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这幅画,笔到之处是心力,心到之处是画风,画风之处是画像。

  • 小编 发布于 2020-06-22 19:40:13
  • 栏目:情感
  • 来源:青苗随笔
  • 6831 人围观


人生这幅画,笔到之处是心力,心到之处是画风,画风之处是画像。

修心的至高境界,是无需修心,但是高于世俗。简单是一种境界,顺应自然是一种智慧。我们该用什么样的态度面对这个世界,又该用什么样的态度来对待自己?

对于前者,我们是过客。对于后者,我们是主人。过客需有过客的从容,主人需有主人的样子。

只是,在过客和主人之间,我们常常容易失衡,于是,过客没了过客的从容,变得面目狰狞;主人也没了主人的样子,反而成了奴隶的姿态。

实际上,这也是人一辈子都在努力平衡的两种关系:自己和自己的关系,自己和外界的关系。两种关系处得好,则万事大吉,处不好,则痛苦、纠结、烦恼便一股脑儿来了。

在自己和自己、自己和外界两种关系,几乎都是同时出现,当一个人意识到自己和外面不同的时候,他就有了自我。随着那个自我不断变得清晰,这两种关系就不断变得明显。

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他会发现人和狗的差别。他会发现,他作为一个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自己、外界的界限随着心智的成熟不断清晰。

我们和外界的关系,是复杂的,因为外界不仅仅是那不会说话的物质世界,更有有血有肉的人的世界。

父母亲人、朋友同事、陌路相逢的人,他们会对我们形成很大的影响,他们会对我们形成要求和期待。但我们终究要明白,我们的一生,只能自己去完成,他人爱莫能助,他人无能为力。

父母有他们的生活,子女也有他们的生活。我们不能为了他人而活着,他人也不是为我们而活,所有的生命,都是为了自我完成。

诚然,有些人看起来是一直为了他人活着,可那不也是一种自我完成吗?人生是一场修行,他人是我们必要的修行。

关于外界,关于物质,我们终究要明白,物质于我们而言,无论多寡,都是身外之物,他们可以让我们的生活产生一些变化,但不能让我们的生命产生变化!因此,任何对于外物的执着,本质上来说都是生命的无明!

与外界的关系和与自己的关系,很多时候往往都是一回事。一个人对自己的要求如何,进而就会被投射到对待外界事物的态度上。

对自己的认识不同,生活就有了不同的样子。有些人把生活过成诗,有些人在营营役役之中过完自己的一生,有些人规规矩矩一辈子·······

每个人都在用自己的行为,用过客的身份去描述关于生活的样子,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把生活打造成自己喜欢的样子。

但是大多数人,往往并不能清晰地认识到自己,因而生活也就未必是按照“自己”的意愿来进行,而是按照某种“世界潮流”来进行。

于是,自己和世界,就在一种暧昧的关系中。何为暧昧?就是不清不楚,不明不白。《新约》里面有句说:让凯撒的当归于凯撒,让上帝的当归于上帝。

而今,我想说,让世界的归于世界,让自己的归于自己,活得明明白白清清楚楚。那样,当我们生命到头的时候,不至于在回头的时候,发现一生是一笔“糊涂账”。

当你于这个世界兜兜转转,历经千山万水,跨过人山人海,看惯了缘起缘散,最后回头看看自己走过的路,你发现,你的生命并没有因此而浪费,并没有任何遗憾。天地间,一过客,完成了自己的使命,完成了自己的生命。

真正的安静并不是外在环境给予的安静,而是内心的丰富和宁静,一个人的智慧就是能够让自己在身处繁乱之中,能够守住内心的一片宁静。

因为“祸从乱中起,福从静中来”。一个内心清静的人,能够避开人生繁乱的心念,人生便不会受到内心繁乱的二次伤害,而喧闹之人则不同,他的人生被喧闹所占有,误以为喧闹就是生活,在喧闹之中杂念丛生,当杂念吞噬自己人生的同时,祸患也由此而生。

所以《道德经》中就有这样一句话: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

外界的“五色、五音、五味”都是扰乱自己心智的根本,心乱了,人生一定不会有好的结果。

而解决这些问题的根源也在于内心,正如我们刚才所说,真正的安静并不是外在给予的安静,而是让内心有一个主宰,才能守得住该有的清明。王阳明和他的学生有这样一番对话,也是这个问题的最好答案。

王阳明的学生叫欧阳德,他问王阳明:“平时做事的时候一颗心忙的要死,有事的时候固然是忙的七荤八素,让自己找不着北,但是没事的时候也是百种须索,千般计较,这是何故呢?”

王阳明说:“天地之间生机没有一刻中断,所以人活着就是处于不停的活动之中,但是忙中要有主宰,不要做到不慌不乱,不急不缓,纵使外在事物有千变万化,心中都需要有一个主宰始终不一,寂然不动,有了这个主宰生命才是自己的。换言之,若主宰常在,人便与天地一样生生不息,虽日理万机,却从容自在,若没有主宰,只是一股气在奔突放逸,岂能不忙?”

“天地之间的生机,本来就没有一刻是中断的”,这句话印证的世界“无常”的道理。

这个世界是“无常”的状态,一直处在不断发展和变化中,任何事情任何人都是如此,而发展的过程本身,就是不停活动的过程。

如果内心没有主宰,轻易的就随着某个事情的变化而变化,那么你的人生自然是繁乱和慌忙的。

因为在这个世界,我们需要牵扯的事情太多,每一件事情都在发展和变化,如果自己的心轻易的随着任何的变化而变化,那么人生如何不忙?

所以想要做到不慌不乱,不管外物怎么变化,只要让内心有一个主宰就够了,内心有一个主宰,遇事的时候便能做到心不动,这就是解决问题的根源。

《菜根谭》中有这样一句话:时当喧杂,则平日所记忆者,皆漫然忘去;境在清宁,则夙昔所遗忘者,又恍尔现前。可见静躁稍分,昏明顿异也。

人在喧闹杂乱之时,平时所记之事会淡然忘却;当环境清静安宁时,那么所遗忘的东西又仿佛浮现在眼前。可见,只要安静和浮躁稍有分明,那么浑噩和清醒就会迥然不同。

人在烦乱之时,会忘记平时所记之事,而人在环境清静之时,平时所遗忘之时又仿佛浮现于眼前,这一切都是因为人的心不静。

所以当环境清静的时候,内心便又杂乱起来,如果心真的能够清静下来,无论身居何处,外身的事物都不会惊扰了自身。

在浑噩和清明之中有一个界限,那就是自己的心,喧闹与清静的区别看似是外在环境的感受,其实都是自己内心的映射,根源则是在于自己的心未静而已。

而“心静”就是在于自己对于情绪和心念的控制,我们在繁乱的状态中守不住内心的清静,就是因为自己的情绪会轻易的随着外物而动,当情绪一动的时候,心念便错乱起来。

所以内心有一个主宰,就是主宰自己的情绪和心念。情绪与心念是人的本体情感,可以存在,但是不能代替本性的理智作为人生的主宰,明白了这个区别之后,心自然也就静了。

任何时候,我都敢对自己说,我问心无愧,对任何人任何事,我都做了我该做的,他们的归于他们,我的归于我。

一个人如果能抛开复杂的念想,以顺应自然的姿态适应外物的变化得失,这便是修行的最高境界,从道家思想的角度来看,这就是“真道”。

一个禅师告诉自己的弟子说:“修行之前,山是山,水是水,修行之时山不是山,水不是水,而修行之后,山还是山,水还是水。”

修行前后的区别,就是去除自己的妄心和主观念想,以简单顺应的思维,看待世间出现的一切障碍和问题。

修行之后所看见的山水,除了山水本身之外没有更多的杂念,而修行之前所看见的山水,却掺杂了世俗之间的纷扰和问题。

有一次孔子拜见老子,老子刚洗完头,站在那里散着头发,等待头发晾干,一动不动,如同一个木头人一样。

孔子看到了之后,十分惊讶,就说:“我以为自己眼花了,看到先生的形体像枯木一样,像是遗忘了外界,脱离了人世,处于独化境界一样。”

老子说:“我的心遨游在万物的初始境界。心困而不知,闭口而不说,至阴酷寒,至阳炎热,寒冷出于天,炎热出于地,两者互相交融而生出万物,或成为万物规律,却看不见形象,消逝,生长,盈满,空虚,时隐时现,日转月移,无时不在作用着,却不见踪迹,生有开始的地方,死有归属的地方,始终循环不尽,而不知穷尽,若不是这样,哪一个是本源呢?”

在这一番对话中,老子所说自己的心遨游在万物的初始境界,就是在道的状态之中。《道德经》中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其中所说的“二、三、万物”,都是阴阳融合之后,所生出的状态,所以在故事的开篇就说“老子站在那里等头发晾干的时候,就好像枯木一样,如同遗忘了外界,脱离了人世”,而这便是处在道的境界之中。

很多人看到这里总会有一个误解,觉得一个人悟道之后就好像脱尘离俗一样,其实并非是这样。

修心的根本并不是让自己变得飘渺和复杂,而是更加简单,外在的形体不变,内在的思想也会使人学会顺应。

就如同我们开篇所说的那一句话“修行之后,山还是山,水还是水”,但是此时,自己的思想已经变了。

而在道家思想中也是如此,当一个人真正了解道之后,自己外在的形体不会有任何变化,但是他的思想却变了,最大的变化就是能够顺应自然,抛开了自己的杂念,让自己的行为更加顺应自然。

而这个转变的根源,就是:认知。接下来,孔子又问老子说:“请问游心于真道的情形?”老子回答说:“能得到真道的人是美妙和快乐的,能体会到最美好,而游心于最快乐的境地,就是至人。”孔子这个时候就问老子:“我想知道怎么做法?”

老子回答说:“吃草的野兽不怕变换沼泽,水深的虫子不怕变换沼泽,这是因为小的变化没有失去根本,喜怒哀乐不会入心,所谓天下,是万物统一而其中的地方。万物达到统一,四肢百体将会成为污垢,死生始终如同昼夜的变化一样不受扰乱,更何况是得失祸福,舍弃外在的外物,就如同丢弃烂泥一样,懂得自身远比附属于自己身体的东西更为珍贵,珍贵在于自身不因外在变化而丧失。”

这一番话就是道家思想的核心:自身不因外物的变化而丧失,并且明白自身的珍贵更高于外在的事物。

“吃草的野兽不怕变换沼泽,其中的虫子不怕变换沼泽,这是因为小的变化没有失去根本,所以喜怒哀乐不入于心”,外界事情无论怎么变化的时候,他们的根本永远不变。我们将外在事物视作变化的时候,其实事物并没有变化,只因为我们掺杂了主观情感。

当晴天转换为雨天时,我们总会抱怨天气变糟了,其实从自然的角度来看,这一切都是出自于自然。

所以舍弃人的主观情感主导之后,你就会发现外在的事物并不存在变化,喜怒哀乐此时也不入于心。

当外在的变化的是不入于心时,无论外界出现了什么问题,都能顺应外在变化而存在,内心波澜不惊,内心没有起伏,没有取舍,没有好坏之分。这就是修行之后的根本智慧,这也是修行之后的“山还是山,水还是水”。

膻秽则蝇蚋丛嘬,芳馨则蜂蝶交侵。故君子不作垢业,亦不立芳名。只是元气浑然,圭角不露,便是持身涉世一安乐窝也。

语译:腥臭污秽的东西,会招来成群的苍蝇蚊子叮咬,气味芳香的东西,同样会引来蜜蜂蝴蝶穿梭飞舞。所以,君子不做肮脏污秽的事情,也不建立什么美名。只是保持着内心的纯净,浑然天成,不露锋芒,这样便为立身处世的自己建造了一个像“安乐窝”一样的美好环境。

孔子在《论语》中讲“中庸”的时候,提到了一个很重要的概念“过犹不及”——有一天,孔子的学生子贡问孔子:“子张和子夏哪个更贤德一点?”孔子很客观的评价到:“子张常常超过周礼的要求,而子夏常常达不到。”子贡接着问:“那是不是子张会更好一点呢?”孔子说了一句很著名的话:“过犹不及。”

其实我们就像子贡一样,常常会错误的觉得超过一点会更好一些,这就像爷爷奶奶对孩子的宠溺,总觉得对孩子好一点不过分,但是等到孩子长大后,不能自立自理后才后悔莫及。而放到我们自身上面来讲,正如上面《菜根谭》那句一样,我们常常能做到的是不去做什么伤风败俗,谋财害命的坏事情,但是很难忍住功名利禄的诱惑,沉迷于名利之间,不能割舍。而名利带给人的改变是巨大的。

当初,苏秦游说秦惠王,实行自己的连横策略,以兼并诸侯,统一天下。结果前前后后上书十次,秦惠王都没有采纳他的意见。于是苏秦灰溜溜的回家了。可是因为没有取得成就,所以妻子也不睁眼看他,嫂子也不给他饭吃,父母也不肯和他说话。于是,苏秦埋头苦读,头悬梁锥刺股,终于研究成合纵策略。

于是各诸侯国纷纷争抢着苏秦去研究决策。因此苏秦也权倾一时,当他再次路过家乡时,父母打扫庭院,走出郊外三十里去迎接他,妻子也躬身听候差遣,嫂子更是匍匐在地上,像蛇一样爬到苏秦面前,向他谢罪。于是苏秦感叹道:“我失意的时候,连父母也不把我当儿子看待,现在富贵了,所有的亲人都害怕我,巴结我。

看来,人生在世,怎么能忽略对权势富贵的追求呢?”于是,苏秦散尽千金。我们看,这这众人拥簇苏秦的样子,像不像蜜蜂蝴蝶萦绕着花朵打转呢?而最后,苏秦也因锋芒毕露,难逃众人因争宠刺杀他的命运。更被大家广为所知的像杨修的故事,和珅的故事。

反观我们日常工作和生活,如果一个人为了追名夺利,而太过锋芒毕露,必然会招致嫉恨和打击,从而导致做人及事业上的失败。而那些不过分追求名利的人,才能真正享受生命本身,安然的生活。就像东晋的陶渊明,北宋的邵雍。嘉祐七年,已闻名遐迩的邵雍却愿意劈柴做饭,自耕自种,过上了自给自足的生活,并为自宅起名为“安乐窝”,并自号为“安乐先生”。而每当农闲时,邵雍常常出去郊游,村民小孩也都很欢愉地欢迎,他也不怎么推辞,三四杯小酒,一碗粗饭便满足了。还有热心好事之人,仿造邵雍“安乐窝”的样式建了新的别苑,过像邵雍一样的生活,也祈求有一天邵雍能光顾。是万物的根源。

世间有了天地,才有了万物,有了万物才有人类生存的根源。如果,人类抛弃了生存的根源,即,生命本源。那么,人类存在的意义是什么?

“道”是不可示的真象,“德”是可示的假象。假象的存在是为了成就真象的存在性,用曾国藩的话来说“利可共而不可独,谋可寡而不可众。”这里的“利”是假象,利人越多,德行越深厚。也就代表着,人可享有名誉、财富、资源、人情等等。而,“谋”是真象,这个谋只可谋自己不可谋他人,谋的是自己的人生,是自己的“道”。

“德”是可示假象,本质原因,存在“有”的世界里,人们可以看到、听到、感受到,甚至被影响到。说它是假象,是因为道才生德,“德”是由“无”生发而来。回到根源,“德”是个假象,“道”才是个真象,才是主宰天地万物的本源。

人性的弱点让人目光短浅,往往只看到表面现象,就代表了人生的全部。于是,我们因外在拥“有”的一切,把命运放置在苦难守恒定律里。就好比,有的人生在贫穷之家,上天就是告诉你,贫困可以转变为富有,需要你去创造出来。有的人生在富贵之家,上天就是告诉你,富贵可以转变为贫穷,需要你懂得珍惜当下富有。

为何是“上天”告诉我们?本质,“天”升道,“地”升德。这里“升”是代表人心灵相合的“天人合一”,由灵魂生命指导肉身生命活出生命境界的自然一体性。

天道无亲,常于善人。这里的“善”不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单说一个人“善良”。放大思维来讲,是人心中要常怀美好愿望,懂得靠自己创造未来。所以,天道会帮助这样的“善”人。世俗的“善”与“不善”是人道主义,用自己的“道德”标准衡量人事物的浅薄思维。它不符合天道的自主规律性,而是人自己设置的道德框架。这样的“道德”只可规范自己。

“贫穷”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人不自知与不自律。“自知”是认识自己从贫到富需要过程,这个过程让人更加认清自己。“自律”是在创造的过程中,懂得什么事要做与不要做,有个清晰的方向,并在过程中不断调整自己的思想与行为。

人生要想有所成就,要有“真”“善”“美”这三个阶段:真”是人生创造的起点。善”是人生创造的过程。美”是人生创造的结果。

“真”是道的起始点,也称为起点。贫穷是真实的,长得不漂亮也是真实的,没有文化学历也是真实的。但,我们要承认它的存在性,允许当下发生种种心里不痛快的事,并去接纳它。本质,这些是生命中的一部分。以上不真实是“人”在对立分歧着,而“天道”却不会分歧,不管贫穷还是富有,美还是丑,高还是低等等,“道”都爱着,所以,老子说“天道无亲“。“无亲”就是不区分人类思想的善恶,美丑,高低,它都视同一样。但常去帮助有“善”之人。

人性的弱点,因外在人事物的对立会产生自卑性,这个自卑性就脱了“道”的真象。有了自卑就不“自爱”,也就没有“德”。生来富有却不知的人,以高高在上的名利对待外在不等的人群产生自大,这个自大也脱了“道”的真象,一切偏离“道”的行为,均没有德。

“自爱”是小德,“大爱”是厚德。自卑”与“自大”均为不自知,不自知就会做出让自己与他人厌恶的事,人与人的关系也就不和谐了。本质,问题还是在自身。所以,一个人活得“真”既能看到自己不足,也能看到他人的不足,既能看到自己优点,也能看到他人的优点。也就明白了,世间皆没有完美之人,只有不断自我创造的完善。

看不清自己的人,也就看不清世道的规律性,活在无明当中,人生的命运也就跟随着自然规律性被淘汰着。人性的黑暗点,总喜欢遮住自己的丑,展现自己的美。于是人活得虚无缥缈,犹如柳絮飘到哪里是哪里,被所谓的命运支配着。本质,人活得没有“根”,称为不在“道”上。

“真”代表统一性的世界,上面一个“十”字,当中一个向两边伸展的“目”,下面一个“八”也可说向天靠近的“人”。即,活得真是天人合一的法则。在中国道家文化思想体系里,“真人”指的是修道之人。在老子的《道德经》里提出“道”的思想是自然规律性,对立统一的世界观。可世俗文化的理解就是成了“神话”传说,修道成仙。显然人对文化的思维见解不同,就让真正的文化流失,自然文明就弱化了。

“善”是道的生发点,也称人生成长过程。小善对立小恶,大善对立大恶。中国古人说,世人皆有大善大恶之相。这句话说的是人人具有原始的善恶之分,只因不明善恶初始来源。所以,善中有恶,恶中有善,本是一体性,不分彼此。

当我们去区分时,人就活在“小善”里。不分,人就活在“大善”里,也是老子说的“善”。“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即,善良的人,我善待他,不善良的人,我也善待他,这样就成为大善之人。这句话,用在“德行深厚”的人格完善里。

自我创造是一个人格完善的过程,对任何人来说,都是从小善开始。人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是性命成长到生命完整性的三个内心世界。当我们的值观扭曲或偏离做人的根本,那么,人生观就是一条不归路。所谓,观世界,才有世界观,是从外在世界回归到内心世界的一种光明通道。

人,生来内心残缺不全,这种残缺不全是利用外在世界迷惑了心志。既没有用心看世界,也没有生出志心观自己,一直被外物所托离着,最终迷失了生命的真相。所以,我们要靠“人生”去历练自己的心性,用外在的伤痛看透世间的悲欢离合,回归到内心填补伤疤。让内心生发出智慧,看清真实的自己,也看清这个世界。

“善”是人生道路上一个方向标,它既有指明方向的作用,也是成就人生的法宝。释迦摩尼说,世人皆知善很重要,但为了满足私心与欲望,却做着不善的事。本质,人不了解自己,不愿意面对真实的内心。以至于堕入魔道,生死轮回不断中。

内身生命是个“物”,物与物之间发生任何关系都会有变化。例如,化学实验反应,一杯清澈的水,往里面加入其它物质,这杯水一定不在清澈。加入毒药就是毒水,加入黄土就是泥水。这跟人际关系相处是一样的,生命中你遇到什么样的人,能不能把自己抽身出来,继续做一杯清澈的水,至关重要。

没有“善”这个方向标,心就会被带走,被污染了。我们不要想着从入道的开始就达到心外无物,这不现实。人生成长的过程就是“境界”的升华,人生岁月不过半,人没遇,事没做,怎么可能达到惠能的“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人性”,这里的性,是指心中不断生长出不利身心的外物,让心境被遮掩的幻象。人性弱点,是被物化的性动,让人心升起了不合道的心里反应,产生浑浊的思想与行为。所以,人性弱点常常是被利用的工具。

心中常存“善”者,就算有人性的弱点,但能从弱点的壁垒里脱离出来,自然活法不同。这是从无明状态开悟之后,用智慧照见内在的光,升起人生另一面旗帜的光辉形象。

“美”是道显化德的真理,称为结点。人的内心不在有分歧,不因外在人事物给自己带来性动,自然活在本源生命里。就好比,我们出生都是一个婴儿,到老的那一天又活成了童心。“道”是生命的起始,在一路成长的过程中,我们用德来显化生命的真谛,到老又回归“道“体,这就是“美”的结点。

说人生有三个阶段,“看山是山,看水是水”这是天真的人生状态。“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这是较真的人生状态。“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这是纯真的人生状态。

活着就是一种修行,修得是自己的道,走得是自己的路。“道”不分大路小路,只要是跟随本心而走,皆为大道。

大自然风光无限,才有了美不胜收名号。人世间的不同,是“个体”人生活着的姿态不同,这个世间才好玩,才有意思。

“美”是一种多元化的世界,就如看上一幅五彩缤纷的彩画,但不是人人都喜欢。有的人喜欢黑白之间的美,有的人喜欢花花绿绿的美。本质,人内心世界的画象不同,所以对外在喜好也不同。

忠于自己内心世界就是一种“个性”美,我们因内心空间大小,所能装下的人事物世界不同,自然内在呈现出不同人生。

玫瑰花替代不了百合的芬香入茗,寒冬腊梅替代不了玫瑰的热情奔放,君子兰替代不了梅花傲骨流芳,所以,爱的人自然也不同。我们人生姿态的美,跟这些花草是一样的,只不过各有所展。

“美”是一幅人生画,至于画什么,画成什么,是自己在下笔,笔到之处是心力,心到之处是画风,画风之处是画像。这个像就是心中的“我”,是展现“个性”美的道与德。少了一份物欲的追求,多一份恬淡的知足,大抵才是人生最美好的状态。共勉!

作者;青苗


转载请说明出处:五号时光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