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世凯仅仅当了83天皇帝,为何却在中国发行了7亿多枚袁大头?

  • 小编 发布于 2020-06-23 04:37:35
  • 栏目:历史
  • 来源:忆一文史
  • 6897 人围观

前言

当一提到袁世凯时,大家都会说他是“窃国大盗”、“近代改革家”等等,这些评论中有对的肯定和赞扬,但也有对他的否定和贬低。所以他在我国近代史上是一位极具争议的人物。

辛亥革命期间,身为清朝大臣的袁为推翻清朝统治提供了帮助,逼迫末代皇帝溥仪退位,通过和平的手段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清王朝的统治。然而袁就凭借这一大功绩成为了临时大总统。1915年,袁宣布复辟帝制,自称为皇帝,建立国号“中华帝国”。但是好景不长,袁只当了83天的皇帝后,不得不在民众的一直致反对下,再次废除帝制。

袁世凯仅仅当了83天皇帝,为何却在中国发行了7亿多枚袁大头?

袁世凯

虽然袁只做了83天的短暂皇帝,但是在他在位期间却做了几件的事,这几件事情对于中国后来的发展起到了深远的影响。

  • 第一件事就是主张修建京张铁路。当时的中国处于贫穷和弱小的局面中,我国的众多主权都被西方列强国家剥夺,这其中就包括铁路的修建权。在当时有一部分人充分且清晰地认识到铁路对一个国家的发展的重要性,但是修建铁路的所需要投资大量的资金,但是当时的我国并不足以支持这样一个大工程的修建。所以尽管我国的铁路专家詹天佑拥有着满腔热血和丰富的铁路修筑知识,然而并没有人能够支持他!袁上台后,就大力主动地支持詹天佑修建京张铁路。
袁世凯仅仅当了83天皇帝,为何却在中国发行了7亿多枚袁大头?

袁世凯天坛祭天

  • 第二件事就是袁废除了封建史上重要的科举制度,主张兴办新式学校和鼓励留洋。在袁对于教育上实行的新主张下,以北京大学为首的新式学校逐渐崛起,以鲁迅为首的一些文化大师在当时开始展露光芒......等等一些文化界和教育界在当时那样黑暗的社会中出现了新的积极向上的气象。
袁世凯仅仅当了83天皇帝,为何却在中国发行了7亿多枚袁大头?

  • 第三件事就是发行新的货币。清王朝被推翻前,各地军阀势力强大、各自在自己的辖地里称王,并且和流通自己所铸造的货币。在这样的背景下,各地军阀为了扩张势力范围还肆意发行货币。他们在勿忙情况下制造的货币不仅仅数量庞大,而且在金银作料上偷工减料,缺斤少两。因此导致民国初期货币制度混乱不堪,毫无商业信誉,经济秩序也出现严重的问题。百姓的生活和生产一度被严重阻碍和打击,对此怨声载道。
袁世凯仅仅当了83天皇帝,为何却在中国发行了7亿多枚袁大头?

银元

在这样的混乱状况下,袁立即决定采取发行新的统一的货币,稳定和改变当下日愈恶劣的货币秩序。在对比纸币和银元在百姓中的可信度后,袁终于发行了银币。袁和中央政府统一发行的货币上刻印有着袁的头像,因此就多被称为“袁大头”。


这个袁大头对于当时的社会而言有着多重的重大的意义。首先袁大头对于当时的新政府来说,它是新政府的见证,它对于清王朝的统治结束有着标志性的意义,标志着新的政府不会在延续封建国家的政治、经济等等所有统治制度。其次它的材质和用量都是当时全国市面上流通的货币中极好的,因此袁大头的发行量和流通性都是很好的。再者,袁大头的发行稳定了当时的货币秩序,有效地缓解了经济发展所遇到的困难,帮助百姓们一定程度上恢复了生产和生活。

袁世凯仅仅当了83天皇帝,为何却在中国发行了7亿多枚袁大头?

但是这里里面存在一个问题。这个问题就是:袁世凯仅仅只当了83天的皇帝,为何却在中国发行了7亿多枚袁大头?甚至是到了新中国成立,都还可以市面上看见袁大头。

其实关于这个问题呢,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

  • 第一是袁大头的银含量占比高达整体银元成分含量的89%,因此袁大头的成色相比较其他铸造的银元颜色要高、亮许多。还有整个银元的重量是7钱2分,这样分量足够的袁大头自然广受百姓的信任和使用了。
  • 第二,尽管袁只当了83天的皇帝,但是他在统治期间所采用的一些政策是受到百姓好评的和影响重大且深远的,因此即使袁退位后依旧在实行,这也是为什么袁仅仅只当了83天的皇帝,却发行了7亿多枚袁大头的原因之一。
袁世凯仅仅当了83天皇帝,为何却在中国发行了7亿多枚袁大头?

  • 第三点原因就是袁退位去世后,中国大地上遍地狼烟,战争四起。没有建立起一个统一的政府,缺少时间和精力去铸造新的货币,因此就将袁大头继续发行和流通。最后一点原因就是,蒋先生虽然很想废除袁大头,但是他并没有一个强大的经济实力。

虽然袁在我国历史上颇具争议,但是他推行的一些政策是广受好评的,他对于当时中国的发展做出了自己的努力,并且还有效地改善了当时中国的艰难处境,还为后来的中国造成了深远的影响。

结语

经济发展是政治发展和文化发展的重要基石,因此对于无论是动乱的还是稳定的社会,经济稳定和市场良好有序都是发展的关键。

参考文献:《中国近代史》

《袁世凯传》

转载请说明出处:五号时光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