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周平专访:日本建筑师在中国的社会实验

  • 小编 发布于 2019-11-29 04:05:57
  • 栏目:国际
  • 来源:设计癖
  • 6840 人围观

日本建筑师 VS 中国胡同,碰撞出怎样的火花?

文章来源:装饰杂志
ID:izhuangshi2013
原创: 赵华

内容摘要

日本建筑师青山周平是B.L.U.E.建筑设计事务所创始人,北方工业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讲师。他2003年毕业于大阪大学,2005年获得东京大学建筑学硕士学位。在日本的成长经历和北京胡同的生活经验给了他很多灵感,他在中国做了大量的建筑设计与实验,从对人本身的关怀出发,延伸到个体、家庭以及城市生活的面貌。建筑对于他而言不仅是由建筑实体构成的有形的盒子,也是一种消融边界的交流共享的空间,是承载记忆和生活的部分。本刊在青山周平位于北京郎园vintage文化创意产业园的建筑设计事务所对他进行了专访。

青山周平专访:日本建筑师在中国的社会实验

青山周平

日本建筑师青山周平的B.L.U.E.建筑设计事务所位于北京郎园vintage文化创意产业园,由他和合伙人藤井洋子共同创建。事务所设在其中一座旧厂房的宿舍楼里。规整的建筑格局,半边的筒子阳台,都是一代人还保有的空间记忆。青山周平将原本规整老旧的空间进行改造,通过不规则的砖墙开洞形式,灵活地衔接了办公区和会议室的边界。设计史中一些著名的椅子,既是收藏,也是会议室的日常坐具。进行中的项目建筑模型,像雕塑般充满空间,连同书籍、奖杯,和建筑师日常喜欢的生活器用,像一个家那样被和谐地组织在一起。

B.L.U.E.是Beijing Laboratory for Urban Environment的略称,希望通过设计师的创造、思考,以及建筑、室内、艺术、产品等设计实践,来实现对城市的物理、社会、文化环境等方面的研究,创造一个连接城市环境的设计平台。

青山周平专访:日本建筑师在中国的社会实验

位于北京郎园vintage 文化创意产业园的B.L.U.E. 建筑设计事务所
青山周平专访:日本建筑师在中国的社会实验青山周平专访:日本建筑师在中国的社会实验

B.L.U.E. 建筑设计事务所模糊边界的办公和会议空间
青山周平专访:日本建筑师在中国的社会实验青山周平专访:日本建筑师在中国的社会实验

正在进行的项目建筑模型

青山周平2003年毕业于大阪大学,从本科到硕士一直学习建筑专业。硕士毕业之后他直接来到北京,在北京的SAKO建筑设计工社做设计,老板也是一个年轻的日本人。青山周平在这里工作学习了大概半年的时间后,决定在中国留下来。

他觉得中国的整个社会不像日本和欧洲那样相对固化,而显现出一种比较年轻的状态,给了年轻设计师更多实践的可能性。当时很多的客户也是跟他差不多的年龄,相互很容易理解和沟通。“年轻有很大的力量”——这是当时中国吸引他的一个原因。在这个公司工作的7年多时间里,从十几平方米的室内设计,到上百万平方米的城市规划,青山周平进行了大量的实践与锻炼。

2012年,他开始在清华大学建筑学院进行博士研究生专门的学术研究与理论学习,并同时开始在北方工业大学讲课。他认为实践和理论既是循环递进,也是相伴相生的,因此,在越来越多的项目机会到来的时候,在拿博士学位与进行更深入广阔的实践之间,他选择了后者。“学位并不是我的初衷,我更多的是想在学术的领域有所了解,最终还是要回到实践这个部分”。

2014年,他创立了B.L.U.E.建筑设计事务所,并进行了很多老房改造的项目,这个阶段正是中国城市更新进程加快、问题层出的时候,也是媒体传播更为丰富多元化的过程。青山周平在胡同老房逼仄空间中充满人文关怀的设计走进了公众的视线,并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好评。这出乎他的意料之外,也同时改变了事务所项目的情况和规模。于是,他从老房子的改造、商业室内空间的设计,触及到更具有社会实验性质的建筑设计。

01

家与城市的融合

青山周平在北京胡同里生活了10年左右的时间,无论是语言还是生活习惯,都已经模糊了他的国界。他认为家不是一个封闭的房子,而是属于城市空间的一部分。北京胡同里的老房面积很小,人们的生活不止在自己的房子里进行,也在院子、胡同等公共空间一起完成。

“胡同生活的状态特别开放,邻居们平时看书、吃饭、刷牙等生活起居很多时候都在院子里面。邻里之间的关系也很亲近,邻居阿姨早上打扫院子的时候,也会来这边打扫我房前的院子。如果忘了关灯,邻居会打电话告诉我,下雨天还帮我收回晾在外面的衣服。在他们的概念中,家的范围延伸到别人的空间里,我家也是他家的一部分。他的房子是小的,但他的家是大的。这种感觉特别有意思,跟现在的住宅楼完全不同。胡同里家的边界比较模糊,我由此来思考房子和家的区别”。

胡同的生活或者说胡同里城市的样子给了青山周平很多灵感。其著名的设计项目“400盒子的共享社区”,就是基于胡同的生活模式。

它并非一个独立的项目,而是提出了一个系统。把过去用墙壁隔开的私人空间打开,设计成一个小型可移动的盒子,个体的房间由单人床的盒子和盒子外可以自由组合的家具两种要素组成。厨房、卫生间、淋浴间、洗衣间等生活功能区安排在盒子之外的公共空间之中,盒子之间的区域可以自由摆放桌椅、沙发,像胡同一样成为公用的起居室。

盒子安装滚轮,可以自由移动。每个人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和需求组合家具,创造室内与周围的空间与环境,有着相同喜好的人会自然地产生交流并聚集到一起。比如几个爱书者之家,周围空间就变成了图书馆,或像朋友家书房那样半公共的共享阅读空间,个性成为了交往的契机。这是与传统意义不同的可以简单组装的居住空间。而且无需现场施工,像家具那样便于组装和搬运,完成后再运至需要的建筑中,利用大楼现有设备供给水电。

青山周平专访:日本建筑师在中国的社会实验

胡同里自由开放的生活形态
青山周平专访:日本建筑师在中国的社会实验

400 盒子的社区城市
青山周平专访:日本建筑师在中国的社会实验

半建筑半家具的可移动、可组装的生活盒子
青山周平专访:日本建筑师在中国的社会实验青山周平专访:日本建筑师在中国的社会实验青山周平专访:日本建筑师在中国的社会实验青山周平专访:日本建筑师在中国的社会实验青山周平专访:日本建筑师在中国的社会实验青山周平专访:日本建筑师在中国的社会实验

公共与私密融合,丰富的共享生活空间

青山周平认为,在当代的中国,轻工业转移到内陆城市或者东南亚国家,曾经的工厂成为闲置的建筑,这个方案可以对这些闲置建筑进行改造,从而给它们赋予新生。这也为个体时代在城市中生活的年轻人构想了一种新型的共享社区。盒子家具以内是私人空间,周围则是街坊邻里,即社区空间。这种社区性源于胡同、弄堂等传统空间。在胡同里,家具从室内延伸到室外,既具有私有性质,又具备共有性质,拓展了社区空间。这个方案的基本构想是把个人占有的私人空间缩至最小,为周围腾出宽阔而丰富的共享生活空间。

“家和住宅的关系,如同人和衣服的关系。人类会随着身体的成长,根据季节和气候的变化,来选择合适的衣物。同样地,随着家的形态、城市及社会的变化,住宅也不断地改变着自己的样貌。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的最小单位——家的规模也在迅速地缩小。从小城镇到大城市生活的年轻人大多独居在狭窄拘束的空间里,我们因而萌生出一种共享住宅的思路,在城市中那些空置下来的大楼里添置具备生活功能的家具,让人们住在一起。希望通过这种方式,在分崩离析的居住空间中构筑一个共享社区。过去,血缘关系、近邻关系、职场关系支撑着人类这个共同体,但在现代的大城市当中,这种传统的社会组织已经逐渐弱化,并将消失殆尽。‘400盒子的社区城市’即试图通过分享的价值,以半建筑半家具的可移动生活盒子的模式,探索新时代的共同体平台——新的家族形式”。

青山周平的设计大都边界比较模糊,甚至于内部与外部、家具和空间之间的界线也是模糊的。基于这样的理念,他的每一个设计项目虽然位置和功能不同,但都带有他的风格和感觉。

他在很多对老房的改造中把城市的室外空间引入到住宅里,打破公和私的界限,借此表达家和城市的关系,以及对未来城市中理想的家的愿景。

L型之家位于北京东城区灯市口附近的胡同里。L形的狭长房屋夹在胡同老墙和相邻楼房的外墙之间,生活着一户三代六口之家。房间没有采光面,阴暗潮湿,空间气氛压抑。仅34平方米的建筑面积不但难以满足四个大人的生活需求,更没有属于两个小孩子的空间。

青山周平专访:日本建筑师在中国的社会实验青山周平专访:日本建筑师在中国的社会实验青山周平专访:日本建筑师在中国的社会实验青山周平专访:日本建筑师在中国的社会实验

L 型之家改造前逼仄压抑的生活状况

青山周平通过对胡同生活以及对城市公共空间与家的关系的理解,将家内外的生活重叠在一起。他改造了夹缝中房型的局限性,利用高度增加面积,在不变动胡同院墙的情况下给室内空间增加了高度,并局部新建夹层,创造了一个Loft的空间形式。根据人在不同功能空间里活动所需要的高度,自然形成了几个高高低低的木头盒子。在保证每个家庭成员有着相对独立生活空间的同时,创造出整体连续的开放空间,增加了人与人之间交流的机会。

公共走廊连接室内各个空间,同时也与室外胡同相连,像是胡同街道的延伸。上方的狭长天窗贯穿整个房屋,为室内引入充足的阳光。电动天窗以及玻璃立面解决了原先房屋的通风问题,也将庭院的风景引入室内。家人的活动范围也从室内蔓延到了室外庭院,模糊了室内外的界限,家和自然融合在一起。改造后的二层像是一个连续层叠的“立体胡同”,形式多变的空间为孩子在室内创造了像户外一样无拘无束玩乐的游乐场。柔软的白色编织网作为防护,既保护着孩子的安全,也保证了楼上楼下的交流和联系。家的概念不等于房子,也是城市空间的延伸。城市生活融入进家中,家的概念也衍生到城市空间里。理想的家是开放的,也是和自然融合的。

青山周平专访:日本建筑师在中国的社会实验

L 型之家改造模型
青山周平专访:日本建筑师在中国的社会实验

胡同位置图
青山周平专访:日本建筑师在中国的社会实验

剖面图
青山周平专访:日本建筑师在中国的社会实验

高度图
青山周平专访:日本建筑师在中国的社会实验青山周平专访:日本建筑师在中国的社会实验青山周平专访:日本建筑师在中国的社会实验青山周平专访:日本建筑师在中国的社会实验青山周平专访:日本建筑师在中国的社会实验青山周平专访:日本建筑师在中国的社会实验

改造后生活重叠、灵活开放的空间

L型之家的设计从胡同的概念出发,改造后的家更像是胡同街道的延续,是可以穿行的连续空间,室内和室外的界线是模糊和暧昧的。青山周平希望通过这样的改造案例,让更多的人重新认识胡同的居住环境,让胡同变成更活跃的生活场所。

02

传统空间的融合

不仅仅是北京胡同的生活,上海的弄堂、日本和欧洲的老街区也是如此,共享空间自然地融进人们的生活里,小街道像是大家的客厅,也像植物那样有机生长着,生活的气息、文化的特质由此慢慢显现,每个地方生长成有意思的、独特的生活的样子。青山周平认为,工业革命之前的城市都是这样的,但之后的城市则越来越同一化,在传统的城市空间可以有很多有意思的发现和解决方案。不仅室内外的空间是共享的,在住宅内部同样如此。

“其实生活本来是这样的,我自己当然也有在日本长大的背景。日本的建筑也是室内、室外相互融合,榻榻米早上可以吃早餐,晚上就是睡觉的空间。日本的文化当中,其实很多地方都是私人和公共空间比较模糊的,所以日本的传统建筑中,存在着各种空间和关系的模糊性。同时我觉得现在这个时代,本身就是要怀疑各种界线的时代”。

青山周平最想做的设计是住宅,因为住宅楼大都是大的设计院按照他们的模式大量生成的,建筑师很难参与,但它却是和大部分人生活密切相关的。青山周平做了一些具有实验性的住宅空间设计,如最近在通州做的“合院——家庭3.0实验公寓”,是日本传统空间和中国传统空间的结合。他从传统空间当中找到一些灵感,把它转换成一个未来的住宅空间,是跟过去完全不一样的生活空间的模式。面对个体居住时代的到来,青山周平尝试突破原有居住模式户型平面,在私密领域的住宅中引进公共空间——院落,家变得开放起来。其他功能空间排布在四周,像传统的合院。利用高差的巧妙设计,对“院子”以外的地面空间进行了抬高处理,可以作为席坐的空间。四周的回廊像日本传统木造建筑中称之为“缘侧”的半私密半公共空间,丰富了内和外的层次,也模糊了私密和公共的边界,为个体集合居住带来了更多安静和交流的可能性,这也是对未来居住模式的探索。

青山周平专访:日本建筑师在中国的社会实验

通州“合院——家庭3.0 实验公寓”住宅平面图
青山周平专访:日本建筑师在中国的社会实验

剖面图
青山周平专访:日本建筑师在中国的社会实验青山周平专访:日本建筑师在中国的社会实验青山周平专访:日本建筑师在中国的社会实验青山周平专访:日本建筑师在中国的社会实验

引进“院落”、打破边界的个体集合居住的灵活空间

对于个体时代,青山周平称之为家庭3.0时代。他做了几个定义:曾经由三代或四代人所组成的大家庭模式,称为家庭1.0,居住空间是容纳大家庭的传统居住模式空间,如四合院、土楼;随后都市中出现了以两代人为主的小家庭模式,称为家庭2.0,有了两室一厅、三室一厅等满足小家庭单位的现代居住模式空间;而在不久的将来,城市中传统的基于婚姻和血缘建立的家庭模式将逐渐被以不同个体集合而居的“家庭”模式取代,称之为家庭3.0。

“现在这种两室一厅、三室一厅的模式,也是这几十年才有的,日本大概是从1955年开始。那个时代很多年轻人从农村搬到东京、大阪这样的大城市工作,他们要结婚、生孩子,当时要解决这种小家庭的生活需求。但人的生活本来不是吃饭结束了就要去工作,没有很明确的界线,是比较模糊的状态。所以住宅要先从拿掉一些房间的名字开始。现在的项目很难说具体的功能,它都是结合在一起的”。

的确,个体时代不仅仅是针对独身生活的人,在寿命增长、人口面临老龄化的今天,人会有很长的时间是一个人生活,个体的生活越来越重要。

“日本东京有50%是一个人生活的家庭,最多的是老年人。这是老龄化时代,是这个时代很重要的一个背景。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设计,让个体的家不再封闭,而是更开放,空间拥有更多可能。把人们从各自私密的居住空间解放出来,让人与人在这里相遇”。

03

实体空间的价值

虽然虚拟生活越来越丰富,青山周平却一直注重实体空间的价值。现在社交媒体、人工智能这些不可阻挡的力量在前进,实体空间怎样结合这些呢?青山周平认为,因为过去只有实体空间,没有虚拟空间,很多功能都是在实体空间当中完成的。比如我们要去书店买书、去电影院看电影等,现在这些功能都可以在手机里完成。在互联网、手机、微信连接密布的今天,人与人真正意义上的交流却越来越缺乏。人们不仅住在房子里,也被封闭在社交媒体、虚拟世界中。虽然虚实越来越融合,但数字世界基本上还是真实世界的一种记录和补充。人属于真实的世界,虚拟只是一种新的坐标、维度和服务,来帮助真实世界。建筑应该成为共享的空间,把城市中个体化的人与人连接起来。

“这个时代,日益追求新的信息,而建筑反而显现出越来越重要的价值。除了人与人连接起来的价值之外,还要让人有怀旧的感觉,它是承载城市和人的记忆的一个载体,这个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很多现在发达的东西,每天都刷新,我们不会看十年前的新闻,因为它没有价值,但是我们看十年前的建筑的时候,我们会觉得它具有一种力量,它是一种城市、建筑和人的生活的载体”。

青山周平在北京白塔寺一处胡同大杂院做了一个民宿,就是意在提供一种连接的平台,他认为这是越来越重要的实体空间的价值。今天,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离开了胡同中的老宅,选择在高楼林立的城市新区中生活。老城区变得越来越像是老年人的城市。如何让年轻人重新回到老城中生活,是城市更新的一项重要内容。青山周平希望在这个改造项目中,一方面尊重院落的原始空间格局,保留以前的空间特质;另一方面将其改造成为适合现代年轻人生活方式的居住空间。这是街区更新及此类建筑改造项目应循的方向。

青山周平的项目是把一个胡同中曾经的破旧杂院改造为四合院民宿,融入新时代的居住生活方式。院落位于一个Y字形路口,原本容纳了8户人家共同生活,院内违章加建现象较为严重,空间杂乱局促。青山周平先将院落中心位置的加建建筑拆除,还原出合院的原始格局,周围用6间客房及展览空间重新围合。然后使用拆除建筑的具有几十年至上百年历史的旧青砖搭建了一座楼梯塔,其间点缀嵌入现代材料玻璃砖。顺“塔”盘旋而上,是展览空间的屋顶,在大树的庇荫之下,近可俯瞰整座院落,远可眺望妙应寺白塔,展现传统建筑群体魅力的连绵起伏的屋顶立面也尽在眼前。

在设计中,他注重空间记忆的传承,保留木结构的本色,重新组织利用原有建筑的构件,保留这座院落旧时的生活气息。和青山周平的其他设计一样,它同样注重私密性与公共性的融合,居住空间与城市的融合,设计了一个可进行交流的、半私密半公共的空间。他将入口处的房间设计为咖啡馆,廊道连同咖啡馆变成了城市空间的一部分。展览空间位于内院,可分时段对公众开放,也增加了院落与城市的交流,打破了封闭的氛围。在房间立面设计了大面积的落地玻璃,既增加采光,人们也可以互相看到彼此,进行某种程度的交流。胡同是人居环境和自然环境的有机结合,青山周平尽量为每个独立的房间都营造出赋予自然环境的体验,比如可以看到绿植的玻璃屋顶,在室内可时刻感受自然光线变化等。院落内还保留了一棵数十年的老槐树,延续并维护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微妙关系。

青山周平专访:日本建筑师在中国的社会实验青山周平专访:日本建筑师在中国的社会实验青山周平专访:日本建筑师在中国的社会实验

白塔寺胡同大杂院改造前
青山周平专访:日本建筑师在中国的社会实验青山周平专访:日本建筑师在中国的社会实验

拆下并重新利用的旧窗框和旧青砖
青山周平专访:日本建筑师在中国的社会实验

白塔寺胡同民宿户型图
青山周平专访:日本建筑师在中国的社会实验

轴测图
青山周平专访:日本建筑师在中国的社会实验青山周平专访:日本建筑师在中国的社会实验青山周平专访:日本建筑师在中国的社会实验青山周平专访:日本建筑师在中国的社会实验

院落中心旧青砖与玻璃砖混合的楼梯塔
青山周平专访:日本建筑师在中国的社会实验青山周平专访:日本建筑师在中国的社会实验青山周平专访:日本建筑师在中国的社会实验青山周平专访:日本建筑师在中国的社会实验

改造后人居与自然环境融合的空间

大杂院改造后夜景

“以往一些四合院的改造,更多注重对建筑外观的更新和建筑质量的提升。但在老街区里,在胡同中,四合院建筑的改造不应仅仅停留在外观符号性的重塑,更重要的是保留生活的体验。包括和树一起生活的体验、在庭院生活的体验、开放的生活体验、和城市结合的生活体验……以及每个角落里属于这个城市的记忆。这些在外观看不到的部分,是四合院最独特的文化记忆”。

很多人觉得,白塔寺的院子,虽然是第一次来,但感觉似曾相识。因为每个人都有一种空间的记忆。青山周平还基于同样的理念进行了南锣鼓巷大杂院住宅的改造、国子监胡同的“失物招领”家具体验店等。城市高速地发展,大量地拆迁,搬到了新的楼房,人们对那种空间的感觉已藏在自己的心底,像闻到熟悉的味道时,一瞬间会想起来那个时候的感受一样,空间也有这样的感觉。

他看了一个餐厅的纪录片,印象很深的是一个丹麦的餐厅,它的概念是:大部分只用当地时令的食材,而不是在任何地方都可以吃到的标准化的食物,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客人感受到此地此刻的存在。“那个菜只能是在那个地方,只能是在那个时间可以吃的东西,所以这种菜不是好吃不好吃的问题,而是让你感受自己的存在”。他认为建筑也是一样的,那些在哪里都能看到的标准化的建筑,让人消失了此刻此地的存在,让人没办法认清自己,因为都是容易被替换的。建筑应该也是每个地方都不太一样,应该需要让人感受到自身此刻此地的存在,这是它的价值。

青山周平最近在北京有一个改造的项目,就是把老房子改造成一个现代艺术美术馆。在这个项目当中,他们用了大量手工的东西。负责这个项目的设计师去现场自己用手工做外墙材料的建造,在建筑和人的情感上做微妙的连接。它不是大量生产的工业品之中的一个容易被替换的东西,它是人自己做的,这样的东西在现代的社会当中会有一种力量。此地此刻的存在,既是哲学层面的思考,也是我们现在比较缺失的一些东西。我们的速度和节奏太快了,没有时间去思考一些本源的问题。

04

消融的边界

作为一个建筑师,在青山周平看来,建筑不是建房子的技术,建筑学也不是用来建房子的一门学科,它更多的是一种解决问题的思维系统,是要做有社会意义的事情。他认为自己是擅长做空间的设计师,建筑和家具只是尺寸的区别:建筑大一些,家具小一些。尤其是对日本的建筑师来说,因为日本的传统建筑中,建筑和家具没有特别明确的界限。

“很多老房子都是用榻榻米,榻榻米用建筑的语言来说它是地面、地板,我们是经常换的,搬家的时候把榻榻米放在推车上面,去另外一个房子继续铺,所以从这个意义来说它是一个家具。很多推拉门也是建筑的窗户,可以拿下来更换,所以像是屏风和墙、窗户。很多木结构的东西,它有一些部分坏了也可以换,其实建筑和家具的边界是很模糊的,它是一个平等的关系。中国也是这样,传统建筑中也有很多半建筑半家具的东西。而我们现在有的建筑、室内、家具、软装这种分类,是为了产业方便而形成的区别,现在这个界限也越来越模糊了”。

他也和一些品牌合作有关于家具的设计。在他看来,体验建筑的人只能来具体的这个地方,但家具大家更容易拥有和使用,他希望通过这样的家具来改变城市年轻人的生活状态。青山周平现在也有一些关于城市家具的计划,他发现胡同里面就有很多“城市家具”,居民们把自己的沙发、凳子放在胡同里,把打扫的工具、梯子等挂在外面的墙面,这些都是在使用城市的小家具。

“它们虽然是家具,但是跟城市规划是有联系的,就是用小的家具来解决城市生活的问题,可以发现很多有意思的小物件,是居民们自己开发的,让胡同里的生活更方便、有趣,这就是一个最小的城市规划”。

胡同中的“城市家具”

青山周平从这些地方产生灵感,想做一些设计,就是让城市生活更方便、更快乐的小型城市家具系列。城市规划不一定要像传统一样,从大的总图到最后的实施,也可以从小的家具开始做起。像前文提到的400盒子的设计,从某种程度上讲,就是半建筑半家具的。同时,也是介于标准化与模块化之间的,既是标准化的,同时可以组合,成为客户个性化的选择。这是新型的居住方式,他在泉州已经用这个概念做了第一版的样板房。

基于这样的理念,青山周平设计的空间都比较开放、延展、连接、重叠和弹性,边界是模糊的,他也在向传统的空间学习。在现代,这种分区的概念也越来越模糊。比如城市规划,过去很多是通行的工业区域、住宅区域、商业区域、交通的空间、休闲的空间等,要分成几个不同的块,避免了工业化工作的噪音和污染。现在随着时代的发展、技术的变化,使得我们的工作空间灵活多样,在家里、咖啡馆、飞机上也可以工作。工作、消费、休闲已经是没有太多的界线了,学科也一样,跨界已经是常态。

“其实性别、血型,很多事情都是这样,自然界的边界本来就是模糊的。比如彩虹,它的7个颜色的边界其实是渐变的,音符也同样,没有特别明确的界限。是文化的发展让我们按照认为的方式去划分的”。

在这样的消融边界的时代,建筑师或设计师真正的力量是什么?或者说,怎样定义今天的建筑师和设计师呢?青山周平认为,现在的建筑师不止是在做建筑了,更多的是社会营造,建筑前期要做工作坊,跟当地的居民一起做设计,让他们先参与进来。这个是社会的变化,让使用者先开始参与设计的过程。所以建筑师的角色和设计的内容也有了很大的变化。这是在已经饱和的社会当中越来越重要的建筑的功能,建筑不一定是建完之后的使用功能,它是一个整体的过程,通过这个过程,为当地的人提供一个平台。现在的建筑师更多的应该是这种协调者或指挥者,不是只按照他的想法去做,而是要控制整体的节奏。

这样的理念也适用于老城区的保护,青山周平和他的团队现在在广东的乡村有两个公益项目,都是很普通的村子,里面都是留守的老人和孩子,年轻人都去附近的大城市工作了。青山周平想做一个小空间,在这个地方有厨房,有图书馆,有小型的会议中心,这种类型的项目就是有当地居民共同参与的。他也涉及一些乡村的改造,目前在做一个北方乡村的改造,也是一个公益项目。

正如青山周平所说:

“不管是远古时代还是现代社会,人类生而具备共享的天性。未来,在日渐增加的人口和不断缩减的环境资源压力下,‘共享’将成为未来的生存趋势。而共享型社区则预示着一种未来化的生活方式。”

如果能有更多的建筑师参与这些消融边界的设计和改造,将原本消极的空间改造成良好的生活空间,它们聚集起来也会给城市和乡村带来巨大的改善。今天,设计的权利已经遍布每一个个体,人人都是创造者,也是享用者。

参考文献:
[1][日]青山周平:《400个盒子的共享社区》[J],《世界建筑导报》,2017年第2期。
[2][日]青山周平:《北京老城区城市更新考察——从“南锣鼓巷大杂院改造”和“灯市口L形之家”引发的思考》[J],《建筑学报》,2018年第7期。
[3]梁井宇、[日]青山周平:《日常经验·个体记忆+居住畅想》[J],《建筑创作》,2015年第8期。
[4][日]青山周平:《胡同里的日常,北京白塔寺胡同大杂院改造项目》[J],《室内设计与装修》,2018年第8期。
来源:《装饰》2019年第8期
原文:《消融的边界——日本建筑师青山周平的社会实验》,文字经删减
作者:赵华、贾珊

扫码关注装饰杂志

转载请说明出处:五号时光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