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纪事:清代以来,民间戴帽子的历史

  • 小编 发布于 2019-12-06 04:13:01
  • 栏目:历史
  • 来源:吉林乌拉永昌源
  • 8811 人围观

作者:优雅的胡子(吴永刚-Max)

虽然老话说“穿衣戴帽,各有一道”,但是大多数人的穿着打扮还是遵循时尚潮流的。不同时代,因社会制度、经济发展、地域差异、自然条件等因素,社会生活中的服饰式样有着很大区别。比如明清更迭、民国革故、以及后来新中国成立,中国人的服饰、鞋帽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随着时代发展,一些变化被后世微调沿袭,另一些则被淘汰抛弃——彻底成为了历史。

在各类服装服饰中,帽子自古就被中国人赋予了特殊的含义,《礼记》中即有“冠者,礼之始也”的记述,并强调道:“夫礼始于冠、本于昏、重于丧祭、尊于朝聘、和于射乡,此礼之大体也”。东北地区的吉林,虽地处边外,开化较晚,但因系苦寒之所,抛却汉家礼仪不论,单从环境考虑,历代居民对帽子都非常重视。

吉林纪事:清代以来,民间戴帽子的历史

韩国影片《最终武器:弓》中八旗士兵所戴的暖帽

清代吉林地区流行戴礼帽与社会管理方式有关

清代的吉林,居民以旗人为主。所谓旗人虽有蒙古、汉军之属,而服饰规制却依新、老满洲为例——一年四季均有戴帽习俗。这一点在十七世纪中期日本商人竹内藤右卫门等人上报幕府的材料《鞑靼漂流记》中也可得到佐证:

鞑靼人都戴帽子。冬天戴的是圆形帽子,把耳扇放下来防寒。明朝人(指汉族人,译者)的帽子,有的是用缎子和灰鼠皮做的。灰鼠皮是一种很贵重的东西。帽子上面有各种各样的“顶子”。一般的人,帽子上没有“顶子”。耳扇是用狐狸皮、羊皮或其它毛皮做的。

吉林纪事:清代以来,民间戴帽子的历史

未镶檐暖帽,取自《满族大辞典》

满语把帽子称为玛哈,在清代吉林地区,帽子有礼帽(大帽)和便帽(小帽)之分,礼帽又有暖、凉之别:

秋冬季所戴礼帽叫暖帽。暖帽圆形,帽檐外翻上卷如同敞口盆状,分绒、缎、毡三种材质,以黑色为多。普通百姓用鼠皮(黑色松鼠皮、染黑的黄鼠狼皮)、狍皮镶檐,富贵之人用貂皮、獭皮镶檐。

吉林纪事:清代以来,民间戴帽子的历史

凉帽,取自互联网

春夏时节所戴礼帽叫凉帽。凉帽没有帽檐,状若倒扣的锅底,由御草(满语得勒苏)、竹、藤编制而成,外罩白布,沿口包缎封边。这与《鞑靼漂流记》中夏天他们都戴草帽。这种草帽和圆帽相似……的记载能够呼应。

《鞑靼漂流记》中还提到由于身份、地位的不同,帽子的样式也不一致……事实也的确如此,无论暖、凉,清代礼帽上都覆有一簇红缨,称为顶子,但是佩戴礼帽的人若有品级,帽顶心上方还会按级别装饰宝石、珊瑚、水晶、砗磲等材质的顶珠以示区别。

吉林纪事:清代以来,民间戴帽子的历史

坤秋,取自《满族大辞典》

除上述男性佩戴的礼帽外,还有一种满语叫做坤秋的女性礼帽。这种礼帽为秋冬季戴用,形状与男性暖帽相似,不过帽顶为平顶缎面,上有“盖花”,钉有两条带有装饰物及刺绣纹样的飘带。

在清代,东北地区地广人稀,所居民众,大多为出则为兵,入则为民的旗人,且吉林地方很多城市原本就是军队驻扎的城寨,社会管理曾一度按协领、佐领等军队建制施行。城北打牲乌拉地区,旗丁日常采捕劳作即是工作内容。故而礼帽虽为官服,但对本身即有军人身份的旗人百姓而言,礼帽在民间实属常用服饰。只不过在清朝灭亡后,流行数百年的清代礼帽并未得到传承,而是随着旧体制的瓦解终被时代彻底淘汰。

吉林纪事:清代以来,民间戴帽子的历史

戴便帽的吉林三杰,取自《吉林旧影》

从清代到民国,承上启下的便帽

尽管礼帽常见于清代的日常生活,但它终归是正式场合佩戴的帽子。平常的日子,旗人通常佩戴便帽。清代男性最常见的便帽是被叫做帽头儿的瓜皮帽。这种便帽因由六块黑素缎面(春、冬季戴,冬季配以“耳包”防止耳朵冻伤)或六块黑纱(夏、秋季戴)缝合成半圆状,在民间也被叫做“六瓣瓦”或“六块瓦”。这种帽子的顶心交合处有一个黑色或红色的丝绒疙瘩球,俗称“算盘结”。瓜皮帽的帽边无檐,只封有一个一寸左右的绣边。绣边前有“帽正”,帽正的材质因帽主人的地位而珠、翠、玉各异。另外,“凡纨绔子弟,一般帽顶系红缦”(《吉林市满族志》)。

吉林纪事:清代以来,民间戴帽子的历史

影视剧中的瓜皮帽配耳包

进入民国后,官绅百姓日常生活仍旧特别重视帽子。伴随剪辫风潮,“西风”日盛,代表着旧习俗的瓜皮帽在社会上逐渐被边缘化。据潘起先生回忆文章所载,瓜皮帽一度成为吉林地区商人的标志性服饰:商人多戴黑缎帽头,黑帽纥繨。在冬季,商人们很少戴皮帽子,为了保护耳朵,曾流行戴黑缎子绣暗花的棉耳包或毛皮耳包,后来老式耳包又被兔皮耳圈代替。瓜皮帽和耳包搭配在行商之人中间流行很长一段时间后,也逐渐被猫皮、狗皮、兔皮帽子取代,老派的瓜皮帽进一步被边缘化。

吉林纪事:清代以来,民间戴帽子的历史

影视剧中的四块瓦毡帽

晚清至民国初年,吉林地区民族结构也发生了很大变化。由东北封禁解除带来的华北移民浪潮,使得旗人旧俗被逐渐冲淡。旗汉习俗相互交织,派生出许多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新习惯。当时城乡间,劳动人民夏季喜欢戴高粱秆草帽,既遮阳又可挡雨;春秋季节,多戴罐状,左右两侧有反折向上帽耳朵的"毡帽头";冬季则流行戴一种俗称“四块瓦”的牛毛毡帽。

四块瓦有四个毛皮耳,前后两个耳苫分别护额头和后颈,个头较小,左右两个耳苫个头较大。为御寒,耳苫多缝以羊、兔、狐狸等毛皮,富家子弟甚至会缝以貂皮。由于貂、狐毛皮珍贵,羊皮有异味,兔皮爱掉毛,所以使用最广泛的是本地产长毛黄狗皮。

其实狗皮在吉林地区使用得比较早,只因狗皮为旗人最大的忌讳之一,在旗人主导社会生活的清代,戴狗皮帽子会在一些场合受限(如旗人举行祭祀等典仪),因而不具备大面积推广的条件。进入民国后,旗人的优势地位不复存在,质地耐用,防寒效果极佳的狗皮在民间得到了广泛使用,使得狗皮制品发展成为东北服饰的一大特色——“四块瓦片头上盖,反穿皮袄毛朝外”甚至被当作东北人着装的一大怪

在狗皮逐步主导冬帽用皮的同时,“四块瓦”护后颈的耳苫被合并到左右耳苫,左右耳苫也被加宽加长,以便其末端可以系在下颏——四块瓦棉帽发展成为“大耳苫(苫常被写作扇)皮帽子”

吉林纪事:清代以来,民间戴帽子的历史

影视剧中的风帽

除了瓜皮帽和四块瓦外,还有一些清代出现的帽子被民国时期沿用。如秋冬季,普通老年男性民众还有戴风帽的。风帽也叫风兜,呢、缎为面,棉、皮为里,下摆很长,使颈肩得以御寒。

吉林纪事:清代以来,民间戴帽子的历史

影视剧中四喜帽

四喜暖帽也被民国接纳,这是一种平顶宽檐毡帽,帽头由四块毡子缝就,帽檐宽大反折,顶心装饰绒球,是旧时市民常戴的一种暖帽。

吉林纪事:清代以来,民间戴帽子的历史

头戴皮帽,肩披狐皮的满族贵妇。取自《吉林旧影》

秋冬季,吉林地区的女性会戴一种平顶皮帽,这种帽子和坤秋类似,只是去除了盖花和飘带(绒线针织围巾、耳包常配合戴用,作为御寒之物)。这个季节,一些小孩子会戴一种“吉祥帽”,这种帽面用彩线绣成猫、虎等动物脸谱,顶端左右缝有两个动物耳状饰物,因帽型而得俗称虎头帽。以上这些帽子也是由清代直接过度或稍加改动而在吉林地区流行的式样。

吉林纪事:清代以来,民间戴帽子的历史

1931年北山庙会,取自《吉林旧影》

西洋、东洋风格的帽子在民国时期的日渐流行

尽管许多清代的民间服饰被民国时代继承,但民国时代,由服装鞋帽展现出的社会风貌与清代相比,已经有了巨大的变化。早在晚清时候,随着与国内外各种交流的日益增多,新式服装式样开始出现在吉林地区。进入民国后,服装鞋帽的“洋味”愈加浓烈,一些曾被老派人物诟病的“洋相”逐渐“见怪不怪”,成为那个时代吉林人竞相追逐的风尚。

在这种新趋势下,不论冬夏,帽子越来越欧化。潘起先生的回忆文章里记载民国时期的吉林城市民夏天戴巴拿马式草帽,春秋戴礼帽(欧式礼帽),冬天戴土耳其式水獭绒帽

吉林纪事:清代以来,民间戴帽子的历史

土匪座山雕集皮帽、大衣、皮袄、老式棉袄于一体,堪称超级混搭。

巴拿马草帽与欧式礼帽的样子差不多,帽檐上面带有深色装饰条,宽宽的帽檐上翘(有的礼帽没有这种装饰条)。这两种帽子本该搭配西装革履,然而在东北,洋气的帽子也常与长袍或者短褂子共同出镜。无独有偶,新式的冬季绒帽和皮帽,也本该与毛领西式大衣搭配,可一来二去,竟也入乡随俗,和棉袄棉裤混搭起来,成为戴用者刻意求新的标志。这种混搭的情况越来越多,流行的范围也不局限在东北,久而久之便成为一种时代特色鲜明的着装时尚。

吉林纪事:清代以来,民间戴帽子的历史

北山庙会上戴帽子的妇女,取自《吉林旧影》

受外国着装潮流影响的不仅仅是民国时期的男性,城市女性中也开始流行起在夏季戴各式花帽的风尚。

吉林纪事:清代以来,民间戴帽子的历史

伪满时期赴长春参观的吉林籍学生,取自《吉林旧影》

吉林纪事:清代以来,民间戴帽子的历史

伪满时期游览小白山的中学教师,取自《吉林旧影》

吉林纪事:清代以来,民间戴帽子的历史

伪满时赴日参观的吉林地区小学校长们头戴“协和帽”,身穿“协和服”

伪满时,吉林地区流行的帽子式样除了之前受西洋时尚影响外,因日伪当局恩威并施、极力倡导,一些带有东洋味道的帽子也开始大行其道。首先是民国时期的学生帽得到了大力推广,特别是高校的学生帽与日本的式样几乎完全一致,戴帽子甚至成为各学校每天对学生仪容检查的内容之一。

在当时的公务员和文教卫生系统,所谓一种与日本军服类似的“协和服”成为标准的制服。与这种服装搭配的则是以日军战斗帽为样本的“协和帽”。由于伪满时期,日伪当局加快了殖民掠夺的步伐,极力发展殖民工业,使得鸭舌帽出现在吉林地区,另外针织类帽子(如滑冰帽)也由日本殖民者带进了吉林城。

从西洋风格到东洋风格,在解放前,本地传统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在帽子上有着深刻的体现。特别是后者,尽管在日本投降后,如协和帽之类“伪”文化特征鲜明的帽子式样被彻底消灭,但有一些帽子式样却因具有规模化生产基础,被巧妙地改造后,在历史前行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吉林纪事:清代以来,民间戴帽子的历史

一些对后世影响颇重的帽子演变

从五十年代开始,新中国大规模工业建设蓬勃展开,一五期间七个大项目落户吉林市,城市人口迅速增加。当时苏联被树立为学习的榜样,因而在苏联工人中颇为流行的鸭舌帽在吉林地区流行开来。不过,这种帽子已经有了一个更昂扬的名字——前进帽

然而当时,不仅在吉林地区,在整个中国,还有一种帽子比前进帽影响程度更深,影响范围更广,甚至一度成为工农商学兵,各界人士共同追逐的时尚——被叫做解放帽的军帽。

吉林纪事:清代以来,民间戴帽子的历史

学生帽与解放帽对比图

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主席身着军装,头戴解放帽,在天安门城楼庄严宣布新中国成立。随后几十年,举国上下尊崇英雄主义的风尚盛行。作为一项重要标志,解放帽也越来越被人民群众喜欢。

这种圆形短遮解放帽的最初设计者已不可考,大致最早是由解放军在东北的后勤工厂制作,东北野战军的官兵最先戴用。解放帽的帽型在历史上只与曾经在东北流行的学生帽相似,不过早期的解放帽的材质不如学生帽挺实。之所以这种军帽首先出现于东北,当与东北地区制作学生帽的技术相对成熟有着莫大的关系。后来铁路系统等大型国有单位还将解放帽由绿色改为蓝色,成为工人群体普遍戴用的帽子。

吉林纪事:清代以来,民间戴帽子的历史

在秋冬季节,旧式的棉帽、皮帽也在传承中得到了发展。吉林地区冬帽的旧式样为大耳苫皮帽子,这种帽子和奉军、关东军佩戴的冬帽类似,都是尖顶,左右耳苫较长。不同点是日本关东军冬帽的前帽苫很窄,有些像老式的“四块瓦”,而大耳苫皮帽子和奉军冬帽的前帽苫较宽。后来解放军四野戴用的狗皮帽子基本上是大耳苫皮帽子的形制。

吉林纪事:清代以来,民间戴帽子的历史

解放后旧式冬帽被军队和大型国有单位不断改造,最终形成了以雷锋帽为代表的新式冬帽。1955年10月1日起,中国人民解放军使用新式55式服装。其中冬帽仿制苏联的冬帽“ушанка”,这种冬帽是苏联红军在1939年苏芬战争后,仿照芬兰棉军帽制作以取代布琼尼帽。与前述三种冬帽的外形区别在于帽顶为圆形平顶,以及帽苫、耳苫使用化纤毡绒而不是动物皮毛。

这种新式棉帽正式定型后,因雷锋在一张宣传照片中佩戴这种冬帽,故而在学习雷锋运动中,被全国上下尊称为雷锋帽。后来铁路系统等国有大型单位也比照55式冬帽,改变了帽子的布料颜色,制作了各自系统内的冬帽。

应当看出,无论是解放帽还是雷锋帽,都在吉林地区有着一定使用或生产基础。从军帽定型后,逐渐被广大人民群众寄托以新的时代精神,从某种程度上满足了使用帽子时产生的心理诉求,最终得以普及和流行。

吉林纪事:清代以来,民间戴帽子的历史

百花齐放的现代戴帽风潮

作为生于上世纪七十年代的人,我有幸看到过许多已经消失的帽子,也戴过许多种已经被时代淘汰的帽子。记得八十年代时,许多女性愿意戴用类似医院大夫用的那种白的确良帽子,以至于我在买冰棍猛抬头时,还被卖冰棍老太太的白帽子惊到过。

自上世纪九十年代末以来,除回族人戴用的礼拜帽还保持着古老的帽子式样外,吉林地区戴用帽子的习惯早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时过境迁,而今人们在彰显个性时,往往会充分动用自己捕捉时尚脉搏的渠道,做出各式各样的选择,很少顾忌自己的妆容是否合群。

新世纪以后,欧美风、日韩风轮流吹过,吉林地区的百姓逐渐在日常生活中注重发型,而不复从前那样注重帽子——把精神风貌当作展示给外界的核心。同时,新世纪的帽子的时尚风向变化得是那样地迅猛,与百姓希望表达的精神气质契合得是那般复杂。以至于对于我们此刻生活所凝练的历史,似乎还需要让时间再沉淀一下,方好再作总结。

本文为优雅的胡子原创作品,其他自媒体转载须经同意

本文写作过程中参考:《吉林市满族志》、《昔日吉林民间习俗》《永吉县志》、《满族大辞典》、《鞑靼漂流记》等资料

转载请说明出处:五号时光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