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挖出唐代铁甲片,揭示千年前血战,学者:这些英雄绝不能忘

  • 小编 发布于 2019-12-10 22:04:37
  • 栏目:历史
  • 来源:萌蛋人
  • 6244 人围观

漫漫黄沙之中,新疆尉犁县发现了一座唐代烽火台遗址,名叫克亚克库都克烽燧遗址。考古人员不仅在这里挖到了唐朝军队的生活设施、军事文书,而且还挖出了一件十分特殊的文物——唐军的铁甲残片。为何说铁甲残片特殊呢?因为这些铁甲残片曾经的主人有个非比寻常的身份——安西军。

考古挖出唐代铁甲片,揭示千年前血战,学者:这些英雄绝不能忘

何为安西军?唐朝为了统治少数民族地区,专门设立了一些军事机构,这些军事机构就是都护府。而最为耳熟能详的都护府一共有六个,分别是安东都护府、安北都护府、单于都护府、安西都护府、北庭都护府和安南都护府,安西军就是安西都护府下的军队。

考古挖出唐代铁甲片,揭示千年前血战,学者:这些英雄绝不能忘

克亚克库都克烽燧遗址出土的甲片

安西军数量十分稀少,总共只有2万人,但这区区2万人可是精锐中的精锐。

唐朝奉行精兵制度,8000万的人口只养了50万军队。也正是因为精兵制度,在安史之乱前,唐军的批甲率接近100%,是世界范围内披甲率最高的、最土豪的!安西军作为边疆的精锐部队,披甲率不仅达到了100%,而且所配备的还是异常优异的战甲。凭借着优良的铠甲和专业的战斗素养,安西军在西域几乎是所向披靡。

考古挖出唐代铁甲片,揭示千年前血战,学者:这些英雄绝不能忘

唐军披甲率接近100%

《旧唐书》记载:“年八月,吐蕃大将坌达延、乞力徐等率众十万寇临。”而安西军竟然不顾数量上的劣势,主动出击,史书记载“大破贼众”。又比如“开元二年,吐蕃精甲十万寇临”,而安西军先是以700人夜袭,结果“贼众大惧,疑有伏兵,自相杀伤,死者万计……杀获不可胜数,尽收所掠牧马而还”。

“徒兵一千,可击胡骑数万”,安西军就是这么强大的存在!

考古挖出唐代铁甲片,揭示千年前血战,学者:这些英雄绝不能忘

可公元755年,大唐盛世陡转直下!节度使安禄山手握20万大军举兵反叛,挥师南下,直逼长安而来。而此刻朝廷手中却只有区区8万军队,数量上不占优势,更要命的是朝廷的兵大部分是各种二代和关系户,平日里嚣张跋扈、不习战事,根本无法与常年在边关作战的安禄山军队抗衡!

为了对付异常凶猛的叛军,朝廷想起了安西军!虽数安西军量有限,但作战骁勇,屡次击败吐蕃十余万大军,是唯一能正面抵挡安史叛军的力量!于是本就不多的安西军开始被大量抽调至内地与安史叛军作战。

考古挖出唐代铁甲片,揭示千年前血战,学者:这些英雄绝不能忘

早就垂涎西域的吐蕃见安西军被调走,几乎都要笑醒了,他们立刻向残留的安西军发动了狂风暴雨般的攻势!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面对吐蕃数量上的绝对优势,安西军誓死不降。凭借重甲坚城,安西军屡次重挫吐蕃。别看我数量少,你大爷还是你大爷!

吐蕃人一看傻了!原本以为安西军抽走了一大半,拿下西域应该易如反掌,看来还是当初自己太天真!既然硬碰硬干不过安西军,吐蕃人就开始玩战略。

考古挖出唐代铁甲片,揭示千年前血战,学者:这些英雄绝不能忘

虽然西域地区广阔,但是与内地并非处处可通,西域和内地之间有一处狭长的地区,叫做河西走廊。只要切断了河西走廊,就等于切断了西域与内地的陆地联络,孤立无援的安西军总有一天会扛不住。

吐蕃人对河西走廊发动了猛攻,并且成功切断了西域与内地的联络,西域成了大唐的孤岛。

考古挖出唐代铁甲片,揭示千年前血战,学者:这些英雄绝不能忘

河西走廊是进入西域的唯一道路

可安西军是谁啊?安西军是大唐最精锐的军队,身上穿着大唐最精良的铠甲。只要这身唐甲还在,安西军就绝不投降,西域就永远姓“唐”!

公元760年,西域上空的唐旗仍旧在飘扬。公元763年,吐蕃仍无法攻克西域。公元780年,安西都护郭昕终于突破重围,派出使者请求朝廷增援。掐指一算,时间已经过去了25年!

可他们哪里知道大唐早已今非昔比!藩镇割据摧毁了唐王朝的根基,此刻孱弱不堪,都城长安甚至一度被吐蕃人攻克!大唐自顾不暇,哪里还有心思增援西域啊!

考古挖出唐代铁甲片,揭示千年前血战,学者:这些英雄绝不能忘

考古发现的烽火台遗址

公元790年,吐蕃攻陷今天北疆地区的北庭都护府,同时重新切断了河西走廊,安西都护府与朝廷彻底失联!安西军已经坚守西域长达35年之久,当年的黑发壮士已垂垂老矣、两鬓斑白,再也无法穿上厚重的盔甲了!在吐蕃人强大的攻势下,安西都护府最后的老兵终于倒在了血泊之中。

考古挖出唐代铁甲片,揭示千年前血战,学者:这些英雄绝不能忘

而这些老兵生前穿着的盔甲有一些就被埋进了烽火台里,在黑暗中孤独的渡过历经数千年之久,直到今天才被考古队发现。当看着这些甲片时,仿佛看到了当年虽孤立无援,仍誓死相搏的安西军,在场的学者不由发出感叹:“这些英雄,我们绝不能忘!”

转载请说明出处:五号时光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