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氏代齐”后的齐国:极力铲除旧势力,对贵族和重臣严加防范

  • 小编 发布于 2019-11-24 04:09:13
  • 栏目:历史
  • 来源:开卷谈史
  • 9572 人围观

齐桓公十四年,陈国公子完奔齐,齐桓公想要任命他为卿,“于是以为工正。田成子常之祖也”。可以说,正是齐桓公亲手打开了“田氏代齐”之门。

至齐灵公、齐庄公之时,齐国国君大多昏庸,卿大夫开始控制齐国政权,田氏也趁机逐渐壮大自己的势力。齐景公时期,厚敛且严刑,齐国人民的生活陷入水深火热之中,因此民心渐失。而田氏则抓住了机会,采取了一系列拉拢民心的手段,最主要的就是施恩于民。

“田氏代齐”后的齐国:极力铲除旧势力,对贵族和重臣严加防范

齐桓公剧照

田氏救民于水火之中

当齐景公向人民横征暴敛之时,田氏却致力于平抑物价,让“市木之价不加贵于山,泽之鱼盐龟鳖蠃蚌,不加贵于海”,我们都知道,迅速攀升的物价会迫害人民的生计。大到官吏,小到借贷于民,无一不是田常用心争取人心之处。

田氏还懂得谋取士人的支持,“杀一牛,取一豆肉,余以食士”,拉拢士人以增加本身的势力。田氏的努力没有白费,最终的结果就是——“有德于民,民爱之”。

“田氏代齐”后的齐国:极力铲除旧势力,对贵族和重臣严加防范

齐庄公剧照

而后,齐国政权逐渐为田氏所把持。田氏采取了两方面的行动:

一方面,铲除齐国诸大夫势力,以专齐政,扩张田氏的政治势力,逐步掌控齐国重要城市,并且对外寻求赵、魏、韩三国的支持;另一方面,继续施惠于民,意图拉拢人心以颠覆齐国。

齐康公十四年,田和将齐康公驱逐至海上的一座小岛之上,乃篡齐自立。

田氏推行变法革新,对贵族和重臣严加防范

在田氏与齐国诸大夫展开政权内斗,而逐步掌握齐国政权的同时,当时各国兴起一股改革的潮流,各国莫不投入到变法的怀抱以图自强。

魏国在经过李悝变法之后,逐渐强大到威胁其他国家,他们在富国强兵之后更是屡屡侵犯齐国。齐威王便在正式执政后,趁着局势尚未安稳,内部政治组织不够健全,外患又屡屡逼迫的情况下,推行变法革新以图改变此劣势。

“田氏代齐”后的齐国:极力铲除旧势力,对贵族和重臣严加防范

魏文侯剧照

我们都知道,在春秋末期,齐国的君主大多都是昏君,君权常常被卿大夫所操弄。卿大夫们掌握了左右废君、立君之事常有,并且时时与国君相抗衡。

到了战国时期,齐国国君为了集中掌管君权,也为了避免重蹈贵族或重臣篡位之覆辙,对于“政在家门”、“尾大不掉”的情况,更是加以警惕和防范。

齐威王时期,曾封靖郭君田婴于薛地。我们都知道,齐国需要靖郭君田婴的辅佐才得以兴盛,而靖郭君也需要齐国这个舞台让他发挥政治长才,一旦靖郭君做出与齐国分裂的行动,对齐国和靖郭君而言,都是最遭的,也是毫无利益的情况。

也正因如此,食客才通过鱼水相帮的道理——“夫齐,亦君之水也”,成功劝阻靖郭君在薛地修建城墙。

“田氏代齐”后的齐国:极力铲除旧势力,对贵族和重臣严加防范

孟尝君剧照

齐宣王时期,楚人进攻薛地,孟尝君田文通过淳于髡劝说齐宣王,齐宣王才起兵前往救援。由此可知,孟尝君在薛地并没有兵力来进行自卫工作。可见在战国时期,上卿的权力,已经逐渐因为国君对其的管控、分化而减少。

孟尝君虽然继承了薛地之封,但是战国和春秋封建制度有别,孟尝君并未就封邑管理民政,从“使吏召诸民当债者”可以得知薛地是由当地官吏经营的,而孟尝君只是享有封地之内的赋税,所以派遣冯谖前往薛地收取债款。

由此可见,薛地人民与孟尝君并没有直接的接触。如此一来便不容易建立起地方势力,齐国国君正是通过这种方式来抑制宗族权势的扩张,降低重臣和国君抗衡的机会。

至齐湣王时期,孟尝君贤德,好客养士,名声闻于诸侯,甚至得到秦昭襄王的赏识。秦国想要任孟尝君为相,入秦之后孟尝君却惨遭小人陷害,他最终得助于食客鸡鸣狗盗者才脱困返回齐国。

“田氏代齐”后的齐国:极力铲除旧势力,对贵族和重臣严加防范

秦昭襄王剧照

然而,孟尝君的名声逼主,让齐湣王心生疑惑,想要除掉他。经过几番政治斗争,及君臣权力的拉锯战后,齐王以一句“寡人不敢以先王之臣为臣”就除掉了孟尝君的权力,让他回薛地去,无法继续威胁齐国的君权。

田氏夺取吕氏政权之后,极力铲除旧公室势力,新贵族势力又尚未形成,因此齐国田氏宗法观念淡漠,在战国“七雄”之中是封君最少的国家。

有封号的只有靖郭君田婴、孟尝君田文、成侯邹忌、安平君田单、武安君苏秦等五人,说明齐国国君对贵族和重臣势力坐大,有所防范。

转载请说明出处:五号时光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