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塞俄比亚:非洲初印象中的光与影(一)

  • 小编 发布于 2019-12-12 22:20:58
  • 栏目:国际
  • 来源:稻门YAO
  • 6071 人围观

由于此行非洲是公差,并未有时间参访各种景点,但通过与埃塞政官学人士的接触,对埃塞有了初步的印象。乘坐丰田小面包穿行在亚迪斯的街道和田间,第一次这么近距离地触及到非洲的心跳,有一些符合期待,但有一些又出乎意料。但无论如何,这些交织成一个完整的非洲,让我们在讨论“外交”问题时,更清楚我们的对象是谁?他们究竟是怎样一群人?


埃塞俄比亚:非洲初印象中的光与影(一)

亚迪斯机场附近的广告牌

一、埃塞的门面:埃航和亚迪斯机场

在非洲的一段时间中,打交道最多的就是埃航和亚迪斯的Bole机场,许多非洲国家之间的往返都需要经过这个机场,据说它也是埃塞为数不多赚钱的国企。当然,由于我们在它的扩建工程中贡献颇多,所以机场员工都会一点中文,也会很主动地和我们打招呼,机场告示牌除了当地语言和英语,唯一“三外”就是中文。但整体而言,机场整体还是略显破旧的,尤其是出境到达处,行李提取的速度和效率也比较缓慢。据说这一现象在非洲还是比较普遍的。

但有趣的是,你会发现去很多非洲国家,都需要在埃塞机场中转,或者去法国、迪拜。这一方面体现了埃塞的交通枢纽地位,但也体现出非洲交通互联互通的程度之低。相应的,运输、物流、冷链方面的能力也都未充分发展起来,这严重制约了非洲经济的成长。“要想富、先修路”,“交通强国”,这绝不是一句空话。

就乘坐的体验而言,我觉得埃航还是相当不错的,餐食也比较符合我的口味,还可以品尝到比较正宗的埃塞咖啡。从北京飞到埃塞,还会提供睡袜和一次性的洗漱用品,包含两顿餐食,前面的视频娱乐设备也是应有尽有,这几趟在飞机上看了不少电影。

二、在酒店的特殊体验

我们选择的是亚迪斯的Hilton入住,算是当地比较好的酒店,附近有不少埃塞政府机关和使馆,当然我们也是出于安全的考虑。没想到,一进酒店大门,就给我们扎扎实实地上了一课。不仅大院门口的保安打开我们的车门,看看里面有没有夹带其他人;酒店入口处也会进行比较严格的安检,据说是针对反恐的考虑。

入住之后,你会发现虽然是排名很高的酒店,但内部陈设还是比较陈旧的,据说已经有半个世纪的历史了。在酒店内部,俨然已经成为一个小型的生态圈,有餐厅、游泳池、健身房、换汇服务、超市……等等,我想这某种程度也是安全的考虑,希望能在这个小生态圈中解决所有的问题。但比较遗憾的是,这里的夜生活并不丰富,超市大概7点多就关门了,导致每天行程结束之后,总没有时间买一些当地的商品。

三、充斥着日本车的埃塞街道

我们找的埃塞当地司机,开的是一辆丰田的高顶海狮。我本来以为这只是一种巧合,但几天下来,发现埃塞马路上充斥着各种各样的日本车,且以丰田为主,我感觉应该会有60%以上吧。后来和别人的交谈中得知,整个非洲(尤其是东非和西非)是日系二手车的大市场。

虽然埃塞经济不甚发达,但其交通拥堵的现象却也不容小觑。由于车辆较多、交通规划问题、各种载客小巴乱穿等问题,我几乎每天在埃塞都会遇到严重的塞车,特别是和轻轨并行的部分路段。对很多当地人来说,住在市中心的较少,大多住在附近的卫星城,这就导致上下班期间街道异常拥堵。

四、数量众多的中餐馆

去了几个非洲国家后才发现,埃塞的中餐馆算数量比较多了,其中不少几家味道也比较正宗。可能因为国内过来投资、做项目的人比较多,中餐馆也就随之扎根下来,我们去过的几家包括Panda川菜、北京饭店和皇朝酒店。但在其中,我也发现了一些问题。比如,由于当地政策的变化(比如租金的变化)、或者建设项目的结束,一些餐厅正在面临撤店的危机。其中,“王府大酒店”是比较有名的一家中餐馆,但到了当地才知道几个月前已经关门大吉了。另外,“北京饭店”也比较有名,但就在我们离开埃塞的几天后,老板微信通知我们要关门了,主要是因为项目完工和企业转型。所以,一家中餐馆想做得长久,还是有不小的挑战。

从这些中餐馆来看,里面确实招募了大量的埃塞员工,这可能也是企业“在地化”的要求之一吧!在有些餐馆,可以看到中埃员工之间融合的不错,甚至还会说一定的中文。但不可否认的是,埃塞还是有一定的物资短缺现象,不是所有菜单上的菜都有,得分情况。所以,有时候我们会给一个总预算,让餐馆按现有的材料给我们做。

但不得不说,中餐价格对于普通埃塞人来说,还是太贵了。我了解到的普通工人收入大概是400人民币一个月,但一道中餐起码都要30元人民币,一顿饭几乎要吃掉4分之一的收入。所以,中餐馆的目标群体恐怕还不是当地民众,主要还是华人或外国游客。

五、货币反映出的小问题

用惯了无现金支付之后,来到埃塞确实会有一定的不适应。虽然Jack Ma刚刚来过埃塞,不过支付宝还没有在埃塞正式落地,大部分都需要通过现金支付,连信用卡都不是很普遍。来之前就知道埃塞有严重的外汇管理,不过来了之后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不过也可以理解,这也是货币稳定的重要手段之一。很多企业,因为无法获得足够外汇进口生产原料,导致远远未能发挥出足够的产能,只能低效生产,这确实是一个无奈的现实。

在机场,印象极深的是在窗口换当地货币,只见办事人员从下面拿出几捆钱。拆开包装之后,才发现这些纸币居然如此破旧,超出我的想象,不少已经发脆且破烂不堪,几乎很难再继续使用。我想,这恐怕反映了几个问题:其一,埃塞是否有成熟的印钞设备和印钞技术,还是在这方面都要完全依赖外国?其二,货币更新的速度如此之慢,是否也反映了经济情况不甚乐观?

目前来看,埃塞比尔的币值还是比较高的,对RMB大概是5:1,跟台币比较类似。但其汇率并不够稳定,这也是近几年来发展中国家普遍面临的大问题。


埃塞俄比亚:非洲初印象中的光与影(一)

埃塞货币比尔

六、埃塞也是有外卖的!

虽然都是发展中国家,但几天来几乎没在埃塞身上看到任何新经济的影子。但突然有一天,我在前方看到一辆骑着摩托车的外卖小哥,这确实让我们眼前一亮。查了一下,才发现这是一家名叫“delivery Addis”的外卖平台,成立于2015年。我上网搜寻了一下,确实可选范围不多,比如我住的附近只有三家可选的外卖,且以知名快餐连锁店为主。这个平台的开放时间大概从上午的9点30到晚上9点,但从我的观察来看,订外卖的人实在不多。据同事介绍,当地埃塞人主要是吃一种叫做“英吉拉”的主食,拌上各种酱或汤就是一顿饭,价格也相对较低。不过就味道而言,很多人并不习惯,所以如果去埃塞短期旅游的话,也可以尝试一下外卖。


埃塞俄比亚:非洲初印象中的光与影(一)

埃塞的外卖平台

七、埃塞的地标:非盟总部

说实话,走入非盟总部之后,有一种恍如隔世的感觉。在亚迪斯的低矮建筑中,它显得尤为鹤立鸡群。和其他一些政府机关相比,它的准入条件和安保更为严格,占地面积更是大了数十倍。我想,能争取到非盟总部建立在此,埃塞自身恐怕也是十分“幸运”,不仅是其施展外交手腕的重要平台,也为埃塞提升了极大的话语权。因此,不少人也把埃塞视为非洲地缘上一个重要的枢纽,只要埃塞稳定,周边就不会大乱;而一旦埃塞除了问题,其危机就会迅速扩展到周边地区。走入一层的会议厅,俨然有一种小联合国的感觉,各国人聚集与此,商讨非洲的区域性议题。

但其实它的问题也不少,一方面大部分资金来自于欧洲,自己的独立性很差;另一方面,非洲内部的整合做得也不好,导致这里清谈的成分较多,能落实的较少。但对非洲人来说,这是他们“用同一个声音说话”的良好平台,已经是个不小的进步了。

埃塞俄比亚:非洲初印象中的光与影(一)

最后,说一说埃塞的天气,由于它地处高原,所以会有一些轻微的高原反应。而气温也相应比同纬度国家更低,应该处于相当舒适宜人的气候。从上图可以看出,埃塞总体的天气是非常不错的,但由于环保标准不高、汽车尾气排放严重,空气中经常弥漫着尾气的味道,时而也会有灰霾的情况出现。关于埃塞的其他印象,在第(二)部分中将继续介绍。

转载请说明出处:五号时光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