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锡联调任沈阳军区司令员,先让部队拉练一次,就发现了问题

  • 小编 发布于 2019-11-13 16:41:10
  • 栏目:历史
  • 来源:萧武
  • 8134 人围观
陈锡联调任沈阳军区司令员,先让部队拉练一次,就发现了问题

1959年,陈锡联将军调任沈阳军区司令员。到任之后,陈锡联将军就组织军区部队进行了一次长达一千多公里的拉练行军。按照解放军的传统来说,这点距离应该不算什么问题,但拉练下来,陈锡联发现部队存在很多问题。首先是大量的战士体能跟不上,无法支持高强度的野外行军,其次是部队的基层组织也有些问题,在长途行军过程中,部队行军队伍出现了不少混乱。

这让陈锡联很忧虑,于是开始组织军区部队加强训练,提高战斗力。后来的边境冲突中,西北吃了败仗,军区司令员被撤换,而东北则击败了入侵的敌人,这就是陈锡联练兵之后的效果。而陈锡联之所以在到沈阳之后猛抓练兵,就是因为他在拉练中发现了部队存在的问题。尤其是对解放军这样长期在困难局面下作战的部队来说,能走路是最基本的能力,如果连长途行军都出现问题,就说明部队存在的问题比较大了,就该引起重视了。

所以,在《士兵突击》里,草原五班作为成才口中的垃圾中转站,最明显的问题就是,班长老马突然想起来要组织大家训练,搞个五公里越野,大家都跑不下来。而这种问题在钢七连就是不存在的,哪怕是钢七连垫底的老末儿白铁军,也不存在这个问题。这就是说,对好的步兵部队来说,能不能打仗先不说,最起码的是要能走路,能够经得起长途行军的考验,然后才能谈得到打仗的问题。而走路没问题的部队,一般来说训练都没问题,打仗也就不会差到哪里去。

陈锡联调任沈阳军区司令员,先让部队拉练一次,就发现了问题

对军队来说,大兵团转移尤其需要组织好,如果组织不好,就很容易出现在路上拥挤,部队的建制被自己打乱,遇到意外情况需要战斗,就无法马上展开战斗队形。比如淮海战役中,杜聿明率三个兵团从徐州撤退的时候,原定计划五天从徐州撤退到蚌埠,但是从徐州出发后,因为李弥和孙元良两个兵团都想着自己先跑,本来担任后卫的部队反而跑到前面去了,争先恐后的走,几十万大军走同一条路,结果走了一天半,才过了萧县,尚未到达永城,部队就乱了,只能停下来整顿。

在长征中,红军更是多次在执行长途奔袭的任务的时候,突破步兵行军速度极限,一天之内奔袭一百公里以上,从本来和敌人平行前进的形势,一下子超越敌人,先于敌人抢占重要关口,从而一举扭转战局走向。比如飞夺泸定桥的战斗,就是要赶在敌人增援部队之前占领泸定桥,掩护部队通过。如果敌人增援部队先赶到了泸定桥,控制了泸定桥,红军就很危险了。而红军在劣势状态下,要扭转局面,就只能比敌人多走路,还要比敌人快,才能抢占先机。

陈锡联调任沈阳军区司令员,先让部队拉练一次,就发现了问题

比敌人多走路,还要比敌人快,要比敌人更早的到达指定地点,而且经常是到达之后几乎来不及休息,就要马上准备开始战斗。这也是非常困难的。比如抗战期间,第二次长沙会战时,七十四军奉命从江西赶往战场,也是经历了长途行军,也很疲劳,而且事先没有做好侦查工作,所以和正在由北往南搜索前进的日军发生遭遇战,整个部队几乎一触即溃,伤亡超过一半,军长王耀武仅以身免,也差点被俘,而七十四军当时被认为是国军中战斗力最强的攻击部队。

虽然现在的部队都已经摩托化、机械化了,这种长途行军作战都有交通工具运输,不用再只靠两条腿走了。但对步兵而言,能够经受长途行军的考验,仍然是最基础的能力。因为战场上的形势瞬息万变,一旦被敌人切断后路,油料供应不上,交通工具无法使用,就仍然只能靠两条腿走。比如汶川地震的时候,道路塌方,车辆难以通行,大量的部队都只能靠着两条腿徒步走到震区中心去进行抗震救灾,因为这是与死神赛跑的行军。

转载请说明出处:五号时光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