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愿孩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多么痛的领悟

  • 小编 发布于 2019-11-17 11:39:46
  • 栏目:历史
  • 来源:不立翁99
  • 7553 人围观

他是"千古第一文人",无数脍炙人口的诗歌流传至今;他的文章纵横捭阖,极尽曲折,行文雄辩而富有气势,宋仁宗、宋英宗、宋神宗三位皇帝都是他的粉丝;他创造了豪放词派,是一代词宗;他的书法转益多师,自成一家,位居"苏黄米蔡"四大家之首;他是"学霸",在古代最难的制科考试中,脱颖而出,得"百年第一"称号。

他就是苏轼(1036-1101),中国历史上少有的天才。在孩子的"洗三"仪式上,他却说:"唯愿孩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苏轼受了什么刺激?

为师改诗,年轻苏轼锋芒毕露

宋仁宗庆历七年(1047)的一天,眉山书生苏洵眉头紧锁,考虑给自己的两个孩子取什么学名。二儿子聪明颖悟,天分极高,属文作诗,才华横溢,未来可期。苏洵深谙"木秀于林,风必摧之"的道理,他给这个儿子取名"苏轼"。"轼"的原意是马车前扶手,"轮辐盖轸,皆有职乎车",苏洵取其默默无闻而又不可或缺之意,希望这个孩子"独若无所为者",有所作为,却不事招摇,以免引来不必要的攻击。苏洵的愿望是美好的,但事实并不会因为他的美好愿望而改变。

苏氏一家人

眉山有个学者叫刘巨,在城西寿昌院设馆授课,苏洵便让苏轼前往就读。苏轼"读书狂勇",如同好马名驹,撒开蹄子,在大路上狂奔。到了弱冠之年,已经博通经史,纵笔所至,议论风发,写其所不能不写,积累起来的经论、史论、经义、经解、策论已经满满一书箱。

古代授课

一天,刘巨作了一首咏鹭鸶的诗,得意地让门生们看。苏轼说:"先生的诗很好,不过我觉得最后一句'雪征逐风斜',断章没有归宿,不如改作'雪片落蒹葭'。"刘巨慨然叹道:"我没有资格做他的老师了。" 不知道刘巨是诚心夸苏轼聪明呢,还是讽刺苏轼不给老师留面子?

戏弄新相,被王安石逼出京城

聪明的人喜欢卖弄,这是人的通病。有的人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会有意识地加以克制,而苏轼却从来都是随心所欲。王安石曾经问他斑鸠的"鸠"怎么解释,苏轼答道:《诗经》上说,"鸤鸠在桑,其子七兮"。一公一母两只鸤鸠停在桑树上,加上七个孩子一共是九只鸟,所以"鸠"字左边一个九,右边一个鸟啊。王安石颔首赞同,沉思良久,才醒悟过来被戏弄了,从此便开始讨厌苏轼。

苏轼与王安石

熙宁二年(1069)九月,宋神宗任命王安石为参知政事,掀开了"熙宁变法"的帷幕,同时想让苏轼进入变法班子。王安石赶忙出来阻止,说苏轼不是"可奖之人",必须像调教烈马那样,"减刍秣,加笞扑,使其服贴乃可用"。

王安石形象

苏轼认为,既然已经得罪了王安石,索性一不做二不休,得罪到底算了,于是变身新法无脑黑,上了一系列反对新法的奏疏。王安石非常愤怒,让御史谢景温弹劾苏轼,说他三年前送父亲灵柩回眉山时,曾沿途贩卖官盐和瓷器。幸亏韩琦、范镇、欧阳修等一干重臣站出来主持公道,苏轼才无罪得免,被外放为杭州通判。

"微言大义",被御史台抓住把柄

弟弟苏辙最了解苏轼的性格,谈笑诙谐,经常戏谑调笑中得罪人,在朝廷权力中心,说不定哪天就会因言获罪。现在哥哥离开了是非漩涡,总算不是最坏的结果。他怕哥哥到杭州后再写诗作赋,讥讽朝政,所以一见面就劝他,老哥呀,今后一定不要乱说话!苏轼的表哥文同在湖州任职,也写诗劝他说:"北客若来休问答,西湖虽好莫吟诗。"总的意思是:闭上嘴,别管闲事!

苏辙形象

苏轼克制了一段时间,却终究没能管住自己的嘴。元丰二年(1079),苏轼转知湖州。到任后,例行公事作《湖州谢上表》,说自己政绩一般般,但皇恩浩荡,给我官儿做,我怎能不感激涕零?但苏轼就是苏轼,不走寻常路,文章的最后加了点个人色彩,说自己"愚不适时,难以追陪新进";"老不生事,或能牧养小民。"很多人都知道,"生事"是司马光攻击变法的习惯用语,"新进"则是苏轼对王安石引荐的新人的贬称。

苏轼形象

古代文人讲究"微言大义",喜欢在遣词造句上玩花样,读者们也习惯于从字里行间寻找特别的意义。御史何正臣就从《湖州谢上表》里的"新进"、"生事"二词,看出了苏轼"愚弄朝廷,妄自尊大"。御史舒亶经过四个月的潜心钻研,也从苏轼的诗集《元丰续添苏子瞻学士钱塘集》里看出了"包藏祸心,怨望其上,讪渎谩骂。"二人接续上奏,历数苏轼罪行,不杀不足以谢天下。宋神宗原本不以为然,却架不住御史们三番五次上奏,就下令御史台彻查,这就是"乌台诗案"。

御史形象

经过一百三十多天的"审理",御史台查找到批评新政的"讥刺诗"一百多首,以及其他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宋神宗将苏轼贬为黄州(今湖北省黄冈市)团练副使,本州安置,不得签书公事。

宋神宗画像

出狱当天,苏轼即"旧病复发",写下《十二月二十八日蒙恩责授检校水部员外郎黄州团练副使》诗一首:"平生文字为吾累,此去声名不厌低。塞上纵归他日马,城东不斗少年鸡。"当时盛传民谣:生儿不用识文字,斗鸡走马胜读书。苏轼化用这两句民谣,用一种戏谑反讽的笔法,表达了他对阿世取容的人生态度的蔑视。按照御史们的审查标准,这首诗又有"诽谤朝廷"的嫌疑。苏轼放下笔,无可奈何地摇头笑道:"我真是无可救药!"

不合时宜,我被聪明误一生

继室夫人王闰之是一个典型的家庭妇女,文化程度不高,不能完全理解丈夫。"乌台诗案"中,看到丈夫因言获罪,便迁怒于书稿,情急之下将苏轼诗书"悉取烧之",留给喜欢苏轼的人们一个永远难以弥补的遗憾。

王闰之与苏东坡

而侍女王朝云则可以说是苏轼至亲至性的精神伴侣。她是苏轼任杭州通判时认识的一位歌妓,随苏轼从杭州到密州,又从徐州到湖州,几度颠沛,几度流离。她不但贴心服侍苏轼夫妇,还跟苏轼学习书画诗歌,逐渐融入了苏轼的精神世界。一日,苏轼吃过晚饭,一边摸着肚子徐徐散步,一边问侍女们:"你们说说,这里面都是什么?"一个侍女说:"都是文章。"苏轼不以为然;另一个侍女说:"满腹都是机械。"苏轼也不以为当;这时,王朝云说:"学士一肚皮不合时宜。"苏轼捧腹大笑,赞道:"知我者,唯有朝云也。"

朝云东坡闲趣图

元丰六年(1083)九月二十七日,王朝云生下了一个男孩。苏轼为幼子取名遯,"遯"通"遁",是逃离的意思,名字里包含了他对这个儿子将来远离政治旋涡、平安一生的期望。遯儿出生三天,亲朋集会庆贺,给婴儿洗身,俗称"洗三"。苏轼写《洗儿诗》自嘲:"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唯愿孩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这是苏轼的牢骚话,但牢骚话里分明透露出他聪明反被聪明误,对自己那不合时宜的聪明已经有所反省。

嘲笑程颐,引来强力反击

有所反省并不等于认同,特别是反省的结果与自己的价值观相悖,与自己的性格不符,苏轼断然否定了这种反省。

苏轼形象

元丰八年(1085),年仅九岁的宋哲宗赵煦即位,高太后垂帘听政。高太后是个稳健保守的老太太,起用司马光和苏轼等一干旧臣,恢复旧政。司马乐上任后,"尽废新法",但很多人认为王安石的免役法好于过去的差役法,建议保留。大家议论一下也就算了,独独苏轼前往司马府,试图说服司马光。司马光听后,默不作声。苏轼仍不死心,第二天直接到政事堂,再向司马光陈述反对意见。司马光心里不耐烦,脸上不免忿然作色。司马光比苏轼大二十多岁,是苏轼兄弟参加制科考试时的考官,亦师亦长,苏轼不敢造次,回到家中,一面宽衣解带,一面连声呼叫:"司马牛!司马牛!"意思是司马光的脾气比牛还倔。司马光倒是没有丝毫师尊的矜持,听说苏轼称他为司马牛,尚能"笑而谢之"。但并不是所有同僚都如此大度。

司马光形象

宋哲宗元祐元年(1086),司马光去世,程颐负责主办丧事。那天正逢太庙大典,大典完后,朝中大臣前去吊祭司马光,程颐加以阻止,理由是《论语》里说过"子于是日哭则不歌。"大家刚在太庙唱过歌,怎么能在同一天再去吊丧哭泣呢?苏轼反驳说:《论语》里也没说"子于是日歌则不哭。"到了司马府,程颐又阻止司马光儿子出来接待客人,因为孝子如果真孝,就应当悲伤得无法见人。苏轼当众嘲笑道:"伊川可谓糟糠鄙俚叔孙通"。叔孙通是汉初大儒,帮刘邦制定了简便易行的汉朝礼仪,司马光曾经指责叔孙通制订礼乐只为逞一时之功,结果使古礼失传。

程颐形象

程颐是个道貌岸然的理学家,不是可以随便开玩笑的人;程颐弟子更容不得苏轼嘲笑老师,左司谏朱光庭首先发难,弹劾苏轼主持考试时出的考题有攻击先皇仁宗、神宗之嫌,随后贾易也"抓辫子",指控苏轼诽谤仁宗、神宗。苏轼一时自辩不清,叫苦不迭,好在有高太后袒护,才算熬了过去。

揭人老底,遭遇"朋友"疯狂报复

苏轼与章惇是同年进士,算是同学,章惇还把自己的两个儿子送到苏轼门下做弟子,关系不可谓不铁。"乌台诗案"时,很多人都躲着苏轼,章惇不仅到狱中看望苏轼,还多次在皇上面前为他说话。苏轼因此将章惇划归自家人,既然是自家人,说话时便没那么注意分寸。章惇很喜欢王羲之的《兰亭集序》,每天都临摹一遍,苏轼却对别人说:"章惇临摹《兰亭集序》,没有自己的特色,终究不能算是高水平。"以苏轼在书法界的声望,此话传出去,等于给章惇的书法定了性。

章惇形象

传言章惇出身不好,是乱伦所生,并且刚生下来的时候,他母亲准备将他溺死,后来家中一个老仆人看他可怜,便将他救了下来。任何一个人,都不想让别人知道自己这不堪的身世,何况章惇作为朝廷重臣,不仅关乎体面,甚至关乎仕途和生死!但苏轼完全没有意识到这点,竟然将这个秘密写到诗文里去了!章惇的身世立即大白于天下。自此,章惇视苏轼如寇仇,非置之于死地不可。

章惇与苏轼

元祐九年(1094),宋哲宗推翻了祖母给他做的顶层设计,另起炉灶,任用章惇为相,重启改革。章惇上台后,便将苏轼贬至遥远的惠州(今广东省惠州市),并将苏轼先世宿仇程之才派去担任广南路提刑,企图借刀杀人。苏轼主动给程之才写信求和,程之才又深明大义,才化解了这场杀机。

贬谪荒蛮之地

三年之后,章惇将苏轼贬得更远,去儋州(今海南省儋州市)居住。海南是怎样一个地方,苏轼太清楚了,六旬老翁恐怕再也回不来了,行前一天就向家人详细交代了后事。

病死常州,心似已灰之木

元符三年(1100)正月初九,宋徽宗赵佶继位,大赦天下。在海南苦熬了三年的苏轼终于可以离开这瘴疬之地了,他迤逦北行,第二年五月抵达真州(今江苏省仪征市)。真州金山龙游寺里藏有好友李公麟给他作的画像,面对当年自己的画像,苏轼抚今追昔,感慨万千,在画上题诗一首:"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此时的苏轼,心情沮丧到了极点,垂垂老矣,时日无多,川中走出的那位才子建立了什么功业?苏轼感慨地对自己说,黄州惠州儋州,一路贬谪,一生奔波。在他自己看来,这一生太失败了,因而发出"心似已灰之木"的哀叹。两月后,苏轼走到了常州,病情加重,于七月二十八日溘然长逝,享年65岁。

身如不系之舟

黄庭坚对老师一生的坎坷遭遇有深刻的认识,他在《答洪驹父书》中说:"东坡文章妙天下,其短处在好骂。"黄庭坚所谓"骂",指的是苏轼无拘无束、嬉笑怒骂、恣意狂荡的文风。文风放荡,难免就会得罪人,甚而因言获罪。苏轼一生的遭际,都缘于他没有管好自己的那一张嘴。《论语》有云:"驷不及舌",意思是,一句话说出口,四匹马拉的车也追不回,告诫人们说话一定要慎重。当年父亲给儿子取名"轼",希望他能够藏起锋芒,不说话,多做事,但天性高调的苏轼真的做不到。

转载请说明出处:五号时光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