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藩镇叛变与哗变的双重毒性,看唐朝中后期统治的艰难处境

  • 小编 发布于 2019-11-17 20:18:31
  • 栏目:历史
  • 来源:蘑菇谈历史
  • 8016 人围观
从藩镇叛变与哗变的双重毒性,看唐朝中后期统治的艰难处境

提起唐朝你能想起来什么?

李白的豪迈杜甫的深沉,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盛唐时期的万国来朝,杨贵妃和唐玄宗的凄美爱情故事,最后是“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节度使安禄山的叛乱突然中断了这一次,唐王朝自安史之乱之后似乎是一篇黑暗,什么都没有留下来。

但安史之乱之后的时间很长,从公元755年的安史之乱到907年的朱温篡唐,整整150多年,一个半世纪的时间,占了整个唐王朝一半多的时间,可这么长的时间,几乎都没有留下什么故事,那么在这一个半世纪里究竟发生了什么,让整个唐王朝黯淡无光。

饱受藩镇割据之苦的李家子孙们真的就没有人能解决这个问题吗?事实上这么长的时间,的确有唐朝皇帝想要励精图治,唐宪宗时期基本上平定了藩镇,唐宪宗一死,一切又恢复到那种混乱无序,藩镇不听中央号令的阶段。

为什么藩镇这个毒瘤唐朝始终无法根除,今天我们就从藩镇的叛变和哗变双重属性来分析一下,为什么唐朝的藩镇割据如此顽强牢不可破。

从藩镇叛变与哗变的双重毒性,看唐朝中后期统治的艰难处境

(1)良药也是毒药

公元755年的安史之乱结束了盛唐,因为一年太出名了,所以四年前发生的一件事很少引起人们的注意,事实上四年前的这场战斗可以很好的说明藩镇是如何产生的。

公元751年唐朝大将高仙芝,带领部队向西开拓领土,同时中亚地区也崛起了阿拉伯帝国,也向东开拓领土,派出的一只部队号称最强大的呼罗珊战士,结果两只代表着当时最强大的两个帝国的战斗打响了,结果很简单,虽然唐军败了,此后没能再西进,达到了中原民族向西开疆的最顶点。

因为有人叛变的原因高仙芝带领几千人逃了出来,这场战斗就是恒罗斯之战,这件小事都唐王朝有着标志性的影响,那就是唐王朝不再扩张,当玄宗坐在龙椅上俯瞰地图,心中自然感油然而生,这么大的疆土,算的上是前无古人了了吧。

但帅不过三秒,问题便随之而来,此时的唐王朝虽然面积巨大,但面临的边患问题也是同样的大,东北有契丹,北边有回鹘,西边有吐蕃,南边有南召总之东西南北都有强敌环绕,汉武帝搞定一个匈奴就弄得国家疲敝,玄宗皇帝可以要面对四面楚歌,这下子可算难坏了这位雄才大略的皇帝。

想来想去终于让玄宗想到了一个办法,勉强能度过眼下的局面,那就是把权力下放,让那些边境地区的行政长官同时拥有军民财三权,让他们自行募兵,自行筹集粮草对付边患问题,这样一下子中央政府的压力就小了很多。

此举一出,边关地区的将领可高兴坏了,有了自行征税和募兵的权力,这基本上就等于是个独立王国了呀,这样的好事那肯定是用心去干,于是乎一时间边疆地区的防御工作做得很不错,因为当地将领的积极性被调动了起来,收多少钱征多少兵都是自己说了。

比如我们熟悉的安禄山,他就是从山西到河北、到幽州做得节度使,管理的很不错,集行政军事财政于一身的安禄山,打造出了一只战斗力非常强悍的队伍,北边的什么契丹、奚族等边患,安禄山控制的那是非常好。

看似一剂良药,但世间久了副作用就出来了,那就是这些支配一切的节度使,慢慢发觉皇帝的命令可以不听了,因为是节度使发军饷给士兵,所以士兵也就只听节度使的,有了强有力的完全听命于自己的军队,再加上边疆普遍条件艰苦,见识过长安繁华之后的节度使安禄山,终于决定要起兵造反了。

从藩镇叛变与哗变的双重毒性,看唐朝中后期统治的艰难处境

(2)被赶出家门的皇帝

唐朝一共有三个皇帝被赶出过长安,第一个当然就是大家都很熟悉的唐玄宗,随着安禄山大军的攻破长安,皇帝也开始了逃亡,路上还顺道找个替罪羊,杨贵妃和杨国忠兄妹就这样糊里糊涂的被杀了,明明一切都是皇帝的错,但皇帝不能死,所以就只能让他们做了替罪羊。

杨家兄妹的死只不过是平息了民愤,打仗还的靠兵马,不过此时的玄宗要靠边站了,太子在甘肃继位,也就是后来的唐肃宗,可惜的是这位在战乱总继位的皇帝,最终还是杂战乱中死去,安史之乱打了八年,唐肃宗在位七年,最终也没能看到胜利的那一天。

靠着名将和郭子仪和回纥兵的协助,安史之乱终于被平定,但是却留下了跟大的麻烦,本来节度使这种职务就是为了提高效率用的,为了打仗和更好的调动资源,唐王朝只能不停地封节度使,赋予他们更大的权力,来调动资源和兵力来平叛,最终的结果就是唐朝中后期藩镇的数量越来越多,中央能控制的地方是越来越小。

藩镇的节度使名义上是朝廷委派的,但实际上却是父死子继,加上不向中央纳税,自带士兵这些属性加在一起,世界上当时的唐朝也就是名义上还是一个国家,实际上也就是维持一个脆弱的平衡而已,中央的兵力财力都只能是勉强维持,各个地方却肆意妄为肥的流油。

那你说这唐朝皇帝流着李世民的血,就没有一个雄才大略的,集中力量打败这些藩镇,重新树立起强大的唐朝吗,这个还真的有,这个人就是中唐以后的一个小中兴,这个人就是唐宪宗李纯。

说起李纯就不得不说一下他爹,唐德宗李适,又一个被赶出长安的唐朝皇帝,这个皇帝的名声很坏,平生最大的爱好就是敛财,可以说敛财到了无所不用其极的地步,本来他也想励精图治结果一件事情改变了他的一生,这件事就是“泾原兵变”。

唐德宗建中三年(公元782年)淮西节度使李希烈叛乱,唐朝后期大大小小的节度使已经实际控制了整个唐朝,要想平叛,皇帝就必须请求其他节度使出兵,要出兵就得给钱,这已经是唐朝后期的惯例。

结果建中四年(公元783年),泾原节度使姚令言接到皇帝命令后,领兵平叛军队走到泾原这个地方时,发生了兵变,因为皇帝给的钱太少了,大家觉的去平叛不值得,听说长安城很富有,于是干脆调转枪头进攻长安,结果长安又一次陷落,唐德宗在外凄惨的流落的很长时间,最后终于靠着其他节度使的协助,才最终回到了长安。

每一个抠门的人都有一段没钱的经历,唐德宗也不例外,经历了这次没钱引发的流离失所之后,唐德宗决定开始敛财,天下钱财只要是能搞到的,不管用什么方式他都要去弄,完全改变了他之前那种励精图治的样子,他意识到打仗没钱是不行的,终于攥够了丰厚的家底留给了他的孙子,历史上非常有名的唐宪宗,一个基本上平定了藩镇的皇帝。

从藩镇叛变与哗变的双重毒性,看唐朝中后期统治的艰难处境

(3)藩镇也是纸老虎

唐宪宗李纯这个人非常聪明,虽然继位的时候形式对他很不利,但是唐王朝祖辈那种豪迈的气质终于在他身上苏醒,他要重新树立唐王朝的权威,通过最直接的手段,打到你服为止。

前面说过藩镇的节度使名义上都是朝廷委派的,但实际上都是父死子继,朝廷只不过是补一道手续追认一下而已,但李纯就咬紧牙关顶着叛乱的风险,说任命必须我朝廷派人,你儿子什么的我不认可。

这明摆着是要削藩,那就开打吧,朝廷委任不委任节度使该怎么接班就怎么接班,唐宪宗也明白,嘴上逞能是没用的,必须真刀真枪干硬仗。

唐宪宗识人很准,他大胆任命了一个叫做李愬的将领,这个人可能八零后比较熟悉,因为学生时代课本上有篇文章就叫《李愬雪夜入蔡州》,说的就是李愬领兵奇袭蔡州的故事。

当时淮西节度使吴元济叛乱,他就是刚面说的老爹吴少阳死了,但是中央就是硬扛着,就是不认命他做节度使,当时淮西节度使的辖区中央军地已经三十年没有进去过了,这下子李愬带领九千人马,下着大雪突袭蔡州,快到了才告诉士兵,这是要活捉当时有几万人们的吴元济。

结果吴元济做梦也没想到,还在被窝里的他就这么被中央派来的军队捉住,送到长安斩首示众了,紧接着就是闹的最凶的淄青节度使李师道,这个人居然派刺客去当街杀死了当朝宰相武元衡,另一个宰相裴度要不是有老仆人保护,也已经死于刺杀了。

这简直就是猖狂到了极致,从秦始皇建立中远集权到现在,当街杀死在宰相的,这可是头一遭,可见当时的朝廷权威到了何种衰弱的地步,节度使根本就不把朝廷放在眼里。

李愬一鼓作气十二战十二捷,打的李师道满地找牙,最后手下的士兵看着跟着他就是死路一条,最后杀死了李师道,向朝廷投降了。

最难啃的骨头就是河朔三镇节度使,因为以来兵强马壮二来他们是安史之乱的遗患,因为安史之乱打了八年,最后都精疲力尽了,中央最后不得已承认了河朔三镇的地位,实际上他们就是原来安史之乱的主力部队。

这三镇分别是幽州镇,承德镇和魏博镇,这三镇兵马最多,实力最强,更是从来没有把朝廷放在眼里,不过这一次该轮到唐宪宗不把他们放在眼里了,管你什么地位什么来历什么实力,统统打到你服为止。

唐宪宗在位十五年,通过军事手段,把全国藩镇收拾了一遍,连河朔三镇都服服帖帖了,其他的藩镇基本上就是秋风扫落叶了,整个唐王朝在李纯的手上又隐约回到了盛唐时候的感觉。

从藩镇叛变与哗变的双重毒性,看唐朝中后期统治的艰难处境

(4)着火的纸老虎

唐宪宗前脚一死,后脚藩镇简直就是跟一个火星落进了汽油桶一样,全国藩镇一下子又炸起来了,各地节度使又基本上不听中央了,基本上又恢复了到了唐宪宗以前的状态,从收服藩镇到重新独立,中间几乎都是完全没有间隔的,藩镇问题就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一样的困扰着唐王朝,偶尔有那么一两场精彩的战役,可以依然无法改变这种地方不听中央的基本面。

那么藩镇问题为什么如此难以解决呢?背后一定有它生存的逻辑,秘密其实就在藩镇赖以生存的两大条件,府兵制和军饷问题。

唐朝是府兵制,所谓府兵制简单的说就是一辈子的职业军人,没有战争的时候,种地自己养活自己,有战争的时候,拉出去就能打仗。

府兵制最初解决的就是军饷不足问题,乍看上去省去了很多麻烦,军队平屯田战时打仗,曹操就是靠着这个制度奠定了三国的霸业,但此一时彼一时,此时的府兵制最大的问题就是军饷问题。

唐朝的节度使的初衷就是提高效率,一个节度使统领地方上一切军民财事务,唐朝尤其是北方虽然府兵制要求不打仗的时候种地,但是北方本来土地就贫瘠,种地根本就不行,加上一直都没怎么太平过,所以军队基本上还是靠军饷养活那些一辈子的职业军人。

结果中央不给军费让节度使自己筹钱,最后的结果只能是一条,那就是士兵只认给他发军饷的人为统帅,朝廷发军饷就听朝廷的,节度使发军饷就听节度使的,这一点后来的历史一再证明是打不破的规律,清朝的湘军为什么只听曾国藩的,因为朝廷不发军饷让各地团练自行筹集,最后士兵们便只知道有曾大帅,不知道有朝廷了。

节度使们有了绝对听命于自己的士兵,那行为自然就是朝廷无法控制的了。

从藩镇叛变与哗变的双重毒性,看唐朝中后期统治的艰难处境

(5)擒贼先擒王失灵了

藩镇问题猛一看是藩镇问题,士兵只听节度使的,按照擒贼先擒王的理论,看好了节度使是不是就能解决藩镇问题呢?

答案是否定的,我们再来看一看李愬这个平定了很多藩镇的大将,他后来的职务就是河朔三镇之一的魏博镇的节度使,因为这地方是他打下来的,那朝廷说这个最难啃的骨头你来,好好替朝廷看好这个地方,结果大英雄李愬一到了这个地方自己也犯难呀。

士兵们听节度使的没错,前提是节度使得发给他们钱,他们全部都是职业军人,基层士兵利益被紧紧绑在一起,说白了就是军饷,你再勇猛无畏,也不可能把所有人都杀光吧,所以要控制藩镇的军队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给钱,只要给钱士兵们管你是终于朝廷还是终于地方,跟着你干就完了。

结果李愬实在没有办法,整个任上就是不断的给钱,最后甚至是那自己的私房钱贴补,才能稳住这些自下而上的利益团体,中国传统的擒贼先擒王的策略在藩镇失灵了,因为没有王,“王”,已经被底层士兵绑架了,士兵们感觉这个节度使不行就换个节度使甚至是直接杀了这个不行的节度使。

那些能力不强的中央委派的节度使,往往控住不住地方局势,丧命也是常有的是,哗变什么的对于藩镇的军队简直就是家常便饭,对于藩镇而言简直就成了铁打的士兵流水的长官。

对于唐王朝而言,不但要防止藩镇节度使叛变,还要防着藩镇士兵哗变,听朝廷话的节度使往往会引发哗变,不同朝廷话的节度使,往往又会引发叛变,后期的唐朝也就在这种完全没有解的死循环中风雨飘摇的一百多年。

这里面也有节度使和朝廷之间的某种默契,节度使赖以生存的条件就是当地的士兵,而当地的士兵最不愿意做的就是离开自己的地盘去打仗,所以尽管唐王朝后期有各种问题,但是各个地方节度使依然会维持一个有最高朝廷存在的这么一个平衡,因为没有一个节度使有实力消灭朝廷。

尽管藩镇无法消灭唐王朝,唐王朝也拿藩镇无可奈何,对于这种自下而上的藩镇结构,以往没有一种经验可以借鉴,知道有一天有个落第秀才打破了这个脆弱的平衡,这个人就是黄巢。

从藩镇叛变与哗变的双重毒性,看唐朝中后期统治的艰难处境

总结:藩镇的叛变和哗变成了自身的双重毒性,唐王朝无论是采取哪一种办法都无法解决藩镇问题,很多时候我们看待一个问题,必须拨开表面的事情,看到背后的因素,是唐朝的兵制和税收制度,最终导致了藩镇问题的出现,解药只能从制度上解决,其他的缝缝补补全部都是权宜之计而已。

参考文献《新唐书》

转载请说明出处:五号时光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