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朝又一次大规模南征,起因还是荆楚,但结果却比昭王时好得多

  • 小编 发布于 2019-12-08 23:52:35
  • 栏目:历史
  • 来源:闲叙春秋
  • 9072 人围观

祭公离世之后,穆王仿佛失去了臂膀一般十分的难过,他不仅时刻惦念着叔祖最后的建言,还将这些忠告落实到了行动。上一次咱们说到,祭公过世三年后,穆王曾对此前历朝、各国的衰亡原因做了系统总结,让左史戎夫记录下来并时刻提醒自己,以便不负祭公的期望。此后逾十年的时间里,穆王还真的收敛了心性,不仅不再大兴土木,连他最热爱的“旅游”也放弃了,安心地留在都城处理政务、解决民生问题。可到了穆王三十五年,平静的生活又被打破了,穆王即将进行一次大规模的行动,这又是怎么一回事呢?

周朝又一次大规模南征,起因还是荆楚,但结果却比昭王时好得多

穆王决定安心打理国政

原来,这次大规模的行动便是穆王时期持续了三、四年之久的一次南征,而这次南征的诱因还是源自于荆楚这片土地,难道是穆王决定替父亲昭王报仇了么?答案当然不是,因为这次穆王征讨的对象可不是昭王南征时的荆蛮,反而是此前帮助穆王平定了徐国之乱的楚国,这可真让人有些摸不着头脑了。其实,大家大可不必为此感到疑惑,因为这一次楚国确实犯了错误,所以穆王必须采取行动所行动,来扼制住这种不良趋势的苗头。

要说楚国这次犯的错确实有点恃强凌弱了,这要是放在周代中后期也许不算什么,只是一个大国吞并了小国而已。但是,在周代前期,特别是西周前半段,天子的权力可还是至高无上的,在他国没有犯错,且天子没有下令的情况下,一个诸侯国擅自出兵攻打另一个诸侯国,这可是绝对禁止的。要知道,连鲁、齐这些天子最信任的国家,也是得到了“征伐令”后才可以征讨他国,并且他们所攻打的邦国多不是周天子敕封,乃是从上古延续至西周并与周朝相抗衡的国家。楚国在没有得到命令,便擅自出兵攻打邻国,简直是要破坏武王定下的“以藩屏周”的制度,穆王如何能对其熟视无睹呢?更何况,楚国的目标是之前穆王都放过了的徐国,他们这想扩大本国势力的野心,穆天子怎么会看不出来呢?

周朝又一次大规模南征,起因还是荆楚,但结果却比昭王时好得多

穆王任命毛伯迁去征讨楚国

于是,穆王当机立断任命毛国当时的国君毛伯迁(迁,应为毛公班之子,因公班入朝为三公,所以毛伯迁为毛国实际执政者)率军讨伐楚国。结果可想而知,一方是带着吞并他国私心的无名之师,一方是受命于天子的正义之师,再加上徐国自身也要进行抵抗,很快楚军在泲被毛伯迁击败退回了本国,而徐国也获救延续了下来。

按说楚国撤军了,徐国也安全了,穆王也该放过楚国了,毕竟他们的先祖曾勤劳于文、武二王,又在成王是获得敕封,总要给点面子。但穆王却从中敏锐地发现了楚国似乎有些口服心不服,虽然这次迫于压力退了兵,但他并没有来向朝廷承认错误,显然贼心还是不死啊。所以,穆王在不破坏先祖“以藩屏周”体制的基础上,决定再搞一次军事行动震慑一下楚国,让他们好自为之。

周朝又一次大规模南征,起因还是荆楚,但结果却比昭王时好得多

曾勤劳于周王室的楚先祖鬻子

当然了,穆王这次军事行动的目的是震慑楚国,但目标可不能是楚国,而是比楚国更靠东南部地区的百越之地。那里一直远离中原王朝的政治中心,虽然有禹帝驾临过当地,甚至死后还葬在了会稽,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百越之地与朝廷的关系渐行渐远。周朝建立以来,其主要的敌人多集中在东夷和西戎地区,无暇顾及南方。好容易到了昭王时又被荆蛮阻隔,仍然不能将王化宣扬到那里,也是天子的一块心病。

穆王继位后,随着周朝自身实力的提升,加上荆蛮势力逐渐被兴起的楚、徐等周朝封国所压制、南迁,周朝已经可以触及到百越之地了。所以,这一次穆王就要亲自带兵到百越之地去,让那里继夏禹之后重归王化。于是,穆王大起九师(笔者以为九师应该不全是王师,也该有部分诸侯国的军队才是。毕竟有昭王时的前车之鉴,穆王在不确定的情况下,不太可能再把自己的全部实力带往前线),直达九江,并做了一件比他父王明智得多的事情。

穆王干的这件事便是造了一座坚固的大桥供大军行进,按《竹书纪年》的记载,这座桥被形容为“架鼋鼍以为梁”,听上去像是用鳖(即文中的鼋,音为yuan,2声)和扬子鳄(即文中的鼍,音为tuo,2声)来架桥。但细想想看肯定不会如此,否则要造一座能让九师通过的大桥,抓光了水中的鳖和鳄也不一定够用,更何况行军途中也没时间去抓这些水生动物。因此,这句话笔者认为应理解成穆王命人造了一座看上去像鳖甲的形状,又如鳄鱼鳞甲一般坚固的大桥。

周朝又一次大规模南征,起因还是荆楚,但结果却比昭王时好得多

鼋即水中之鳖,鼍即扬子鳄

有了这样一座坚固的大桥,九师顺利地渡过了九江,再也不会出现昭王时的窘境了。大军过江后,没有了天险依靠的百越诸国自然不是周朝王师的对手,很快灭的灭、降的降,穆王大军一直打到了纡(大约在今广西桂林一带)这个地方才班师回朝。这一场大胜仗,不仅让穆王统领下的周师名声大噪,一雪昭王兵败的前耻,还达到了穆王此次南征的目的,震慑住了楚国。不久之后,楚国国君赶紧派使团入朝进贡,承认了错误,算是对穆王此前的惩处心服口服了。

再往后,穆王还想再把声威造得更大一些,便又学着大禹的样子,于自己在位后的第三十九年,在涂山搞了一次大朝会,看一看天下诸侯是否都能服从周天子的管理。结果显而易见,楚国稍稍有点不敬天子,便引来穆王如此大规模的南征行动,这次朝会谁敢不来呢?因此,这次涂山之会也是盛况空前,被《史记》、《左传》等史书记载了下来,与武王的“盟津之誓”、成王的“岐阳之蒐”、康王的“丰宫之朝”所并称。

周朝又一次大规模南征,起因还是荆楚,但结果却比昭王时好得多

《史记》中穆王有“涂山之会”的记载

就这样,安安静静搞了十来年内政的穆王,由于楚国的一次不敬之举,发动了一次大规模南征行动,还通过“涂山之会”让穆王自己掌握了天下诸侯的情况,真是一举多得了。从此之后,穆王一朝真的再没有发生过什么大的战争,又回归到了平静发展的状态。但是,没有了征伐并不代表穆王就没有操心的事了,因为此前发生过的许多事情让他一直在思考,所以等他有了解决之法后,便又命人办了一件大事。这到底是什么大事呢?咱们下次再叙。

【关键词云图简史】

为了方便广大史学爱好者能快速回忆起相关的历史内容,笔者“闲叙春秋”将在每篇文章结尾奉上“关键词云图简史”,通过8-12个关键词,帮助大家回忆文章内容,希望各位读者喜欢。

本文关键词:穆王南征、楚人入徐、毛伯迁伐楚、知楚不服、九师伐越、九江架桥、至纡凯旋、楚国朝贡、涂山之会。

周朝又一次大规模南征,起因还是荆楚,但结果却比昭王时好得多

关键词云图简史

转载请说明出处:五号时光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