猛进六连发:M50“奥图斯”无后坐力炮

  • 小编 发布于 2020-07-12 14:17:26
  • 栏目:历史
  • 来源:坦克装甲车辆
  • 7129 人围观

对于M56的设计,海军陆战队却并不买帐,他们始终认为,将一门本用于重型坦克的传统火炮强行装在一个几吨重的单薄底盘上,无论设计上经过了怎样一种挖空心思的琢磨,终归也不会是什么太好的主意。在精明的海军陆战队员看来,他们当然也需要将强大的反坦克火力搬上同样的底盘,但必须找到—些可以高速发射重型弹丸但又不致对火炮产生太大后座力的方法。于是,无后座力炮而不是传统的长身管高膛压坦克炮便成了海军陆战队的关注所在。

无座力炮的理论并不是新的东西,工程师们已经对它探索了好几个世纪。但有意思的是,一开始海军陆战队的心气过于高涨,以至于他们对普通设计的无后座力炮并不太感冒,而是看上了一种由纳粹德国的废墟中找到的神奇设计。大战结束时,莱茵金属公司正在开发一种55mm口径的全自动装填无后座力炮,这是当时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一种火炮。炮弹是由弹链供入炮尾,而进行往复运动的炮闩,则跟各种类型的机枪完全相似。药筒从外形看跟普通药筒完全相似,但实际上却有本质的不同。这种药筒用特殊的“硬纸板”制作,而“硬纸板”的主要成份则是可以燃烧的硝基化合物。药筒底部有一个用黄铜制作的筒底,筒底中央安置底火,炮弹的发射方式跟普通炮弹一样,筒底用于密封炮尾以防气体外泄,由于发射药燃烧时药筒也一起燃烧,因此,火药气体将与药室壁直接接触。一根由药室引出的导气管,引导火药气体绕过自动装填机上部经过一段距离后,到达位于炮身最后端的喷管内,然后排入大气中,用以抵销弹丸的动量。位于药室内的一个不大的气孔则将一些火药气体导入活塞室内,并且像传统的方法那样,通过活塞驱动闩体,抽出药筒,并且将一发新的炮弹装进炮尾。这是传统方法与特种方法的一种巧妙结合,并且莱茵金属公司的工程师们已经达到了这样的水平:这就是只要他们在样炮上进行几次单发射击,就能够发现为了抵销后座力所必需的精确的喷管形状,但在弹药研制方面依然有一些问题没有解决。这就是口径达55mm的沉重的弹丸很容易从纸质药筒中脱离出来。火炮初速为2000ft/s(610m/s),理论射速为300发/min,这对任何同其对抗的坦克来说,都是一种难以对付的武器。虽然整个工作由于德国战败被迫停了下来,但美国海军陆战队认为,在放大口径加以完善后,没有理由它的最终型号不会成为一种完美的反坦克武器。客观地说,海军陆战队的眼光非常独到。然而,一个关键的技术问题所导致的瓶颈显然被大大低估了------此时美国对于全可燃药筒的技术储备同样非常有限,不足以支撑将这类全自动装填无后座力炮的实用化。结果,美国海军陆战队只得将标准放低,从现有的无后座力炮型号中找出一种装在卡迪拉克的通用底盘上。

无后座力炮同样是空心装药战斗部理想的投射器材

美国着手设计无座力炮的时间比英国要晚得多,然而这也使得它能以在更加坚实的基础上开展工作。美国开始研究无座力炮,是受到从北非沙漠缴获的1门德制LG40型105mm无座力炮启发的结果。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耽搁之后,美国生产出了一种几乎跟LG40型105mm无座力炮完全相同的仿制品,所不同的是,它配用的是美国自行研制的105mm炮弹。不过,由于笨重难以携带,这种大口径无后座力炮并没有受到过多的青睐,反倒是口径小一些的57mm和75mm无后座力在战争中得到了相对广泛的应用。战后,同很多其他军事领域一样,美国在无座力炮方面的研究步伐也几乎已经减缓到了停滞不前的程度,然而还没有完全止步,因为在朝鲜战争之前的萧条年代里,也还曾经出现过两种新型无座力炮。第一种,是90mm无座力炮,它比75mm无座力炮要轻而且体积更小,但这种无后座力炮并不是为专门完成反坦克任务而研制的(至少不是它的主要任务),而是作为步兵排的一种防御武器而设计的,其的射程只有作为连、或者甚至作为营用火炮的75mm无座力炮的一半,显然不适合作为轻型坦克歼击车车载武器的一个备选。而另一种,由战争时期的75mm无后座力炮放大口径而来的M27型105mm无后座力炮则完全是作为反坦克武器而设计的。其结构特点在于,底火被置于药筒的一侧,击针则安于炮闩的侧壁上,这样可以保证使喷管处于不间断状态,然而同时也意味着,装填时,药筒在炮尾内的放置位置必须跟炮尾侧壁上的击针恰好对正。为了保证实现这一点,在药筒底缘上挖了一个刻槽,在药室侧面上安了一个键,当键跟刻槽对正时,即表明药筒的装填位置已经适当。

猛进六连发:M50“奥图斯”无后坐力炮

但在朝鲜战争爆发之前,这项计划一直都是停留在纸面上,朝鲜战争爆发以后,才匆匆忙忙开始组装,直到战争末期才付诸战场使用。然而,由于时间仓促,最初的原型并非是一种令人满意的设计:首先,它的耳轴过于靠后,因而需要设置弹簧式平衡机;其次,全炮重量太大;第三,炮上没有安装试射枪。于是,不久就又出现了一种口径完全相同的改进型号,这种型号并没有被命名为M27A1型,也没有给它以类似的名称,为了避免与其原型发生混淆-------因为两者的口径完全相同,索性决定在叫法上给它换个口径,于是,全新的所谓M40型“106mm”无座力炮便应运而生。这种无座力炮很轻,火炮全重仅为485lb(220.2kg),可以把一发威力很大的破甲弹丸发射到1000yd(914m)甚至更远的距离上(初速(破甲弹)503米/秒,最大射程(破甲弹、碎甲弹)7700米,有效射程破甲弹、碎甲弹1100米、榴弹3300米。射速(持续)1发/分钟。炮身长2692毫米,配用破甲弹、碎甲弹、榴弹破甲弹。全炮长3404毫米,全炮重(不含弹)709.5千克)。值得一提的是,为了提高射击精度,M40106mm无后座力炮还安装了一挺M812.7mm试射枪作为辅助瞄准装置-----也就是通过发射枪弹的弹着点来检验火炮是否已经瞄准目标,可避免射效校正时无后坐力炮暴露位置(具体来说,平行安装在无后坐力炮炮管上方的M812.7mm试射枪采用导气或自动原理,枪机偏移或闭锁方式,只能单发发射。由于只起射效校正作用,无握把及机械瞄具,拉动机匣尾端伸出的钢索即可实现击发。其弹匣插在机匣左侧,拉机柄,抛壳窗、活塞杆在枪身右侧。使用缩短弹壳的12.7mm勃朗宁机枪弹)。由于设计合理,M40106mm无后座力炮自诞生伊始便获得了空前的成功,也理所应当的进入了美国海军陆战队的视线------在采购了一些M40进行试用后,美国海军陆战队确信他们找到了值得搬上轻型通用装甲底盘的东西。

不过,尽管从重量以及无后座力炮本身的特点来看,M40是一种相当理想的车载武器(在同类型无后座力炮的横向对比中也相当优异),但就关键的反装甲性能而言,M40与T5490mm高膛压坦克炮存在着不小的差距------后者的射程以及能够发射动能穿甲弹的优势,并不是只能发射化学能破甲弹的低初速无后座力炮所能比拟的。结果作为一种弥补,美国海军陆战队干脆剑走偏锋,一口气将6门M40A1106mm无后座力炮搬上底盘,这最终导致了一种张牙舞爪形似狰狞螃蠏的怪异装备-----M50坦克歼击车的出现。具体来说,M50与M56底盘部分完全一致,但上层部分由于武器的不同而差异巨大。与只装有一门T5490mm高膛压坦克炮的M56相比,M50同样采用了无炮塔的开放式炮架设计,但由于需要安装6门而不是1门M40106mm无后座力炮,并且还要具备一定范围的左右和高低向射界,所以这种6联装炮架的设计非常特别------采用骨架式结构,横跨整个车体,中间部分构架在车体中央的可旋转指挥塔上,车体左右各装有3门裸露在外的M40106mm无后座力炮,方向射界140度,高低射界+-27度。

M50A1“奥图斯”坦克歼击车结构示意图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标准型号的M40A1106mm无后座力炮每门都配有一挺M812.7mm试射枪,但M50的全部6门M40中,每侧只有外面的两门M40保留有M8,内侧的试射枪则被拆除了。此外,由于车体狭小,所以与M56一样,M50也采用了3人制乘员组:既,驾驶员,炮手,装填手。车内备弹量18发,6门炮既可以进行齐射,也可以进行单炮射击,但发射之后装填手需要打开后舱门,从舱内取出炮弹一发一发的从各个火炮的炮尾装填进去到舱外装弹。不过由于装填六发炮弹需要相当长的时间,所以M50每次发射完就需要人工装填炮弹,一般而言发射之后都需要先开走,到安全的地方再装弹,不然仅仅是附近落下的敌军炮弹的破片就可以杀伤装填手,更别说无处不在的狙击手了。因此,如果将M50用于高强度的反坦克作战,实际上只能采取的“打了就跑”的战术。样车造好之后被立即送往阿伯丁试验场。一开始只是单独测试每一门无后坐力炮。当六门炮被装上车体同时发射时,强大的炮尾气流居然敲下了附近一座建筑的多块砖头,并吹掉了几辆汽车的后窗玻璃……

雪地演习中的M50坦克歼击车

客观地讲,尽管在设计上不乏精妙之处,但无论是M50还是M56其实都是心理意义大于实战意义的像征性武器------在那个开始强调核武器的年代,过时的敞开式设计本身便体现着极其浓烈的应急性味道,这种设计使得除驾驶员外的车组(炮组)乘员全部裸露在外,战斗条件其实极为恶劣。不过美国军方却知道他们别无选择。事实上,虽然相较二战中仓促设计的M24“霞飞”,与M56差不多同一时间出现的M41轻型坦克似乎是个更完善的设计(1951年投产1953年服役),然而朝鲜半岛的惨痛教训却表明,要在战争的第一时间投入装甲力量,仅仅把这只“斗犬”塞进飞机是不够的,它们最好能系在降落伞上被扔下去并且还有能力摧毁苏联人大多数类型的坦克-----但可惜的是,M41轻型坦克这两方面都令人失望。

要知道,M41本身只是按照抗衡T-34/85标准为设计的一辆侦察坦克,但在其开始服役的1953年,社会主义阵营(乃至亚非拉地区的民族主义解放运动武装)已开始全面换装下一代的T-54/55,76mm炮对此已经无能为力(况且更新型的苏联坦克还在源源不断的涌现))。这就使M50与M56成为了美军当时的唯一选择----尽管实质上是些极为简陋的机械化自行反坦克炮,但它们仍然能够为故孤军奋战的精锐步兵们提供最重要的东西-----支撑战斗的信念。所以,最终美国陆军还是明智的容忍了该炮在设计上的些许瑕疵(人们不得不接受这样一个事实,即起码在作战时不得不面对某些危险)。

朝鲜战争结束之后,M50与M56相继投入量产。从1953年到1959年M56生产了824辆,而M40则在1955年-1957年间生产了297辆。以如此简陋的设计来讲,其生产规模居然达到了这样一个程度是令人吃惊的,这显然说明美国人非常清楚,与苏联坦克的“孽缘”并没有随着1953年板门店停战协议的签署而终结(但除了少数服役于训练单位外,大部分M56在生产出来直接转为库存装备)。

猛进六连发:M50“奥图斯”无后坐力炮(3)

有意思的是,尽管M50与M56都在1953年9月正式定型,但M50的投产时间却比M56推迟了2年,原因在于国会对M50这种东西的拨款有无必要始终心存疑虑,所以海军陆战队一直企图游说陆军也采购一些M50,然而陆军在对M50进行了长时间的测试后,仍然认为无后座力炮的威力难以满足其作战需求,结果M50只能成为一种海军陆战队的专用装备,不但生产时间被推迟,生产数量也被大大的压缩了(1956年10月31日,陆战队员们才拿到第一辆生产型M50)。但随着M50与M56的入役,美利坚的精锐步兵们至少是真正拥有了一些能够随时随地伴随他们的高效能反坦克武器。当然,M50与M56的因陋就简是明摆着的事实。用这样一些简易装备来草率应付部队,与美国的国力及其自认为在全世界范围内所应承担的“天赋命运”并不相符,所以从一开始M50和M56就是被作为一种过渡性装备看待的------在更为现代化、更为完善的替代者出现前的一种临时填充物,预计服役期不会超过1960年。然而,由于后继型号在研制中远不如想像中顺利(这一点后文会详细提及),M50与M56的服役时间要比任何人对它们的估计都要久远,这使它们不得不在越南丛林中检验着自己存在的价值。

(责任编辑:李德全 CM034)

转载请说明出处:五号时光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