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老照片:城墙上废弃的大炮,天车林立的自贡盐井

  • 小编 发布于 2020-07-11 05:40:49
  • 栏目:历史
  • 来源:小历史
  • 9085 人围观

清末老照片:城墙上废弃的大炮,天车林立的自贡盐井

在田野里开怀大笑的人们。这是一组展示清末社会生活的老照片。当年的人物和环境已经远去,但照相机留下了一鳞半爪的碎片,我们捡拾起来,能拼凑大概的历史面貌。

清末老照片:城墙上废弃的大炮,天车林立的自贡盐井

长江渔民训练水獭捕鱼。水獭生活于河流和湖泊一带,擅长用伏击的方式捕鱼。渔民训练它们,让它们将鱼群赶到渔网中,从而以更快的速度捕获更多的鱼。训练水獭捕鱼,曾是亚洲一些国家的传统。随着时代发展,水獭变成濒危动物,帮助人类捕鱼也就无从谈起。

清末老照片:城墙上废弃的大炮,天车林立的自贡盐井

上海城墙上废弃的英制大炮。1900年以后,清朝完全沦为半殖民地社会,在一些重要城市,列强租界林立。更糟糕的是,列强势力所在,清军的驻防受到限制,比如在上海租界,就驻扎着一大批外国军队。在北京、天津及其周边很多地方,清军甚至不得驻守,门户直接敞开。

清末老照片:城墙上废弃的大炮,天车林立的自贡盐井

富顺(今自贡)的盐井和盐场。自贡地下富含卤水,开采井盐已有2000年的历史。每凿一口井就搭一架天车,呈现出天车林立,锅灶密布,视管纵横,云蒸雾蔚,一派井盐生产的繁忙景象。道光年间,自贡盐区钻出了当时世界上第一口超千米的深井——燊海井。

清末老照片:城墙上废弃的大炮,天车林立的自贡盐井

母子合影。这一家经济条件不错,母子二人衣着干净讲究,属于上流社会。年轻母亲的刘海发型,在清末很时髦。

清末老照片:城墙上废弃的大炮,天车林立的自贡盐井

街头采耳的场景。我们现在已经很难看到采耳,几乎消失了,其实这是一个历史悠久的传统行当。以前的剃头匠都有这个技能,不仅能为顾客掏耳屎,保持清洁,还能给人带来放松和愉悦。你体验过采耳吗?

清末老照片:城墙上废弃的大炮,天车林立的自贡盐井

彭州龙兴寺内的舍利子宝塔。宝塔是建于五代时期的密檐式砖结构塔,明未清初塔体从上至下四角分裂,并坠去东北一角。到拍照时,这种裂开状态已持续了200多年,其间经历了多次地震,被称为天府一大奇观。每当夕阳西下,龙兴破塔残影,倒映在附近的水池中,别有一番韵致,当地文人赞道:“青蛙望北塔,玉笔点天池。”

清末老照片:城墙上废弃的大炮,天车林立的自贡盐井

北方的骆驼和驼夫。在交通工具不发达的古代,华北、西北广大地区的百姓在日常生活中都离不开骆驼。骆驼吃苦耐劳,是运输粮食、货物的绝佳选择。《大清律例》甚至专门加以保护,规定禁止随意宰杀骆驼,可见其重要性。

清末老照片:城墙上废弃的大炮,天车林立的自贡盐井

拥挤的人群和维持秩序的警察。这些人将拍照的外国摄影师团团围住,看个新鲜。清末时候,在中小城市和广大农村,人们很难见到外国人和照相机。

清末老照片:城墙上废弃的大炮,天车林立的自贡盐井

观看“西洋镜”的孩子。孩子身边的摊位摆放着望远镜、留声机等各种西洋玩意儿,供好奇的人们花几个铜板体验一番。这个孩子手里的“西洋镜”有放大功能,可以看到立体呈现的绘画故事或照片。

转载请说明出处:五号时光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