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尘清响,高山流水:楚国音乐,中国传统民族音乐的典范和奠基

  • 小编 发布于 2019-11-21 20:21:40
  • 栏目:历史
  • 来源:千言古范
  • 5728 人围观

春秋战国时期,伯牙遇知音子期,谱写出千古绝曲“高山流水”而后子期病逝,伯牙绝弦,“高山流水”是直至今日中国古典乐的巅峰之作。

现今从楚墓中出土音乐文物700余件,青铜钟就有300多件,作为最能表现楚国音乐成就的曾侯乙编钟就在其中。前不久由中央电视台和湖北电视台联合播出的人文纪录片“楚国八百年”的主题曲再次让现今的人们领略了中国传统民族音乐中的典范。

绝尘清响,高山流水:楚国音乐,中国传统民族音乐的典范和奠基

一 楚乐的萌芽

大约三千多年前,楚人在经历商朝的战乱驱逐后,被迫向南迁移,几百年间楚人都急切渴望回归中原,在西周覆灭商州后,楚国作为周王朝分封的一个子爵诸侯国,在经周王朝的武,成,康王继前朝的音乐管理制度的基础上逐渐丰富完备,建立了一套完整适用的音乐文化方面的制度管理。楚国虽是分封国,但它的音乐始于远古的老楚部落,古老的原始音乐与后辈在中原生活的音乐相融合,虽在周王朝的音乐管理制度下,但楚乐原本就有自己独特的一面。

绝尘清响,高山流水:楚国音乐,中国传统民族音乐的典范和奠基

二 “海绵似”的楚乐

楚人被迫南迁远离中原后,即便已是周王朝的诸侯国但依旧被挂上偏远地区的落后民族的“头衔”,正是这样的民族国家,不甘屈服,坚韧不拔,有着强烈的奋发图强的意识和精神,没有跟着中原大国的后面学模样,而是在落后的南土慢慢吸收,渐渐成长。

在西周晚期,楚乐以继承了几乎全部的西周礼乐制度和原则,“金石,丝,竹分工明确已知楚钟音阶音列决定了金类乐器主要的节奏演奏功能。”楚乐最初只是一个只有自己古老部落音乐和一点中原音乐的“小海绵”,并在不断被周围诸侯国“蹂躏”打压下,自行吸收兼容了中原全部的音乐因子从而发展了楚国自己的音乐。西周初的稍微碰撞到西周晚的兼容并蓄,楚乐滥觞时期的发展经过西周的灭亡也随即步入了另一个时期。

绝尘清响,高山流水:楚国音乐,中国传统民族音乐的典范和奠基

三 稳速发展的楚乐

到春秋时期,随着楚国兵强马壮,一路征讨,成为周边长江流域,南方地区国家人民的庇护国时,楚乐也逐渐成为南方地区音乐艺术代表之一,及南方地区长江流域的独特音乐文化中心。它与诸多诸侯国代表艺术一起并存,并成为楚国皇室宫廷和人民的国家艺术音乐。那时的楚乐一直同楚国一样安定平稳的发展壮大,并与长江流域的多个民族,多个地区并存,交融,因时常交流,楚乐形成了更完整,更多样,更综合混融的音乐标志,是众多地方音乐的一个综合体系的独特表现。

在春秋时期,楚国宫廷设置了乐官,为的是专门掌管音乐乐理方面的事物。史料记载就一名为钟建的乐官当时救了楚昭王的妹妹,在楚昭王复国后,将其嫁于钟建,封为乐伊,再就有楚勋公钟仪世代世袭“伶人”一职。而在乐官的管理下,楚乐的一角宫廷音乐的发展是很快的。在“国语.楚语”中的记载都能反映出楚国在政治和管制上对音乐教育发展的重视,百姓的热爱和皇室的支持致使楚乐的发展超过了中原音乐。

绝尘清响,高山流水:楚国音乐,中国传统民族音乐的典范和奠基

杨伯峻先生说:“此金奏,应是奏《九夏》之一《肆夏》。据襄四年《传》,《肆夏》本是天子享元侯乐曲,春秋时诸侯相见亦用此曲。”是说楚国人是不按周之礼制来奏乐的,这是与中原音乐的不同之处。在中原其他诸侯国来看,用接待诸侯相见的礼乐来接待士大夫是有违阶级道德礼制的,但这对于楚国人来说不以为然,非常常见的,后人评价这里则是在春秋时期楚国人对中原礼制叛逆,故意的离经叛道。

四 绝尘清响的“井喷”

楚乐是以中原与民族相融合的独特音乐形式表现,这也是深受各方喜爱的原因之一。中原的音乐演奏乐器在先前是单一的,无非是琴,笛子,古筝这几类。楚乐当时能演奏的乐器种类不亚于现今,钟、磬、鼓、瑟、竽、笔、竹、虎、排箫等等,钟是楚人最爱乐器之一。

从后我们出土的文物乐器中足以体现,乐器如雨后春笋一般冒出,推动楚乐走向顶峰。曾侯乙编钟是现今楚时期出土最令中外音乐家震撼的一套乐器,它总计64件,钮钟19件,甬钟45件,全部都可演奏,这是震撼之一;其二是钟与钟之间的附件上,钟架上全部都用铭文刻了包括楚国在内的诸侯各国的音阶,阶名,调式,变化音名,音律,律名等及之间的相互对应关系,体系,音域方面的术语,方法共2800多字,这足以看出当时楚乐达到了极高的发展水平,或者说是呈河水喷涌式顶峰发展。

绝尘清响,高山流水:楚国音乐,中国传统民族音乐的典范和奠基

楚国是南方的文化交流中心,是南方各个民族的音乐交流的集散地。

《文选·宋玉对楚王问》载:“客有歌于郢中者,其始曰《下里巴人》,国中属而和者数千人。其为《阳阿薤露》,国中属而和者数百人。其为《阳春白雪》,国中属而和者不过数十人。引商刻羽,杂以流徵,国中属而和者不过数人而已。是其曲弥高,其和弥寡。”

这里的“下里巴人”是一首难度大的通俗歌曲,它流传在楚人与巴人的杂居地,可以想象当时的楚人和巴人演奏着不同的乐器,传唱着这首歌,并跳着反映当时实事的舞蹈。楚人和巴人在这个音乐之都-楚国其乐融融,共品音乐的意味,“下里巴人”这一绝尘清响虽通俗但也难唱,再后就没有人再唱过了,不管是这夷楚其乐融融场景还是“下里巴人”这首民俗歌都是楚乐在云端所引领的。

五 高山流水等情怀

春秋时期的一天,伯牙来到长江边,乘船到大别山下,因心情郁闷,便弹琴排解。这时楚国人钟子期路过,听到伯牙的令人惊叹的琴声便赞叹:“巍巍乎志在高山,洋洋乎志在流水。”伯牙觉子期是其知音,精神抖擞,约来年这时再次见面,可子期染疾病去世,伯牙伤心欲绝,摔琴绝弦。伯牙与子期的知音情被后人传至今日,为一段佳话。

二人所共赏的乐曲“高山流水”更为惊叹。“高山流水”是先秦楚乐中的冰山一角,是楚乐巨大成就中的其一。每每谈到“高山流水”多是歌颂它所代表的知音难觅的友情,但光是它的词曲创作,乐律知识才是自楚到今大多音乐人所不能及,想到达的高度。

绝尘清响,高山流水:楚国音乐,中国传统民族音乐的典范和奠基

楚国社会的安定繁荣,使“高山流水”等这样的情怀愈演愈烈,楚乐的高度发展,井喷式迅速喷发,让每一个人都囊括在这样的楚乐“潮流”下,光光是乐律好像是不能满足文人墨客的情趣鉴赏,便促使了比“诗经”更能传唱的诗歌“楚辞”。“楚辞”的形式能让诗人更直接的表达类似“高山流水”的情怀,还能直接谱曲咏唱,《孟子·离娄上》载有楚歌曰《孺子歌》,刘向《说苑》有春秋时期的《越人歌》便是这种形式的代表作。

情怀往往是被歌颂,被表达,楚乐发展的再高再密集但经井喷式后,都会是默默落下。战国“七雄”中,楚国疆域虽最为广阔,但后期的政治腐败,官员迂腐,使楚国走向衰败,被秦所灭。但亡楚人依旧保持祖先最优良的品质,仍在生生不息的复国。陈胜,吴广揭竿起义;项羽,刘邦欲灭秦。在这样英雄豪杰的身上,在多次的战乱中,楚歌已为他们最坚强的精神力量,被千千万万的战士流传遍地。

六 传统民族楚乐的奠基

楚乐从萌芽时雏鸟的模样到大鹏展翅的雄鹰,与楚国相伴八百年,从落后地区的部落音乐到宫廷民间的歌舞之胜,反映了楚国宫廷乐,民间乐,宫廷曲,民间曲,楚辞,诗歌共同繁荣。楚乐保留自身特色,吸收兼容中原音乐,音乐制度上对中原音乐继承发展,当时的乐官发展楚乐,收集整理包括楚在内的各国曲谱民歌,不仅让当时楚文人注重民歌,从中吸取营养,创造出诗歌新形式“楚辞”,还让这系列优秀文化传承发展到今天让我们一睹风采。

楚灭后,楚乐,楚辞还在汉初流行传唱,为汉代音乐的基础,直至以后华夏音乐都是以楚乐为基础而发展壮大。楚文化是中华文化中耀眼的一部分,楚乐是楚文化的基础,从楚乐发展衍生的楚辞,舞蹈,巫文化都是华夏儿女的精神生活补给。楚乐不仅为楚国发展提供精神力量,还为中原音乐艺术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是中国传统民族乐的基本风格。

绝尘清响,高山流水:楚国音乐,中国传统民族音乐的典范和奠基

楚国音乐艺术从初融入中原音乐艺术元素到后再融入各民族的文化因素,这种混合制的音乐形式是其最大的成就。从混合制形式是可以看到楚人生生不息,不屈服,一路高歌,一路忍耐,一路发展达到顶峰。楚乐是中国传统民族音乐的奠基,与楚乐相关文物的出土是我们认识,领会亡朝的介质,而它们共同带给我们后人的是对未来发展的方法传承和思考。

转载请说明出处:五号时光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