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 园 深 处

  • 小编 发布于 2019-11-24 02:27:26
  • 栏目:情感
  • 来源:黄猛铜仁报道
  • 8851 人围观

帘外雨潺潺,春雨阑珊……

茶 园 深 处

每次回骆象,奔大茶园的老屋去,一路,雨如坠落的音符,逢雨即成常态。于是,一遍遍地叨念着故乡的一切,包括雨中的茶山,青色的淡雾,院中的泥巴老墙,心有千千结,仿佛是在伴着一串雨韵诗行回家。

骆象村四面环山,葱翠如染。几个村寨零星地散落在青青四野,不!准确地说是若隐若现地散落在茶园的山坡沟谷间。我的家自然在茶园深处。春天一到,高高低低的茶山与一行行、一排排有规则的茶树荡涤起伏着,春雨是春风掠起的音韵,也一遍遍地传唱着。俗话说:青山雨几重,秀色添几分。那是春天发出的最隐秘的信息,预示着茶叶的采摘收获离我们很近了。

那一时刻,老屋的家,以及我与家乡那片好大的大茶园的距离,仿佛就只隔着一张茶的叶芽的距离。

茶 园 深 处

在往年,凡在采“明前茶”或“雨前茶”的关键时刻,我奔家乡而去,说看老屋实是虚晃一枪,父母均谢世,没牵没挂的,主要是对这个季节有种莫名的冲动,喜欢来看大茶园采摘春茶的气场和盛大的阵势。不说别的,万亩大茶园集中连片,往那里一站,那才叫层层叠叠,那才叫密密匝匝,那才叫接天连地和震撼!

春天的茶山多雨,“清明过后又谷雨,满山遍野惹茗鲜”。但是,只要雨打住半日,雨霁云散,天光澄明,整个茶山将迎来的完全是另一番景象:远远近近,男男女女,一色的身着鲜亮透明的薄膜雨衣齐上阵,这边呼来那边喊,一声采茶啰——!那场面简直就如同舞着五颜六色的天女散花一般。同时,采茶也考验着每个人的手疾眼快,翠芽在指尖翻飞,长长的茶床像竖琴,恰似众人在合奏一首歌唱家乡绿色发展的春曲……

茶 园 深 处

今春不一样。茶园早早的像褪去了往日的喧闹,多了许寂寥和宁静。正狐疑着,原村支书吴老打从身边过,见我模样他猜道:“犯了傻不是?今年咱茶园除部份仍采摘翠芽外,大多做抹茶,管理也不一样。你没有看出个门道。”我跟吴老支书沾着亲,本该叫他三叔,却木讷了半晌。倒是三叔从怀里掏出一本小册子说是做抹茶的硬塞给我,还叮嘱我自己留意茶园的变化,他说有急事说走就走。究竟啥变化?我认真察看,茶园似乎比往年提前进入了管理周期,在茶床的上方一律挂着异样的塑料网,一卷卷的收起挂着,有的已经展开——展开的极像扬起的风帆。我连忙对照小册子上的图片看,方知叫“遮阴网”。上面特别介绍,有了它日后的抹茶能有独到的覆盖香。那一刻,条件反射呢!我的舌尖上似有某种幽香沁鼻和浸着柔滑的东西在滚动着,且一直往心头去。

已是午后,弃车独行,我想一人在茶园转悠。走不远,与老屋的邻居三嫂偶遇。三嫂正在管理茶园,也一边不断躬身整理身边的茶篓子。我来不及打招呼,她先看见了我以为向她问话哩,开腔说:“如今发展抹茶好唻,过去每年像这样的修枝剪叶,哪怕是嫩绿的枝条及鲜叶都会白白扔掉,如今可资源再利用用来加工成碾茶半成品,然后做成抹茶”。顿了顿,三嫂又说:“尤其是后期做成很精致的抹茶,你想都不敢想,收入成倍提高,每亩在原4500元的基础上可升至7000元左右”。听三嫂的话单从表情上看,能窥见她内心的那份暗中窃喜,更对未来的生活充满自信。

茶 园 深 处

漫无边际,我一直在茶园里行走。虽独来独往却并不孤独。太阳隐在厚重的铅灰色里,不时有几束强光刺破云层调皮地追着我的脚步,莫是浪漫的要献殷勤予我!燕子在低空自由地飞翔,忽见几只迅速坠下遁入茶丛中,是特别的来与我逗趣?一阵清风拂来,在身旁,在茶树梢头,手触摸不到,分明能嗅到袭来满园浩荡的芬芳和以及杂草堆积发酵后有淡淡的清香味。

春日,山之容,其色如黛。

我踏踏实实地走家乡脚下这片土地上,大茶园,用它春天的绿色蓬勃着无限的生气和张力是任何时候都能够感受到的。我还得这样说,茶园内的公路,本身就是一条产业路,也是一条美丽的景观大道。路似乎一直绵延着,似乎没有尽头,可是无论转多少个弯儿,你所见到的绝不会是雷同的景致:路边的寨子,安静的人家,觅食的鸡娃,放牛的老人,一群牛羊混杂着在公路上追逐,一切都是安宁而美好的。

记忆里,在茶业尚没有形成抱团前,茶农大多各自为阵。女人白天上山,长袖善舞,俨然是翩翩的采茶女;回到家,赶紧回到“锅台妇”的身份按照制茶固有的一套繁琐程序杀青、炒茶、搓揉、晾茶……一直要忙到夜里爬上月亮星辰。茶制成了产品,自家留一点待客,大多是要卖给茶老板的。一年中,家庭收入好坏,全在茶上。

茶 园 深 处

十三四年前,老家种茶,率先由杨、阙、肖三姓开先河。总共不到7亩。不敢用好田好土,限于旱田荒山,怕失败。过了三年,有30多户农户过去是烟农,弃烟种茶,把自己逼成茶农,主动调整产业结构。最大的大户达400亩。第一个五年过去,900余农户成了茶农。人均3亩,户均12亩,面积达1.56万亩,大茶园初建成。第二个五年以后,骆象村名声在外,一跃成为了唯一的村一级的省级茶示范园区。曾经的三姓成为第一批“吃螃蟹”的人,如今摇身一变均成了三个大老板。有自己的公司,有茶加工场、碾茶生产线,带动和发展茶产业专业合作社47家。2019年,拿到与贵茶发展抹茶长期合同,万亩大茶园正在向着打造成抹茶基地转型……

岁月如梭。家乡人与茶结缘,一直秉持着一种发奋、一种坚韧、一种合作,不断在新的起点上迈步,葆有一份美丽的情怀,把曾经的梦想化作一步一个脚印终走进了如今美好而殷实的生活。

茶 园 深 处

一个年代,有不同于一个年代的追求,故事也是不尽相同的。家乡因茶而兴,最早靠的是选准选好茶产业是关键,2015年全村整体实现脱贫。家乡是自信的,再因茶而强,做抹茶是最高的“茶境界”。过去传统的品茗喝茶,饮的是茶汤,而抹茶可以做成各色各物各味的诸如糕点、面食、奶茶、甜品、茶酱即舌尖上的大美佳肴。茶在真正意义上这才叫“吃”起来。我知道,愈是因抹茶而生的产品附加值高,就愈是值得我们茶农转变经营方式去付出;我更知道,家乡的茶农与生俱来血液里都澎湃着一种东西叫创新。这又是一次探索和期待,前路必将是新的朝天阔和楚天锦……

久为游子,为弥补思乡苦,常以沏一杯故乡茶或抹茶饮料来告慰。几叶葳蕤虽小,杯中暗香浮动,实为草木云雨之如影相随。恍惚中,但见王睢鼓翼,关关嘤嘤,鸧鹒跃动,秀林回馨。一颗心早已是归心箭而临山水。

今生,有老家在骆象真好,每一次回家都能有美好的遇见。遇见在梵净山下自己美丽的故乡大茶园里空气最甜美清新。遇见同辈、乡亲,即便是匆匆冲你一个微笑也是一种开心和满足。遇见老人和哪怕是不熟悉的初长成的愣头小青年眯着眼神看你,所传递的都是真诚和友善。遇见家乡每一天的发展变化都是值得铭记的。所有美丽的遇见所呈现的当是一道永恒的风景。

茶 园 深 处

回到家乡,如此这般抵近在大茶园的深处行,最难忘。更多的是收获,收获真实,收获情趣,收获感动,若可以用两句话来概括,一句是:家乡生态美,化作百姓富;另一句是:茶是故乡醇,景美是故乡。

这片刻,倘若能逢来一场诗意的梵净山的微雨好妙,零零落落,飘飘洒洒,淅淅沥沥,湿湿的,亮亮的,柔柔的,能让许多的东西更加鲜活生动起来;再映衬出老屋如烟似雾的白墙黛瓦,村前的枯藤古树,小桥流水;当然能执一杯香茗在手更好,可以细细地品,既品一种对生活的惬意,也品一种对家乡故土及眼前这片大茶园的不舍与似水柔情……

哦!家在茶园深处。(陈志军)

转载请说明出处:五号时光网 ©