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之扶苏,汉之刘据,明之朱标,子不类父的悲哀~

  • 小编 发布于 2020-07-11 02:18:47
  • 栏目:历史
  • 来源:韬光养晦20991519
  • 9243 人围观

扶苏、刘据、朱标三人的人生有许多相似之处,他们的父亲都是政绩斐然,彪炳史册的一代雄主,作为皇位继承人的他们都有着不像他们父亲那样的仁善性格,他们都推崇用儒家的义理来治理天下,在这方面他们的理念和他们的父亲有所冲突,他们最终也都没有登上皇位,。

公子扶苏

“立储以嫡,无嫡立长”,这是商周宗法制度,关于如何确立继承人的一项准则。

虽然秦始皇没有公开册立太子,但是由于秦始皇未立皇后,长子扶苏理应是皇位最正的继承人。

不同于秦始皇的严苛,扶苏为人颇为仁厚,因为反对秦始皇焚书坑儒,扶苏被发配至边境协助蒙恬修筑长城,抵御匈奴。

始皇最后一次巡游,死于沙丘,临终前传召扶苏回来即位,不料赵高、胡亥勾结李斯,篡改了始皇遗命,皇位终被胡亥矫诏而得,事后胡亥派人传旨扶苏蒙恬,令他们自尽。三年之后,秦朝二世即亡。

如果即位的是扶苏的话,秦朝也许会是另一个结局。我们知道,守天下有时比打天下还难,可以以杀伐夺天下,却不可以以杀伐守天下。秦灭六国一统天下之后,实行的还是商鞅变法以来实行的战时法治,战时法治就是把国家变成一个巨大的战争机器,天下没有一统之前,有着统一的目标,利益的驱使,尚且利大于弊,统一之后,就完完全全的是弊大于利了。天下疆土已经尽归秦国,天下之民尽是国人,严酷的法令让国人日益不满惶惶不可终日,加之始皇好大喜功不恤民力,修长城,建阿房,修陵墓,他在时,天下人惧其威无人敢反,待其死后,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扶苏则不一样,性情柔和,体恤百姓,信奉儒家,如若即位,应当会废除诸多苛烈律令,安抚好百姓,从而造就一个大秦盛世,惜哉惜哉。

太子刘据

汉武帝长子,其母为武帝第二任皇后卫子夫,所以刘据是嫡长子,储君的不二人选。所以刘据七岁就被立为太子,在储君之位上一坐就是三十年。

三十年的太子生涯,刘据谨小慎微兢兢业业,汉武帝晚年宠幸李夫人和钩弋夫人,太子一系的霍去病卫青的相继去世,卫皇后的失宠,太子刘据无依无靠,加上在政治上和武帝理念的不和,武帝认为太子子不类父。这一系列原因让江充苏文等小人有机可乘,最终导致了巫蛊之祸的爆发,卫皇后和卫皇后的两个公主皆被诬陷致死。太子进不得见父皇讲明冤屈,不得已杀江充起兵。此时武帝尚蒙在鼓里,便派兵镇压,刘据兵败携两个儿子逃跑被抓后皆自尽。

后来有一名看守高帝庙的小官田千秋对此事说了一些不同的的看法,武帝才醒悟过来,追悔莫及,杀死苏文,建立了思子宫和归来望思之台来缅怀自己的儿子和两个孙子,田千秋也在一年后被破格提拔为丞相,可见武帝的后悔程度。

武帝晚年穷兵黩武,文景时代积累下来的财富早被挥霍一空,虽然他本人建立了赫赫武功,国家却也伤痕累累。如果刘据即位的话,应当能够很好的安抚天下,恢复民力,完成中兴,可惜历史没有给他这个施展的机会,好在后面的昭宣二帝替他完成了,宣帝为太子刘据之孙,所以宣帝之后的西汉诸帝是刘据之后,也算是对他的一种告慰吧。

太子朱标

同样是第一顺位继承人,早在朱元璋还是吴王的时候,朱标就被立为世子,洪武元年,朱标又被册立为皇太子。

朱元璋对朱标寄予厚望,配备了超豪华的东宫班底,包括李善长,徐达,常遇春,冯盛等人,而且朱标本人也非常争气,在群臣中口碑一直很好,更关键的是朱标深得朱元璋信任。

自古以来,皇帝和太子之间的关系非常微妙,可以说是最难处理的关系。一方面为了王朝的未来,太子必须要有能力,另一方面,能力也不能过强,为了防止老了还被造反被拉出去砍头,皇帝必须要抓紧权力直到最后一刻,所以活着时非常痛恨皇子拉帮结派。不过在农民出生的朱元璋眼里,马皇后和朱标是他一生中最重要的两个人,所以他对太子毫无猜忌之心,说朱标是历史上权力最大的太子丝毫不为过。

然而朱标却在洪武二十四年病逝,这让朱元璋心痛不已。朱标不死大明王朝在朱标手中肯定会是另一个走向,皇位也不会落在燕王朱棣的一系手中,首先朱棣和朱标感情很好,朱标生性仁善,即位后不会对对弟弟们下手,以前就经常因为种种事情帮弟弟们向朱元璋求情,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弟弟们因此也都很拥护哥哥。退一步说,朱棣对皇位觊觎已久一定要夺,他也师出无名,不会有人帮他。而且朱标不死,朱元璋也不用因为担心朱允炆镇不住而大肆杀戮功成而导致最后无人可用、朱棣直捣南京。

朱元璋晚年,马皇后和朱标的去世对他都是非常沉重的打击,没有了这两个人的规劝约束,朱元璋像一匹脱缰的野马,在偏执与杀戮的路上一去不返。如果朱标不死,历史会是另外一番走向,最起码没有那么多杀戮。

作为正统皇位继承人,三人的性格颇为相似都是宽仁之人,三人的结局也相同,都与皇位失之交臂,但是三人之死却各有不同,扶苏略显窝囊,刘据比较刚烈,朱标英年早逝令人惋惜。如果父亲过于英明神武,身为子女往往背负了巨大的压力,很难做到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他们三人的父亲都是历史上的大有为之主,开疆拓土,他们都是用的法家思想治国(汉武帝虽然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其实汉朝实行的是外儒内法)他们的儿子又都是儒家的忠实信徒,在儿子的眼中,父亲过于严厉残酷,不体恤民情。在父亲的眼中,儿子太过稚嫩理想化,不知道世事的艰险,没有经过我们这代人的磨炼,你这样让我怎么放心把江山社稷交给你啊。正是这种想法让他们在治国理念上一次次发生冲突,子不类父这四个字在历史上充斥了多少悲哀啊。

其实吧,儿孙自有儿孙福,一代人有一代人不同的使命,作为父亲,他们已经给子孙后代做了很多了,父亲和儿子之间要相互理解相互体谅。而且治国思想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需要根据情况的变化而不断调整,古之善法也有可能成为今之恶法,不断调整改革才能始终立于不败之地。

转载请说明出处:五号时光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