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安讲述 | 都知道吉林大安有个公主陵,但陵庙为什么不见了呢?

  • 小编 发布于 2019-11-25 00:12:15
  • 栏目:历史
  • 来源:大安微生活
  • 6144 人围观

整理人:江其田

大赉县从前叫“莫勒红岗子”,原指的就是前、后宝石一带。而前、后宝石便由公主陵而得名。

大安讲述 | 都知道吉林大安有个公主陵,但陵庙为什么不见了呢?


配图 图片来源于网络,与本文无关

公主陵墓的主人,是为清顺治皇帝之从姐,蒙古科尔沁图什叶图亲王奥巴之妃——和硕公主,名叫肫哲。 史料记载,肫哲15岁时,即天命十一年(1626年)下嫁已入暮年的奥巴为妃。肫哲公主为何下嫁奥巴?这是后金(清朝前期)努尔哈赤皇帝为了巩固东北地区的统治,对北方其他部族采取“北不断亲”的笼络怀柔政策的结果。

生活方式的改变,二人年龄的悬殊,造成和硕公主的婚姻悲剧。婚后6年,奥巴就撒手而去,肫哲年仅21岁,就开始了寡居生活,冷冷清清,惨惨戚戚,终于在奥巴死后16年,肫哲万念俱灰吞金自尽,死于奉天(今沈阳市),年仅36岁。有诗叹曰:

哀哉肫哲,

一代公主。

年刚及笄,

伴蒙叟于穷疆;

青春妙龄,

守寂寞之空房。

郁郁寡欢,

怅怅哀戚;积悒累忧,终致早亡。

相传肫哲死后,按蒙古习俗,灵柩要从奉天运回领地安葬,要用几十头犍牛挽车载着灵柩直到犍牛不走或使所有的犍牛在行使中倒毙,即认为死者看中了这个地方,便由阴阳先生选择地穴,俗称“点宝石眼”,而后挖穴为墓,安葬灵柩。一日,灵车进入大赉地界,来到嫩江之滨,眼前呈现出一泓盈水巨坑,挽牛渴极,争奔饮水。狂饮后一时踯躅不进,送灵人以为“公主看中此地”,便择地挖穴,准备下葬。

这时,饮过水的牛忽又来了精神,挽车前行,这样迤逦向北,又行了数里,犍牛相继毙命。于是,第二次点“宝石眼”,挖穴下葬,这就是今公主陵之址。此后,人们便称挽牛饮水处为“饮牛坑”,第一次,挖穴处为“前宝石”,第二次定址处为“后宝石”。

据《大赉县志》记载:“城北十五里有图什叶图族寝陵一所,名曰公主陵,旧有庙宇于光绪二十六年被俄人用炮打平。破瓦颓垣徒留故址,亦无碑记可考。”

关于沙俄军队炮轰公主陵的具体情景,据大安市博物馆掌握的资料和随公主灵柩而来的奴仆后裔的忆述,当年这里有个名叫乌里吉的人,因与村民不睦,于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跑到哈尔滨,投靠了沙俄的“白将军”。第二年春天,乌里吉与白将军的外甥,带领30多名沙俄士兵,来到后宝石屯,大肆抢掠。当地百姓奋起反抗,与驻后岔古敖的清兵,把总叶尚格尔带领的清兵一道,击毙了白将军的外甥等10多名俄匪,夺回了被抢的耕牛。同年四、五月间,沙俄从哈尔滨开来三艘火轮,炮轰后宝石村,炸毁了公主陵庙。

第一次,沙俄到后宝石村庄只是为了抢掠吗?第二次到后宝石村庄只是为了报复吗?如果只是为了抢掠牛羊,哈尔滨附近有的是牛羊,何必舍近求远到大赉来?

根据1987年5月18日,吉林省历史博物馆的发掘,终于使这段公案大白于天下。发掘结果表明,公主陵庙早已被盗,而且还盗得非常彻底。这表明,沙俄士兵到后宝石完全是为了盗挖陵庙。炮击公主陵庙也不完全是为了报复,而是为了毁灭罪证。

转载请说明出处:五号时光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