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记五千年:宋代·理学和经济的帝国

  • 小编 发布于 2019-12-13 00:57:21
  • 栏目:历史
  • 来源:中国茶文化知识官
  • 6403 人围观

西元960年,宋州归德军节度使赵匡胤在陈桥终于穿上了他觊觎多时的皇袍,发动政变,建立宋朝,史称“皇袍加身、陈桥兵变”。宋分南北两宋,前期因建都汴梁(今开封)称北宋,后期定都临安(今杭州)称南宋,历时319年18帝。作为华夏之正统、国人之权威的程朱理学,即是在宋朝 形成完善。宋的科技发展迅速,政治开明,且没有宦官专权和军阀割据,太祖皇帝赵匡胤深谙藩镇势利的隐患,十分崇文抑武,因此在宋的历史上兵变、民乱次数与规模在中国历史上最少的,宋朝开国三百余年,二度倾覆,皆因外患,是唯独没有亡于内乱的王朝。宋朝也是中国历史上商品经济、文化教育、科学创新最为繁荣的时代,其富有程度与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迅速远远超过盛唐。国学大师陈寅恪曾说:“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西方与日本史学界同样认为宋朝是中国历史上的文艺复兴与经济革命的学者不在少数。宋朝政治十分开明,政治制度合理体系完整,仁宗皇帝时代的“仁宗盛治”将发达强盛的宋帝国推上了发达的最高峰。

茶记五千年:宋代·理学和经济的帝国

纵观上下五千年,乃至于今时今世,共出现了两位圣人,除了孔圣之外,就是伟大的朱子,他完成了儒学复兴,传统经学进入了“宋学”的新阶段,产生了新儒学即理学。促进了儒、道、佛三家相互交汇的深入发展,奠定了中华文化的根基。朱熹,字元晦,谥“文”,世称朱文公。祖籍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福建省尤溪县)。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易学家、玄学家诗人,儒学集大成者,世尊称为朱子。朱熹是唯一非孔子亲传弟子而享祀孔庙,位列大成殿十二哲者中,受儒教祭祀。朱子著述甚多,有《四书章句集注》 《太极图说解》 《通书解说》 《周易读本》 《楚辞集注》等。其中《四书章句集注》成为钦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唯一出题答题标准。同时,朱子也是易学玄学史上的珠穆朗玛峰,他所定六爻变卦取法,至今仍是易学界的“金科玉律”。

茶记五千年:宋代·理学和经济的帝国

宋朝文学十足发达,秉诗、词、散文都有伟大成就。让宋朝散文走向兴盛并承接古文运动的大师是欧阳修。欧阳修的散文主旨明确、内容充实、平易自然,为宋朝散文的风格奠定基调。三苏之中,苏洵的文章以议论见长,文风雄奇劲简。苏轼的文章洒脱自然,清新豪放之中又带些忧郁,前后《赤壁赋》等文章确定他在文坛上不可撼动的地位。他的弟子也颇有出息,陈师道、黄庭坚、秦观、张耒、晁补之和李膺号称“苏门六君子”。在唐宋八大家中,宋人占了六家,词达到全盛,话本在中国文学史上开辟了新的纪元。史学体裁多样,兴起了方志学、金石学;著作丰富,史家辈出,达到了中国古代史学发展的顶峰。书院制度的形成与发展。如书法、雕塑、石刻、绘画等都达到了新的水平,佛教、道教亦有了新的发展。

茶记五千年:宋代·理学和经济的帝国

著名历史学家漆侠先生曾指出:“在两宋统治的三百年中,我国经济发展,傲居世界第一,是当时最为先进、最为文明的国家。” 历史教授杨渭生先生也认为两宋三百二十年中,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所达到的高度,在中国整个封建社会历史时期内是座顶峰,在世界古代史上亦登峰造极。世界著名经济史学家贡德弗兰克曾这样评价:11世纪和12世纪的宋代,中国无疑是世界上经济最先进的地区。自11世纪和12世纪的宋代以来,中国的经济在工业化、商业化、货币化和城市化方面远远超过世界其他地方。

茶记五千年:宋代·理学和经济的帝国

英国著名经济史学家麦迪森写道:早在公元10世纪时,中国人均收入就已经是世界经济中的领先国家,而且这个地位一直持续到15世纪。在技术水平上,在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上,以及在辽阔疆域的管理能力上,中国都超过了欧洲。到了19世纪和20世纪上半叶,当世界经济明显加速增长之际,中国却衰退了。根据他的测算,按1990年美元为基准,在公元960年后(赵匡胤建立宋朝),中国人均GDP为450美元,至宋末达600美元。而处于中世纪黑暗中的欧洲,仅为422美元。1840年鸦片战争失败后,中国经济一蹶不振,1870年GDP人均530美元。由于内战,到1950年,中国人均GDP仅为439美元,还赶不上宋代初的450美元。1952年达537美元,但仍低于宋末的600美元,而欧洲却已高达4963美元。宋代经济之繁荣可见一斑。

茶记五千年:宋代·理学和经济的帝国

“茶兴于唐而盛于宋”,在宋代上到皇亲贵胄,中到文人骚客,下到平民百姓,从宫廷茶道到民间斗茶、分茶,可谓是全民娱乐。就连徽宗皇帝都御笔亲书《大观茶论》,说:“天下之士励志清白,竟为闲暇修索之玩。”皇家贡茶即起源于宋代,宋帝设立茶局,派重臣督造皇家御茶,他们最终选定福建建州凤凰山北苑贡茶为皇家御茶,旷世奇茗也由此诞生,掀开了中国茶叶史上新的篇章。据记载,皇家贡茶龙团凤饼为真宗皇帝年间宰相丁谓所创,小龙团凤饼是宋四大书法家、福建转运史蔡襄所造。徽宗皇帝异常爱茶,其在位时郑可简改制的“龙团胜雪”更是成为中国制茶史上的一个神话,至今无法超越。

茶记五千年:宋代·理学和经济的帝国

宋茶分为腊茶(片茶)、草茶(散茶)两大类,制作技术有很大区别,但品饮方法则都是煎茶,与唐代饮茶方法略同而有变化。首先,是从唐人煎茶发展到宋人的煎水点茶。宋人只煎水而不煎茶,茶瓶煎水达到一定火候,再注入盏中,称为点茶。点茶之前,先要用开水将茶盏烫热,称为盏;接着要根据茶盏大小放入一定的茶末,注入沸水,调和膏油状,称为调膏。其次,是一般不再炙茶。蔡襄《茶录》:“茶或经年,则香色味皆陈,于净器中以沸汤渍之,刮去膏油一两重乃止。以钤箝之,微火炙干,然后碎碾。若当年新茶,则不用此说。”同时茶器有所变化。主要是釜变为瓶,从而引起煎茶之法的相应变化。宋代茶具艺术更加讲究,不仅外观造型更为精致,而且质地也由陶瓷发展为金、银、玉器,日趋奢侈。如“长沙茶具,精妙甲天下,每副用白金三百星,或五百星,凡茶之具悉备,外则以大镂银合贮之”,“士大夫家有之,置几案间”就实用角度而言,比较显著的变化是唐人煎茶多用鼎釜,宋人则易以茶瓶,又称汤瓶、茶吹、镣之、茶吊子。其质地“以黄金为上,人间以银、铁或瓷、石为之。”宋人对饮茶加佐料的看法也有不同。唐人多用盐姜,宋人对于饮用讲究的上等茶,主张用纯茶,反对加入辛辣佐料。《东坡志林》中说:“近世有用此二物者,辄大笑之。”同时又补充说道:“茶之中等者用姜煎,信可也,盐则不可。”黄庭坚《煎茶赋》亦言茶中加盐是“勾贼破家,滑窃走水”,结果是汤花不能凝结,完全破坏了茶味。然而,“风土嗜好,各有不同”。显然,所谓“泡茶”最初源自于宋代。

茶记五千年:宋代·理学和经济的帝国

点茶,是宋人雅致生活的集中写照。三五成群去点茶,围观吃瓜群众之多,和看球赛是一样样的。斗茶时茶点得好,在朋友中就很有面子,如果又能在茶汤之上写诗作画,那就更被惊呼神人了。可以说,宋朝的茶艺,集合全国人民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此一味。可以说,宋朝茶道就是“焚香香点茶、挂画插花,”所谓点茶,可谓宋代茶文化的一个奇观。苏轼《送南屏谦师》有一首诗说:“道人晓出南屏山, 来试点茶三昧手。”其中的“三昧手”说的就是为苏东坡高明的点茶能手谦师。谦师的茶艺在当时很有名气,苏轼品尝茶后,也确实感到非同一般,便专门为他写了这首诗来记述此事。如今被日本奉为“国艺”的抹茶,就是从宋代点茶演化而来。日本史书有记载:“茶道之起,在正元中筑前崇福寺开山南浦昭明由宋传入。”茶道传到日本的过程中,荣西禅师贡献最大,他著有《吃茶养生记》一书,称茶为“养生之仙药,延年之妙术”。他本人也被尊为“日本之茶圣”。

茶记五千年:宋代·理学和经济的帝国

在点茶的基础上,后来又发展了“斗茶”、“分茶”。前者可以称为这个世界上最文艺的娱乐赌博活动。斗茶,即比茶、赛茶、评比茶的优劣。多为两人捉对“厮杀”,经常“三斗二胜”,计算胜负的单位术语叫“水”,说两种茶叶的好坏为“相差几水”。分茶,又被称作茶百戏,它用点茶的技艺,使茶汤在瞬间中显现出瑰丽多变的文字和图像。分茶高手甚至能使茶面呈现禽兽虫草花鸟鱼虫之类的鲜活图案,就像一幅幅丹青妙手所作的水墨画,因此也被称为“水丹青”。

茶记五千年:宋代·理学和经济的帝国

赵宋是正统的帝国,富饶的帝国,是文艺的帝国。宋人的生活极其雅致,在宋人严重,有茶的日子就是美好的时光。宋人品茶,品的是日月沐浴之下,山泉滋养之中,四季流动的自然之气。跟随着这草木之性,真正将自己还原到自然之中。太上玄元皇帝所说返璞归真,大概就是这样的吧。

转载请说明出处:五号时光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