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犁平定准噶尔之乱中的格登山大捷,乾隆没有吹牛

  • 小编 发布于 2019-12-09 09:29:31
  • 栏目:历史
  • 来源:太史叨叨令
  • 9129 人围观

乾隆皇帝82岁的时候撰写了一部《十全记》,记述自己一生东征西讨平定各种叛乱的“十全武功”,乾隆因此自称“十全老人”。后人觉得他有自吹嫌疑,比如最后一条“降廓尔喀”,屡被人嘲笑,因为大家觉得这个只能算是凑数。

伊犁平定准噶尔之乱中的格登山大捷,乾隆没有吹牛

在此“十全武功”当中,有关一次战役有这样一段记述:“三巴图鲁,二十二卒,夜斫贼营,万众股栗。”意思是二十五名勇士,夜袭敌军大营,近万人的叛军竟然土崩瓦解。

感觉也有吹牛嫌疑,25个人俘虏6500人,可能性不大吧?有人说,就是活捉这么多鸡也不容易。但是,乾隆的诗就是那么信誓旦旦地写在那儿,似乎一点也不容置疑。当年李存孝还十八骑取长安呢,怎么着吧?看官耐心读完,可能会得出另一个结论,这次大捷又似乎不是吹的。

伊犁平定准噶尔之乱中的格登山大捷,乾隆没有吹牛

诗中提到的阿玉锡,正是此次斫营的将官,“斫营”说得有点文,理解为“踹营”即可。非常有幸的是,今天我们还能看到这位“巴图鲁”的真容。在台北故宫博物院,有一幅《阿玉锡持矛荡寇图》,画的正是阿玉锡冲杀敌阵的情景象。与此画有关的伊犁西南格登山的战斗,就归属于乾隆十全武功中的一大业绩——平定准噶尔叛乱。

阿玉锡原是蒙古准噶尔一名小吏,雍正十一年向清廷投效。乾隆十五年,准噶尔来归附的萨拉尔向乾隆皇帝推荐阿玉锡善战,说他是一位可以空手夺枪的勇士,乾隆亲自召见,命为侍卫。

伊犁平定准噶尔之乱中的格登山大捷,乾隆没有吹牛

乾隆二十年,清军出兵五万开赴伊犁平定准噶尔之乱。阿玉锡被授为四品翼长,担任先锋。大军千里跋涉,长驱直入。准噶尔部总台吉达瓦齐的叛军稍触即溃,率近万人退据伊犁西南的格登山。清军抢渡伊犁河,追至山下。

此时,图画中的英雄阿玉锡正式出场。

5月14日夜,三位“巴图鲁”——阿玉锡、厄鲁特章京巴图济尔噶尔和新投诚的准噶尔部宰桑哈什率领22骑前往叛军大营。他们的意图原是侦察,但到达山顶之后,阿玉锡决定在夜色掩护下,直捣达瓦齐的大营!

伊犁平定准噶尔之乱中的格登山大捷,乾隆没有吹牛

于是,阿玉锡拍马横矛,搴纛大呼,二十五骑如神兵天降,又如狂飙突卷,一时枪矢并发,声震山谷。达瓦齐所部早已士无斗志,草木皆兵,听到枪声喊声,顿时兵溃如山倒。达瓦齐率残部落荒而逃。阿玉锡此战共擒获叛军大小首领二十余人,降者6500人。

按照乾隆的惯例,每次军队凯旋,都要为征战中的功臣绘制画像,并将它们悬挂在紫光阁内。

七月,作为平准五十功臣之一,乾隆命阿玉锡觐见,封为散秩大臣。随即召供奉清廷的意大利传教士、著名画家郎世宁专门为阿玉锡作《持矛荡寇图》。

伊犁平定准噶尔之乱中的格登山大捷,乾隆没有吹牛

持矛荡寇图

图中的阿玉锡全身戎装,头戴孔雀翎暖帽,身着箭衣,背挂火枪,腰系箭囊,左手执缰,右手紧握腋下长矛,双腿紧夹马腹,目光沉毅,骁勇绝伦。画家舍去全部背景,更突出阿玉锡之势锐不可当,如入无人之境。

同时,郎世宁为乾隆的“十全武功”作画《格登鄂拉斫营》,今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这幅画描绘了阿玉锡率队出发、在山道中行进、骑兵跃马冲击、双方短兵厮杀、叛军松动溃败、清军大队接应等并非同时出现的情节,将这些情节组合在一起,突破时空限制,融合了东西方的艺术风格。

伊犁平定准噶尔之乱中的格登山大捷,乾隆没有吹牛

另天津博物馆藏有一幅阿玉锡的画像,名为《散秩大臣喀喇巴图鲁阿玉锡像》,这画像也曾悬挂于紫光阁。上有乾隆御笔赞辞:“于格登山,贼据险守。率廿四人,间道袭后。诸贼大溃,爰以成功。本厄鲁特,降顺效忠。”

这幅中西合璧的画像未写明是郎世宁的作品。图上的阿玉锡挎弓带刀背箭,跨步站立,左手持矛背于身后,剽悍之气跃然纸上。绘家在强调人物总体形象塑造的同时也十分注重对细节的描绘,阿玉锡所穿金属软甲环环相扣,细致入微,刀鞘上的绿色鲨鱼皮也一丝不苟。

伊犁平定准噶尔之乱中的格登山大捷,乾隆没有吹牛

乾隆的御题长诗记录了整个战斗过程:

“阿玉锡者伊何人?准噶尔属司牧臣。其法获罪应剉臂,何不即斩犯厥尊。徒步万里来向化,育之塞外先朝恩。萨拉尔来述其事,云即彼中勇绝伦。持铳迎面未及发,直进手夺无逡巡。召见赐银擢侍卫,即命先驱清漠尘。我师直入定伊犁,达瓦齐聚近万军。鼓其螳臂欲借一,依山据淖为营屯。我两将军重咨议,以此众战玉石焚。庙谟本欲安绝域,挞伐毋乃违皇仁。健卒抡选二十二,曰阿玉锡统其群。曰巴图济尔噶尔,及察哈什副以进,阿玉锡喜曰固当,廿五人气摩青旻。衔枚夜袭觇贼向,如万祖父临儿孙。大声策马入敌垒,厥角披靡相躏奔。降者六千五百骑,阿玉锡手大纛搴。达瓦齐携近千骑,駾走喙息嗟难存。荆轲孟贲一夫勇,徒以藉甚人称论。神勇有如阿玉锡,知方亦复知报恩。今我作歌壮生色,千秋以后斯人闻。”

伊犁平定准噶尔之乱中的格登山大捷,乾隆没有吹牛

叛乱平定之后,乾隆命立“平定准噶尔勒铭碑”,碑亭西邻哈萨克斯坦,南望天山汗腾格里雪峰。碑文记录了格登山战役的概况,表彰了25勇士。经过200多年风雨侵蚀,碑文漫漶,碑亭经过多次维修,始终屹立在格登山上。

伊犁平定准噶尔之乱中的格登山大捷,乾隆没有吹牛

回头再说这次战斗是否有吹牛嫌疑的事。个人认为,这个战例虽然近乎是一个奇迹,但一支军队如果已经被包围,士气极其低落,敌军又是夜间突然发起进攻,当时不知清军有多少,也不知是如何突然就冲破了营寨,所以纷纷抛弃武器投降是最合理的选择。从这个角度来说,俘虏几千人确实比捉几千鸡容易。

乾隆的“十全武功”虽然有点搞笑,但他说的一句话太史叨叨令深为敬佩:“夫开边黩武,朕所不为,而祖宗所有疆宇,不敢少亏尺寸。”

转载请说明出处:五号时光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