他派人查看寇准在干什么,但见营帐之内,寇准喝酒听曲、谈笑自若。宋真宗这才放下心来。

辽国见讨不到什么好处,就只好要求谈判,于是达成了著名的澶渊之盟。

班师回朝之后,寇准的声望达到了顶峰,权力也达到了顶峰,宋真宗对他都恭恭敬敬。

好景不长,一年之后,寇准就被打发到地方任职了。这虽然有王钦若等人暗箭中伤的原因,但更重要的是,年富力强的宋真宗和强硬偏狭的寇准在同舟共济度过了非常时期之后,变得难以相容。

寇准离朝后,新宰相是王旦,宋真宗对王旦说:“以前寇准好给人许官,以为己恩,你要引以为戒。”可见宋真宗对寇准的意见有多大。

5

宋真宗到晚年,又一次把寇准调回朝廷担任宰相。

当时的朝局,十分复杂。宋真宗得了风疾,经常神志不清、言语混乱,再加上行动不便,无法上朝理事,就让刘皇后协理朝政。

刘皇后掌握了大权,这又令宋真宗不安,本朝可别也出现一个武则天。他要找大臣制衡住皇后,能担此大任者,必须有能力有威望,寇准就是最好的人选。

很多人都劝寇准不要进京去趟这淌浑水,但几经沉浮后,寇准才五十八岁,岂甘心就此终老一生。

寇准进京拜相后,发现自己斗不过皇后。一方面寇准在朝廷的奥援如毕士安、王旦、向敏中死的死、老的老;另一方面,寇准脾气太大,把丁谓等重臣都得罪了,他们转向了皇后一方。

在皇位交接的关键时刻,能断大事的寇准为何总是被迫出局?

寇准不是无能之辈,使出了绝地反击的大招。他抓住机会入宫面见宋真宗,密陈太子监国、大臣辅政的方案。

宋真宗认可了这个方案,接下来就是拟定诏书、签字盖章、宣读诏书,然后寇准就以辅政大臣的名义执掌朝政。

不料,事情外泄,丁谓、刘皇后得到消息,连夜行动。第二天一上朝,寇准等来的圣旨,不是任命为辅政大臣,而是被罢免宰相。

宋真宗在深宫之中,头脑清醒的时候还会念叨:“寇准呢?我怎么这些天都没看到他?”

新一次皇位新旧交接的关键时期,寇准又一次出局。而且,在权力的游戏中,他彻底出局,此后一贬再贬,直至被发配雷州。

6

宋真宗死去,十三岁的太子赵祯继位,就是宋仁宗。辅佐新皇上的人,这一次是王曾和吕夷简,也都是老狐狸。

刘太后和丁谓都想独揽大权,两人关系出现了裂缝。王曾掌握了丁谓的把柄,他要联合刘太后,扳倒丁谓。

但王曾只是副宰相,没有丁谓点头,他无法单独面见太后。

他装出一副可怜相,跟丁谓说自己有一件很为难的私事,想找太后说情,可又不好意思当众开口。

丁谓哈哈一笑,就给王曾安排了一个单独面见太后的机会。

王曾一入宫见到刘太后,迅速说出丁谓专权的罪证,与太后达成同盟,共同对付丁谓。

站在宫门口等候的丁谓迟迟不见王曾出来,顿感大事不妙。不过,后悔已经来不及了,在御史的弹劾声中和刘太后的训斥声中,丁谓垮台了。

在皇位交接的关键时刻,能断大事的寇准为何总是被迫出局?

接下来就是要限制刘太后的权力,不能让她成为第二个武则天。不过,刘太后棋高一着,反而借故罢免了王曾。

继任宰相的则是吕夷简。他改变了策略,竭力缓和刘太后与宋仁宗之间的关系。当时刘太后在宫中收养了一名宗室子弟,这是对宋仁宗的致命威胁,你不听话,皇上可以换人。

吕夷简反复劝说刘太后,终于使得那名宗室子弟离开宫中。这样,悬在宋仁宗头上的那柄利剑被解除了。

宋仁宗最感激的人就是王曾和吕夷简。宋仁宗执政时期,号称君子满朝,但是仁宗死后,配享太庙的,还是王曾和吕夷简。没有这两个人,他当时的命运如何,还为未可知。

7

这些都与寇准无关。在宋真宗去世的第二年,他也在雷州去世。

十九岁中进士,三十三岁当上副宰相,两次担任首相,一生波澜壮阔,大起大落。

寇准是狮子,面对宋太宗、宋真宗、刘太后、辽国,他都是一头狮子。他风格强硬,认定一个目标,不惜一切代价去推动,的确有些“孤注一掷”的风格。

宋真宗评价他性格“刚忿”,刚硬而易怒,这使得他屡屡在关键时刻失手。

吕端、王曾、吕夷简都得以功成身退,而寇准却孤独地病死在雷州。相比他的那些同榜进士,寇准名气最大、功劳最高,而结局也是最惨的。

寇准死前曾经写过一首诗,诗中有这么两句:

壮志销如雪,

幽怀冷似冰。

在皇位交接的关键时刻,能断大事的寇准为何总是被迫出局?

转载请说明出处:五号时光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