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根农村创业三年,是什么让90后大学生成功“致负”?

  • 小编 发布于 2019-11-04 04:01:56
  • 栏目:财经
  • 来源:chenmuxiao99
  • 5214 人围观

张文,一位毕业于某知名农业大学的90后,刚一出校门就赶上了“万众创业大众创新”的时代高潮,凭借着创业的激情他毅然回到了东北老家,承包了一个130亩地的农场。

他的农场以种植草莓、蓝莓为主,2017年,农场刚成立时,还拿到了一笔不小的农业补贴。但是时隔两年,这个农场就彻底关门了,创始人不仅没赚到钱,还欠了一屁股的债。

扎根农村创业三年,是什么让90后大学生成功“致负”?

为什么别人搞个农场乐呵乐呵就赚到了钱,张文的农场却赔了个底朝天呢?笔者在与张文经过几番接触之后,看得出来张文对自己这两年来的创业经历进行了深刻的认知和反省,他总结了几点教训,笔者觉得说得非常在理,在这里分享给大家。

① 事事追求“高大上”

刚毕业的大学生,对农业投资大、回报周期长的理念认识不清。在前期的大棚建设上,他过于追求高端化,使得大棚建设成本高,但是中看不中用。

将大量的资金放在大棚建设上,只考虑到了前期的准备工作,对于后期农场的运营资金没做好合理的规划,导致在后期的运营过程中流动资金经常捉襟见肘,极大的影响了农场的正常运转。

② “佛系”管理

作为农业新人,这位农场主似乎还生活在象牙塔中。

在农场的管理上,毫无经验。招来的员工大部分都是年轻人,张文原本以为大家都是年轻人,交流起来更加容易,凭着自己的一腔热忱,他相信大家也都会深受感染,好好干活,只要好好干,就会有好收成。

结果,事与愿违,年轻人有干劲不假,但缺乏毅力,不想吃苦,爱玩小聪明。一年下来,农场的产量甚至低于预期的一半,质量问题频出,这样的管理方式,农场能不关门吗?

③ 不懂得变通

终究是刚出校门的大学生,眼光还是有一定的局限性。

在农场拿到第一次补贴时,张文没想过用这些钱去引进先进技术设备,或是做相应的推广宣传,而是拿那些钱把自己种下地的草莓蓝莓又复制粘贴了一份。在他看来,既然看中了草莓和蓝莓的市场,那就一门心思的种。

可结果呢,产量低品质差的问题没有解决,这样的农产品在市场上哪会有竞争力可言。如果眼光放长远,持续关注国家政策,种植部分有补贴的农作物,说不定靠着补贴扶持,农场也能熬过最艰难的时刻。

④ “佛系”销售

没有销路,农产品只有死路一条。

作为一家种植农场,渠道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张文的农场几乎没有渠道商可言,仅仅是组织员工在周边城镇发过几次传单,在当地报刊投过几次广告,结果每每到了采摘季,都是眼巴巴的等着别人来收,到了最后,只能一箱箱的往亲戚朋友家里送。

⑤ 不会“揉面团”

总所周知,在交叉学科领域更容易出科研成果,创业其实也一样。现代社会,懂得利用身边资源的人更容易成功。这里所说的资源,不单单是指资金、人脉等。跨界合作,优势互补已经深深的融入了很多知名企业的经营管理之中。

蓝莓、草莓作为特色农产品,除了吃还有其他用途可以挖掘,比如,采摘观光园,亲子活动基地,用体验经济的概念做农产品营销业已渐渐成为现代农业的发展趋势。做企业,除了输出一流的产品还远远不够,更需要输出一流的用户体验,只有抓住了用户的心,才可以抓住企业发展的命脉。

转载请说明出处:五号时光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