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名相张说从光辉形象到人设崩塌的历程

  • 小编 发布于 2019-12-10 22:34:12
  • 栏目:历史
  • 来源:智慧大话
  • 8218 人围观

姚崇宋璟,之后又是张说,三位宰相都是一时人杰,他们工作也都兢兢业业,任劳任怨,把国家治理的很不错。

此时的唐朝发展依然稳中向好,今天比昨天好,明天又比今天好,反正是蒸蒸日上,一天比一天好,身为最高统治者,李隆基也随之产生了更高的追求——精神追求。

大唐名相张说从光辉形象到人设崩塌的历程

他也想去封禅了。

毫无疑问,他是有这个资格的。

如果哪个皇帝能把国家治理到这程度,相信没有人敢拦着他。但李隆基却没有主动开口,因为他知道,封禅这种事情有向老天汇报工作的意思,属于总结表彰的典礼,哪怕你真的很想去,也还是让别人来提比较好,否则就有自卖自夸的嫌疑,显得自己太不谦虚。

此时张说正憋着劲儿要干点大事,察觉到了皇帝的意图之后,他马上提出了封禅的建议,李隆基当然龙颜大悦,跟他一拍即合,于是把任务交给张说,让他筹备。

接完这个任务之后,张说找来了在任的兵部侍郎,跟他讨论起了封禅中最紧迫的问题——安全保卫。

如果要去封禅,皇帝的车驾去了泰山,必然要调派很多军队护卫,如此一来,边境的驻军就会空虚,而那些心怀叵测的敌人也肯定会乘机捣乱,出来闹事。有过军事经验的张说确信,敌人绝不会在这时候打瞌睡的,为了确保封禅顺利进行,朝廷应该首先看好家门,不要让敌人打入我朝内部。于是他跟这位兵部二把手商量,看看该怎么调兵遣将,排兵布阵,防备恐怖分子袭击。

谁想这人没等听完就摆了摆手。

“不然,封禅是天子向上天宣告功业的典礼,现在天子就要去泰山了,我们却还畏惧这帮戎狄,如此怎么昭显我朝盛德?”

“这...说得倒也是。”一向精明强干的张说听到这话也没了主意,可要是安全方面出了问题,让抢劫犯进来祸害了老百姓,你让我怎么跟陛下交待呢?

这人笑着告诉张说,宰相大人,咱们要这么办——把突厥人请来。

“这些戎狄之中,最强大的是突厥人。但是突厥人却一直想和我们和好。如果我们派出一位使臣,邀请突厥人来参加典礼,他们一定不会拒绝。突厥人一来,那么四方蛮夷也一定跟着派使者过来,使者都来了,他们自然就不敢生事了。”

(注:此处的突厥,仍为后突厥。)

不用花钱,不用派军队,而是找个反面典型来压阵脚,这主意就好比隔山打牛,借力打力,十分机智巧妙。恍然大悟的张说顿时喜笑颜开,对着他连声夸赞:

“好,说的好,我张说比不上你呀!”

张说一直是一个很骄傲的人,对自己的智商和能力极为自信,除了坐在金銮殿上的那位爷,对其他人都不太服气,但是历来很多人都认为,他这句话却说的一点也没有谦虚,因为这个人在足智多谋这方面是有遗传基因的,他的父亲正是唐朝著名的偶像级人物,那个兼具文韬武略的政治家、军事家——裴行俭。而这个人的名字,叫做裴光庭。

如果他不聪明,那真该去搞测一下DNA检测,看是不是小时候抱错了。

不过还是要顺便说一句,裴光庭在工作问题上是很聪明,机智灵活,很有他父亲的风采,但在生活方面却不怎么聪明,甚至说有点迟钝,某种程度上来讲,他那个不太聪明的行为还要为大唐几年之后暗无天日的朝政负上一点责任。

安保问题是裴光庭帮助解决的,礼仪工作则是张说亲自抓的。

对于封禅大典这样的大工程,他这个首席宰相必须亲自上阵,这也是他作为一代文宗的专业特长。与此同时,朝廷对这套东西也算驾轻就熟了,想当年高宗李治、女皇帝武则天都不止一次地搞过封禅,去过泰山,去过嵩山,许多原先的东西都可以直接拿过来用,这不算作弊抄袭,一点问题都没有。

但是张说明白,礼仪中的某些细节还是需要修改的,这不仅关乎王朝的形象,也关乎自己的政治前途,当然,这肯定也是皇帝的意思。

总的来说,李隆基对张说的安排非常满意,连连夸奖张说想得周到。

大唐名相张说从光辉形象到人设崩塌的历程

开元十三年(725年)十月,怀着十分冲动的心情,李隆基带着随从和车驾,从东都洛阳出发,往泰山而去。文武百官、皇亲国戚、四方各部的酋长,新罗、日本、大食、吐蕃、后突厥等等的使者都加入了封禅队伍,队伍连绵不绝长达数百里,好一片万国来朝的气象。

十一月初六,整整一个多月以后,李隆基的车驾才抵达了泰山脚下,在宰相和祭祀官员的陪同下,他先骑马,后步行,再爬行,一步一个脚印,向上攀登。在这个具有历史意义的冬天,李隆基在人生中第一次登上了泰山山顶。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山巅上的风景是多么美妙。俯视脚下涌起的云海,远眺天边初升的太阳,李隆基感到了自己的渺小,在这茫茫的天地之间,哪怕自己是帝国的最高统治者,也渺小的像一粒尘埃,可与此同时,他又觉得全身充满了力量,仅仅用了十三年,他就把大唐塑造成了如今的样子,没有后宫干政,没有奸臣弄权,皇帝大臣同心同德,力气都往一块使,国泰民安,海清河晏。他一手缔造了这个前所未有的盛世,这不完全都是他的功劳,却应该主要归功于他。与历朝历代的帝王相比,他都可以自豪地拍着胸脯说,你们并不比我强!

让时光在此刻停止吧,这份荣耀属于你,我的大唐!

大唐名相张说从光辉形象到人设崩塌的历程

在封禅典礼中,最大的功臣当然要属首席宰相张说,他组织得力、安排妥当、考虑还很周全,把整个官方活动搞得十分圆满,回到长安之后,也得到了皇帝的大力表扬,非常风光。此时的张说已经干了四年宰相(含一年三把手),在这四年里,他先后完成了裁军、募兵、中书门下改革和封禅四件大事,看上去真是如日中天,功劳足以与姚崇、宋璟一较高下,也可以继续连任,再接着干个十年八年。

但接下来事实却告诉我们,他并没有做到。他没有超越姚崇宋璟,也没有干个十年八年。

吃独食

作为当时的一代文宗,张说一直是一个很骄傲的人,甚至可以说是自负、自私,他这人有个毛病,做起事来经常只顾自己痛快,却不管别人开不开心。因为他口才极好,能言善辩,人家跟他有不同意见,他都能够当面反驳回去,不管有理无理都能噎得你下不来台,这还算是好的,要赶上他心情不好或是表达欲旺盛,劈头盖脸骂你一顿都不是没有可能(百官白事有不合者,好面折之,至于叱骂)。

按说他在官场上摸爬滚打这么多年了,也不是没栽过跟头,此时又贵为首席宰相,这么放飞自我实在是不应该,但可能就是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吧,这老毛病他就是死活都改不了。而在封禅当中,他这种性格特点更是发挥到了淋漓尽致。

对当时的许多官员,特别是中下级官员来说,能跟着皇帝参加封禅典礼要算是一件大大的美差,因为带薪休假、公费旅游,本来就是一件很难得的事情。而按照惯例,参加这种大型官方活动之后,大家还通常会受到丰厚的赏赐。事实也的确如此,这些人回到长安之后,基本都升任了五品官,我们都知道,唐代官员品级向来是很低的,宰相都只有三品,升到五品就等于一只脚迈进了高级干部行列了,从此会有光明的前途。

然而这些升官的人却基本都有一种共同的身份——张说的亲信和下属。

这样一来,那些本来有资格却没有被派去的,就和这次皇恩普照无缘了。当然也十分不满,自己在家干活,累死累活,到头来还被那些旅游回来的踩在脚底下,凭什么?

可见这次封禅,办得十分圆满,十分成功,却并不团结。

但让张说意想不到的是,他这种吃独食的行为引起的并不仅仅是中下级官员的不满,还在不久之后,意外地引起了皇帝的注意。

在封禅不久后一天的朝会上,上朝的人群之中出现了一个陌生的面孔。他的名字叫做郑镒,也是参加封禅之后,得到进步官员中的一员。跟其他人相比,他捞到的官位可能不是最大的,却是其中最快的。他升官的速度就像坐上了火箭——从九品直接到了正五品,按现在来看,就是科长到厅长的飞跃,而五品以上官员是有资格上朝的。

看到这个新面孔出现在自己眼前的时候,李隆基也感到很奇怪,于是在朝会结束之后,就让人把他叫过来,问了他一句话:你怎么会升的这么快呢?

这言外之意当然就是,你有什么本事升这么快?你凭得什么?

个中缘由,郑镒当然是无比清楚的,但是很明显,这是绝对不能说的,面对皇帝的质问,他一时语塞,涨得脸红脖子粗,一句话都憋不出来。

正在这时,身旁的黄幡绰对李隆基说了一句话。这是一个著名的伶人,性格诙谐,讲话十分幽默,奇言妙语脱口而出:

“此泰山之力也!”

表面上听,黄幡绰这话是说他升官快是因为参加了泰山封禅,可事实上,却是暗讽他升官是靠了封禅之人的提携。要说这个叫郑镒的家伙也实在不是个普通人,说起他的身份,可谓大大的有来头——因为他娶的老婆,正是张说的女儿。李隆基立刻猜到了这句双关语的意思。碍于朝堂上的气氛,他并未当面挑明,但是他对张说的不满却由此而生。这个老熟人的吃相,也有点太难看了吧。

十分有趣的一点是,随着这次朝会结束,黄幡绰那个幽默讽刺的故事也快从朝堂流传到了民间,慢慢的,泰山就成了岳父的代称。(该故事载于唐代笔记《酉阳杂俎》,摘录出来,供大家一乐)。从这个故事来看,张说要算是岳父党的第一个党魁。

大唐名相张说从光辉形象到人设崩塌的历程

对张说这种吃独食行为不满意的,有皇帝,有中下级官员,可谓人多势众、群情汹汹,但张说不会想到,在无意之中,他还得罪了另一群人——给皇帝扈从车驾的士卒。

作为皇帝的专职司机和保安成员,这些人跟着皇帝大老远跑了一趟,期待都是很高的,本来都合计着能混点赏赐,搞点钱、粮什么的,回家哄哄老婆孩子,孝敬下亲戚长辈。可最终的结果下来之后,却让他们大为失望。他们只是被加了一种华而不实的东西——勋位,真正实惠的东西却半点没有。而勋位这玩意儿,到开元时代早已成了一种虚名,对于这帮家庭条件普遍比较低端的士兵来说,是只能看不能吃的。把领导司机不当干部,张说又一次马虎大意了。

这一回,张说可算是犯了众怒,下到底层士兵,中到普通官员,上到皇帝本人,除了他那个圈子里的人,几乎都对他一致不满。别人都说你好,那不容易,别人都说你坏,也不简单。这种不满,对他刚刚树立起来的威信,是一个非常大的打击。

张说辛辛苦苦通过封禅树立起来的光辉形象,就此开始崩塌了。

下台

性格高傲的张说并没有察觉到周围人对自己异样的眼神,回来之后,他继续以自我感觉良好的心态投入到了文化建设当中,忙得热火朝天,如果假以时日,不知道还能干出什么大手笔的事情。皇帝对他表面上也还不错,但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一张无形的网正渐渐向他袭来,并最终导致了他的下台。

那一天,李隆基召见了一位叫崔隐甫的官员,语重心长谈过话之后,表示回去等消息吧,我很快就会重用你。

具体要怎么重用史书上并没有写,但我们可以相信,他心中肯定已经锁定了一个重要官职,要给崔隐甫安排。

让他意想不到的是,转天之后,张说反对的奏疏就交上来了,说崔隐甫这人文化水平太低,没必要给他太高的职务,如果陛下真的喜欢他,建议任命为金吾大将军。

在古代社会的大部分时间里,文官是比武官清贵的,毕竟坐办公室的总好过出野外的,发号施令的总好过刀口舔血的。皇帝都说要重用他了,那很可能是想给他一个文官当当,你却要求让他当武官,这行为就等于是背后拆台。

与此同时,张说还向皇帝举荐了一个叫崔日知的人,建议让他当御史大夫(这是个要职)。

建议完这两个人的工作安排之后,张说差也不多该下班了,于是像往常一样回了家。崔日知是他的好友,明经科出身,诗文写的不错,很有文采。在张说的心目中,这样的人才是值得重用的,才配得上御史大夫这种要职。他很庆幸,自己找到了合适的理由。

次日,张说来到了办公室,第一件事就是去翻桌上的文书,看自己的要求有没有得到批准。然后他就看到了那道刚刚下发的诏令,一字字读完之后,顿时惊讶地满身都起了冷汗。

主要内容如下:

崔隐甫为御史大夫,崔日知为左羽林大将军。

那一刻,张说只觉得一股冷气从脑后窜到了脊背上,自己就仿佛处身外面的冰天雪地之中。皇帝对这项人事安排的意见,几乎就是跟他反着来的,他要皇帝不要重用崔隐甫,皇帝却偏给人家一个御史大夫(要职)。他要崔日知当御史大夫,皇帝却偏要人家当左羽林大将军(武官)。这架势就等于给自己示威,当面打自己的脸。无论如什么时候,这位皇帝陛下都能犀利地不留一点情面。

张说清楚地意识到,皇帝对自己已经有意见了,自己该急流勇退了。

张说不会知道,在这起人事安排之中,他早已经犯了一个极为严重的错误——专权。

而这种错误正是李隆基绝不能容忍的,这是他的底线,不论是谁,哪怕是亲爹、亲兄弟、天王老子都不可以触碰。谁碰了,他就跟谁玩命,绝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

老子想重用崔隐甫,你个张说却来反对。老子想用什么人就用什么人,还用得着你来瞎嚷嚷!?

与此同时,李隆基还在这次事件中发现了张说推荐崔日知的真实用意——私心。

这个叫崔日知的正是张说的老朋友(素与说善),当然非要较起真来,你也不能说推荐老朋友就是徇私舞弊。举贤不避亲,要是人家真的有能力,作为老朋友也不能拦着不让进步,反倒是更应该帮衬一把才对嘛。但李隆基却偏偏记得一件事情,让他清楚地意识到根本就不是这样。那是在很多年前,崔日知曾因为被贪暴不法被御史台弹劾了,事后来看,这个罪名倒也没有冤枉他。但是崔日知这人很有心机,在被弹劾之后,竟然还反咬了一口,反倒诬告弹劾他的人有罪,差点给人绕进去。事情发生之后,正是李隆基亲自处理,把崔日知贬了官,才保护了御史台的官员。

张说不会想到,这件事皇帝一记就记了十年。

出了这件事情,再联想到张说此前封禅中做出的那堆吃独食的破事儿,李隆基突然对这个大才子变得前所未有的讨厌。

明明是一个贪污犯,你却让他当负责纪检监察的长官!?明明我喜欢的人,你却偏说不能用。张说啊张说,你这首席宰相当的,也太得意忘形了吧!

大唐名相张说从光辉形象到人设崩塌的历程

事情已经到了这一步,张说的宰相是肯定当不成了,弄不好还得负点领导责任。但是话说回来,应该也就到此为止了,毕竟皇帝跟他都是老熟人,他犯的错误也不是什么政变谋反之类的大案要案,给你个下马威,你承认下错误,大不了致仕退休,可能也就过去了。不管怎么说,不至于有啥生命危险。

但是那个被他拆过台的人却由此跟他结下了仇,并发誓要跟他死磕到底了。

按史料记载,崔隐甫这人绝非一个逆来顺受的良善之辈,他性格非常强硬,在河南尹任上的时候,号称“在职强正,无所回避......为政严肃,甚为人吏之所叹服”。换句话说,就是神挡杀神,佛挡杀佛,谁给我过不去,我就跟他玩命的那种人。

得知张说给自己拆台之后,崔隐甫勃然大怒,当即决定要给他一点颜色看看。只不过要搬倒首席宰相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他还需要跟别人合作,反复考虑之后,他决定去拉一个人入伙。

他要找的这个人就是宇文融。

看到新上任的御史大夫崔隐甫来找自己一起收拾张说,宇文融当场跟他一拍即合。

但宰相毕竟是宰相,一朝之长的威力是不可小觑的,仅凭这两个人还没有十分的把握,于是两人商量之后,决定去找另一个可以助他们一臂之力的人:李林甫

这是一个如雷贯耳的名字,名气很大,事迹也很多,只不过名都是恶名,事迹也都是劣迹,从他活着的时候起,骂他的人就不计其数,口蜜腹剑,祸乱朝纲,祸国殃民,搞得唐朝由盛转衰等等什么都有,反正对这种人往死里骂也不会有人拦着你。

但现在来看,李林甫做的坏事,或许并不足以匹配他的恶名。

此时的李林甫,也是御史台里的监察官员——御史中丞,这跟宇文融的正式编制是一样的,而且他还是宇文融不久前刚刚引荐的,同时他还是崔隐甫的下级。李林甫这人性格很随和,对谁都是一团和气,看上去很有亲和力,而且善于揣摩人意,思维敏捷,什么事都能比别人多想一步,十分讨人喜欢。

领导和伯乐都来找自己帮忙,天生EQ过剩的李林甫当然不会拒绝,三个搞监察工作的人利用专业知识合计了半天,给张说搞出来三条罪名:

私交术士占星;徇私舞弊,生活奢侈;受纳贿赂。

从这几条罪名上来看,此时李林甫的害人手段还没有脱离常规打击的范畴,都是一些司空见惯的罪名,不过,对张说这样的人来说也够用了。他在朝廷里的名声早就坏了不说,皇帝还对他有了意见,这条重磅消息随便往上一捅,不死也能让他揭层皮。

果然,奏疏一交上去,事情就朝着最坏的方向发展,李隆基一点情面都没讲,看了一眼弹章就立刻下令,把张说逮捕下狱。然后让源乾曜带着刑部、大理寺和御史台(三司会审)审理,而那位坐在审判席上的御史台官员,正是告发他的御史大夫崔隐甫。

原告坐在审判席上审被告,我们可以想象,这个案子审起来应该十分容易。

所有的同僚都在看张说的笑话,皇帝还在生他的气,司法部门又肯定会把他往死里整,看样子他这回是在劫难逃了。千不该万不该,他不该办事儿的时候吃独食,不该在得意的时候翘尾巴,心高气傲又不团结群众,吃亏是必然的事情。

而案子审理的结果也印证了这一点,几个人一致认为,张说的罪名完全成立,如无意外,应该就可以死刑立即执行了。至于用刀砍死,用绳子勒死,还是来杯鹤顶红一口闷,这些都可以慢慢商量。

就在这生死攸关的紧要关头,一个愿意为张说付出所有的人出现在了朝堂上,当着皇帝大臣的面,他做出了一件惊世骇俗的事情——用刀割下了自己耳朵。耳朵拿在手里,鲜血滴在地上,他是在用这种方式为张说鸣冤,申诉他的清白。这个人的名字叫张光,是张说的亲哥哥。

有兄如此,张说这辈子也算值了。如果还有来生,一定还要再当他的亲弟弟。

可是事情就是在这时出现了转机。无论什么时候,勇敢的行为都是让人佩服的,看到这幅场景,李隆基的态度已经悄然发生了变化。退朝之后,回想起张光那满腔悲愤,手拿耳朵血流满地的样子,再想起张说跟自己的点滴过往,他心里突然觉得很不是滋味儿,于是他做出了一个极富人情味的决定,派高力士去狱中探视张说。

事实证明,他派对人了。因为高力士是唐朝历史上最厚道的宦官。

一个人落到井里了,有的人会四处找石头砸你,而高力士却会去找绳子,拉你一把。

此时此刻,沦为阶下囚的张说是怎样一种处境呢?透过斑驳阴暗的牢门,高力士看到了让一副自己难以置信的景象,此时此刻,这位前任首席宰相正蓬头垢面坐在草席子上,捧着一个瓦盆吃饭,见到高力士来了,他吓得就像一只惊弓之鸟,连头都不敢抬,眼神都不敢对视,慌忙端着盆跑到牢房的阴暗角落,就像怕自己被人抓走一样。

看到昔日神采飞扬的首席宰相沦落到了这步田地,高力士也觉得很同情,一路上心里五味杂陈,回去以后,他十分厚道地向皇帝如实汇报了自己看到的情况,说张说现在这个样子,有点惨呀。李隆基听罢又是默然不语,一看就是动了恻隐之心。

看到皇上犹豫了,高力士马上抓住机会,说起了张说的好话。

陛下,张说虽然犯了错误,但毕竟也立过功劳,陛下您大人有大量,就网开一面吧。

李隆基的心也是肉长的,他对这话是有触动的,想当年,自己当太子的时候,张说就已经是同一阵营的人了,人家辅佐自己剪除政敌、夺取皇位的事情还历历在目,哪能自己舒坦了就卸磨杀驴?简单回顾了早年的友谊之后,他终于决定原谅这个人了,于是一道诏令下去,张说的所有罪名都被赦免了,最终的处理结果只是撤了宰相职务,其他一切照旧。

开元十四年(726年)二月,张说长达四年多的宰相任期宣告结束了。

这对他来说,是不幸中的万幸。

虽然他没有打破姚崇、宋璟的记录,但在这个人才辈出、群英荟萃的时代,得到过登上前台一展抱负的机会,他应该感到满足,相比起姚崇、宋璟那同样是四年左右的任期,他干了更多的大事,想来这也不算亏。可惜的是因为晚节不保,让他的综合评价逊色于前面两位,但除了那两位,比他强的掰着指头也能数得过来了。

此后,张说以集贤院学士的身份,待到了那个他一手创办的书院里,发挥自己的文学才能,开始了修书撰史工作,李隆基也像对待姚崇、宋璟那样,给他加封了开府仪同三司的高位,有时遇到军国大事,还会去咨询他的意见。四年以后,一代文宗张说因病去世,年六十四岁。史载:死后备极哀荣,帝为制碑,追赠太师,谥曰文贞。

转载请说明出处:五号时光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