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公文差点引发一场战争

  • 小编 发布于 2019-11-25 19:31:28
  • 栏目:历史
  • 来源:每天读书札记
  • 5244 人围观

由于上报了一篇不靠谱的公文,整个帝国进行战争总动员。这事如果不是《资治通鉴•晋纪十七》白纸黑字的记载,我真不敢相信。

(一)

事情的背景是这样:灭了西晋的前赵和后继建立的后赵等北方少数民族政权,一直是东晋的劲敌。东晋老是担心他们会一鼓作气南下把东晋给灭了。

有一年,公元335年,前赵大将石虎突然来了兴致,离开北方驻地来南方边境旅游,到长江边上转了转就回去了。这群人游牧民族出身,有十几个士兵骑着马路过附近的历阳郡(今安徽和县)。这可把历阳郡太守袁耽吓坏了,赶紧上报这一重要军情,称石虎军进犯边境。但这个奏折漏了最重要的信息——人数,没写多少兵来了。

历史上这位石虎是出了名的残暴,打仗也是一流将领,而且他跟他叔石勒当年曾经灭了西晋,所以这封奏折送到京城后,“朝廷震惧”,满朝文武都吓坏了,没人认真细读这封奏折的5个W和一个H,就跳过调查研究直接决策了。朝廷任命王导为总司令,统筹备战事宜,十四岁的皇帝司马衍举行阅兵式,各种调兵遣将,一边分几路大军迎战石虎,一边组织部队拱卫京师。

等忙活得差不多,朝廷才得知人家石虎这次南下没带几个兵,而且早就已经回去了,顿时傻眼。最后,这位极端不靠谱的太守袁耽被当作替罪羊,“坐轻妄免官”。

(二)

这个故事槽点满满:

首先是袁耽,人如其名,耽误了军国大事,居然连基本情况没调查清楚就跟领导打报告,简直是拿帝国安全开玩笑。如果一开始难以查实情况,还可追踪调查进行补救,动态更新发个改稿也算尽职。可这厮着实可恨,居然就那么着了——不是能力问题,就是态度问题,给领导挖了个大坑,罪不容恕。

扯句题外话,公文历来是帝国运行的重中之重。领导不可能眼观四路、耳听八方,很多事只能通过下级报告间接了解情况。而由于种种原因,只要是人写的报告,就难免跟真实情况有所出入,瞒报不报的有之,杀良冒功谎报误报的有之,至于敷衍塞责迟报假报的更是比比皆是。在现代化的媒体行业出现之前,统治者们想掌握地方真实情况,没各种东厂西厂还真不行。

再说以王导为核心的满朝文武——那娃娃皇帝就是个傀儡。面对地方上报的重要军情明显缺失的事实要素,居然也没人察觉核实,听到石虎带着兵来了就“震惧”,既缺乏政治勇气也缺乏政治智慧,可见东晋朝廷的孱弱和昏庸。闹出这么一个天大的笑话之后,更是无人承担领导责任,而把替罪羊袁耽推出来追责,而且似乎不好意思过重处分,仅仅免官了事。

总结一下就是,不靠谱的领导和糊涂的下属共同制造了一起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历史闹剧。领导和下属都这样,难道是因为东晋朝廷缺乏人才?

其实不是,当时北方战乱,帝国的人才衣冠南渡,饱学士大夫们都聚集建康,像祖逖、谢安、桓温、刘裕都非常能打,论个人能力都不差。但整个东晋一直是这么一副松松垮垮的怂包样。究其根本,还是偏安一隅,缺乏远大理想和统治意志,没有目标,自然就人不能得其用,庸才蠢才充斥朝堂。

用汉武帝的话说,“何世无才,患人不能识之耳。苟能识之,何患无人!夫所谓才耳,犹有用之器也。有才而不肯尽用,与无才同!”他老人家不知,有才而无人用、无地方用,也是与无才同的。

转载请说明出处:五号时光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