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下了一道撤军令,耳背的传令兵听成进攻,却灭了一个国家

  • 小编 发布于 2019-11-27 14:25:57
  • 栏目:历史
  • 来源:记一二
  • 7771 人围观

大家都知道,在我们历史上有一个混乱的时期,就是五胡十六国。那个时候在中原有很多国家,不过真正强的也就16个,占据江南一带的东晋基本上是一日不如一日,被灭亡也只是时间问题。

当时那个国家有一位非常有野心的大臣,他掌握着此国大部分兵权,极富野心和才干,他就是恒温。

恒温是个有城府、有谋略的人,他想吞并周边国家壮大自己的实力,但又不能挑硬骨头去碰,只能捏软柿子。

哪个是软柿子呢?想来想去,恒温觉得自己的对手只有成汉。

成汉统治者一直比较荒唐,内部也松散,此时去攻打颇有胜算。

制定出目标之后,恒温马上就召集自己的谋士们开始进行谋划,其中就有一个谋臣,非常聪明,他叫袁乔,他非常赞成这次出征,所以就给了一个建议。

出奇兵,奇袭成汉国都。这一招虽险,但险才有生机,所以恒温同意了。于是他们没通报皇帝,直接就去了。

当然皇帝听别人说了,又召集大臣来探讨,大家商量来商量去,觉得虽然成汉内部统治是有问题,成汉是软柿子,但恒温和他的一万人马是鸡蛋,鸡蛋碰软柿子……倒是能做成一盘菜,但他们估计是回不来了。

正如恒温所料,成汉皇帝李势根本没什么作为,朝廷是一盘散沙,驻守京城的士兵也很散漫,几乎是溃不成军的。

此人下了一道撤军令,耳背的传令兵听成进攻,却灭了一个国家

他们直接冲到大本营,皇帝李势傻眼了,他过于乐观,根本没想到有人吃了熊心豹子胆,竟然跑到京都来找死?结果是他找死,恒温的军队攻势猛烈,一时间无喘息机会。

皇帝慌了,匆忙从各地调集兵力,成汉还是有两把刷子的,如果把所有军队都调集起来,大家拼死一战,恒温的胜算最起码会少了一半。

对于成汉而言,这是一场反侵略的战争,人人都势必拼尽全力。

但是这样的阵势怎么可能吓到桓温呢?他有条不紊的部署,按照一定规律进军,士气一点也没受影响,而手下的士兵也都是长期训练有素的,都是精锐力量。

此人下了一道撤军令,耳背的传令兵听成进攻,却灭了一个国家

敌军的人数多,恒温的人数少,虽然他的士兵个个能以一当二,但冷兵器时代主要看人数,人数少了是要吃亏的。敌军不断涌上来,恒温的军队疲于奔命,眼看就要全军覆没。

此时唯一政权的选择是“鸣金收兵”,恒温再有野心,也不得不就此收手,以免造成更大的伤亡。

不过在他们下令的时候,却传来了一个乌龙,就是他本来是想要下令退兵的,但是不知道怎么的,那个士兵呢,就对他的命令有了误解,反而把退兵的命令传成了进军,于是就出现了进攻的军令。

士兵们听到了如此激昂的进军令,随着鼓声,立马精神振奋,他们觉得他们的进攻马上要成功了。

此人下了一道撤军令,耳背的传令兵听成进攻,却灭了一个国家

精神抖擞的士兵,马上就有了力气,而成汉这边本来以为敌军想要退兵了,就比较放松,结果却被他们卷土重来,杀了个不明不白,阵型很快就被打破,很快被各个击破。

之后,桓温的军队就大举进攻,一下就打到成都内部,后汉根本就没有一点防御,随着他们的进攻,皇帝也只能投降,于是他就凭着这1万军队就把一个国家给攻下来了,这是万万没人能想到的,而他也因为这次战役,一下子让大家都知道了这个人,后来恒温逐渐地掌握了国家的大权,甚至把东晋完全地控制了。

此人下了一道撤军令,耳背的传令兵听成进攻,却灭了一个国家

这个案例冲锋说明,士气往往是能决定一场战争的走向的,人数固然重要,但精神气更重要,人活着就是一股精神气,有了必胜的信心,做什么有个不成功的呢?

转载请说明出处:五号时光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