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替父从军的巾帼英雄花木兰,到底最后的结局如何?

  • 小编 发布于 2019-12-13 13:56:31
  • 栏目:历史
  • 来源:纵笔画江山
  • 10004 人围观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相信这一句话大家都耳熟能详,甚至忍不住跟着读一遍,它出自我们的中学课本,是必学篇目《木兰辞》中的第一句。花木兰替父从军的故事,老人家都喜欢讲给孩子听。然而这位巾帼英雄花木兰最后结局究竟怎样呢?

历史上替父从军的巾帼英雄花木兰,到底最后的结局如何?

花木兰,古代民族女英雄,是中国古代传说的4大巾帼英雄之一,其他3位分别是:穆桂英、樊梨花、梁红玉。然而这3位,都分别嫁给良婿,只有花木兰既查不到姓氏、籍贯,也没有交代她的结局。

根据史书记载,花木兰最早出现于南北朝(420—589年)时期一首叙事诗《木兰辞》中,据推算该诗作于南北朝时的北魏(386-534年)。僧人智匠在《古今乐录》称:"木兰不知名。"可见在第一次出现"花木兰"这个人物之时,大家都不知道她的真实身份。

当时的《木兰辞》300余字,后来经过隋唐文人的润色、修改,才逐渐详细起来。关于她的姓氏,古往今来都在争论,有人说她姓朱,有人说她就是复姓木兰。

历史上替父从军的巾帼英雄花木兰,到底最后的结局如何?

明代的徐渭在《四声猿》中说她是姓花,名木兰,父亲花弧(一说朱文禄)是一个后备役军官,大姐花木莲,幼弟花雄,母亲姓袁,一家五口,这是至今为止最多人赞成的一种说法。

北魏(386-534年)时期,连年战争,随着战争的扩大,朝廷不得不发出"每家每户必须选出一位男丁参战"的规定。

从《木兰辞》中我们可以知道,木兰没有兄长,父亲又老了,弟弟还是小孩子,朝廷的官员上门来要人了,木兰毅然决然选择"替父从军"。

直到多年后,战士们赢得胜利凯旋而归,换上衣服,梳妆打扮的木兰走出来,一起打仗12年的同伴们,这才知道花木兰是女子。

历史上替父从军的巾帼英雄花木兰,到底最后的结局如何?


看到这里,我们不免奇怪,一个女孩子,12年和一群男子同吃同住,洗澡、上厕所这种每天都要做的事情,怎么可能12年没被发现呢?这个故事是不是编造出来的?

《木兰辞》最开始只是一首民歌,老百姓们口口相传的,但是民歌往往取材自现实,才能被广大百姓接受。看到最后一段"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木兰胜利归来,皇帝给了她许多赏赐。

历史上替父从军的巾帼英雄花木兰,到底最后的结局如何?

试问哪个老百姓敢随便虚构皇帝做的事情?那可是要砍头的,由此我们也可以推断历史上确有木兰一人。

在《木兰辞》的最后,写道木兰不愿意在朝廷当官,选择恢复女儿身回到故乡,皇帝也准了她的选择,不但没因为她弄虚作假从军降罪,还给她大大的赏赐,可见木兰在当时皇帝的眼里是有一定地位的。

历史上替父从军的巾帼英雄花木兰,到底最后的结局如何?

所以后世流传皇帝封了花木兰为妃,让她享受荣华富贵;也有人说木兰回乡后,找到了幼时倾心的男子,二人结为夫妇。无论如何,大家都赋予了木兰美好的结局,可见花木兰在中国百姓心里的地位之高。

而现在,河南商丘市虞城县被我国民间艺术家协会命名为"中国木兰之乡",似乎代表大家接受了木兰是河南商丘市人的说法。这一说法有一定的可信度。

历史上替父从军的巾帼英雄花木兰,到底最后的结局如何?

徐鹏在1962年的文章《木兰诗》里指出:"关于木兰的姓氏和籍贯……有人说她是谯郡人,有人说她是宋州人,有人说她是黄州人,有人说她是商丘人。"据史料记载,无论是谯郡、宋州或商丘,指的都是虞城县营廓镇周庄村小魏庄这个地方。

转载请说明出处:五号时光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