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志》单独立传的臣子只有俩,为何一个热衷北伐一个安于现状

  • 小编 发布于 2019-11-15 23:56:47
  • 栏目:历史
  • 来源:划水哥
  • 6811 人围观

用兵失道,追逐小利,祚无三世,及孙而灭。

这看上去就像形容一位能力有限的庸将。

然而这位庸将却偏偏是陈寿的《三国志》中唯二独立成传的人臣。其中一位是封建时代人臣楷模诸葛亮,而上面被著名史学家裴松之一顿diss的陆逊就是另一位拥有这份殊荣的主。

《三国志》单独立传的臣子只有俩,为何一个热衷北伐一个安于现状

如果说裴松之不懂历史军事,口吐芬芳胡乱抨击夷陵之战的名将,那显然对这个三国志最知名的注释者有点误解,作为魏晋南北朝中最强势的南朝统治者——刘裕军中的主簿,裴松之不但见过血打过仗,更是经历过克服两都,攻灭后秦的北伐战争。就连刘裕也夸奖他是庙廊之材,从此官运亨通,地方上干过,中书这种要地也呆过,他作为一个历史学者显然是拥有足够的军事政治经验的。

那么是陈寿吹捧了陆逊吗,也不是,夷陵之战挫败刘备,石亭之战戏耍曹休,光这两项战绩就足够令陆逊在名将辈出的三国时代进入诸神殿。《三国志》本就是二十四史中评价最高的前四史之一,陈寿行文又是惜字如金,能单独对参与了白衣渡江,压制了季汉崛起希望的敌国大将撰写传记本身也是一种认可。

其实两位史学大佬对陆逊的评价的不同源自于立场不同,陆逊无疑是三国时代的国士人杰,但他也有自己的局限性。

《三国志》单独立传的臣子只有俩,为何一个热衷北伐一个安于现状

陈寿撰写三国志时已经由魏入晋,所以虽然他还有对故国的情怀,但也表现出了一种客观的史家态度,对于陆逊北伐态度并没有表达出太多主观意见。而且陈寿当时作为司马家的臣子也不方便对陆逊安于自保,消极进攻的做法提出异议。

但是裴松之就不同了,他一辈子都是南朝的臣子,又经历了魏晋南北朝时期最辉煌的北伐,体会了诸葛亮都不曾体会到的克复中原,还于旧都的巨大成功,自然对北伐有着极强的执念,所以他会觉得陆逊用兵失道,满足于千余口的战利,与诸葛亮的兴复汉室的执着差距甚远。其实不然,毕竟诸葛亮一伐的时候,也有过因为马谡丢街亭,撤退前迁移陇西千余户止损的事例。所以,裴松之并不是觉得陆逊是庸将,而恰恰因为他觉得陆逊是当世名将,却不能拼尽全力,这与诸葛亮有鲜明的反差,以至于刺痛了这个流亡北士后裔的心,所以才会对陆逊做出如上的点评。

《三国志》单独立传的臣子只有俩,为何一个热衷北伐一个安于现状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陆逊不能以一己之力将命运抗在肩上?既然不是能力不行,那只能是动力不足。

我们知道地方豪强自西汉开始成形,到了王莽当政时已成尾大不掉之势,其风头之劲,甚至在后来连开挂的位面之子刘秀都只能甘拜下风。到了东汉末年,桓、灵一折腾,黄巾军一发酵,地方上竟然渐渐形成了豪强的事实割据。但是我们知道门阀的彻底崛起还是要等到两晋南北朝,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追忆的就是世家大族琅琊王氏和陈留谢氏往日的荣华。

是不是发现了一些蹊跷,门阀并没有在汉末的动荡中彻底崛起,他们真正成为掌权者要等到司马家重新统一了天下。这是为什么呢,道理其实简单粗暴,那就是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门阀崛起的过程中遇到了军阀自然不得不隐藏在其后,用时间潜移默化的影响政权。

而陆逊恰恰是江东的世家大族吴兴陆氏的杰出代表,他的主公孙权却来自于一个二流的小家族富春孙氏,不过孙家人虽然家族文化底蕴不行,不是长期研读经史典籍的名门,但架不住人家功夫好,孙坚十七岁就一人击退群盗,孙策二十来岁就虎踞江东,到了孙权时,孙家已经成为了三分天下的大军阀。

《三国志》单独立传的臣子只有俩,为何一个热衷北伐一个安于现状

在孙吴这个政治综合体里面,大致有三大派系首先就是跟着孙坚走南闯北的老部下比如说黄盖、韩当、程普等,其次是跟着孙策孙权常年并肩作战,打下江东基业的淮泗旧人流亡北士,比如说著名的东吴三大都督周瑜、鲁肃、吕蒙都在此列,而最后就是江东原有的世家大族,比如说张、顾、陆、朱四大家族。

孙坚的老部下不用多说,到了孙权统治时期,渐渐老去,影响力也随之消退。淮泗诸将是孙氏集团创业的核心,也是最受信赖的一部分人,但他们也有致命的缺陷那就是外来户的身份,这就导致这些孙氏创业的最大功臣在真正需要牧民牧官时影响力有限。这就迫使孙权不得不转向那些他最不信任的本地豪强。

当然孙权政权本土化的选择是不可能避免的,在近百年以后,中原沦陷,衣冠南渡,王导和王敦帮助司马睿在建康称帝为晋朝延续生命,琅琊王氏功劳之大甚至在民间出现了王与马,共天下的童谣。但如此强有力的外来豪族在面对江东的地方豪强时仍然选择笼络绥靖。

《三国志》单独立传的臣子只有俩,为何一个热衷北伐一个安于现状

即使义兴周氏以讨伐琅琊王氏为由起兵并最终被击败,我们的北来名士王导还是安抚起兵的领袖周勰,后来王敦之乱,周扎战死也不忘追谥。甚至在北人因为中原沦陷纷纷南下的时候,王导仍坚持不在义兴周氏聚居的地方设立侨郡安置流民,所有的一切都是为了拉拢江东原有的门阀大族。这还是司马睿有着法统优势,王敦控制着上游荆州的情况下进行的,可想而知,孙权在三国鼎立形成之后,为了政权稳定依赖江东以陆逊为代表的士族,甚至对政权进行江东本土化的改造是必然的选择。

但只要继续观察从东晋到南朝的历史,我们可以发现这种拥抱本土门阀士族的动作其实是建立在不信任的基础上的。东晋先后当权的琅琊王氏、颍川庾氏、陈留谢氏、谯郡桓氏没有一个不是北来的门阀,后来接连建立统治的刘裕、萧道成、萧衍也都是彭城人,所以说虽然南朝的统治者虽然打开了双手,但拥抱之后还是和那些北来士族过起了你浓我浓的小日子。

《三国志》单独立传的臣子只有俩,为何一个热衷北伐一个安于现状

孙权既然能像后来的南朝统治者一样选择拉拢江东士族,当然也能像这些后来者一般心怀对土著豪强的戒备。所以因为争夺储君地位的南鲁党争一发不可收拾,并最终演化成大清洗之后,陆逊就因为维护太子而被孙权连续派人责问,一代名将就这样被活活逼死。

或许大家会觉得人臣卷入储位之争本就招人猜忌,那么我们暂且不管陆逊是否别有居心,先来看一组人事任命,陆逊作为太子党的领袖死后,二号人物诸葛恪却成了大将军,接替了陆逊的武职都督荆州,对面鲁王党的领袖步骘则接替了陆逊的文职出任丞相,他们虽然立场不同却有一个共同的身份都是北人。

而和陆逊同为江东士族的吾粲来自吴郡,顾谭来自吴郡,朱据来自吴郡,他们或下狱而死,或流放边疆,或降职赐死。两相比较我们就可以明白这次的储位风波,更大意义上是孙权晚年一次去江东化的政治清洗,进而为自己接班人营造一个心腹嫡系簇拥的政治环境。

而恰恰这个江东士族之首的陆逊在功高震主的同时,还和孙家有着家族仇恨,毕竟把陆逊拉扯大的从祖父陆康以及陆氏一大半人都死在了孙策手下,虽然作为国士陆逊不会继续夹带私怨恨,但也难保君王不会在本就起了猜忌之心的时候因为这些往事而更加怀疑陆逊的意图。在这种猜疑下更多的北伐,无功便是获罪,有功便是威胁,要知道卫温探险夷州,使得中国的封建政权第一次有效对台湾形成了有效的开发,功劳不能说不大吧,照样因为死伤过多被下狱致死。所以在这种情况下选择以守代攻既能保卫国家也能保护自己。

《三国志》单独立传的臣子只有俩,为何一个热衷北伐一个安于现状

而且就当时来说,军阀可能会消失,国家可能会灭亡,但门阀士族却是长久存在的,退一步而言就算吴国没了,陆氏依旧是江东最重要的豪强,也是新统治者在江东维持稳定必须拉拢的对象,就算到了新朝,这些士族依然有出仕的机会,依然有捍卫家族利益的可能。尽管陆逊并不一定是这么想的,但是他的孙子陆运、陆机在晋朝出仕,卷入八王之乱却也是不争的事实。

并且孙吴自立国以来,少有清查户口,截止亡国时户数都没有多大变化,这是因为吴国相比魏蜀是典型的士族政治,豪强隐匿人口,领有部曲,这是孙氏政权江东化的结果,而起国防所依靠的世兵制也是在这种私兵盛行的情况诞生的。而陆逊是士族,又是名将,自然也不会在招募私兵一事上落后,要知道他可是亲眼见证了从祖父庐江太守陆康因为军力不及而被孙策击败,陆家丧命者过半的惨剧。而他自己虽然名动天下,却也是耗时多年才熬出来的,要知道参与吕蒙组织的荆州攻略时陆逊也已经三十六岁了,在那个年代也算大器晚成的代表了,陆家家道中落却靠着他最终复兴。

《三国志》单独立传的臣子只有俩,为何一个热衷北伐一个安于现状

经历过起起落落的陆逊更加坚定了自强的信念,所以才有了他借着讨伐山越的机会,强征部曲,才会有后来被裴松之称为追逐小利而掳走曹魏千余口的行为。而站在这些行为背后的陆逊看到的不是功过是非,而是家族盛衰,所以陆逊在本就有派系对立,君主猜忌的情况下选择消极北伐,保全自己的部曲就不难解释了。

21岁时,他做为一个小小的海昌县令就敢于冒着死罪的风险,开仓赈灾。

而51岁时,他贵为吴国的军武第一人,却仅仅满足于掳掠千余口百姓。

这是因为陆逊的肩上开始有了家族振兴的责任,或许他的消极北伐让吴国连一点点逆天改命的机会都没有了,但是与此同时吴兴陆氏却开始重新兴旺繁荣,近的来看,陆逊死后陆氏仍旧得到重用,陆抗能和羊祜上演cp好戏也是靠着陆逊攒下来的老本,远的来看,吴兴陆氏也一直在后来的南朝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以天下为家还是以家为天下,在那个乱世又有谁知道是对是错呢?

《三国志》单独立传的臣子只有俩,为何一个热衷北伐一个安于现状

更多内容请点击关注

转载请说明出处:五号时光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