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援助金额“缩水”?津政府:这不是最终版本啊

  • 小编 发布于 2019-11-21 22:01:04
  • 栏目:国际
  • 来源:深海区
  • 6478 人围观

深海区工作室 深海星

今天,津巴布韦政府日前发布的2020年国家预算报告,引发了中国网友的关注。原因很简单,其中对于中国向津巴布韦提供的双边支持金额,受到了中国驻津大使馆的"友情提示"。津方在报告中称,中国向津巴布韦提供的双边支持金额为363.15万美元,而中国大使馆的数据显示,仅今年1-9月,中方提供的实际双边支持金额为1.368亿美元,还不包括其他援助费用,例如专家协助费用,使馆对当地弱势群体的捐赠等。今天稍晚时间,津巴布韦官方回应称,报告中的数据并非最终数据,津方还在继续进行预算会计。

中国援助金额“缩水”?津政府:这不是最终版本啊

其实,不管津方的数字究竟是怎么统计的,对于津巴布韦这个非洲的兄弟,中国的关心和帮助是实实在在的。从维多利亚瀑布城国际机场、卡里巴南岸水电站、津巴布韦议会大厦到马胡塞夸医院……当"中国速度"的建设步伐在津巴布韦的土地上迈开的时候,给当地人民带去的不仅仅是希望。

"坚定支持"

津巴布韦位于非洲东南部,人口约1700万。土地肥沃,自然资源优厚,气候适宜,素有"非洲菜篮子"的美誉。1890年,津巴布韦曾沦为英国殖民地。1980年津巴布韦独立,穆加贝出任首任总理,经济长期稳定。

然而,因为一系列土地改革、西方所谓的选举舞弊和无力清偿外债等问题,"非洲菜篮子"被西方国家集体制裁,援助中止、通货膨涨、经济负增长等一系列连锁反应接踵而至。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津巴布韦饱尝西方世界的冷眼。

"欧美国家没有在后殖民主义时代的津巴布韦得到足够多的利益。与所有不愿意成为西方附庸的国家一样,我们遭遇了被妖魔化的命运。在西方媒体中,津巴布韦总是落后、贫穷与混乱的。"津巴布韦大学教授派兹塞·马希礼说。

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学者沈晓雷曾多次赴津巴布韦调研。对于津巴布韦当下的困境和困境中津巴布韦人对发展的渴求深有感触。

据沈晓雷介绍,目前津巴布韦就业率很低,很多工人没有地方工作,中企的一系列援建项目为解决当地的就业问题做出了贡献。比如,罗伯特•穆加贝国际机场改扩建项目由中江国际承建,已被津巴布韦列为国家项目。预计项目完成后,机场年旅客吞吐量将从目前的250万人次增加到600万人次,成为南部非洲重要的航空枢纽之一。他在调研时了解到,中江国际共雇用约350名当地人,预计到施工高峰期将达到800-1000人。此外,中方员工多为管理人员和工长,负责在质量和施工方法上培训和管理当地工人,这也相当于在做技术转移方面的工作。

中国援助金额“缩水”?津政府:这不是最终版本啊

而最近一条受到关注的新闻是,由中国政府援建的津巴布韦马胡塞夸医院二期项目竣工交付仪式本月16日举行,津巴布韦总统姆南加古瓦亲自为项目揭牌。

马胡塞夸医院又被称为中津友好医院,是中国帮助津巴布韦改善医疗卫生服务水平的民生工程。医院一期项目已于2013年初投入使用,二期项目主要包括对一期项目维护以及增修道路,新建水塔、水井、围墙,改造和扩建消毒室、洗衣房和食堂等。

姆南加古瓦向中国政府的无私援助表示感谢。他致辞说,这所一流医院的建设是津中友好的象征。多年来,中国为津巴布韦建设了很多大型基础设施,并在农业、教育、科技和医药卫生等领域与津开展合作,完成了许多民生工程,促进了当地经济社会发展。

中国援助金额“缩水”?津政府:这不是最终版本啊

"近20年来,在津巴布韦经济社会发展陷入困境时,是中国提供了坚定支持和无私帮助。"这样的感慨来自津巴布韦主流媒体《新闻日报》。

该报日前发布题为《津巴布韦孤立无援时,是中国挺身而出》的社论,梳理了近20年来中国朋友的坚定支持和无私帮助。根据该报的统计,从2000年到2017年,中国向津巴布韦提供了17亿美元基础设施专项贷款;2003年以来,中国对津直接投资累计达到近70亿美元,并实现逐年递增。津巴布韦人还记得,今年,在飓风"艾代"造成灾难性破坏后,中国第一时间捐赠了80万美元。在粮食援助方面,仅今年一年,中国就捐赠了1万余吨大米,援建了500口钻井等。

"授人以渔"

对于津巴布韦人来说,没有什么比"发展"两字更有分量。而谋求发展,也是广大非洲国家的共同心声。许多非洲国家认识到,没有强大的经济基础,任何政治议程都是空中楼阁。

我们看到,不仅在紧急时刻的"授人以鱼",中国更重视"授人以渔"。截至2016年,中国共帮助50多个非洲国家实施近500个农业援助项目,涉及农业种植、粮食仓储、农业机械等领域。中非合作将助力非洲早日实现"零饥饿"。

我们看到,中国与毛里求斯17日正式签署自由贸易协定,这是中国与非洲国家的第一个自贸协定。这一协定将为深化中毛经贸关系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为中非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注入新内涵,为中非经贸合作提供新契机。自2018年9月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举行以来,中非经贸合作向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发展,取得了一系列成果。中国已连续十年成为非洲第一大贸易伙伴国,2018年中非贸易额达2042亿美元,比上一年增长20%。

在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世界经济研究所所长张海冰看来,随着经济合作的深入发展,中国对非洲援助和投资项⽬,正在从传统产业向新兴产业转型,以初级产品和加工贸易品为主的贸易格局正在被更多样化的经济合作模式所取代。而随着中非经贸合作区的建立,中国对非洲投资开始从低端投资向高端投资领域发展,投资规模和技术含量都有了很大提升。她认为,中国所实践的这种平等互助型南南援助,对发达国家和其他新兴发展中国家的对外援助与合作产生了积极的带动效应。中国对非洲援助的根本目的是以援助促发展,以发展促合作,最终实现共同发展。"可以说,中国对非洲援助的战略意义已经超出了双边层面,具有更广泛的国际影响力。"

"非洲国家认识到,实现发展不再只有模仿西方那一种选择。这不是非洲国家故意无视西方加强与其合作的愿望,而是中国发展道路和发展经验本身更符合发展中国家的国情。"津巴布韦著名记者奇卡瓦曾在津官方媒体《先驱报》上发表评论文章,积极评价中国发展伟大成就和中非合作丰富成果。

中非合作好不好,非洲国家和人民最有发言权。

本文由树木计划支持,【深海区】出品,在今日头条独家发布,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转载请说明出处:五号时光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