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淦昌与中微子

  • 小编 发布于 2019-12-02 02:06:14
  • 栏目:科技
  • 来源:物理文化与施郁世界线
  • 6789 人围观

文章来源及参考文献见:施郁. 《诺贝尔奖委员会的错误:“幽灵粒子”中微子是如何现身的》. 科学, 2019, 71(5):45-49

中微子很难被直接探测。1941年王淦昌提出通过测量锂7的动能,从而确定中微子的能量。王淦昌提出的方法只是用来间接证明中微子的存在。莱因斯和科万后来探测到核反应堆中微子,戴维斯后来探测到太阳中微子,都是直接探测,才算是中微子的发现。

王淦昌与中微子

施郁

1956年7月,莱因斯(F. Reines)和科万(C. Cowan)在美国《科学》(Science)上发表了一篇短文,宣布中微子的发现。

中微子是很重要的基本粒子,1930年首先由泡利(W. Pauli)预言,名称“中微子”(neutrino)来自费米(E. Fermi)。1932年,海森堡(W. Heisenberg)提出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而质子和中子可以看作同种粒子的两种状态。1934年,费米吸取海森堡的想法,推广狄拉克(P. Dirac)的量子电动力学,提出β衰变理论,认为β衰变的本质是中子转化为质子、电子和中微子(实为反中微子,当时还不知道有正反之别)。因此中微子并不是原子核的组分,而是来自原子核中的中子的β衰变。这是一个划时代的贡献,为物理学家建立了这样一个图像:在量子场中,粒子不断地产生和湮没。当然,这也是费米对于中微子物理的主要贡献,远超过为中微子命名这件小事。

虽然费米的β衰变理论使得人们对中微子的存在深信不疑,但是中微子直到1956年才首次被直接探测到,原因是中微子与其他粒子(称为靶粒子)的作用非常弱。所以,中微子俗称“幽灵粒子”

王淦昌与中微子

王淦昌

虽然中微子很难被直接探测,人们可以利用能量守恒,间接证明它的存在。1941年,在迁至贵州湄潭的浙江大学,王淦昌提出这个方法[4]。这是寻找中微子道路上的首个突破。李炳安和杨振宁曾仔细研究过王淦昌方法的前因后果[5]。

王淦昌的方法是基于:铍7(铍的放射性同位素,原子核由4个质子和3个中子组成)俘获K壳层(原子中最靠近原子核的电子轨道)的电子而成为锂7时,同时放出一个中微子。这个过程本质上是:质子 + 电子 → 中子 + 中微子。因为反应前后能量和动量守恒,所以对于有两个反应产物的情况,锂7和中微子的动能都是唯一确定的,叫作单能测量锂7的动能(又叫反冲能),就可以确定中微子的能量,证明中微子的存在

但是在实际的实验过程中,由于样品厚度和孔径效应,导致存在若干不同动能的锂7原子核,做不到单能。王的文章发表几个月后,阿伦(J. S. Allen)及其助手最早做了铍7的K电子俘获实验,但是测量的锂7动能不是单能的。1950年,当时在伊利诺伊大学的阿伦及其助手改进了实验,但是仍然不是单能的[6]。1952年,阿伦和助手发表了氩37俘获K电子而成为氯37的实验,测量到了单能的氯37 [7],因此首次成功实现王淦昌的方法,证明中微子存在,虽然不是用铍7。在此之后一个多月,美国布鲁克海文国家实验室的戴维斯(R. Davies)发表了铍7的K电子俘获,测量到了单能的锂7[8]。戴维斯在2002年的诺贝尔奖演讲中提到自己被阿伦赶超,但是引用了后者1950年的实验[9]——那个实验还不是单能的。

值得注意的是,王淦昌提出的方法只是用来间接证明中微子的存在,而无论是莱因斯和科万后来探测到核反应堆中微子,还是戴维斯后来探测到太阳中微子,都是直接探测,才算是中微子的发现。

莱因斯和科万是美国洛斯阿拉莫斯(Los Alamos)实验室(原子弹的诞生地)的实验物理学家,最早从核反应堆找到了中微子(准确地说,是反中微子)。他们1951年开始实验,1956年成功。1995年莱因斯获得诺贝尔奖,而科万1974年就去世了。

戴维斯后来用氯水探测到太阳发出的中微子,因为太阳发出来的不是反中微子,而确实是中微子,所以与氯反应产生氩。1990年,小柴昌俊领导的神冈实验验证了太阳中微子短缺。1987年,他们还无意中捕捉到来自超新星1987A的12个反中微子。所以戴维斯和小柴昌俊因为“宇宙中中微子的探测”而各获四分之一诺贝尔物理学奖;贾科尼(R. Giacconi)因为发现宇宙X射线源而获得另一半。

- The End -

转载请说明出处:五号时光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