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明朝官员俸禄低,还是有那么多人想做官?

  • 小编 发布于 2019-11-30 15:40:53
  • 栏目:历史
  • 来源:巴普洛夫没有狗
  • 7740 人围观

明代官员的穷,大约是历史上最为出名的。穷到什么程度呢?首辅李东阳,冬天烧不起煤;大清官海瑞,吃肉成了新闻;就连《明史.食货志》里也说,“自古官俸之薄,无有若明代者。”俸禄低到连后世史官都看不下去,明代官员过得也忒惨了。

为什么明朝官员俸禄低,还是有那么多人想做官?

但当这样的事实与另一份史料进行对照时,却显得别有意味:明朝享国276年,通过科举层层选拔产生的进士多达24000余人;而根据《中国教育制度通史》记载,明代仅乡试一项,合格率平均大约只有4%,更不用说更加严苛的会试了。

为什么明朝官员俸禄低,还是有那么多人想做官?

这就很诡异了,都说“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当官既然不挣钱,那这些士子寒窗N年,在科举这条独木桥上你推我挤,到底是为什么呢?

当然,我们不能否认,有相当多的学子,是抱着“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走上仕途的。但关键在于,理想再丰满,也不能当饭吃,海刚峰再清绝脱俗,“食色性也”的要求也得满足——海大人一生娶妻三次、纳妾两位,若不是这么折腾,他大约能稍微宽裕点。

为什么明朝官员俸禄低,还是有那么多人想做官?

按照常理,在这24000余位进士中,绝不可能人人都像徐阶、张四维这样身家巨万、不愁衣食,那么只剩下一种可能性——明朝的官员,很有可能并不像看起来那么穷。

一、地方官员的生财之道

常例钱,顾名思义,就是各级官员在实际操作中逐渐形成的不成文收入,虽然国家制度中没有规定,但是你若是不掏这个钱,就什么事都办不成。说白了,就是“吃拿卡要”。

常例钱其实不是什么新鲜事,从宋到元,官员们都有类似的灰色收入,而到了明朝,特别是明中期以后,各类常例钱更是五花八门、种类翻新,成为了各级官员们最重要的收入来源。

在明代地方各级政府中,刑名、钱谷这两项事务是常例钱的重灾区。

二、京官的敛财之术

相比地方官而言,京官捞取常例钱的渠道就要少得多了,因为他们不直接接触地方事务,“县官不如现管”,京官的手再长,也不可能直接伸到地方上去抓银子。

那么,京官就没有办法收钱了吗?当然不是——身为京官,他们的常例钱基本都来源于各级官员的“进贡”,而其中最大的一项来源就是“考察”。

明代的“考察”制度,初期并不定期,直到弘治年间,才定下了“京官六年一次,外官三年一朝觐,典察随之”的制度。

每到考察期,是地方官员最忙碌的时候——油水大的想保住位置,没油水的想换个地方。为此,地方官员们必然要托关系、找朋友,无论是老乡亲族、同榜进士、座师......只要是能搭上一点转弯抹角的关系,这些地方官们莫不趋之若鹜,而开路的,当然是白花花的银子。

关于朝觐年的这种情况,海瑞有一个形象的比喻:“京官收租之年”。嘉靖年间大学士张璁也说过:“顷来部院诸臣,有志者难行,无志者听命,是部院为内阁之府库矣。今之监司,苞苴公行,称为常例,簠簋不饬,恬然成风,是监司又为部院之府库矣。”

转载请说明出处:五号时光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