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朝代的官员很牛逼,动不动就敢跟皇帝较劲,皇帝还没一点脾气

  • 小编 发布于 2019-11-30 13:22:14
  • 栏目:历史
  • 来源:指点江山
  • 8764 人围观

士大夫,是古代中国对于社会上的士人和官吏之统称,始于战国。他们既是国家政治的直接参与者,同时,又是社会上文化、艺术的创造者、传承者,政治是绝大多数“士大夫”人生的第一要务。

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了著名的“竹林七贤”。他们既有很高的文学、艺术造诣,又有高洁的道德操守,但一方面又狂放不羁,放浪形骸。他们中的许多人情愿醉酒而死,也不在腐败的朝廷中工作。这种精神气质对“士”是一种有益的补充,也是符合“士”的操守的。

说到宋朝的士大夫,关于他们的趣事很多,且会发现:他们跟清朝时期的“士”,在精神和气质上有非常大的区别。简单来说,宋代的士大夫们脾气都不是很好,这里的脾气不好指的不是他们跟自己的媳妇发火,也不是说对下属异常严厉,更不是对待民众简单粗暴,而是在皇帝面前他们都表现出了火爆脾气。

这个朝代的官员很牛逼,动不动就敢跟皇帝较劲,皇帝还没一点脾气

宋真宗时期,有一个翰林的学士,名叫杨亿,虽然才华横溢,但是,却有点骄傲,与宰相王钦若互不相容。每次王钦若到场的时候,杨亿都会扬长而去,对其视而不见。后来,王钦若罢官回乡,其他官员们都写诗相赠,作为当时官场上的一种理解,以表相识一场,但是,却只有杨亿没有送。

宋真宗看不过去,就对杨亿说:“你就写一首给他送过去吧,不要这么意气用事,要顾全大局,礼仪上要过得去,一场相识,要讲究团结。”但是,杨亿对于皇帝的话并没有听进去,不写就是不写,皇帝发话也不好使。

还有一次,杨亿起草《答契丹书》,里面用了一句“邻壤交欢”,宋真宗由于对契丹太过憎恨,看到这一句不是很喜欢,所以,就用“朽壤、鼠壤”等词作为批注用来嘲笑契丹。结果,第二天,杨亿竟然给皇帝交了一份辞职申请书,理由是:觉得皇帝的批注是针对自己的,是不喜欢自己写的文字,所以,便提出辞职。

这使得皇帝有点不知所措,只能好言相劝,挽留这位才人,并且,对宰相说:“杨亿不通商量,真有气性。”

这个朝代的官员很牛逼,动不动就敢跟皇帝较劲,皇帝还没一点脾气

话说,在宋代,像杨亿这样“有气性”的士大夫,可不止他一个。在宋仁宗时期,有一台谏官,名叫张知白,做事说话也是跟随其名,非常“直白”。

有一天,仁宗找他谈话,提到他做人比较孤单,没有什么好朋友,主要在于说话上不太讲究分寸,劝解他以后要多注意。结果,张知白一听皇帝说这话,便甩给皇帝一句:“我不孤单,皇帝你才孤单呢。”仁宗自然很疑惑了,一问究竟。

对此,张知白回答道:“我家里有贤妻,家外还有亲戚,我哪里孤单了?皇帝你只有宫女陪伴,你岂不是比我还孤单?”这一句话把仁宗说的神情暗淡,独自回宫之后,跟皇后说了这件事情,还忍不住流下了眼泪。

原来,宋仁宗当时年事已高,自己所生育的儿子都死了,膝下无子,这对于一位年迈的老人来说,的确是很孤单的。可以说,张知白的话戳中了仁宗的痛点。按别人的想法,张知白说了这样的话,让皇帝这么伤心,估计是小命不保了。

但是,实际上,仁宗并没有怪罪于他,而是继续让他担任台谏官一职。

这个朝代的官员很牛逼,动不动就敢跟皇帝较劲,皇帝还没一点脾气

宋仁宗的老师夏竦去世了,本来礼部为其拟定的谥号是“文献”,但是,仁宗感念恩师的教导之情给予了他很高的评价,便将谥号改为了“文正”,这在旧时,可是对文臣最高的评价了。

但是,仁宗的这一决定却引起了士大夫们的不满。负责考功的刘敞说道:“起谥号这个事情,本来就应该是礼部的事情,它们有这个权利,起什么君王不应该横加干涉,而且夏竦这个人的品格不行,根本不配用文正的谥号。”最后,夏竦的谥号不得不改为“文庄”。

宋理宗的时候,一名叫李伯玉的台谏官,由于发表了过激的言论,被降了官职。但是,降官的文书,舍人院却一直不肯起草,用这样的行动,来抵制皇帝的这种做法。整整过了一年,这文书还没颁布下来。后来,牟子才管理舍人院,觉得这样一直拖着不写不是那么回事,所以,就把降官的文书写了。

但是,他却没有斥责李伯玉的过错,相反,在文书中,妙笔生花地对李伯玉进行了一番赞美,歌功颂德一番,嫣然将“解聘书”写成了表扬信。宋理宗看到后,不太高兴,便让牟子才修改一下,就连宰相也过来说情,让牟子才给皇帝一个面子,改一下了事。

结果,牟子才却坚决不听,还说:腕都可以断,但是,词一个字也不能改。丞相要是想改的话,可以自己改。像这样的士大夫,在现代的电视剧中估计也就只能活两集,而事实上,这种火爆脾气的士大夫,在宋代有,却是极为少见的。

这个朝代的官员很牛逼,动不动就敢跟皇帝较劲,皇帝还没一点脾气

宋神宗时期,有一个名叫王珪的,擅长阿谀奉承,谄媚拍马。在皇帝上殿、退朝、领旨的时候,都会高呼“领旨”,所以,人送外号“三旨相公”。这样迎合皇帝的士大夫,在宋代可以说是“最窝囊”的了,但是,跟清朝的“宰相”们相比,还是差了一大截。因为,在清朝的时候,有个大学士曹振镛,奉行的为官之道是“多磕头少说话”,真是让人唾弃。

但是,即使被叫做“三旨相公”,依旧也有脾气。

王珪曾经向宋神宗三次推荐张璪,却都没有被录用。因此,王珪就向皇帝提出辞职,说:“我身为宰相,给皇帝三次举贤都不被采用,是我当宰相的不称职,所以,我就不干了,辞职吧。”

宰相在古代那是何等的官职?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位置,作为百官之首,他的权力得不到皇帝的尊重,便用辞职作为要挟,这也不难看出他作为一个士大夫的气性。

中国官员们的这种“气性”在清朝时期,早遭到了严重的摧残和打压,在历经了“扬州十日”、“嘉定三屠”之后,江南的官场变得异常奴化。官员们卑躬屈膝、阿谀奉承、厚礼谄媚,真是世风日下,为官的风骨荡然无存,士子们的脊梁也越来越弯。一直到了清朝的末期,士人们的这种气性才稍有抬头,略有恢复。

参考资料:

【《东都事略·卷四·本纪》、《王文恭公珪神道碑》、《宋史·卷三百一十二·列传》】

转载请说明出处:五号时光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